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灵性成长之路
本书标签: 二次元 

寻找真我

灵性成长之路

我是谁?

谁是我?

我是谁的谁?

我是谁的我?



念念不忘那个我,却不是我

从不说我那个我,却是真我



我那有我,都是你

你那有你,都是我

没你没我,我不是我!



如果有我,我只是管道

让爱流淌,神说神做!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从客观角度说,我来自一颗受精卵,经历成长、衰老,最终死亡,我有名有姓,生活学习工作,就是一个普通的人。

然后再想想,我会思想,那么我的思想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呢

思想怎么产生的,谁也说不清,对吧,我们来自偶然、来自混沌、来自虚无,来自宇宙

然后随着慢慢长大,我们接受教育,获得知识,眼睛看,手摸,用各种感觉去感受世界,经历酸甜苦辣,但是有一天我们会想,我们死了以后思想到哪里去了呢,到黑洞里?完全没有感觉了?恐惧从此就扎根在心里的了。生活过程中,我们难免受到挫折,遇到困难,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是这些痛苦、这些烦恼怎么来的呢?

完全来自客观世界吗?不对。比如当看到漂亮的风景,我喜欢,我愉悦,那风景给了你什么吗?没有,只是心里的感觉感受。当我被骂了一顿,我难受,那挨骂让我失去了什么吗?没有,只是心里的感觉。当我们的内心里的痛苦、烦恼越来越多,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也越来越黑暗。

但是,观察下小孩子,他们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兴趣,他们兴致勃勃,他们高兴;那我们为什么很难像他们一样获得快乐了呢?因为我们的内心之中充满了痛苦、烦恼这些负面的情绪,我们就不能像小孩子一样快乐地去看待世界了。

我们就这样痛苦着、烦恼着,一直到死去。

不,我不想这样,几千年前,佛陀说

他在树下思考,终于有所得,于是创立了佛教

几百年前,王阳明也在龙场思考

他也成功了,他创立了心学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

很简单

他们都没有获得外物

那么答案就在内心啊

是啊,痛苦的根源就在内心,快乐的根源也在内心,一切我的感受,都在我的内心;你的感受,都在你的内心啊

其实这世界并没有苦,苦的是我们的心;也没有快乐,快乐也源自我们的内心

我在老家的时候,感受到当地人那种享受生活的感觉,享受的感觉来自何处,来自他的内心啊

我回家,我思考,我陪外甥玩,看他开心的样子。开心源自何处,来自他的内心啊

我学着以享受生活的态度去生活,学着用快乐的心去看世界,去感受身边点点滴滴的美好

一刹那间

世界在我面前豁然开朗

原来世界这么美啊,整个世界都变得跟原来不一样了

当我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觉得自己的心就是快乐的源泉,而且是永不枯竭、源源不断的快乐充满我整个人

换个角度看世界,用平和去看他,世界就是平和的;用快乐去看他,世界就是快乐的

一霎那间我忽然明白了人生的真谛,我的归宿就是我的内心啊

我的内心一直在等我啊

我和我的内心对话,好像什么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什么是正面情绪,什么是负面情绪,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完全明了了

