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风起玄安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政治权谋  架空历史     

第一章

风起玄安

  “边关八百里加急!”翻身下马的士兵穿着厚厚的甲胄,手中举着一卷竹简朝宫城急促的跑去。

  

  守门的禁卫见是边关加急就没有阻拦,如若是其他时候有人敢这样闯进皇城他们早就被拦腰斩断于此,但入皇城者都得卸下武器,这是规定,他们还是除去了来者的佩剑。

  

  已经几十年没有边关加急送往皇城,目睹这一幕的人心里都知道发生的事情不简单,但他们却都相信皇帝能平息这次事件。

  

  “陛下,玄安道统领霍劫率十万精兵造反!”闯入大殿的士兵跪倒在地将竹简呈给了

  

  此时早朝方才结束,历代珏帝都会在结束后去到天盛殿,这是他们一天中办公的地方,一日工作结束后此殿也是回寝宫最近的殿。

  

  大珏的皇帝站在珠帘之后一言不发,他接过竹简草草看完就放在桌案上,许久之后他说:“霍劫造反……用意何在?”

  

  皇帝的视线落在了一旁站着身穿黑色长衫的男子身上,男子身形消瘦却将长衫撑了起来,显的十分合身。

  

  男子并未目视皇帝,察觉到皇帝的目光后男子向右迈出一步站在士卒身边微微欠身,答到:“仅一重镇造反,手握十万精兵,但仅此而已,难成气候。”

  

  “为何这么肯定?”珏帝的声音透过珠帘传来,语气里没有一丝惊讶或疑问,即便这句话本身是提问。

  

  “霍劫造反,四下无人响应,边境几个重镇即可镇压。”男子说到,“但,此次事变必然有因。”

  

  因是什么他知道,他也知道皇帝必然知道,但他想知道皇帝陛下的处理办法是什么,会借这件事去处理朝中的一些问题吗。

  

  “霍劫起兵的理由是清君侧,我……”皇帝愣了一下,快一年了他还没有习惯用“朕”这个字来代称自己,但这个停顿只是片刻,随后他又说:“朕的身旁有什么需要他来清理的吗?派系之间的斗争需要他一个藩镇统领来管吗?”

  

  历朝历代,派系斗争是最难解决的,其中关系错综复杂,利益牵扯也极大,所以处理这类斗争也是历朝历代最不愿意的,换句话说,是最难下手的,如果硬要解决,代价太大。

  

  当前朝廷就有三派,前朝遗老为一派,他们来自于各机构,有谏官,有御史,然后鞭是当前老丞相为首的派系,他在朝中还有一些同僚,最后一派就是以太尉为首军部的人。

  

  几代珏帝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如今问题就落在了现任珏帝身上。

  

  “先生有对策吗?”皇帝问。

  

  “微臣只是谏官,无权,更没有理由处理这样的事,御史和丞相更为合适。”

  

  “先生没有选队站,前朝遗老没能劝动您,御史大夫他们也没能劝动您,朝堂之上,中立很难,朕听说,同为谏官的孙为庆早就站在御史大夫他们那列了。”皇帝说到。

  

  士卒不知所措的在原地等候皇帝的旨意。

  

  皇帝拿着一块虎符递给了陪侍,陪侍又下来给了士卒,这是一块整体黑色又带有很些许杂质的虎符,是皇帝专门给军部的人调动五个以下边境重镇用的,专属于皇帝的是暗金色的虎符,可以调动所有重镇。

  

  “朕第一次处理这样的事,但朕处理的方法绝不同于先帝,先帝对于此事必然是问斩,但朕要听霍劫自己说,不要去看那些呈上来的卷宗,草草几句话就将此事盖棺定论。”皇帝说。

  

  皇帝平息叛乱后不会立即问斩霍劫,霍劫大概率会被押送回国都由皇帝亲自审问,但霍劫能活着到国都还是一个问题。

  

  “如果到时候朝中太多人提出异议,那朕就亲自去玄安审问。”皇帝补充到,这是他对这个问题最后的补充,“你去吧。”

  

  士卒领命退了下去。

  

  “微臣也先告退了陛下。”男子说。

  

  “林含先生,”皇帝喊了他的名字,仍不忘加上先生二字,“御史大夫引荐您为谏官,他们必然希望您站他们一派,您果真不站队吗?”

  

  林含明白皇帝这句话的意思,他回答到:“谏官一职,本就不应该和派系斗争间扯上关系。”

  

  “好,朕明白了。”皇帝说,他知道林含没有站队,林含也不是唯一没有站对的谏官,前朝遗老尚且有人选择中立,何况林含一个经九品中正踏入仕途的新晋官僚。

  

  玄安道此时已经进入全面戒备状态,全军上下都知道平息他们叛乱的军队最多不到一个月就会陈兵于此。

  

  从一开始造反他们就知道这是一场没有胜算的行动,古人常说天时地利人和才可成事,他们一样不占。

  

  天时,帝国的统治没有出现危机;地利,玄安道虽说易守难攻,但物资奇缺,平日里他们都靠其他地方的补助;人和,十万精兵在众多边境重镇中确实排第一,然而士卒里面又有多少是真正愿意造反?

  

  “其他藩镇动向如何?”霍劫站在沙盘前问到,沙盘内是玄安道附近的地形缩略图。

  

  “都是按兵不动。”下属回答到。

  

  离他们提出清君侧的口号至今才不到七日,其他藩镇虽知道玄安事变也不敢轻举妄动,毕竟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何况是兵变这样的大事,但他们都知道上的旨意不日就到,现在要做的就是盯死玄安道。

  

  霍劫来回踱步,最后将右手置于腰间佩剑上,缓缓的说:“向北突破,打出一条和外界接触的道路。”

  

  说完他走到巨幅的地形图前,这是玄安道以北的地形图,只有主要道路和藩镇以及山川河流。

  

  霍劫指着最上端的一条河,孤漠河,帝国境内最北的河流,这条河以北都是异族的领土。

  

  霍劫知道,整个太守府的人都知道,无论造不造反他们都会死,那位大人说只要造反无论如何会给他们一条活路,这句话完全是把霍劫当稚子来骗,不论皇帝陛下会如何处置自己,单是派系间的斗争就会把自己推出去送死,示好也罢,交恶也罢,他们这批人都活不了,谁让他们是先帝留下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这条决策做出来之前他们所有的物资都已经在外了,老百姓指指点点,骂他们违背皇恩,应当砍头。士卒们听到后与百姓起了冲突,甚至拔剑伤了他们,霍劫知道后将那些士兵关了禁闭,然后又给受伤的百姓赔礼道歉。

  

  宵禁后霍劫又去看望那些被他关禁闭的士卒,又给他们赔礼道歉,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去劝,士卒当然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不会再犯。

  

  霍劫作为前朝任命的藩镇统领本身就老了,这次事情让他看起来更老了,鬓间白发也比以往多了很多。

  

  “陛下啊,非臣不忠,十万精兵臣会一个不少的还于朝廷,然后臣就去北地过完此生。”霍劫心想,妻儿他早早派人送走了,那时朝中的威压尚未到来。

  

  他没有预见未来的能力,自然不知道自己连漠北河边的风声都听不到,他还是会死在珏的境内,南人怎会死在北地。

  

上一章 序章 风起玄安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