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帝国沉浮—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邀请驻站 

决战平里江(一)

—帝国沉浮—

历元1035年6月2日,民主革命军第三次高层军事座谈会议召开。此次会议总结了前门大决战的经验,并制定了下一轮作战计划。由于前门大决战出乎战前民主革命军的意料,虽说战果辉煌,但基家军、民光军伤亡较大,第二轮决战就得紧慎安排。

  对于第二轮战役的战略计划,总军长吉圣迪航果断放弃原第二次高层军事座谈会上制订的解放后门地区计划。毕竟后门地区外国殖民势力复杂,如果大规模进军,民革军要应对60多国各种军队干扰甚至攻击,再来后门地区是基地最大的一块地区,区内多山地,匪患纵横,秩序混乱,此地区的民主力量也相对薄弱,仅靠地方游击队配合主力军解放,那根本不行。

  会上,民革军各军高层人员一致认定率先解放新晋基帝现掌握地区方案,放弃原有一统国家方案。对于二次决战,参会人员认为平里江以西至滴龙城,皇扬河以北至东海所形成的一带方形地区可作为二次决战的主作战区域。

  这一地区包括三可岸省,沃源省,两江省三省以及蒙哥利亚一城。此区长期以来就是基地军事重地,并且这一区域中的圣加托派地区海拨高度在基地是最高的,可一眼望尽前门地区的吉陵坡、吉德龙克两省,对前门解放区构成严重威胁。三可岸省北端的琅止港又是基地一大军港,如果该方形区域解放,那战局就更利于民革军,夏斯城将被全方位包围。

  经过会议讨论,参会人员高票同意并通过该方案,并且会议还同意让吉扬斯的基家军担任二次决战的主力军,明彻霄的三游支队作为辅军来辅助基家军,二次决战方针与决策统一由吉扬斯制定,部队总指挥权总归吉扬斯,战后管理也由吉扬斯负责,战役时间定为6月14日。

  看似让吉扬斯大展身手的一会议方案,但吉扬斯对此还是忧心忡忡。前门大决战也让基家军损失惨重,虽说吉扬斯出生在三可岸省,对该省或多或少也应有所了解,但离家多年,三可岸已成了吉扬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所以吉扬斯对方形地区人文地理大体上是不熟的。

  会议结束后,吉扬斯亲自拜访吉圣迪航,要求更换主力军,以三游支队担任主力军。但吉圣迪航不同意,他向吉扬斯解释说:三游支队要牵制夏斯城,责任重大,无法抽调较多军队投入外线战场,民光军又伤亡太大需要休整,所以主力重任就不得以由吉副司令的基家军担任,这也是无奈之举,再来三可岸是你的老家,这正好能让你回家探个亲。尽管吉扬斯多次推托,但吉圣迪航始终否绝。会议结束后,三游支队队长明彻霄也多次电致司令部要求让三游支队担任二次决战主力军,但都这同样被吉圣迪航否绝。

  对于无望的推托,吉扬斯还是注重当下,靠别人是靠不住的。现在大战在即,吉扬斯抓紧实地研究,在会议结束后的4号、7号两次亲自密入方形地区勘察地形,了解敌情,回来后又翻阅书籍了解整个方形地区的地理人文,经济与现状。经过多次勘察,吉扬斯发现,敌军在此区域部防重兵,平里江一线都有机枪连把守,并有三万敌军调守于此。现在基家军连渡江都是个问题,虽说三游支队友军已在平里江和皇扬河交汇处打下一个港口,能够让三万战士安全渡江,战前委员会也为基家军战士准备了七百多条大木船供渡江,但对岸的敌机枪连以及三万多敌军依旧是个大问题,在渡江时一旦被敌军发现,那就是灭顶之灾。大战再即,吉扬斯也管不了太多了。他与明彻霄商谈后,决定第一步先解放平里江一线,然后再逐步进攻大省。明彻霄也在大战当天抽调两万多战士突袭敌平里江防线,为基家军渡江提供时间以及安全保障。

  6月14月,平里江第一汛期结束。两万多三游支队战士向平里江防线大举进攻,第二次大决战正式打响。三游支队两万多战士与敌军苦战三昼夜,为基家军渡江赢取时间。三天时间内,基家军参战三万人员以及重多军事物资搭乘七百多条大木船加紧渡江,在6月17日,全员渡江完毕。渡江完毕后,基家军三万大军北上对平里江防线大举进攻,帮助三游支队的友军全线进攻。

  三昼夜下来,两万多三游支队战士就有七千多人倒在敌机枪连下,仅仅百余挺机枪就打退三游支队战士七次冲锋,而三游支队的投掷车也并未起多大效果。它对敌阵地是有所威胁,但对于炮楼、碉堡、暗堡,这些建筑,投掷车却显得束手无策。在机枪扫射下三游支队伤亡惨重,但他们还是为基家军渡江争取了时间,胜利完成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到了前线战场,吉扬斯下令让新式投掷车投入战场使用,配合友军炮火展开覆盖式打击。对于炮楼暗堡则进行平射打击。在新式投掷车的炮火打击下,两军战士很快突破敌前沿阵地。随后双军战士又继续向北出击,但大军北上,这地势也陡然而起。占据有利地型的基帝军居高临下,对冲锋的民革军展开疯狂式扫射。而面对高势地型,这新式投掷车起到效果甚微,无数基家军还没得见机枪就被战场上横飞的子弹击中阵亡。

  经过多轮的作战,民革军也没夺下几个高地阵地,大规模的集团冲锋作战,所谓的人海战术在机枪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大战前,吉扬斯就提醒过战士们不要随意冲锋,但被打急眼了的民革军战士还是耐不住性子,多次违背命令发起冲锋,结果只有伤亡惨重。

  若想端掉机枪连以及基帝军的平里江防线,那民革军就得站在与敌军差不多的高度,这样新式投掷车的实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不克服高度问题,那么战事将陷入僵局。六月下旬的平里江、皇扬河进入第二汛期,水流湍急,水位猛增,基家军刚入战区,并无自给自足的后勤基础,而现在这军队的后勤补给也因洪期被暂时中断。如果战事陷入僵局,那这一结果对当下民革军是极其不利的,吉扬斯接下来该怎么办?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

上一章 战后的规划与变化 —帝国沉浮—最新章节 下一章 决战平里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