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小说的礼物
本书标签: 古代  古典诗词  花语 

康熙之宜妃

小说的礼物

宜妃(1660年―1733年),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包衣佐领兼侍郎三官保之女,包衣佐领岸塔穆之孙女。宜妃有一个姐姐 [1] 是郭贵人,同为康熙帝的妃子。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入宫,八月,册郭络罗氏为宜嫔,“眷顾最深”。 [2]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二月初四,生皇五子胤祺。康熙二十年十二月,晋封为宜妃,在四妃中居位第二,仅次于惠妃。康熙二十二年,生皇九子胤禟。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生皇十一子胤禌。

宜妃是康熙朝早期宠爱的妃嫔之一,由于宜妃是雍正帝政敌胤禟的生母,雍正帝及日后乾隆帝在尊封先朝妃嫔为太妃时,都将宜妃排除在外。雍正四年(1726年),宜妃次子胤禟被圈禁而死。雍正十年(1732年)闰五月十九,长子胤祺病死。

雍正十一年(1733年)癸丑八月二十五日,宜妃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景陵妃园寝。

宜妃的父亲是三官保,初任镶黄旗盛京佐领,康熙二十三年升任盛京内务府掌关防印佐领。宜妃深得康熙皇帝喜爱,康熙帝出巡盛京时,曾二次在其父第宅驻跸。

据《清列朝后妃传稿》记载,宜妃父亲佐领三官保去世后,康熙帝曾让状元韩菼为其立碑以示褒奖,并点明宜妃父亲佐领三官保是后妃“戚属”:

“阿凯,镶黄旗人,孙三官保原任工部侍郎兼佐领。案韩菼恭拟赐碑:更毓淑顺之贤,式赞宫闱之化。身缘戚属,班亚近臣。衔书盛京掌管内务府关防印,佐领三官保。”

在《永宪录》中有记载:“眷顾最深”。

康熙时期

郭络罗氏有兄弟九人,分别为和硕恒亲王长史兼镶黄旗蒙古副都统道保、佐领多普库、盛京镶黄旗包衣佐领特普库、郎中鄂普库和司库他普库,以及罗多里、罗多珲、罗多亮、奥岱。《盛京典制备考》记盛京内务府镶黄、正黄、正白三旗额设佐领三员“京包衣缺”,反映她是京城包衣出身。

康熙十六年(1677年)郭络罗氏以宫女身份入宫,随即得到康熙帝的宠幸,并直接享受了嫔等级的待遇。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二十二日(9月18日),册立遏必隆之女妃钮祜禄氏为继皇后的同时,她正式被册封为嫔,称为宜嫔。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五月二十七日,宜嫔之姐庶妃郭络罗氏生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

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1680年1月5日),宜嫔生皇五子胤祺。因胤祺先后被孝懿仁皇后和嫡祖母孝惠章皇后抚养,远离世俗纷争,而没有参与对皇位的争夺。

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贵妃佟氏册封为皇贵妃,宜嫔则与惠嫔、德嫔和荣嫔一同晋封为妃,称为宜妃。不过,宜妃的封号在手抄档里经常被错记为懿妃。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康熙帝巡幸盛京时,收拾崇政殿前厢房及佐领三官保之屋。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八月二十七日,生皇九子胤禟。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初七日,生皇十一子胤禌。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第三次东巡,依照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之例,住在宜妃之父三官保的家。此次因仁宪皇太后亦随行前往,房间需用甚多,再于三官保的家附近寻找好房子一同加以修缮。

宜妃之父三官保作为内务府佐领,在康熙朝却能与从一品将军一同入坐和行走,都察院左都御史尹泰曾上奏说包衣佐领无视各职、逾越定级的风气是从三官保开始的,而三官保在生时,众人都以祖辈称呼他。由此可见,宜妃得宠令其家族蒙受极大的恩惠。

康熙朝晚年,宜妃为给康熙帝祝禧而重修德胜门外永丰屯的弥勒院,出了几千两银子和三顷七十亩香火地。重修寺庙后,宜妃每年会派翊坤宫首领张启用、李荣敬来拈香。康熙帝亦派官兵参与了修寺工程。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建成“宏杰壮丽”的“近山巨刹”,御书“香嵒寺”横石额并御制碑文,山门外还立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圣谕碑。文武大臣经过庙前,文官要下轿,武将则要下马。香嵒寺每年开道场三次,分别为三月康熙万寿节、四月佛诞日和十二月宜妃千秋日,忽略宫中位分最高的贵妃佟佳氏,可见圣祖对宜妃的宠眷。

康熙朝内廷外东路宁寿宫等的陈设帐:“西洋香一匣,重十八刃。康熙五十年(1711年)三月十三日湖广巡抚陈诛进,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十月初二日陈九卿取去一刃,康熙六十年(1721年)正月初六日赏宜妃。”

“(千里眼)二号的一筒出大外随侍,三十八年十月初九日,御前交下。三十九年三月二十八日,二号的一筒,赐翊坤宫”康熙四十年左右,宜妃为翊坤宫首领主位,可知此千里眼是赐予宜妃的。

雍正时期

康熙帝驾崩后,皇四子胤禛登基为帝,生母德妃乌雅氏登位皇太后。康熙帝驾崩时,宜妃正抱病。

在康熙丧礼期间,当年的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她便坐着四人抬的软轿到康熙帝灵前致祭。她竟走到了已成为皇太后的乌雅氏前面。当见了雍正帝时,态度仍然倨傲。雍正帝为此诘责宜妃的太监,藉以给她难堪。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甲寅,雍正帝命人逮捕侍奉宜妃的翊坤宫首领张起用等十二人。世宗指责张起用买卖生利甚多,恐怕他是受宜妃的指示而做的。宜妃在深宫内居住的,断无在外置产之理,世宗令内务府大臣把这件事查明。

此外,宜妃妹妹所生的固伦恪靖公主的太监王士凤、王明分别被发往土儿番耕种、齐齐哈尔为披甲人的奴才。宜妃之子允禟的太监李尽忠被发往云南极边当苦差。世宗又降谕,如果他们不肯被发落到边彊之地,就去自尽,护送人员要报明他们自尽的地方,随行官员验看后烧毁尸体。

宜妃是世宗政敌胤禟的生母,加上前述的事件,造成雍正帝及日后乾隆帝在尊封或追封先朝妃嫔时,都将宜妃和她的妹妹贵人郭络罗氏排除在外。

康熙帝生前有谕旨,在他驾崩后,皇子们可将年长的母妃迎回家中居住。

宜妃在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起搬到大儿子恒亲王允祺府中。怎料,出宫的五位太妃出宫三年以来,未曾向雍正帝和皇后请安过,引起了雍正帝的强烈不满。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二十二日,宜妃次子胤禟圈禁而死,享年四十三岁。

雍正十年(1732年)七月十日,宜妃长子允祺病死。由允祺侧福晋瓜尔佳氏所生之子弘晊奉旨承袭亲王爵位,宜妃则一直住在恒亲王府邸之中。

雍正十一年(1733年)八月二十五日(10月2日),宜妃在恒亲王府寿终正寝。

乾隆二年(1737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景陵妃园寝。

上一章 康熙之德妃 小说的礼物最新章节 下一章 康熙之荣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