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玉塞秋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政治博弈  江山权谋 

过渑池张轨叹疾苦 入洛阳少年惊繁华

玉塞秋

书接上回,张温与一家老小十余人携带着收拾的简单家资分乘五辆车马,从乌氏城浩浩荡荡往洛阳出发。一路风餐露宿,晓行夜歇,好不辛苦。方十日便到了长安。

一行人看着这高大斑驳的城墙,上面的匾额工整的写着“长安”两个苍劲大字。边感叹大汉长安之雄风,边驾车驶入城中。只见偌大的城池里行人寥寥,沿街的住户也是大门紧锁,一幅苍凉破败景象。又经过集市,里面的商贩也是无精打采的守着小小的摊子,生气全无。

张轨见之不免疑惑起来:“前汉故都,大晋西京,为何如此荒凉?”“唉。”张温叹了口气道:“此虽前汉旧都,但自光武定都洛阳,长安宫室便逐渐废弃。逮至桓灵二帝,黄巾祸起。西凉董卓入洛阳,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后袁本初与魏武帝集结诸路诸侯,欲讨董卓光复汉室。董卓避其锋芒,遂迁都长安。大毁洛阳宫室,携孝献皇帝以西向长安,此处遂稍稍恢复。又董卓死,长安几经易手,破落非常。虽曹魏一代犹未恢复过来,以至于此。”

张轨听得,亦不免叹息。众人于城中寻得驿站,只有一老翁看守,遂勉强过了一夜,便又匆匆上路。

话说一路又是舟车劳顿,过了十二日,众人远远看得前面一座城池耸立。到了近前,才看到城墙上书“渑池”二个大字。众人劳累一天,此时已是日暮时分,遂进城急急欲寻觅驿馆,以安顿下来。

进了城中,只见满地污水横流,臭气弥散到空中,挥之不去。家家户户都敞开着大门,里面似乎还有哀嚎之声传来。大街上也没有繁闹的景象,不远处只有一群人围着一个人的尸体哭泣着。张温看得奇怪,便嘱咐张轨前去询问一下发生了何事。张轨得了父命,便径直走向那群人。

“某乃外州人氏,初至宝地,不知发生何事,城中为何如此景象?”张轨对着人群外围的一个大叔拱手说道。那大叔转过头来,细细打量了张轨一番,便不无悲痛的说:“汝不知吾渑池今年受黄河泛滥之祸,涝灾严重,庄稼颗粒无收。许多百姓皆因此饿毙。”说着指了指人群里的那个女人,以及她怀里的孩子。

张轨听完,疑惑的问道:“即遭如此之祸,为何城中官员不开仓放粮以接济百姓?”那大叔听完摇了摇头:“小兄弟不知其中缘由,我这渑池原本为朝廷直辖,后当今圣上将此地赐予楚王司马玮以为封地,那楚王乃是骄横跋扈、穷奢极欲之人,吾地受灾,其不思接济百姓,反倒不管不问,自在游乐去了。”说完还左顾右盼看看有无官府中人。

张轨听得楚王如此行经,不免怒从心起:“此等昏庸之辈,怎可治理一方百姓?!”遂告别大叔,回去给家里一众人等如此如此诉说一番。

张温听完张轨所述,不免摇头叹息道:“此地离洛阳不过百里,不想天子附近亦有此等事情发生!”众人又于城中转了一圈,未寻觅到驿站,只好趁夜赶路,前去前方一处驿站歇息。

又过了一夜,众人洗漱完毕,便又接着上路。不过半晌,便到了京师洛阳城下。

只见城墙高大厚实,护城河宽阔汹涌,一座吊桥横跨于上。城门口有军士把守,皆被坚执锐,军容肃纪,观之即是精兵强将。

进入城中,只见道路两边住户林立,有逗鸟的、品茶的、晒太阳的,好不惬意自在。与那渑池城内的疾苦景象天壤之别。众人又往前走,只见一条大河流经城中,上有一桥,上面人头攒动,车水马龙。原来,这桥唤做“天津桥”,虽称天津,却在洛阳。且这河沿岸就是洛阳城内最繁华的街道,各类酒馆、古玩店、怡红院等等数不胜数。自然成了京师中各类人物聚集的鱼龙混杂之地,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有些钱财都想来此地消遣快活一番。

有诗为证: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

张轨初到洛阳,见到京师如此繁华,不免惊异。又想起在渑池所见所闻,不免慨然叹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两地皆为天子脚下,皇城根里,竟是两个天地!”张温听得儿子如此说,亦不免说道:“此为天子脚下,耳目众多,你我父子初到此地,要谨慎为是。虽知如此,亦无可奈何!”张轨听得父亲如此说,便唯唯称是。

张温先将家眷安置到驿馆,自己前去朝廷报道,后领了上任文书,即前去太官令署,与众人各个打了照面。这才回到驿站,又闻驿站小厮道朝廷有命,已为太官令张大人全家安置好了住所,就在不远处一处府邸。于是,张温便携家眷一同前去新住所。众人看了这府邸也算气派,尽皆欢喜,遂安顿下来。

正是“洛阳繁华迷人眼,哪管世间百态艰?”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遵师命张轨下山 庆团圆新府乔迁 玉塞秋最新章节 下一章 蒙恩荫少年封五品 宴宾客论儒惊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