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我在西汉攒愿力
本书标签: 穿越  1V1  前世今生的恋情   

父子反目

我在西汉攒愿力

刘据一直隐忍不发,可卫伉看到公孙家灭亡,深感唇亡齿寒,唯恐下一个就轮到卫家了,于是主动出击,想要对付江充,可惜,正好撞枪口上,被江充反手陷害了一把,把自己送入了死地。

在即将被捕前,卫伉想起了暗香离开长安时交给他的匣子,一番搜寻后,他打开了匣子,发现里面有一瓶保存完好的药丸,和一块令牌,以及一张伊泠玉亲手写的纸条。

“伉儿,前方就是死路,只要你吃下假死药,就能逃出生天,从此脱得樊笼,复得自由!”

卫伉惊叹早逝的母亲竟是料到了今日的局面,可犹豫再三,他还是没有吃下这假死药,反而派亲信将这匣子送给刘据,自己慨然被捕。

其实卫伉的选择,伊泠玉也有过预料,卫伉生性倔强,一旦犟起来,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自然知道一旦被抓,就离死不远了,可他还是放弃了生的希望,选择了死路。不是他不怕死,而是他不愿窝囊地隐姓埋名,苟活于世,从来都不是他卫怀直的追求。

卫伉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够辅佐刘据成为一代明君。而到了现在这个地步,他只希望,他的死,能够让刘据奋起反抗,不要再有所顾忌,不要再有所迟疑。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可父要子死的时候,他希望,子能够掀翻父的专制,不要让陛下一错再错,最后落到,回天无力的境地。

卫府的隔壁,昔日的梅苑里,一对中年夫妇遥望送葬的队伍,眼中满是哀伤。

“夫君!”卫伊痛哭失声,看着揽住自己的丈夫眼里除了悲伤,还有担忧,“夫君,你辞官好不好?或者,你告病,我们出去躲个一年半载,等局势平稳了,我们再回来?”

这次卫伊是真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天威难测,她真的怎么都没想到,陛下会这么狠心,明明都是一家人,都是自家子侄,甚至是他的儿女外孙,可他为什么,就是能下令处死他们呢?

从前卫伊觉得权势很重要,可现在,她真的觉得,权势还很可怕,她真的是恐惧了,她不想让霍光也跟着卷入这个深不见底的漩涡,最后和她的大哥,她的表哥表姐们一样,不明不白地就死了。

霍光叹了口气,抱紧了卫伊,望着那远去的送葬队伍,无奈道:“显娘,这不是我们想退就能退的,你放心,我会加倍小心的,绝不会出事。”

筹谋多年,霍光已经简在帝心,他和江充之流不同,是真正干实事,处理朝政的能臣,只要他不是真的牵扯到陛下和太子的争斗中,陛下是不会拿他开刀的。纵然江充不开眼地来攀诬他,陛下也不会对他动手的。

对此,霍光很有自信,甚至充满了野心。

虽然这么想很不对,可霍光私心里是真的觉得,这场风波闹得越大越好,只有死的人越多,空出来的位置才越多。而这个位置,不仅是官位,更是陛下心中的位置。

只有老一辈的人都倒下了,贵戚子弟覆灭了,他们这些无甚依仗的年轻后辈,才有上位出头的机会。

五月,这场巫蛊之祸才暂告一段落。

或许是处死了太多的亲近之人,午夜梦回间,刘彻时常梦到刀光剑影和血光,还有那些被他杀死之人的身影。连夜噩梦下,刘彻的身体渐渐支撑不住,一病不起。

甘泉宫,江充看着那在钩弋夫人赵梦鸢的服侍下迟迟未有好转的帝王,忽的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他的依仗就是刘彻,若是刘彻就这么一病不起驾崩了,太子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等太子登基了,他岂不是就完了?他害死了太子那么多的亲近之人,太子是绝不会放过他的。

心头一横,江充便有了决定,与赵梦鸢对视一眼后,更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只有把太子扳倒,六皇子就有了上位的机会,到时候陛下驾崩,那无论是这大汉江山,还是这位钩弋夫人,就都在我的掌中了。

江充趁着刘彻病得昏昏沉沉的时候进言,说是有人行巫蛊诅咒天子,才导致刘彻此番重病。身体的不适,和对死亡的恐惧,让刘彻根本顾不上多想,当即就愤怒起来,恨不能将那诅咒之人给千刀万剐,于是便命江充彻查此事。

