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本书标签: 现代 

这就是善变的力量

别让坏情绪毁了你

教育界有一个难题:孩子被欺负时,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打回去吧,会让孩子变得暴力,说不定孩子还会受更多的伤害。亲自去威胁对方吧,有那么点不体面,还会激化矛盾。不打回去吧,孩子内心非常委屈。

我们不妨教育孩子“善败”,让孩子思考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战术避免自己与力量强大的敌人正面对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减弱对方的实力,减少自己的损伤。

心理学家李松蔚讲过他的一个育儿故事。

他不到五岁的女儿被朋友在手上涂鸦,起初他教育女儿要学会严厉地对朋友说“不行”。后来他发现严厉拒绝别人是不行的,这是成人的生活逻辑,而小孩子的世界是一个野蛮生长的无序世界(对于这方面内容,可以参看一本叫《小牲口》的书)。

但女儿自己想出了解决方法,她对朋友说:“你画吧,画在我手上洗不掉的,画了以后我们就再也不是朋友了!”

接着,女儿又补充了一点,她告诉朋友:“我家里有能洗掉的水彩笔,我们用那个好不好?”

他女儿不到五岁就明白了“善败”的道理。

面对轻微欺负她的朋友,她打定了“绝交”的主意来隔绝伤害,同时又提出了减轻伤害的办法——“洗得掉的水彩笔”。

别说是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有着太多的无序,你说声“住手”,对方就会罢手的现象不一定有,至于“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这样的话,从来都是句废话。

本来在这个世界上,会伤害你的一般都不是文明人,大多数是野蛮人。

你得学会防,必要的时候还得学会藏,这没有什么可耻的,所谓“让对方知道分寸”的技巧,不一定管用。保存实力,伺机而动,才是弱者战胜强者的不二法门。

比起“如何回怼讨厌的亲戚”“如何有修养地表达愤怒”,也许这样的技巧让大家觉得软弱,让大家觉得不爽。但你要知道,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当场发怒或者使用语言技巧回怼,那说明,这个问题在当时的情景下,你可以利用情绪或者现有条件打败对方。如果你无法打败对方,特别是在你的核心利益被侵犯时,你选择默不出声,甚至还满脸堆笑。那么这个欺负你的人,一定会在将来付出惨重代价。

你在内心已经判定他不会放过你时,愤怒是没用的,愤怒情绪的作用只是警告对方要有分寸感。如果对方并不打算收手,那它就是无用情绪,不要让它占据你的大脑。你的大脑要留出足够的空间,寻找对方的弱点,寻找你的盟友。

要知道,你见到他就绕道走,不是因为你害怕他,而是因为此时的你,尚不具力量打击他。你惦记着他,但你不想他惦记着你。

你希望他忘了你,去撕咬他的其他敌人,把他的后背露出来。

被欺负不是一件礼物,但韬光养晦后的反击,就是一件大大的礼物。

胜败这件事,从来都没有光荣和耻辱,只有夺走与失去。

“二战”时,英勇的指挥官去完成最艰难的任务前,都会对士兵们如此训话:“这次任务只有两种结果:牺牲或者更多的牺牲!所以你们有三条选择:一、活下去;二、坚持活下去;三、活下去,藏起来,然后伺机消灭对方。”

我想,这就是最成熟的人,在面对真正的欺负时,最该有的情商。

层次越低的人,越是害怕得罪人

| 01 |

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篇爆文,让我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好人总是被欺负。

爆文用排比的方式,列举了六种不能得罪的人。

一是闲人,因为他有大把时间对付你。

二是穷人,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三是有钱人,因为他们可以用钱把你砸死。

四是爱在背后说人坏话的人,因为他们搬弄是非的能力很强。

五是小人,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们会耍什么手段。

六是善于讨好别人的人,因为他指不定就有什么靠山。

我看完后内心惊呼:完蛋了!上面列举的六种人,可以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果我们谁都不能得罪,那我们能得罪谁?

