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子渊读诗词
本书标签: 短篇 

《江雪》伟大的孤独

子渊读诗词

今天我和大家讲一讲柳宗元的一首诗,就是那首很著名的《江雪》这首诗从唐朝一直到清朝没有一个人说这首诗不好的,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关于柳宗元的一生我之前有讲过,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翻看一下我之前写的章节,那篇章节的标题是——柳宗元“千万孤独”。

他的一生虽然很坎坷、很凄惨但是他内心强大,韩愈写过一篇文章叫《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字子厚。这篇墓志铭讲述了柳宗元的家世、为人、政绩等,也包括了世系、卒葬、子嗣等墓志铭应该有的内容。

通过对柳宗元的生平事迹的综合概述,韩愈高度赞扬了柳宗元的文章学问、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行,对柳宗元受排挤、长期遭贬、穷困潦倒的经历给予深切的同情,对柳宗元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这篇文章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的官职。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的推荐赞誉他。”

韩愈对柳宗元的评价很高,柳宗元能有这么高的评价也是理所当然,柳宗元确实非常优秀。用现在的话说;“这是别人家的孩子。” 而且柳宗元是“永贞革新”的健将但是这场革新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了,接着柳宗元被贬。

当时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这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其中的“二王”是指王叔文、王伾,“八司马”是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

柳宗元被贬永州,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

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仍然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十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

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也包括这一首《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815)。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

但由于反动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在这首诗中柳宗元选取一些严寒非常寒冷的那些很典型的意境,从而表现他内心世界孤寂、孤独、寂寞的情感,以及挑战环境的那种孤傲、强悍的勇气。

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表达那种孤独、寂寞的情绪,同时他又是怎样表现他挑战险恶环境的那种勇气。这首诗他一起笔就写得好,一起笔就渲染了严酷的寒冷……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千山”和“万径”是在强调,就是所有的山、所有的路。所有的山上连个鸟都没有 为什么?因为是冬天,冬天冻的要死鸟都藏起来了。“万径人踪灭”整个茫茫大地之上看不到一个人的踪迹。

在冰天雪地之中除了漫天飞舞的雪花,天上的鸟儿绝寂;地上看不到人影;能飞的鸟;能走的人;能跑的兽全部都躲避严寒,全部都躲了起来。

这首诗上两句的“千山”、“万径”它为即将出场的人物勾勒出一个非常辽阔的背景。天上、山上、路上到处都是一片死寂。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一条寒江的江面上漂泊着一叶孤舟。在孤舟上坐着一个渔翁,那渔翁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正在抛竿垂钓。在冰天雪地之中居然有一个渔翁在钓鱼,整个画面顿时出现了一派生机。

在大雪纷飞之时;在生物灭绝之地。忽然在寒江之上孤舟一叶,渔翁一人不顾严寒、不顾风雪什么都不顾毅然决然的在垂钓。

他钓的是什么呢?天寒地冻的雪天里连鸟、兽都不敢出来觅食,水里的鱼儿会上钩吗?要知道在冬天的时候鱼儿要深藏,鱼儿根本不会上来咬钩,人们也不会在冬天的时候钓鱼。

在这么天寒地冻的环境下他在钓什么——“独钓寒江雪”,他不是在钓鱼而是在钓雪。这个“独钓寒江雪”的渔翁就是柳宗元的化身,他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不是为了钓鱼充饥,而是表现了他不信邪、不服输的勇气。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他是写自然的环境,同时也是写自己的政治环境。柳宗元在永州从来没有丧失过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会东山再起!他在不断地历练。

《江雪》是一首押仄韵的五言绝句;绝、灭、雪,他押的是仄声韵。从音调上就显得孤峭、有劲!诗中运用典型概括的手法,选择千山万径,人鸟绝迹这种最能表现山野严寒的典型景物,描绘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图景;接着勾画独钓寒江的渔翁形象,借以表达柳宗元在遭受打击之后不屈而又深感孤寂的情绪。全诗构思独特,语言简洁凝练,意蕴丰富。

柳宗元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柳宗元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清高,渔翁的性格孤傲。

这首诗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虽然我也是一个比较孤独的人,但是我就算再怎么孤独我也写不出像《江雪》这样千古名诗出来。我把这首诗称为伟大的孤独!

子渊小记;夜晚时分,月光强盛。月光倾洒在大地之上,宛如皑皑白雪。我独自伏案写作,不足一刻柳宗元的一生便跃然纸上。宗元的一生凄苦不断地在失去中凋零,最后他也在孤寂之中闭上了双眼。

写到此时,一滴热泪不知为何从眼角处落了下来……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这短短二十字,仅在全诗的首字就写尽了凄苦与孤独。

本篇内容,如有遗漏处,请多海涵!

本篇内容,如有不详处,请多指教!

上一章 孟郊《游子吟》 子渊读诗词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夜雨寄北》寄给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