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悬疑小说 > 鬼语明谈
本书标签: 灵异悬疑  恐怖灵异  恐怖灵异真实     

鬼故事陆

鬼语明谈

以前有一种职业,叫盗墓,有一个男的专门就干这种职业,正好有一家女的卒死,当天就下葬了,他听说这家很有钱。就开始准备晚上去盗墓。

等到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拿着绳子,拿了一把锹,还有盗墓用的各种工具,就去了坟地。

他扒开坟墓,打开棺材,拿出绳子,把一头绑在死者的脖子上,另一头绑在自己的身上,他两手一用劲就把死者给拽了起来。打了死者两下说:这不能怪我,只是生活所迫!听说这是盗墓者的规矩,打完了,说完,才可以拿死者的东西。

他刚要摘死者的金银首饰,那个女的醒了,说话了,问:你要干什么?

因为两个人都是绑着的,那男的吓坏了,怎么也跑不掉,当时就吓皆过去了。

女的把绳子解开了,怎么也爬不出去,在那大喊大叫的,这下把盗墓者给惊醒了,他赶紧也解开了自己身上的绳子,爬出去就要跑。

女的就拽住他的衣服说:你不能走,我把东西全都给你,你帮我一起出去吧!再把我送回家。

一看死者这样说:盗墓者下坏了,慌忙跪下说:仙女保佑!我再也不敢了!那个女的说:我得谢谢你才对,如果你不来盗墓我就死定了。

那人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女的说:今天公婆出门有事没在家,我怀孕就想吃煮鸡蛋,公婆在家不好意思吃。

今天正吃着,公婆就回来了,我一下就把鸡蛋吞了下去,可怎么也吃不下去,就堵在了食道里,也吐不出来。

以后的事就不知道了,刚才可能是你搬动我,把鸡蛋给吞下去了!我就活了,你是我的救命恩人,说着女的就把自己的金银首饰都给了盗墓人。盗墓人怎么敢要,可女的说:你必须要,你救了我和孩子的命,还得把我送回家。

盗墓人一想,东西不要可以,得把女的送回家。在夜里天又黑,路又不好走,女人的鞋又不跟脚,又走不动正在这个时候,又有一个盗墓人来了,一看这种情况下得拨腿就跑,一口气跑出了坟地。

他们俩也吓坏了,这是人还是鬼,等那个盗墓人跑了以后,她们俩定了定神,继续往前走,天快亮的时候才走到家。

等女的到家以后,喊开门,家人吓坏了,谁也不敢出去开门!这个时候盗墓人上前敲门,说了整个情况家人才把门打开了。

家人大喜,把女的接回了家里。

给盗墓人一些银子,让他以后好好生活,别干盗墓的事了!

篇二

这个故事是我从小就听村里人说起过的,在80年代的时候,我们村有个姓彭的老中医,他后半夜睡觉的时候,被邻村人接走去急诊,大概在后半夜三四点的时候,看完病,他一个人摸黑回来路过那个乱坟岗,这处乱坟岗有一个名字叫黄黄嘴,村里人也说不上来这个名字到底是谁起的,有多少年了,反正是村里有老人过世都是埋在那边,我们村跟邻村中间隔了一道东西走向的山,从我们村南边翻山过去,就是那个村子,山的中间有一条小路,黄黄嘴这个地方就位于山路的最高处。

据这位姓彭的中医所说,那天晚上他回来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看到一个穿了一身白衣服的女人蹲在地上哭,他还想着,这是谁啊!三更半夜来坟上哭,估计也是一个村的,就想着叫她起来,一起回去,谁知道他叫了一声,那个女人站起来一扭过头,妈啊!她没有眼睛,舌头还伸得老长,一瞬间,魂都吓飞了,吓得鞋都跑掉了,回来后,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他再也不开始行医了。

而这个故事,也在我们村附近传得越来越邪乎,以至于很多年以后,到了晚上,人们还不敢从那里经过我们在小的时候,村里也经常提起这个事,我们也对此深信不疑。

直到了前些年,他才终于说出了遇见女鬼的实情,原来在那个年代,人们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人们去看病,有时候连几块钱都拿不出来,来看病的人基本都要赊账,特别是一些时候,半夜也得出去看病,忙了一晚上,连药钱都拿不出来,自己要吧?不好意思,不要吧?那也是钱,有的人过了很久,有钱了,还会跑来还上,有的时间一长就忘了,还有的家里实在没钱,就拿点粮食抵医药费,自己经营的诊所,不靠这个发财,就是想混个温饱,即便是这样也不行,哈账的人太多了,而自己经营的诊所,自己还要往里贴钱,家里的条件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就是因为这个,不想行医了,但是不想行医又找不到借口,都是乡里乡亲的,突然间不干了,又不好意思,所以说才要找个机会。

正是因为半夜去领村看病,折腾了一晚上,总共才收了2块钱,人家就给他接去,又不送回来,自己走在路上,越走越感觉自己吃亏,最后心一横,以后不干了,这时候正好走到黄黄嘴这里,于是,就编了这么一个遇见鬼的故事,以后再也不行医了。

我想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什么鬼,这都是几千年来各种民间故事的传说而已,有时候鬼故事,也是只是娱乐一下大众而已。