有了圣旨,江充便无所忌惮,指挥着所谓巫师术士从甘泉山往长安城一路挖掘,寻找木偶人,但凡挖到就逮捕周围的人,并以炮烙之酷刑逼供认罪。

百姓惶恐,之间相互诬告,以此罪冤死者前前后后不知其数,粗粗算去,都有数万人。

至此,天下人心惶惶,京师三辅境内更是笼罩在一片惊恐气氛之中。

不知是否是巧合,江充这般胡作非为,刘彻的病情竟是有了些微好转,于是江充趁机又说,宫中又巫蛊之气,这才让刘彻的病不能彻底见好。

刘彻为了能尽快好起来,就派遣岸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等人协助江充搜查巫蛊。

江充从后宫中不受宠的嫔妃开始查办,依次延及皇后卫子夫。

可椒房殿在卫子夫的经营下如同铁桶,江充的人根本就无法悄悄将木偶藏入椒房殿,以至于江充一无所获。

但江充并不气馁,竟是又把铁锹挖到了太子东宫,并真的得到了桐木人偶。

刘据没想到江充今日明晃晃地诬陷到自己头上来了,本就愤恨不已,为自己至亲惨死而颓丧数月,这下子是彻底爆发了,尤其是在少傅说如今刘彻病重,不知生死,江充个很可能是想要仿造当年赵高逼死扶苏那般害死他,以谋夺江山后,他就更是再无顾忌。

隐忍多年,一朝爆发,刘据不去想这么做的后果,他只想要杀了江充,将一切乱党都屠杀殆尽,为冤死的一众亲友报仇,以泄多年积压的郁气怨愤。

征和二年(武帝50年)七月壬午,太子刘据矫诏,派遣宾客扮成使者下旨抓捕江充。韩说怀疑有诈不肯受诏,被就地格杀,御史章赣出逃,前往甘泉宫求救。

刘据不知刘彻是否还在世,或者说,事到如今,他不想再忍下去,被刘彻当做案板上的鱼肉给肆意宰割了,故而就当是刘彻真的死了,江充篡权谋反,故而毫不犹豫地就决定起兵。

但太子能指挥到的兵马就是东宫的两万近卫,根本就不足以成事,所以刘据连夜入宫,将自己的计划告知了卫子夫。

卫子夫一听刘彻很可能已经驾崩,江充谋反,顿时大惊失色,顾不得多想,便下令调集长乐宫卫队,开武库取兵器,告令百官江充谋反。

刘据亲率大军抓捕江充及其党羽,并亲自监斩江充,骂道:“赵国的奴才!离间了赵王父子,祸害了赵国还不算,你还要来离间我们父子,祸乱整个大汉,你简直是千刀万剐死不足惜。”

刘据很想亲手剐了江充,可如今时不待我,只能匆匆斩首,便宜了江充。

这之后,刘据又把江充的党羽,还有那些被刘彻看中的巫师术士,通通一把火烧了个干净,免得他们再来蒙蔽圣听。

黄门苏文逃出长安,将太子刘据的所作所为都告知了刘彻。

此时刘彻病情已有所好转,脑子也恢复了些许清明,思及之前下的旨意,也觉不妥,再听苏文的汇报,他并未立即就认定太子谋反了。

苏文素来与刘据不合,不知在刘彻这里说了多少刘据的坏话,刘彻对他所言,总是会在心里打上几个折扣的,并不会全心。

“太子定然是心中害怕,又愤恨江充等人,这才迫不得已,发生了这样的变故。”

刘彻虽然老了,也疑心有人要害他,可他并非真的糊涂了,他对臣子不信任,对女儿不看重,故而能够狠心下令处死他们,可对待太子刘据,他总是还有着感情与信任的,不真的亲眼目睹刘据谋反,他是不会轻易相信的。

于是刘彻派使臣前往长安,让太子刘据前来见驾,当面对质。

可那使臣却因胆怯未敢入城,慌忙跑回甘泉宫,对刘彻说:“陛下,太子谋反,他,他要杀了臣。”

为了取信刘据,刘彻派出的使臣与江充及其他党派都无甚干系,可谓是个身家清白之辈,刘据见了这人,若是真的问心无愧,就该跟着来甘泉宫自辩。

可刘彻万万没想到,这臣子无人拉拢,只因烂泥扶不上墙,居然远远看到军队在抓人,就吓得不敢进城,为了不被惩罚,竟是信口开河,顺着苏文所言,谎称刘据谋反。

刘彻没有怀疑使臣的话,故而一听之下,很是愤怒,觉得刘据辜负了他的信任和多年教导,竟是真的叛逆谋反了,而且还是在他重病的情况下。

生病的人总是敏感脆弱的,尤其这次,刘彻是真的误以为自己要死了,可现在,他是缓过来了,他最看重最信任的儿子,却在这个档口起兵谋反了,这给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当即,刘彻就书写圣旨,并把加盖了玉玺的诏书扔到了新任丞相刘屈氂手里。

“捕杀叛逆者,紧守城门,决不能让叛军冲出长安城!”

如扶苏当年面对赵高手中矫诏的情势不同,刘据面对刘屈氂这道不知真假却要置自己于死地的皇帝诏书,并没有引颈受戮,而是先文武百官下令:“陛下因病困居甘泉宫,我怀疑发生了变故,奸臣们想乘机叛乱。”

竟是将这份圣旨视而不见。

对此,刘彻大为愤怒,从甘泉宫赶回,调动建章宫的兵力,与刘据两军交战。

一时间,长安城血流漂橹,到处都是战火,昔日繁华,烟消云散。

上一章 冤案迭起 我在西汉攒愿力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大难不死的真命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