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山东抗战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四章 兵进鲁北将开战

山东抗战

韩复榘说:“把南京大本营的电令说一下吧。”

参谋长拿出电文说:“蒋中正签署的电文要求我们:孙桐萱师、李汉章师担任济南以北黄河防务,谷良民师担任胶东烟台及周村以北黄河防务;东北军于学忠部在青岛担任海防;曹福林师、展书堂师在鲁北驻防;手枪旅警戒济南。”

大家的目光盯着韩复榘,等待他最后的指示。

韩复榘,左手抚摸下巴,右手握拳轻轻敲击桌子,思索良久,清了一下嗓子,这是要作总结了。大家正襟危坐。

韩复榘说:“总的看,我们总共就,六七万正规军,很难,阻挡日军一个师团的进攻。我们,只能依靠城池,逐次抵抗,是的,逐次抵抗,阻挡日军。等待国际局势变化,等待国联调解。与日军对阵时,要以旅为作战单位。在日军强大火力面前,投入兵力不能太多,不能太多,若是像以前那样采取人海战术,就会,造成过大的伤亡。我们要,打持久战。是的,抗日斗志,可长不可灭!下去后,部队层层动员,上战场,杀鬼子。保家守土,责无旁贷!咱们可不能像当年东北军那样,当孬种。”

韩复榘说:“我即席赋诗一首,打油诗哈,鼓舞军心!”嗯嗯地清了一下嗓子,他一边大声朗诵,一边挥舞手臂:

大少爷,东北军

统统都是送国贼

送了东北送热河

飞机大炮送日本

齐鲁大地英雄汉

层层设防打敌人

泰山黄河做依靠

胜利最终是我们

将军们情绪调动起来,附和着杀敌报国、马革裹尸的话语,散会。

廖秀之小声问秦月:“东北军于学忠军长怎么没参加会议。” 秦月说:“东北军于学忠部刚到山东省,防守青岛至连云港的海岸,来不了。再说,东北军与山东军很难说话的。”

廖秀之说:“国难当头,应该团结抗日。”

秦月说:“话是这样说,但坐到一起会很别扭的。”

【这样写,是为以后沂蒙山区东北军铁血抗战以及东北军与吴化文闹矛盾作铺垫。】

×××××××××××××××××

1937年9月20日。济南千佛山下,第三集团军军部。

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冯大帅来电,令孙桐萱军长率第十二军的第二十师、第八十一师,参加河北的会战。

韩复榘看着电报,思索很久。对幕僚说:“大帅这是要把我往火上烤呀。多年来,我们的部队从不越界到河北,免得被人怀疑。我们的部队若是去了河北,老蒋就会让中央军进入山东。我们的部队若是在河北打光了,那山东怎么办?接下来就会想着拿掉我省主席的位子,或许让我不当司令夺我军权吧?” 韩复榘曾在很多事情上得罪****,现在心里忐忑。

军情分析会后,各军长师长已经返回部队,进行战前动员和准备。

韩复榘发电报,命令孙桐萱和展书堂,军队不要进入河北,要把军队置于山东省与河北省边界,相机阻敌。令猛将展书堂师长作先锋,率济南以北的部队到德州布防迎敌;孙桐萱军长则整合在兖州一带的部队,随后跟进。

9月21日。

济南去德州的公路上,浩浩荡荡的军队。

火车成为军列。拉着师部机关人员和直属部队。

廖秀之、秦月则坐在某车厢的角落。同车厢的是师部警卫营的官兵。

士兵身穿黑色军装,背着方方正正的被子,脖子挂枪,腰缠子弹带,打着绑腿,两列纵队行进在公路上。后面,马车拉着辎重。

一队队行军队伍走在公路上,唱着行军歌:

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阪坡前逞英雄,战退千员将,杀退百万兵,怀抱阿斗得太平。

还有张翼德,当阳桥前等,七啾喀嚓响连声,桥塌两三孔,河水倒流平,吓退曹营百万兵。

云长武艺精,温酒斩华雄,孟德帐下显威风。五关斩六将,保嫂寻皇兄,匹马单刀千里行。

翼德闭了城,后有蔡阳兵,擂鼓三通响连声。蔡阳丧了命,翼德吃一惊,从此兄弟又重逢。

廖秀之说:“这行军歌很有意思。唱着歌行军不觉得累,队伍整齐。”

秦月说:“这歌曲好像是段祺瑞找人编的吧,流行于河北山东一带。从前在邹县老家,驻扎着孙军长部队一个营。出操的时候,老百姓就去看,很多人都会唱。这军歌就是歌词长。”

廖秀之说:“看来你都记住了。唱唱听听呗。”

秦月说:“等有时间吧。”

济南去德州的公路上,浩浩荡荡的军队。

廖秀之说:“我是从深山沟沟里出来的,对外界的情况很不了解。您来自南京军委会参谋本部,见多识广,给我介绍一下情况好吗?”