从前,在一个县城里住着一家三口人,寡妇老太太和儿子、媳妇。儿子岁数小,才十岁,正在学堂念书,媳妇岁数大,已二十出头儿。这家挺富有的,三口之家,老的老,小的小,无人管事,老太太便雇自个娘家侄儿帮助管事、料理家务。娘家侄儿是个二十多岁的单身小伙,精明能干,把个小家管理得井井有条。 有一天,小孩念书很晚才回家,当他走到坟旁时,突然从坟里传出“哇——哇——”两声瘆人的怪叫,接着就听坟里哭哭泣泣说:“死了好,死了好,又省棉裤又省袄。”小孩吓坏了,“妈呀”一声边哭边往家跑,到家吓得浑身发抖。老太太忙追问是咋回事。小孩结结巴巴一说,老太太不由大惊失色:“这不是碰上鬼了吗?活人碰上鬼可不好,怕是要出事呀!”  果然,这天夜里,小孩被鬼一吓,睡觉一个劲“毛愣”,老太太只好守在儿子身边,直到睡消停,她才回自个屋去睡。老太太的屋子和儿媳屋子是东西屋,中间只隔一个厨房。临回屋老太太嘱咐儿媳,好生照料儿子,有事招呼她。  半夜时分,老太太刚一闭眼,突然听儿子“吱——哇——”两声怪叫,她一听不好,连衣服也没顾得穿,急忙下地奔儿子屋, 刚到门跟前,就见门“嘭”地撞开,一个黑影“嗖”地窜出往外就跑。她上前一把没拽住,却拽下一件黑棉袄。老太太随后就撵,只见黑影跑到门前河边“扑通”跳了河。老太太见黑影跳了河,急忙回屋,一看儿子没了,再一看手上的黑棉袄正是儿子的。媳妇在炕上缩成一团,哭着说,她正在睡,突然屋里“吱哇”两声怪叫把她吓醒,一睁眼,就见小官人从炕上猛地窜起, 一下蹦到地上往外就跑。老太太一听,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完啦!我儿中邪被鬼迷住跳河啦!”  老太太的哭声惊动了在另一个屋睡觉的娘家侄儿,他急忙起来,听说表弟跳河,安慰姑姑几句,急忙雇人下河去捞,可一直捞到天亮也没捞到尸体。  话比腿跑得快。这事天一亮便谁都知道了,一传十、十传百,当天就传到了县官李清耳朵里。这个县官是清官,他听到这件事,开始也觉稀奇,仔细一想,觉得不对劲,那条河的宽窄深浅全在他心里,不至于费那么大劲儿捞不出人来。那小孩猛然从炕上蹿出,怎么会有时间披棉袄哩?县官掂量着手里的黑棉袄想: 这里有说道,是不是那媳妇嫌那小孩儿小和婆婆的娘家侄儿勾搭成奸,设计害死了小孩?李清想到这里心生一计。他派人偷偷请来老太太,仔细询问他们的情况。老太太对娘家侄儿、儿媳一百个满意,说侄子对她敬重,媳妇对她也孝顺。  李清对老太太说:“老太太,你说你儿媳、侄子对你都十分孝顺,本官全信。可是你儿一死,媳妇再好也得改嫁离开你,这样你会更伤心。本官一向是个心软之人,实在不忍心看你这样孤寡无依,本官给你出个主意: 你侄子也算是你的亲人,如果你想让他们永远留在你身边,你应该认侄为儿,然后让你侄子和儿媳结合,贤慧的儿媳便不会再离开你。这样,你也就有了依靠。”老太太听了李清的话,觉得这样也好,就说:“不知侄子、儿媳乐不乐意?”  “你回家和他们说, 我保证他们准乐意。不过,在她们乐意后,你重试试你侄子的真心,你就说如果不能见到儿尸,心中实在难受。让你侄儿三天之内把儿尸捞出。我知那河下游有个漩窝,你儿尸体必然窝在那里。你侄儿要真心实意对你,他想啥法儿也会把你儿尸捞出,这样你能看你儿最后一眼,又能使你儿不至于葬身水里。为鱼虾所食,若捞不出来,便不许他们在一起。”老太太听完李清的话便回去了。  李清送走老太太,立即命一个得力衙役乔装改扮,偷偷在老太太家周围观察动静,若见小孩尸首捞出,立即回禀。

却说老太太回去按李清的话一说,二人果然乐意。娘家侄儿说,就是下水找到水晶宫也要捞出表弟尸体。娘家侄儿说到做到,第二天便捞出了表弟尸首。老太太一见水淋淋的儿尸,痛哭一场,便让娘家侄儿选地埋葬。  可还没等张罗,李清突然带人来到。李清命仵作上前如此这般仔细验看尸体。仵作验完报告:“尸体肚瘦无膨胀,也无水泡尸胖现象,不是水淹而死。”  李清听了,命人立即拿下那个娘家侄儿,就地升堂。娘家侄儿在事实面前,无法耍赖狡辩, 只好如实供认。 原来,“坟地闹鬼”、“夜半跳河”全都是他和淫妇做的扣。他们利用老太太信神信鬼的思想,蒙骗老太太。那天半夜,老太太回屋睡觉后,淫妇便让娘家侄儿,把正在熟睡的小孩掐死,藏在柜后头。然后用“鬼”叫惊醒老太太。等老太太一到门前,娘家侄儿故意披衣往外跑,让老太太拽下衣裳,好误认为跳河的是儿子,从而达到罪恶目的。当老太太提出让他们捞出儿尸时,他们以为万事大吉,为了使老太太满意,便偷偷把已埋起来的孩尸挖出,放入河里又捞出。没成想上了李清的圈套,事情败露。  这对“贤媳孝侄”闹鬼使计,没骗过李知县, 结果被双双下了大狱,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上一章 鬼故事伍 鬼语明谈最新章节 下一章 鬼故事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