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帝国沉浮—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邀请驻站 

战后的规划与变化

—帝国沉浮—

在前门大决战期间,北罗洲、南罗洲先后爆发新一轮民主革命。仅仅一个月,罗洲民主军歼敌近八万,击伤敌军更多达20多万!奴人帝国损失惨重,渐渐对这罗洲丧失管理。为了在最后期间攫取更多罗洲利益,奴人帝国最后修改了本国宪法,废除之前的大区,成立高度自治区,同意罗洲人民高度自治。但罗洲民主军要承认奴人帝国宪法,继续维持地区等级。起初,罗洲民主军并不同意奴人帝国的要求,继续展开进攻,但由于奴军军舰不断地运兵援助奴陆军和炮轰罗洲民主军后勤补给线。再加上奴陆军武器装备先进,以及奴人帝国对罗洲的经济控制也进一步加紧,战事很快陷入僵局。

  罗洲民主军并无良好的后勤和军资补给。好果战争一旦陷入僵局,罗洲民主军是无法长期应对的。最终,罗洲民主军暂时同意奴方的这项要求,并让奴军松紧经济控制,谋取了短暂的休整时间,这样就可以抓紧搞生产,巩固后方补给链。

  历元1035年5月4日,罗洲民主军与奴军答成停火协议。奴人帝国在全世界面前第一次丢大了脸。此协议一答成,世界各国,无论是具乐国还是封建国都在私底下蠢蠢欲动,尤其是当年被灭的洛斯林帝国,这复国之势不可灭,奴人帝国东南边陲以及泽恩区复国运动高涨。

  与此同时的基地,刚刚结束的前门大决战,让这摇摇欲坠的新晋基帝政权够呛,这一战就让60多万新晋基帝国防中央军锐减一大半,新晋基帝接下来路不好走了。

  解放了整个前门地区共计7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接下来的管理成了民主革军当前主要任务。

  对于已解放区,民革军总司令部采用分区管理。对于基家军解放地区就由基家军管理,实行司令部下达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对于民光军解放的区域那就由民光军以司令部政策管理所在区域。

  吉扬斯接管的前门沿海地区是一个最棘手的地区,他不仅要提防海上侵略,又要安排好海港秩序。

  经过这两年的战役,吉扬斯发现舰船、机枪、新式步兵枪、以及掷弹车渐渐主宰着战争。在解放天池港、亚斯林湾时,基家军战士打开船坞大门,发现了众多华贵帝改革时未完成的战船,消息上至吉扬斯时,吉扬斯下令保护这些船坞,并告诉士兵这里日后要成为国家海军起源之地,必须以生命守护。近几年,奴人帝国不断改造步兵枪,一些枪械甚至达到半自动化,这些步兵枪都达到了先进水平,但基地人发明的掷弹车几百年来无任何进步。对于掷弹车,吉扬斯看见了利用的光芒,掷弹车存在巨大战争潜力。如果掷弹车经过改造,那威力可不容小觑,如果射程和射击角度能改进,那掷弹车以后可以主宰战场。在休整的一个月内,吉扬斯一直研究着掷弹车。他从弩车上得到灵感,在弩车上安装大型千斤顶,以及装上圆柱型弹筒,投掷弹放在车尾,弩弦改成弹弓弦,这样拉紧弩弦,通过弹力把投掷弹发射出去,战士可通过调节千斤顶调节掷弹车角度。这样这掷弹车既可以平射又可以多角度投射,克服了老投掷车单角度发射,并且新型投掷车射程也得到提高,这样的投掷车体型也可随意变换,重量也不一,可适于各种战场。对于弩弦的后拉,吉扬斯也通过改进,用杠杆原理用轮转代替之前的人拉,比较省力,但这依旧无法克服雨天发射的问题,不过此型投掷车也处于当时先进水平。

  吉扬斯的新型投掷车改造完成后立即向全军推广,装备沿海守军阵地,并下令要求全军批量生产。对于吉扬斯改造的投掷车,吉圣迪航并不在意也未装备民光军。他还是着重枪,尤其是机枪,他认为枪是以后战场的主角,但新式枪还需要克服多种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这也是一时间无法克服的,并且枪的生产需要各种零件,民革军一时半会无法批量生产,主要还是以缴获为主。

  对于沿海地区管理,吉扬斯恢复各大城市、海港战前秩序,并扩建多个贸易市场,鼓励当地商人开市以及创建天耀社,以天耀社创刊各种报纸,向此地人民宣传民革军民主政策以及介绍民革军……

  民革军全军经过一个月来的民主管理以及平均地权,终于把前门解放区安顿下来了。生产力的恢复使民革军的后方补给以及后勤保障有了重要保障。

  6月2日,民革军第三次高层军事座谈会议召开,大会开始商讨第二轮大决战作战方案、作战方向以及战后的管理等多项战事问题。新一轮决战拉开大幕,平里江将不再是新晋基帝的天然屏障。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

上一章 解放前门地区,全力激战平里江 —帝国沉浮—最新章节 下一章 决战平里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