痛苦、烦恼这些负面的情绪这一刻间都统统无影无踪

物质的享受、物质的东西都仿佛在我脚下很远的地方,是啊,我随时跟整个世界轻松地交流,整个世界就是我的朋友,物质的东西算什么呢

快乐啊,我随时跟世界交流,世界也轻轻的合着我

我一看佛陀的话,就明白了,这么浅显的道理我以前怎么不明白了

灵山净土就在自己的心中啊,六道轮回就是自己内心恶与善的轮转啊

我现在的感觉就是平和、美好,这世界多美好啊

我又想,把这份感觉传递给你,让你也体悟到这种感觉

对,传递,佛陀不是拈花微笑吗,正是这样啊,拈着美丽的花,笑看世界,多美好啊,微笑不就是想把这种感觉传递给你吗

我想,如果人人都可以体会到这种感觉,用微笑去看世界,体会到这种美好的情感,然后自然就会又传递这种感觉到这个世界

那这个世界会多么美好

他就是天堂

他就是极乐世界

实在不明白,就微笑面对世界,微笑面对任何一个你碰到的人,学会以享受生活的态度去生活,不久你就会明白的

简单再说一句,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来感受美好的事物的,不是来承受痛苦的。我们应该以感受美好事物的心态来面对这个世界,你就真的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美好,然后自己的内心就会很安详平和,就会发现自己多出一个朋友,就是自己的内心,而他,始终在等你啊。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每个人在儿时都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那么现在,你找到答案了吗?你是谁?你,真的是你想象中的你吗?

越来越多的星座,测试,人格分析开始风靡。无非是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我,到底是谁?

那些眼光投注在外界的,在今年,也缓缓地内敛,向内收,向内看。想要了解完全未知的自己。

别人告诉我,我是个可爱的女人,单纯,讨人喜欢。

别人说,我是个深刻的女人,与众不同,有思想。

别人说,我是成功人士,比同龄的男人都优秀。

别人欣赏我的果决,勇敢,有领导权威。

时常我们会受到外界的意识冲击波,带给我们短暂的兴奋。当这些正面的能量流经我们的时候,我们往往能高兴一整天。

可是要那些负面能量来了,该怎么办呢?

今天某人讲我坏话了,真想掐死她,她一定是嫉妒我才故意中伤我的!

恋人信息不回,电话不接,他怎么这么不在乎我?他是变心了吧?

工作上出了点错误,老板不高兴,不知道接下来有什么后果。

跟朋友意见不一致,吵起来了,他居然说我自私,我帮了他那么多,我真是瞎了眼。

接下来,是一整天被沮丧情绪包围。

令人恐惧的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我们开始卷入了失眠。之前我们没挨到枕头边就能睡着的。因为令我们喜悦的事情越来越少,而令我们沮丧的事情却越来越多。

一大堆的烦心事。

一堆账单,信用卡又刷爆了。

一堆的工作,总加班,烦死了。

恋人真不懂事,我已经够烦的了,谈恋爱真累。

这是别人的能量场,带给我们情绪的影响。

那我们又是如何同“我”交流的呢?

我们如何评定自我的?

上学时候,只要成绩好,就是一个有价值的我。

但是当这个“我”,被抛入社会,同无数个“我”混杂一起的时候,我突然找不到“我”的位置了。

现在,坐在沙发上,闭上眼睛感受下我。

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我”并不满意。

我想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实在太懒惰了,怎样才能有动力呢?

我不想做那么多事情,但是却无法停下来。每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就会觉得很空虚。

我?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我想超越身边所有的人,想成为最成功最耀眼的人,所以疲于奔命,感觉好累。

想想童年,真的很感慨,一小桶沙子,都能让我们兴奋地玩很久。那时的自己怎么就那么容易被取悦?现在,反而很难很难被取悦了。

这一切都源于,“我执”。我过于执着于我的感受,压根没想过,并且依赖于外界的能量场。就像婴儿依赖吸允一样,依赖着外界给予的“能量信息”。

灵修专家告诉我们,“我”,是可以抽离出来,作为一个旁观者来审视自我的。

“我”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抽离出来,以另一个角度与这些负面能量交流。

实际上,灵修的方法不止一种,我们可以继续寻找更好的办法。

外界是心灵幻化出来的,越是“我执”的人,越容易幻化出充满负面气场的世界。

我们从童年一路走来,一步一步地,增加“我执”的砝码。就好比建屋子,一砖一瓦的,最终形成一个堡垒。

这个堡垒里住着什么?就是别人眼里的我,跟我所认为的我,融合在一起的形成的四不像的我。

我们首先共同幻化出一个糟糕的外界,然后拼命地把“负面信息”搬运回“我”的堡垒,让内外气场对流,同化。

更糟糕的是,我们无比执着于这种“能量挪移”,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拯救不快乐的心灵。

“拜托,请不要把我和那些三八混为一谈好吗?”

