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子渊读诗词
本书标签: 短篇 

和孩子一起读诗

子渊读诗词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我祝小朋友和大朋友们节日快乐!我要和大家讲两首很有童趣的诗,第一首是李白的《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现代大多数人认为这首诗是李白的作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李白的文集里面原来是没有这首诗的,清朝学者王琦在注李白文集的时候就把这首诗放在了补遗、补编中间。

从北宋和南宋人的记载来看这首诗在北宋早期就流传得特别广,那么宋朝的诗人就开始不断地模仿这首诗,或者不断地传抄这首诗。

使别人就认为这首诗有可能是北宋很多诗人、词人所作的,比如晏殊、孟观等等…… 人们认为这首诗有可能是这些诗人写的。

据现代考证,认为这首诗可能是在李白少年时期写的,并且认为是在四川写的《上楼诗》。但这个传说过分地神奇因为说李白在少年时期,实际上说的是李白还在襁褓时期的时候写的。

“襁褓”在古代泛指一岁以下的儿童,是不是很神奇!襁褓时期的儿童就是刚刚会说话的儿童,说李白在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别人让李白作首诗李白就作了这首《夜宿山寺》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也太神奇了!反正我是不太相信。

那么这首诗大概是在李白早期的时候他来到了湖北,他把家安在了今天的安陆。湖北黄冈有个黄梅县,黄梅县离它几十里路的地方有一个乌崖山李白大概是到这个地方玩过。

乌崖山上的寺庙里面还保存了李白的这首诗,说是李白写的,而且有的北宋人还看到过李白的手迹。现在大部分人认为这首诗就是李白的作品,包括现在教材上的署名也是李白,但这首诗的标题应该叫《夜宿乌崖寺》这就是这首诗的来龙去脉。我们现在来看看这首诗写得什么意思……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危楼”就是高楼的意思;“高百尺”是虚数,不是说刚好一百尺,而是说楼特别特别高。但是我告诉大家古代的楼建不了多高,在古代不可能建像我们今天几十层、上百层的楼。古代的楼顶多五六层、六七层这就已经算是高得不得了的!

李白说“危楼高百尺”一百尺能有多高呢,古代的尺比我们今天要短一点,我们现在一层楼平均算下来大概每一层是三米高,三米是多少呢?每一米是三尺三米就是九尺,那么一百尺大概不过十层楼高。

十层楼的房子在古代就认为高得不得了了,我们今天的楼已经很高了。李白说“危楼高百尺”百尺有多高呢——“手可摘星辰”,我的天!太高了!这属于夸张,而且夸张的要死。

大家注意这首诗的标题叫《夜宿山寺》它就是山上的一个寺庙,“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夜宿、摘星辰这是切题。古人写东西一定要紧扣题目,那么“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就是紧扣题目。

李白诗歌的特点就是极度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已经很高了吧,所以他下面越写越好——“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他不敢高声说话 为什么——“恐惊天上人”,这首诗让我们心惊胆跳。李白不敢高声说话如果要是把天上的神仙惊醒那就麻烦了。

《夜宿山寺》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庙宇工程艺术的惊叹以及对神仙般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之情。此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耸,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想象瑰丽,夸张巧妙,活灵活现,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身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极度的夸张和丰富的联想,我们今天的楼比古人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是我们今天没有李白的这种想象了也没有他这种夸张了。

我们的楼越建越高,我们的想象力越来越萎缩。通过这首诗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接下来我和大家讲第二首诗,第二首诗是孟浩然的《春晓》。这首诗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几乎人人都会背……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后入长安谋求官职,考进士不中,还归故乡。《春晓》即是他隐居鹿门山时所作。

大家都知道孟浩然和李白是好朋友,但两人在仕途上却截然不同。李白还担任过四次官职,而孟浩然一辈子都没做过什么官,也没做过什么正儿八经的事。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孟浩然被张九龄招为幕府,而后隐居。

《春晓》这首诗就是他在鹿门山隐居时所作的,这首诗是一首特别优美的小诗,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写得什么意思……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是说孟浩然在春天里睡觉,天亮了太阳都晒屁股了,而孟浩然还在梦里逍遥,他根本不知道天已经亮了所以他才会说“春眠不觉晓”。

第二句“处处闻啼鸟”这一句是说孟浩然醒了,那他是怎么醒的呢?他是被早上鸟儿欢快的歌声叫醒的。

我每次读这首诗都会发出感叹;“我的天!这才叫自然醒。”

下面两句是写他醒来以后的所思、所想,他在想什么呢——“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在想;“昨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今天不知外面的花被昨夜的风雨吹落了多少呢?”

我的天!一个四五十岁大叔这么懒也就算了,他醒来以后不想想要吃什么,不想想今天要做什么事情。他居然在想外面的花被昨夜的风雨吹落了几朵,这就是闲的没事写出来的诗。

但是我非常佩服,你看孟浩然只是睡了一觉居然睡出诗来了 真的是厉害!

《春晓》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这首小诗,初读感觉平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它的艺术魅力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艺术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千百年来,人们传诵它,探讨它,仿佛在这短短的四行诗里,蕴涵着开掘不完的艺术宝藏。《春晓》的语言平易浅近,自然天成,一点也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而言浅意浓,景真情真,就像是从诗人心灵深处流出的一股泉水,晶莹透澈,灌注着诗人的生命,跳动着诗人的脉搏。

读之,如饮醇醪,不觉自醉,诗人情与境会,觅得大自然的真趣,大自然的神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才是最自然的诗篇,也是天籁的诗篇。

在这个充满快乐充满童趣的日子里,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来颂读这两首诗。这两首诗里不仅蕴含着知识,更有天马行空的想象还有耐人寻味的童趣。

虽然六一假期不长,但是我们也要好好享受。小朋友们在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在假期期间好好的吃、好好的喝、好好的玩、好好的睡!

我们大朋友们也要适当地给自己放放假,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看看书、听听音乐、看一场电影。让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美好的明天!

最后再次祝小朋友和大朋友们节日快乐!

本篇内容,如有遗漏处,请多海涵!

本篇内容,如有不详处,请多指教!

上一章 《夜雨寄北》寄给何人? 子渊读诗词最新章节 下一章 纪念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