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浮生长安记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权谋     

【第二章】浮生伊始,再相逢

浮生长安记

  下了轿子,沈长安终于接受了自己重新开始的事实。既然她得到了这样的机会,那么她定不要重蹈覆辙才是。

  说到眼前的画面,她倒是似曾相识的很。沈长安是沈连将军的独女,从小都是宠着长大的,性格算不上娇纵,但也是娇娇养着的。只是一年前沈夫人参加百花宴,归程路上眼看一个和尚倒在街上无人问津。沈夫人心慈,遣了小厮救回来,还带回府上照顾着。

  而这和尚不是别人,正是麟山寺的住持空禅大师。大师谢过了沈夫人,正欲离开时撞上了在园子里玩的沈长安。只一眼就说沈长安命有一劫,需得上山静修化解。且若不去,便会有性命攸关之事。

  沈连正在外面打仗,也不好知会,于是沈夫人同沈老夫人商量,最终同意将沈长安带去麟山寺清修一年。而沈长安身边跟着的,就是从小与她一同长大的侍女璀霖。

  这一年沈长安正十五岁,她在麟安寺除去每日的修行,其余时间便弹弹琴绣绣花,除去这些她又喜欢看寺内的藏书。只一年时间,沈长安便不再是从前的京城娇小姐,反而出落的亭亭玉立安静沉稳起来了。

  “小姐…?”

  璀霖的话打断了沈长安的回忆,她看了看身边的女孩正用担忧的眼神看着她。忽然,面前的璀霖和上一世她最后见到的璀霖慢慢重合,沈长安不禁有些难过。

  她何尝不也耽误了这样一个好女孩的一生呢?若是这一世有机会,她也想早些放璀霖离开这里,最好能走的远些,远离这些腌灒的事情。

  “没什么,只是想到些事。璀霖,有你陪在我身边真好。”

  “小姐……这也是奴婢的荣幸。”

  沈长安摇摇头,不再想这些。她理了理身上的豆绿色对襟褂,深吸一口气,向着将军府门内走去。

  沿着小路一路走到正厅,沈夫人和沈老夫人已经坐在里面等了。沈长安先是行了个大礼,而后才站起身来问好。她不敢抬头看向眼前的两个人,只因上一世的她,实在是做了让家里人伤心的事。

  “长安,回来就好,可有觉得清修的日子太苦?”

  面前的老人慈祥和蔼,她虽然已经头发花白,但仍旧梳妆的一丝不苟,整个人颇有气势和威严。沈家是世家习武,自沈老夫人那代起就已经领兵打仗了。只是沈老将军英年早逝,留下沈老夫人和当时还年幼的沈连。说到这里,沈家也算是英勇忠义之家,半数壮年男子都战死沙场,所以历来官家和民众都对将军府甚是尊敬。

  “回祖母,长安只觉得甚好,清修可使人宁心静气,这一年长安也学到了很多,还要多感谢麟安寺的各位住持大人教导。”

  “不错,长安确是长大了不少。”

  “也别太过拘谨,快来让娘看看。”

  沈长安抬起头,看到了面前的沈夫人。她一时间有些恍惚,自己已经有数年没见过自己的母亲了。

  记忆中的沈夫人也是这个样子,当时她执意要和陆襄在一起,求着父母亲去和陛下请旨,就算是做侧妃也好。沈夫人当时再三劝阻,最终还是妥协了。

  出嫁前,沈夫人抹着眼泪叮嘱沈长安,但她太过于沉溺在要嫁给陆襄的快乐里,完全没听进去。从而以后踩了不少坑,让陆襄院子里的那些姬妾一顿好整。虽说最后那些姬妾也没落得好下场,但沈长安还是心有余悸。

  “母亲,长安很想念您…”

  “好孩子,怎么还哭上了?这么大的人了…”

  沈夫人看着面前的女儿有些不解,她给自己的感觉和从前的沈长安不太一样。从进厅开始,那些仪态、礼仪都堪称完美,难不成这麟山寺还有教习礼仪的嬷嬷姑子不成?