这是个追求独特的“我”。因为她想从追我的路途上,发现那个真实的自我。

一个朋友曾这样说过。这个朋友的内心世界如花瓣一样缓缓收拢的,她说,她更关注的是“我”而并非外界。

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她更关注的仍然是外界。通过修为自己的“独特”,来达到外界的认同。这只是她从外界能量场里搬运“能量信息”的方式而已。

要是不想办法超越其他人,我感到自己好没价值,好失落!

卓越有那么重要吗?他一定要追求别墅名车吗?

不,他要追求的是,别人眼中的自己。他以为那个是真我。

这是对于外界气场反馈过来的能量场的一个执着。是通过别人的能量场,打造的“我执”。

我们一直关注的,放不下的,并不是内在的我,也不是外界反馈的我,而是如何取悦自己心灵的方式。

我们要这一刻,或者下一刻觉得舒服,就不惜用一切手段来从外界搬运能量。

问题是这样做的结果,却导致了心灵更更加焦虑,空虚。

比如,你是一个追求成就的人士,你的人生有一个规划,目标。当一个个目标实现的时候,你竟然感觉到了一种恐惧,一种莫名的空虚。

正如有个登山运动员,在征服最高的山后,竟毫不犹豫地跳了下去。

表面上看,是因为他追逐的目标达到顶峰后,巨大的空虚感和失落感,实际上,在他数次与外界对话过程中,他不断依赖外界“目标”供给生命的养料,并快速消耗这种养料。直到最后,他的灵魂“家徒四壁”。

这种虚无感,其实是灵魂被抽空的感受。

被我们糟糕的情绪幻化出来的外界,并非是真实的存在,而是“情绪外界”。是虚无的,是一种假象。那么,它可能是我们大家集体排放的“情绪毒素”所形成的巨大垃圾场。这种能量场原本就是充满毒性的。而我们却当氧气吸附进去。这些有毒的能量场,占据我们灵魂深处真正的“我”的据点,而把真我逐渐的,一点点的,挤出了我们的身体。

真我,仿佛受到魔法的诅咒,即使跟“我”的躯壳狭路相逢,也形同陌路了。

更可怕的是,登山运动员的例子足以说明,外界能量场蕴含的毒素是多么厉害。甚至可以一点一点地抽干你的生命。

登山运动员的外界能量依赖是——山——不断地征服更高的山。

他一点一点把登山,征服最高的山这个信息稳固在生命能量底层,然后用精神力去吸附外界的东西。比如,他人的认同,多年形成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固定看法。

在他眼里,他就应该以一个攀登者,征服者的形象出现的。

慢慢的,他那个“真我”彻底丧失记忆,我记不起我是谁?他被外界的能量场同化了。“我”,被他贴上了标签。

不断征服更高的山,直到征服完最高的山。

目标达到了,我,便不存在了。

日益高发的自杀率,有不少,是目标达到后的虚无感。另一部分,则是丧失了存活的动力。这并非是我们放弃了寻找自我,更令人恐惧的是,我们找到了“魔鬼自我”——心魔。

但是,如果我们放弃这种能量的汲取,我们可能一刻也活不下去。如果我们现在在孤立的岛屿上,即使衣食无忧,恐怕也难以鼓足活下去的勇气。因为我们发现,周围没有人组成的“能量场”让我们吸附。

