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逻辑思维—学习技能
本书标签: 现代 

使用“MECE”,无重复,无遗漏;借助“逻辑树”,简明呈现

逻辑思维—学习技能

■通过无遗漏无重复地分类来把握整体。

作为逻辑思维不可或缺的“模式”,最先需要讲解的是“MECE”。

MECE是英语“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首字母缩写,直译为“相互独立,完全穷尽”,指将某个集合(整体)无重复、无遗漏地分解和分类。

举个简单的例子,将“人”分成数个不同的类型。

如果分成“男性”和“女性”这两类,那么每个人都能进入其中一个分类中(无遗漏),并且没有人会同时属于两个分类(无重复),这就是MECE的。

同样的,按年龄标准划分“十岁以下”、“十至二十”、“二十至三十”……“六十岁以上”等也是MECE的。把这二者组合在一起,进一步划分成“十岁以下男性”、“十岁以下女性”等同样也是MECE的(图表1)。

那么,把“成年女性”按“学生”、“公司职员”、“自由职业者”、“主妇”、“保姆”分类的话,是否MECE呢?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个体户的女性无法被划分,就会出现遗漏;同时,一位工作的母亲可以被重复划分到“公司职员”和“主妇”这两个类别中。也就是说这样的分类不是MECE的。

图表1 MECE实例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把“顾客”按刚才那样分为“男性”和“女性”,又是否MECE呢?乍看之下是MECE无误,但这里还遗漏了“法人”这一重要的顾客,所以不能算作MECE。

诸如此类,要MECE地思考其实也很有难度,特别是如果你平时不习惯把事物清晰划分的话,就很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疏漏和误会。

MECE的分解在商业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开发面向成年女性的商品时,如果按先前非MECE的例子那样以“主妇”“公司职员”等分类来思考,就会眼睁睁地失去“个体户”女性的客户群。再加上还存在“参与工作的母亲”这种有着双重身份的客户,会给市场分析带来浪费和混乱。

另外我在第一章写道“逻辑思考中必须注重事实根基的平衡”,可如果现在有五个事实可以作为根据,却遗漏了两个的话,由此推导出的结论可信度就会变得非常脆弱。

想要按逻辑思维得出高精度的结论,就必须着重检查是否有重要因素被遗漏,以及是否存在相同要素的重复。尤其“遗漏”的存在会大幅削弱说服力和解决问题的效果,这一点需要特别留意。

■用MECE思考的关键——不过度拘泥于MECE

我说过MECE非常重要,可如果过度拘泥于MECE就会本末倒置,反而会对逻辑思维产生阻碍。

就拿先前提到的例子,要是将“成年女性”按照“公司职员”、“全职主妇”、“其他”来划分的话,就MECE了(加入“其他”这项,就能从理论上排除遗漏的可能)。

但如果目的是开发商品,分成这三类并不能带来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此案例中,作MECE分类不过是为了帮助分析市场,MECE地分类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必须时刻明确将整体分类的目的究竟为何,才能做出有意义的MECE分类。

另外,真正百分之百无遗漏无重复地分类,以现实来说其实难度是很高的。譬如一开始的将“人”分为“男性”和“女性”的例子,如果考虑到有部分人存在性别认同障碍,那严格来分为男女也并非百分百符合MECE。

然而,一旦过度追求细节的部分,就容易浪费时间导致进度中断。我之前提到过无数次,商业活动中速度是必须的。第一章中我也写过,存在一些不够精致的部分也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保证一定的速度高效的推进进度。

以粗糙的MECE推动业务发展的关键,在于你必须清醒地认知到存在重复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相对的,必须尽一切可能确保没有重大的遗漏。

假设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就某个主题做调查,需要将世间各种组织按“大企业”、“中小企业”、“政府机构”来分类并分派给不同负责人。如此一来,第三块就会同时符合好几个类别。这一块由两个类别的负责人重复调查也不会产生大问题;反而是为了排除第三块的例外情况而特意调整任务分配,会更浪费时间。但是一旦出现不属于任一分类的要素,问题就比较严重了。以这个例子来说,如果遗漏了诸如“NPO”等组织,就某些目的来说,做调查时就可能遗漏相应重要信息。

另外,商业的世界是瞬息万变的。就在不久前,电脑还被分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这两大类,可现在却出现了类似“IPad”这样无法被归入任何已有分类的新事物。智能手机和游戏机的实质,其实也与电脑非常相近了。

商业的世界就是这样,无论逻辑组织得多么精致,三天后情况就变了。要重新确认原本的目的,不要过度拘泥于MECE也是重点之一。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逻辑树

“逻辑树”是一个帮助我们基于MECE,将一个事物逐步分解的方便工具。

它的方法是将作为整体的事物或主题放在最左边(或是最上方),然后从左往右(或自上往下)展开分枝、写出要素,逐层分解。因它的分解图形酷似树木,才由此得名。

例如将“生物”用逻辑树进行分类,首先可分为“动物”、“植物”、“菌类”、“原生生物”、“原核生物”。继续分类,“动物”可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而“脊椎动物”则可分为“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每个类别还能进一步细分。

图表3 逻辑树实例

从图表3可以看出,从每一个要素伸出的分支其要素都各自符合MECE。

逻辑树的优势在于利用图解,将复杂的构造简明地呈现出来,使人更容易把握整体印象。并且,如果存在某些要素遗漏或内容缺失,看起来也是一目了然。

和MECE一样,制作逻辑树时的一个要点在于,必须明确分类的目的究竟为何。比如之前为“生物”做分类,如果作者是料理研究人,或许首先会分成“能吃”和“不能吃”这两大类。因为料理研究人来说,这种分类才是最重要的。

像这样,哪怕是分解同一个事物,也会因目的的不同致使逻辑树大相径庭,也可以说逻辑树是其作者的实力展现。

■活跃于解决问题进程中的逻辑树

在商务活动的现场,逻辑树最强势的作用就是“解决问题”。

例如在“削减成本”方面,关于削减哪部分成本最有效的讨论,可以使用逻辑树按图表4的方法来进行。

关于问题解决的具体内容我会在第五章做讲解。利用逻辑树来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必须正确理解问题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按照“问题在哪,即哪里对于改善的敏感度最高(Where)”、“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Why)、“有怎么样的解决方案(How)”的顺序来展开逻辑树。

图表4 逻辑树实例

只要有效地使用逻辑树,就算遇到再复杂的问题也能找出其真正原因,依照步骤得出解决方案。

上一章 只要明白“模式”,就能快速得出正确的结论 逻辑思维—学习技能最新章节 下一章 便于应用的“矩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