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玉塞秋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政治博弈  江山权谋 

两难全吴咏自缢 避贼势惠帝西略

玉塞秋

书接上回。张轨自重返凉州,平叛乱、剿匪患、课农桑、置学校,将整个凉州治理的井井有条,陇西气象為之一新。因此也成了八王之乱时期安宁的一片乐土。

永宁元年八月,王浚与司马腾讨伐独掌大权的成都王司马颖,司马颖等挟惠帝奔洛阳。之后河间王司马颙领兵至洛阳,与司马颖军队火拼,双方皆死伤惨重。

张轨听从手下谋士宋配建议,派遣三千兵士前去勤王,待到十二月,太宰司马颙下诏废黜司马颖的皇太弟之位将其遣回封地。此乱平息,方才将三千兵士撤回。

转眼到了永宁二年三月,张轨坐镇姑臧城,施策有方,统辖的各郡州县倒也安稳。忽得一日有人自金城报来:金城太守主簿阳成远欲叛而归胡,继而杀太守而据城,又遣人前去匈奴刘渊处欲通信。却不想派出去的使者还未出城,便被金城护军将军马忠所杀。

阳成远得了消息,欲领兵自去擒拿马忠,却不想马忠先带人赶到,将阳成远等一众逆党尽皆擒拿,皆押在大牢中。马忠又安排人前去姑臧城报信,后领人将太守好生安葬。

张轨听完,对来人说:“护军将军马忠乃忠志之士,临危不惧,安葬太守。吾当表奏朝廷,奏请马忠為金城太守。”遂修书一封,又取了金银百两,作为奖赏着其交于马忠。

话说这姑臧城内,有一护羌校尉,姓吴名咏,乃是张掖郡人。其本儒士,為凉州马贤所举荐,因得以跻身仕途。后又被太尉庞参徵為掾曹,因此吴咏对于二人皆怀感恩之心。

那庞太尉自永康元年致仕,至此时于家中颐养天年。马贤因朝中之事与庞太尉起争执,两人遂相诬陷,甚至闹到罪名应死的地步,遂至凉州刺史张轨处请刺史大人定夺。

张轨听完二人所述,询问双方可有人证无证。二人各思索良久,称物证虽无,但人证可有。便皆延请吴咏前来作证。吴咏见二人一前一后皆邀其作为人证,左右为难,但挪不开面子,只能先应允為是。

却说这天,马贤以及庞参尽皆来到大堂。张轨坐于大堂之上,询问二人所带何人证。二人异口同声道:“护羌校尉吴咏也。”后皆面面相觑。张轨也正疑惑时,只见有一男子跌跌撞撞奔进大堂,口中大喊:“刺史大人,我有要事报之!”,却被门口左右拦下。

张轨斥退众军士,那人便跑进来,双腿跪地泣曰:“大,大人,我乃护羌校尉吴咏家奴,吴大人今日清早被发觉于家中自尽!”此言说毕,满堂皆惊。接着那人便颤颤巍巍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此乃我家主人临终所写之信,书面特意写明交于大人。”

张轨听完,叫人递将过来,面色凝重的拆开信读完。长叹一声,站起身来,将书信交于庞参及马贤,二人看完皆泪流满面,掩面相泣。其余众人看得一头雾水,张轨便踱步娓娓道来:“吴校尉自觉二位皆有恩于彼,今二位皆寻其為人证,故其两面为难。思来索去,只能一死,方才能报二位之恩。临行前修书一封,还望二位冰释前嫌。”

众人听完,恍然大悟,亦嗟叹唏嘘不已。庞太尉及马将军二人遂握手相与言和。张轨亦感吴咏之舍身,遂命人将吴咏厚葬,安抚封荫其子孙。

不觉又过了几月,此為永宁二年十月也。北方匈奴刘渊又领兵南下,其兵峰甚大,将逼近京都洛阳。司马衷等皇族避其锋芒,遂借以移驾临幸长安为名,西去长安暂避。

张轨听闻如此消息,便上表一封,又遣使者携带珍品方物众多,前去长安贡奉皇帝陛下。

此时乃是太宰司马颙掌权,长安城中破败非常,于此见张轨进贡众多方物,正可解燃眉之急。遂大喜,以司马衷之名降旨,加号安西将军,封為安乐乡侯,食邑千户。

张轨得了旨意,拜谢皇帝天恩,将使者送走,此再不提。

正是“明鉴忠奸知对错,忠于晋室奉正朔”!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破贼寇威镇西州 课农桑选贤举能 玉塞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惠帝崩遣使奉表 石碑出童谣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