活下去,不依赖于一个个具体的目标,不依赖于他人给予的爱。我们不要从外界中再汲取负面信息,那只会鼓励我们,把活下去的意义,幻化成具体的目标感。

注意,当我们活下去的意义,被肢解成不同的目标,或者被吸附到他人的能量场上——“爱”的能量,恰恰是我们最危险,也是离死亡最近的状态,

因为一旦我们全力争取过,不管争取到还是没争取到,都会在极度兴奋后,产生强烈的情绪落差,最终掉进虚无的陷阱。

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人的精神情绪,滋养着我们。

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要解救自我,解救自我,首先要放开自我。

放开你手里紧抓不放的那个“我”,那只手“我”的替身,是你的一种幻觉。

如果那个“我”不肯走,那么,你走。

通过灵修的方式找回自我,一个是放开自我,一个是跳出自我,一个是抽离自我。

“我”会分裂成许许多多的我,以至于无论是抽离还是放开,都存在着难度。就像折射镜一样,四面八方的我,带着庞杂的信息扑面而来。

首先,我们要实现灵魂的出走。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坐,把自己渐渐剥离出来,成游离状态。重新观察周围的世界。这时的你,已经不在你的城堡里,魔法解除,你可以自由行动。

当你看到桌子上的仙人掌时,你不动声色的观察,从里面抓出生命的真谛。渐渐的,你会发现它在移动,它的呼吸。你会感觉到生命的微观和奇妙。

一株仙人掌,可以不依赖任何情绪滋养而活下去。

你跟它说,我爱你,它纹丝不动。

你对它说,我恨你,它纹丝不动。

植物比人具有坚韧的生命属性和完成的灵魂,因为它们找到了牢不可破的自我归属感。当它认为自己是一株植物的时候,它就会安静地遵循自我的生命轨迹。

不,它甚至没有认为自己是“植物”。

它是按照自然赋予的方式,静静生长。它与之沟通的能量场,不是人为铸成的“情绪能量场”。

抽离的时候,我们已经不去想任何“我”,而是忘掉了所有的“我”。

寻找自我最好的方法,不是首先学会放下,也不是抽离,而是,忘记。

忘记所有的信息,而后静静抽离,观察自然,让负面情绪在无意识间,缓缓地流动到自然界。实现了能量的对接。

这是正确的能量转移途径,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使真我浮出水面。

然后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可以像一株仙人掌那样存活。什么也不想,无为而治,静静顺应自然。

按照自然的正确方式完成生命的轨迹。

不争不抢,不急不躁。一切早有铺陈。我们只需要循迹而行。

但是当我们回归世俗时,“情绪能量”,能量信息的垃圾场依然干扰着我们。

你必须要拥有什么什么,才是有价值的。

你必须要从爱人那里掠夺更多的爱,才能证明你活着。

当这些信息垃圾企图涌进你的灵魂,你会发现,你的真我将它们轻轻隔离开来。你会学习仙人掌那样,寂然生长,不闻不问。

你完成了灵修的第一步。

当然,日后,你将更强大。

寻找自我,是灵修的第一堂课,因为只有找回真我,才能让自己的负面情绪,顺利释放到自然中去,才能找回童年无忌时候单纯快乐的心境。

一切的负面情绪,一切的抑郁悲观和巨大的虚无感,都是因为自我的走失。

找不回走失的自我,错误的把“魔鬼自我”当做正确的“我”,唯一存在的“我”,那是生命危急的示警信号。

很多人把灵性学习认为是唯心论,所以过度消耗自己的福报,任由自己的心魔作祟。

在这个二元对立的世界,我们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合一,而真我就是真正的你,而假我则是迷惑你的那个你。很多人可能觉得有点玄,想听天书一样,其实很多真理是很简单的,是我们把它想复杂了。