答案显而易见,我们唯一能得罪的,只有好人。似乎好人是最没有威胁性的一类人,也是最弱、最没有力量的一类人。照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做一个好人?

你这么担惊受怕,这么拼命解释,就是因为害怕得罪人,害怕别人一时兴起就把你灭了,那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别人为什么就不害怕得罪你呢?

当然是因为你是一个好人!然而,做一个好人,不等同于做一个软弱的人,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

刘同说过,不要怕某种性格会得罪人,要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性格能避免得罪人,既然都会得罪人,那就做你自己,做好了自己,就不怕得罪人,因为你可以承担后果。

真正的安全感是不绑定在别人身上的,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换句话说,安全感不来自不得罪人,而是来自你懂得如何应对那些被你得罪的人。

越是害怕得罪人,就说明你越是没有办法面对生活中的恶意,越是没有办法前进。

在你开口笑就会得罪人的今天,要想谁都不得罪,除非你站在社会的最低谷。即便这样,某些“大人物”还是会觉得你碍眼。

| 02 |

在成人的世界里,比起你的为人处世,他们更看重你所站的立场。比起你的人情世故,他们更在乎你的基本三观。

如果三观不一致,即便你人情再练达也会有触犯对方边界的时候。如果两人立场不同,哪怕再能照顾彼此情绪,也很难向对方掏心掏肺。

八面玲珑,在官场上是一种可怕的品质。

在我当辅导员时,有间男生宿舍刚入学时经常出事。晚上熄灯后,因为有人用笔记本电脑玩游戏,宿舍里的同学大吵了一架;因为谁来值日的问题,又大吵了一架;为公用刮胡刀的事,还差点打起来。但有趣的是,这个宿舍的男生从来没要求过换寝室。

后来大家都明显地感觉到,这个宿舍的男生关系特别好。我问过他们原因,他们说这叫不打不相识。

其实不完全是这样,这几个男生在一开始就挑明了自己的态度,在宿舍小小的天地里划定了彼此的雷区,并在数次争吵中撕下了伪装进行了深度沟通。

聚餐时,我观察到一个现象,有个男生离席去接听电话,旁边的人都在调侃:“女朋友让他回去交作业了。”然而他们宿舍的另外三个人却是不说话的。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宿舍的人该有的边界感。

很多女生常抱怨自己的朋友:“她变了!”事实上,她从来没有变过,她只是变得不能再掩饰下去了。

何必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本就应该在刚开始时亮明态度:非请勿入。

| 03 |

传统文化让我们“不要得罪人”,是不要把自己的外部世界无限延长,肆意破坏别人的人际边界,这样的得罪是万万不应该的。

导致自身灭亡的,不是得罪了别人,而是没有边际地膨胀。

如果在生活中,别人的触角已经越过彼此关系中不该越过的那堵墙,那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得罪他。

因为他的手如果伸得太长了,那对我们的内心世界就是一种摧毁。

如果别人的行为严重违背你的价值观,或者行业内部里约定的规则,你也可以毫不犹豫地得罪他。

你必须明白,正是因为有了底线,我们才不会一无所有。正是因为大家都不容易,所以才更应该坚守道义。

某位伟人说过:一仗打出十年和平。我们自古就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但只要对方侵犯了我们的底线,我们就必须狠狠地得罪他。

所谓骄纵的孩子有人疼,懂事的孩子无人理。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由于太懂事抬高了对方对我们的期望值,所以对方也就不那么看重我们的付出了。

八月长安说过:人和人之间也真奇怪,明明是越靠越近,边界却越来越模糊。愣头青凭着一股热情往他人的内心闯,总要被电网伤过一次,才知道哪里需要绕着走。

不敢得罪,不仅是一种自我折磨,更是一种自我放弃。当一个人因为害怕,不断丧失自己的尊严和立场时,他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直到有一天彻底失去自己的心灵边界,他就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上一章 成功者的本质 别让坏情绪毁了你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个人是否成熟看他被欺负时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