  但看向面前的女儿仍会像从前一般,在她面前抹眼泪撒娇,她又觉得这一瞬间的沈长安和从前没什么区别。沈夫人摸了摸女儿柔顺的发丝,柔声的安慰了几句。

  “好了好了,长安也是刚回来,这几日便在屋内好好休息。赶明儿也叫那些裁衣匠人来府上,给长安做几套衣服。”

  “是。再过小半月就是大公主的百花宴来,这回也下了帖子给咱们府上,公主又提了想见长安的事儿,总归是要好好打扮的。”

  沈夫人应下了沈老夫人的话,又提到了宴会的事儿。沈长安听到后,开始回想起上一世的经历。

  说到百花宴,这可是件大事。上一世的百花宴,沈长安作为初次登场如此大的社交场合的贵女,自然是备受瞩目的,尤其是这场百花宴也是令陆襄接触到沈长安的开始。

  沈长安记得百花宴上总有些小游戏,说是众乐乐,实际上也是和那些王公贵族的公子接触认识的机会,所以贵女之间想要出些风头,免不了有些纷争。

  但总有些细节沈长安回想不起来,看来她需要些时间好好整理下思绪。不过百花宴是大事,她算是记下了。

  “大公主…可是骄阳长公主?”

  “正是这位长公主,你小时候也见过的,只是长公主先前不在京城,是去年才定居京城的。”

  说到这位长公主,沈长安倒是有些印象。在夺嫡之争的时候,长公主也是一方势力,更是各皇子想拉拢的对象。而长公主与七王之间走的很近,所以最后陆襄坐上龙椅之后,长公主倒没失去性命,只是收了大部份宅子店面,只留下些规格说得过去的俸金。陆襄不是那种珍惜什么亲情的人,却唯独没将长公主置于死地,沈长安当时还觉得有些意外。

  而这位长公主的驸马都尉更是有趣,他曾是先帝首辅,年纪轻轻就成了肱骨之臣。而骄阳长公主之所以地位甚高,也是因为从前她和驸马曾帮助现如今的皇帝登基。两人之间的事沈长安算不上多了解,但多少也是从那些个夫人贵女口中知道一点情况的。

  而当年七王假死,应当就是驸马都尉接去西北的。虽说首辅和公主喜结连理后,是要退出朝堂,不可干政的。但这不代表这位曾经的首辅再不干涉政事了,算起来…他应是七王的谋士。

  “好了,快回去歇着吧,回了京城就有得忙了。”

  沈夫人见沈长安沉默着,以为是她连日赶路有些累了,便叫她快去休息了。

  “是,母亲、祖母。”

  沈长安礼数周全的行了礼,随后便跟着璀霖回屋了。

  回了屋子,沈长安坐在桌前沉思。她现在有些混乱,虽然她能记起些大事,但若是说桩桩件件都能想起,那定是不可能的。

  况且,若是她现下做了和曾经不一样的决定,那么她就算记得所有事情,也不见得事情能朝着原来的方向发展。

  所以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首先最要紧的就是即将到来的百花宴。

  “小姐怎的又在发呆了?”

  伴随着璀霖的声音,还有一碟小糕点被放在了沈长安面前。沈长安抬起头,看了看身边仍是少女模样的璀霖。她是真的将璀霖当作自己的好友至亲,上一世她没能守住她,这一世她不想璀霖再为她牺牲了。

  “就是想起了些事,不过话说回来,我离开京城一年,总想知道些现在京城的情况。”

  “小姐想知道关于什么的?若是和贵女有关的,您可以邀些朋友来府上小聚。”

  “不止,京中的局势我也想打听打听。”

  上一世的沈长安早早就嫁到四王府,外界的局势消息也都是陆襄告诉她的。她帮陆襄出谋划策,也都是按陆襄给的情报分析的。但她总觉得陆襄隐瞒了不少事,抛开曾经一心追求爱情的那个自己,再去想的话,她觉得很有必要多搜集些情报。

  既然要赴宴,那就需得将宴会的事情打听清楚,而且沈长安依稀记得这场百花宴在上一世中尤为重要。虽然自己算是重活一次,但记忆的缺失却没那么容易找回来。

  “璀霖,你先去帮我打听一下赴宴人的名单,然后帮我打听一下赵府的消息,任何消息都可以。”

  沈长安从自己的首饰盒里拿出一对儿翡翠耳坠,递给了璀霖。

  “这东西先拿去当了,无论如何需得将消息带回来。”

  “是,小姐。”

  “啊…对了。”

  沈长安叫住了正准备离开的璀霖,她转过身略带疑惑的看向沈长安。

  “小姐?还有什么吩咐吗?”