真我就是我们的真心,就是那个觉知的自我,本性、心性、大我。平常我们说的“我”,是指我们的假我和真我的合一,也就是身心合一的自己。

我们可以把真我称之为微妙本心,称为道,道在自身。

关于灵魂、神识与元神的区别

很多人都会问灵魂到底存不存在?一般宗教给出的答案人是有灵魂的。但佛家不讲灵魂,而讲神识,道家则讲元神。那么灵魂、神识与元神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灵魂,一般的解释是意识、精神、心理活动,是人体大脑、骨髓和神经系统中的“生物信息能”,具备六元性,也就是佛学里讲的八识的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随着身体六根的坏灭,此六识也失去了。因而人死后就没有这六种意识了。但并不代表这六识就灭亡了,也就是灵魂并未灭亡,将会寻找下一个载体,也就是投胎转世。一般宗教认为的灵魂便是这种东西,同样的东西在不断地重复死亡投生,但他们解释不了为什么会失去上一世的记忆,为什么每一世的人生都会不同。对此佛学却有更为合理全面清晰明确的推理,因为佛学里除了前六识,还有第七识、第八识。佛学里所讲的神识广义上包含了所有心识,不过唯识宗则专指第八识阿赖耶识。此第八识相当于一个仓库,一切业的种子都储藏在里面,种子一旦成熟,则起现行,现行又薰种子成为新的种子,如此周而往复,推动着六道轮回。因为第八识里含藏的种子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虽然同是这个神识在不断投胎,但每一世的种子现行(种种果报)都不同,所以每一世的人生都会不同,前世的记忆也随着旧种子的现行结束离开而消失。神识就好比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虽然是同一条河流,但里面所蕴含的东西却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内在都不再相同了。这就是神识与灵魂的区别。显而易见佛家更深入全面地解释了人的生死轮回因缘果报等问题。

那么道家的元神又是什么?道家讲阳神、阴神、元神,还有识神。阳神阴神细分开讲又有三魂七魄。三魂即天魂地魂人魂,七魄则对应着人体七个轮。三魂统一中有一点真阴,此为元神。识神则指后天形成的知见,相当于佛家讲的第六意识,但作用不完全一样。

那个投胎的灵魂在佛家里相当于中阴身、意生身(但内涵有所不同),在道家里则相当于识神,其生出的是阴神(不是阳神)。元神即元始不生不灭之神,即佛家讲的本来面目,与佛家所讲的真如佛性是不是一样就要个人自悟了。道家讲元神是三魂中的那一点真阴,相当于佛家讲的无垢净识(即第九识阿摩罗识)。密宗里称为不坏明点,也就是永远不坏(不生不灭)的那个佛性。阳神阴神则都是染杂不净的,佛家的神识(心和识)相当于道家的阳神加阴神(唯识学则将神识专指阿赖耶识)。如此可见,道家关于生命的论述 其实与佛家有很多吻合相通之处,但也有着本质的差异。

下面来具体说说道家里的阴神、阳神、元神与佛家的意生身、化身、自性等的异同。

道家里有阴神出窍与阳神出窍,那两者有什么不同呢?阴神阳神其实都是佛教里所讲的意生身。阴神是无形无相,只有自己能感觉到,外人却看不见的。阳神是有形有相,别人也能看得见的。但两者都还是假相。

有些人打坐用功或睡觉时,偶然会碰上看到自己身体在睡觉,在打坐,看得清清楚楚,他并没有死亡,这个肉体也有呼吸往来。那么这个能真看到自己身体在睡或打坐的是阴神,不是阳神。阳神是你工夫到达了神跟气凝合了,这个身体另外出来一个身体。就好像不要经过投娘胎,就用这个肉体生成另外一个生命。如果再经过投胎,还要找个妈妈来投胎才行。阳神同天人一样,不靠娘胎了,而是自己本身四大,用本身精气神跟元神配合,跟意识配合生出来一个身体。这个生命是自己生出来的,他这个寿命就不是这个肉体的寿命,但有形有相。这个叫做阳神。

历史上有一个一僧一道的故事甚为典型。因为道家和佛家两个修的路线不同,佛家笑道家“只修命不修性”,只管身体,养精气神,祛病延年,长生不老,但是不参禅,不管心性的道理,“此是修行第一病”,是修行犯的错误,因而只走半截的路。相反的道家笑佛家,“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你只修明心见性,没有炼丹修这个肉体,达到精气神变化出来另外一个生命,就不能即生成就,也是只走一半的路。所以就有一个道士一个和尚,两个人都认为自己元神成就了,那个道士就说老兄我们一起打坐,同时入定。他们是唐末五代的时候,在西安这个地方。一个说现在扬州的琼花正开,我们到扬州的道观一起去看琼花。好吧!两个盘腿打坐走了,到扬州两个人也在一起,一僧一道,都是元神出窍离开身体。看了琼花喝了茶,回去时要留个纪念,每人采一朵琼花带回去。回到西安,彼此出定一笑,这个道士说拿花来,我们两个人各摘一朵的。走禅宗路线的和尚袖子一摸,没有啊!那个道士的袖子一摸,有花。这就是不同之处了,佛家那个出的是阴神,道家这个是阳神。