秦月说:“客气啦。你想了解哪方面的?”

廖秀之说:“我想知道山东省军队序列情况。”

秦月说:“第三路军总指挥韩主席二级上将,总参议李树春中将,参谋长刘书香中将。辖3 个军,实际上是五师一旅。孙桐萱军长的第十二军有他兼任师长的第二十师、展书堂第八十一师;曹福林军长第五十五军,有他兼任师长的二十九师和李汉章第七十四师;谷良民军长的第五十六军只有他兼任师长的22师。第三路军直属部队手枪旅,旅长吴化文。 ”

廖秀之问:“第八十一师的情况呢?”

秦月说:“展书堂第八十一师,是丙级师,人数最少,辖步兵二旅四团及炮、工各一营;特、骑、辎、宪各一连。两个旅的旅长,是运其昌、唐邦植。4 个团团长,分别是林凤军、张德蕴、陈延年、赵廷壁。”

**********************************

在相邻的车厢,是展书堂第八十一师指挥部。

展书堂是员猛将,38岁,长相精干,横眉立目,两眼放光,身材结实。

展书堂与副师长张茂德、参谋长刘崇武以及两个旅旅长运其昌、唐邦植,讨论作战方案。

他说话大嗓门,铿锵有力。“第一战,一定要打出我们的威风,给小鬼子重创,让小鬼子知道我们的厉害。小鬼子就不敢长驱直入。我们争取时间,等待孙军长的主力,合围一批鬼子。”

廖秀之、秦月的旁边,是展书堂警卫连的士兵。

一个30多岁的老兵对周围20多岁的新兵说:“上了前线,记住要趴在战壕里,别露出身子,听说小鬼子枪法可准了。”一个新兵说:“老排长,我们记住了。”

秦月与老排长聊天:“你参军很久了吧?”“当兵11年了。”

秦月说:“展师长是河南省西华县人吧,听说是鲁军第一猛将。”

老排长一下子打开话匣子:“我们师长的刀术,那家伙,勇冠三军!他是穷人家子弟投军,从一名副兵开始,由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最后升为师长,仅十一年,是用大刀一路拼杀上来的。好那家伙,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全身负伤十处。一九二六年,我是新兵刚刚参军,是北伐,跟着师长打吴佩孚。那时候,展师长还刚当营长不久。当时,冯大帅于五原召开誓师大会,直取甘肃。甘肃已为直系张兆钾、孔繁锦、韩有禄、黄得贵等部所占据,特别是黄得贵最为凶顽。黄部的万余人,装备精良,且有骑兵易于机动,一时连马鸿逵也奈何他不得。我们跟着宋哲元部队入甘,首遇黄得贵,宋军长连遭重创。宋军长命一个团主攻阵地,展书堂率第三营会攻。该团畏敌不振,一经接触,即溃不成军。宋哲元十分恼火,当场撤了团长,改命展营主攻。展书堂命令全营战士,分头布防,待敌冲至阵地前,一声令下,展书堂赤膊挥刀上阵,全体战士也挥刀肉搏,只见寒光闪闪,刀起头落,展书堂连劈十数人,敌势顿挫,纷纷逃窜。宋军长令两个团截击,遂全歼黄得贵部,宋哲元火线提升展书堂为团长。”

廖秀之、秦月伸出大拇指,赞叹:“厉害,真厉害!”

老排长说:“又过了一年,甘陕平定,韩复榘主席任国民军第二十师师长,展书堂升任五十八旅旅长。后来,我们转战豫东各地,在打垮奉、鲁军阀各役中屡立战功。”

廖秀之说:“看来,你们的刀术都不错啦?”

老排长自豪地说:“我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我们警卫连刀术全军第一。”

大家又说起求战血书的事情,连里的文书起草了血书,大家都按了血手印,一致要求去河北作战,把鬼子赶出中国。

“听说鬼子气势汹汹,打仗很厉害。我们一直训练,很刻苦。我们也不是吃素的,较量较量。我们的打倒砍他们几棵脑袋!”大家的抗日情绪极为高涨。

展书堂师长。看着一摞求战血书,热血沸腾。“好好打几仗,让河北的那帮老弟兄瞧瞧!”山东部队与河北部队原先都属于冯大帅西北军,只是后来分开了。

展书堂接到战报:

9月18日以来,国民党第二十九军的防线被突破,日军继续南进,庞炳勋率部在沧县以北的姚官屯一线对日军矶谷第十师团进行阻击。

战况空前惨烈,坚守数日夜,杀伤大量日军,迟滞了日军的进攻。

庞炳勋部也死伤惨重,有一个团只剩下300多名士兵,营以下军官也伤亡很大。因此,不得不撤出战斗。

展书堂命令部队加速前进,运其昌旅到德州驻防,唐邦植旅到陵县驻防。

上一章 第三章 北平天津皆失陷 山东抗战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夜袭桑园炸大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