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小说的礼物
本书标签: 古代  古典诗词  花语 

康熙之德妃

小说的礼物

清圣祖孝恭仁皇后乌雅氏(1660年4月28日-1723年6月25日)(满语:ᡥᡳᠶᠣᠣᡧᡠᠩᡤᠠ

ᡤᡠᠩᠨᡝᠴᡠᡴᡝᡤᠣᠰᡳᠨᡥᡡᠸᠠᠩᡥᡝᠣ,穆麟德:hiyoošungga gungnecuke gosin hūwangheo,太清:hiyouxungga gungnequke gosin hvwangheo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正黄旗满洲) [1] ,名玛琭 [2] ,康熙帝的第四位皇后,雍正帝生母,包衣护军参领、后追封一等承恩公魏武之女,膳房总管额森之孙女。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入宫。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晋封为德嫔。康熙十九年(1680年)生皇六子胤祚。康熙二十年(1681年)晋封为德妃。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生皇七女。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皇九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生皇十四子胤禵。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后,尊为圣母皇太后,拟上徽号曰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于永和宫,享年64岁,九月附葬景陵。全谥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乌雅氏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三月十九日出生,生母为塞和里氏。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年仅十四岁的乌雅氏在一年一度的内务府选秀中获选入宫为宫女。据《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所载,定妃万琉哈氏是与乌雅氏同日进宫为宫女的。

康熙十七年(1678年)十月三十日,时年十九岁的乌雅氏生皇四子胤禛。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十月十三日,乌雅氏单独受册封礼,由嫔册封为德嫔,时年20岁。此前,乌雅氏受册封的情况无记载。礼部尚书韩菼整理的《有怀堂文稿》中有一篇册贵嫔文,为尊者讳而将相关信息隐去,但结合乌雅氏的家庭背景,以及此文的大致撰写时间仍能得知此为封乌雅氏为嫔(贵嫔)的册文。

康熙十九年(1680年)二月初五日,德嫔生皇六子胤祚,德嫔时年二十一岁。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二十日,她与惠嫔、宜嫔、荣嫔等,共四人一同晋升为妃,时年二十二岁的乌雅氏被册封为德妃。德妃当时在妃位的位序,次于惠妃与宜妃[6]。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六月初一日,生皇七女。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二十二日,生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二十四日,生皇十二女。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初九日,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驾崩,由德妃乌雅氏所生的皇四子雍亲王胤禛即位,其生母也因此尊封为圣母皇太后,徽号仁寿皇太后。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二十二日,仁寿皇太后病重,雍正帝亲至永和宫,昼夜侍奉汤药;同年五月二十三日丑刻,仁寿皇太后崩逝,享寿六十四岁。

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加谥号曰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并在景山皇家园林的寿皇殿为乌雅氏治丧;同年九月初一日合葬景陵,升祔太庙。

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适逢皇太后的三周年忌辰,雍正帝欲要亲往祭陵。王大臣等,以圣躬素畏炎暑,万几已极劳苦,又触热往返五六百里,洵非所宜,且二麦登场,一路夫役祗候,不免耽误农功,合词恳请停止。雍正帝勉从所请,因此命令弘历(乾隆帝)前往代为行礼。

后来,皇后梓宫奉安于宁寿宫,雍正帝于苍震门内设倚庐缟素居丧。倚庐为古代遭丧者所居,倚木为庐,于中门外东墙下起庐,先将一根木头放在离墙五尺的地上,上立五根橡木斜倚在东墙,以草苫盖之,南北两出口也以草帘屏之,向北开口,里外不涂抹灰泥,即草棚。雍正帝时年四十五岁,每日赴母后梓宫前上食品三次,哀号不止,群臣莫不感泣。皇太后死于康熙帝大丧期内,五月二十六日恭移皇太后梓宫,安奉在寿皇殿。六月二十日,总理大臣等官会议,恭请四后同祔圣祖庙,尊谥并加“仁”字。雍正帝谕旨:“朕惟母后升祔太庙,大典攸关,欲伸臣子之孝恩,必准前代之成宪,务得情理允协,乃可昭示万年。”诸王大臣等引据宋朝太宗、真宗四后祔庙之礼,雍正帝以此为例,谕旨:“恭惟孝诚仁皇后元配,宸极,孝昭仁皇后、孝懿仁皇后继位中宫。孝恭仁皇后诞育朕躬,母仪天下。按先儒耐庙之仪:一元后、一继立、一本生,以次并列。今母后升祔位次,当首奉孝诚仁皇后,次奉孝昭仁皇后,次奉孝懿仁皇后,次奉孝恭仁皇后。如此庶于古礼符合,而朕心亦安矣。”同年八月加谥号“孝恭宣惠温肃定裕赞天承圣仁皇后”,九月初一日合葬清景陵,升祔太庙。

雍正四年(1726年)五月,当时逄皇太后的三周忌辰,雍正欲要亲往祭陵。王大臣等,以圣躬素畏炎暑,万几已极劳苦,又触热往返五六百里,洵非所宜,且二麦登场,一路夫役祗候,不免耽误农功,合词恳请停止。雍正勉从所请,因此命皇四子(乾隆)弘历前往代为行礼。 [3]

雍正六年(1728年)十一月,雍正帝谕曰:“康熙帝皇考曾托付朕之遗诏安肯帖无一语俯首臣伏于朕之前乎,而逆贼忽加朕以谋父之名此,朕梦寐中不意有人诬谤及此者也;又如逆书加朕以逼母之名,伏惟母后圣性仁厚慈祥阖宫中若老若幼皆深知者朕受鞠育深恩四十年来备尽孝飬深得母后之慈欢,谓朕实能诚心孝奉而宫中诸母妃咸美母后有此孝顺之子,皆为母后称庆,此现在宫内人所共知者,及皇考升遐之日母后哀痛深至决意从殉不饮不食...母后素有痰疾又因皇考大事悲恸不释于懐于癸卯五月旧恙举发,朕侍奉汤药冀望痊愈不意遂至大渐,朕向来有畏暑之疾,哀痛擗踊屡次昏晕数月之内两遭大事...朕于皇考母后大事素服斋居三十三月如一日除祭祀大典及办理政事外所居之地,不过屋宇五楹不聼音乐、不事游览,实尽三年谅阴之礼,此亦内外臣工所共知者。朕于现在宫中诸母妃之前无不尽礼敬养,今诸母妃亦甚感朕之相待,岂有母后生我而朕孺慕之心有一刻之稍懈乎?况朕以天下孝养,岂尚缺于甘㫖而于慈亲之前有所吝惜乎?逆贼加朕以逼母之名,此更朕梦寐中不意有人诬谤及此者也,又如逆书加朕以弑兄之名”。 [4]

乾隆元年三月加谥“慈纯”。

嘉庆四年五月加谥“钦穆”。 最终谥号为:孝恭宣惠温肃定裕慈纯钦穆赞天承圣仁皇后。

上一章 明朝后妃管制 小说的礼物最新章节 下一章 康熙之宜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