其实道家里这种阳神出窍,密宗也有。密宗有时候烧化时彩色光明,还现一个身体给你看。那么一般认为修到这个样子是成仙成佛了,其实还早呢,这不过初步而已。这个阳神是法身报身化身里的化身罢了。当报身修成就了,修到身外有身,然后才能生起化身。这个身是有实体的,所以佛家说修到百千万亿化身,还不止是一个,可以化身很多很多。如果是阴神,无相无实体,只是自己觉得有,还没有达到化身成就,只不过是第六意识幻想出来的幻相,像梦中的身体一样。梦中的身体会走路会说话,会吃也会玩,也有喜怒哀乐,但不是实质的身体。

那么识神又是什么呢?上面讲了阳神、阴神修到了还是离不开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因此后世的道家、佛家叫它这个东西是识神的作用。识神当然与意识有关连,是同一个,但不是普通第六意识的分别妄想。拿佛法来讲,如果到达了初禅离生喜乐,二禅定生喜乐的境界,他的识神元神可以走分化的作用,因而两者的作用并不相同。

禅宗祖师有一句话,明确地讲了识神、元神的关系。“学道之人不认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

“学道之人不认真”,修行学道的人,道理没有认清楚。“只为从来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我们中阴投胎那个也就是识神,佛学叫中有身或中阴身。就是一念无明进入娘胎,就是第六意识兼带到,带质来的,但智慧不清楚的人,认为这个是生命的根本,实际上是唯识所讲的带质境来的,换句话说,就是阴神。如果是真的阳神出窍,那已经是真正的化身了。

所以如果你问佛吩咐迦叶尊者,罗睺罗、宾头卢尊者,还有一个君屠钵叹,四位大弟子留形住世,那个是阳神还是阴神呢?那是真阳神了。他的肉体跟元神合一的,那是报身、化身,等于三身俱足在一身。再分析起来,道家讲所谓法身是元神,报身是精气变化,化身是把元神、精、气,像化学一样综合在一体,可以分化出很多很多,这是生命的大科学。

所以一般人讲的打坐出神了,神识离开肉体,这样的远离非究竟道,即使做到出阳神,还不是佛道。佛道两家许多人修行都会有阳神出窍功夫,只是道家叫阳神,佛家叫化身。色身整个转化,气脉通了。佛家批评道家“只修命,不修性”,热衷于练气脉,打通任督二脉什么的,不晓得明心见性。但道家同样批评佛家只会打坐参禅念佛,即“只修性,不修命。”“但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许多学佛的人,只会讲学理,流于口头禅,身体一点都没有转变;有一点明心见性的,又不能念念不迷,这个身体的转变不去管,所以精气神不能凝合为一,这样充其量只修了一半,会出阴神,不会出阳神,只有等到中阴才可能成就,现世不会成就报身、化身。

然而光修命不修性也是不能成就菩提的。佛家说道家不能了生脱死,指的就是道家在见地上没有透脱,不可能明心见性,虽然道家的元神也是指不生不灭的那个本来面目,非假我而是真我,但道家因为见地没有透脱,往往容易执有着相,甚至将阳神成就当成了究竟之道,而误入歧路,执假为真,结果还是无法超越生死。所以见地格外重要,只有对元神的认识觉悟达到佛家所讲那个真如自性的高度,彻底破除我执实有,那么才能真正超越生死获得解脱,否则即使修得再长生也不过守尸鬼罢了。就像黄龙禅师说吕洞宾的一样:“饶君八万劫,终是落空亡。”

上一章 快乐是心灵的垦荒者 灵性成长之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本性(真我)及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