  “再帮我打听一下七王的事情,无论是小道消息还是说书人讲的,主要是和他的腿疾有关的。”

  七王爷,着实是个有趣的人。沈长安越想越觉得他身上的秘密能够帮助她,无论是复仇还是搞清楚当年的一些真相。

  “是。”

  沈长安看着璀霖离开了院子,才算松了一口气。虽然她觉得璀霖看不出她身上的异样,但是她现在毕竟是经历过磨难的人,性格难免和曾经的自己有不同。虽说可以将性情大变推诿给艰苦的佛寺修行,但璀霖是一直都在她身边的人,想要瞒起她,还是要下些功夫的。

  忽然,沈长安瞥到了梳妆台上的一个木雕的小物件,这东西已经落了灰,模样说实在的有些丑,看不出是个什么动物。

  她将木雕拿起,拂去了上面的灰尘。这件小木雕是弟弟沈应禾小时候做来送给他的,上一世的沈长安还有些嫌弃,但再看到这东西的时候,沈长安却险些落泪。

  “阿姐,这才多久未见,也不至于见着那东西流眼泪吧?”

  沈长安看向房门,刚才声音正是从那里传来的。门口正站着个少年,说是一年未见,但沈长安约莫三年都未见到过沈应禾了。

  “听说你回来了…我就来看看。”

  “诶诶诶姐姐姐姐你怎么…”

  沈应禾有些惊慌,因为沈长安直接抱住了他。虽然少年对突如其来的亲情有些羞涩,但他直觉上感受到了姐姐复杂的情绪。所以他并未说些什么,任由自己的姐姐抱了抱自己。

  “沈应禾,也不知道给我写两封信,害我担心你。“

  沈长安的声音闷闷的,确实,自她去了山上,沈应禾再没给她写过信。虽然当时的她也没在意,但现如今的沈长安却希望沈应禾能平平安安的。

  “我那不是…要去宫里…”

  “就算以后去了宫里,也要常给家里寄信,听到了吗。”

  “好好好……”

  沈长安这才松开沈应禾,她向后退了两步,坐在了椅子上。

  “那我先走了,你先休息。今儿晚上父亲回来,你别睡过头了。”

  “沈应禾,还有几个月就要开考了,你准备的怎么样?”

  “额…”

  “我不是说你的文试,我在寺里也想明白了,若你不愿意承继父亲的名位,你便不要再强迫自己去习武。”

  “姐…你怎么知道?”

  沈长安记的,前世沈应禾想去大理寺,但因为局势所迫,被迫参军继承父亲的衣钵。但这一世,沈长安倒是希望他能远离这些纷争,做他想做的事情。

  “我是你姐姐,怎么会不知道?”

  “…那父亲那边我也…”

  沈应禾先前也提过,只是父亲对他向来是严加管教,毕竟沈家代代从武,无论是本家还是旁的都是战沙场的好男儿。所以沈连想都没想,直接回绝了沈应禾。

  “这你倒是不用担心,只是你需得用功读书,我会帮你说情的。”

  而且,沈应禾进了大理寺也有好处。当今的大理寺卿颇有能耐,况且沈长安也希望沈应禾能在相对安全的地方为她所用,这也是两全其美的事儿。

  “那就再好不过了!”

  “行了,我要休息了。”

  “那我便先走了,别忘了哦姐姐!”

  沈长安点了点头,应下了。沈应禾还是小孩子心态,她也乐得他什么都不思考。只是这件事需得在秋试前解决,不然沈应禾定是要被秋末出征的沈连带走的。

  一想到这里,沈长安又开始头疼了。

上一章 【第一章】落尽繁花,一梦浮生 浮生长安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章】百花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