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挽清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伪历史  政治军事 

第4章 太后

挽清

皇宫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到处都是武装巡逻的侍卫,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

  故宫一共有四个大门,东面的叫“东华门”、南面的叫“神武门”、西面的叫“西华门”、正对着明逸的也是最大的即是“午门”了。

  不时有一队队身穿黄马褂的巡逻侍卫路过。

  这些侍卫都是满族人或者蒙古人,并且是皇室的死忠分子,更有些侍卫有强大的世家背景,除此之外再优秀的人都不会要。

  看着这庞大的建筑群,一股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明逸忽然听到前方给李莲英牵马的太监用尖细的声音喊道:“从神武门进去,先去给东太后和西太后请安!”

  刚停住的队伍缓缓从神武门进去。

  由于明逸还只是候选人,并未登基,所以还算不上皇帝,只能从神武门进入了。

  午门只有皇帝才可以进出,以及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从此门走出一次。

  乱走可是杀头的大罪。

  可以说从午门走一次便是人生中莫大的辉煌荣耀。

  过了神武门,太和殿便出现在明逸眼前,左右对称,明逸不得不赞叹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

  皇宫院中十分空旷,四望茫茫,白石块满地,草坪花木罗列,秀松亭亭。

  只见一对十余米的华表立于院中须弥座上,汉白玉质地,蛟龙缠绕,风从云生,上有云板、承露盘和蹲兽,庄严肃穆。

  琉璃鸳鸯瓦,朱漆大红牖,赤柱挺起,雕梁画栋,尊居于三层大理石阶坛上,雄视南面方物。

  故宫内最主要的三大殿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它们都建筑在8米高的三层汉白玉石阶上,以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威严。

  太和殿座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认为,不这样不足以显示皇帝的威严,不足以震摄天下。

  太和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人们称它为“金銮殿”。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时休息的地方。

  保和殿则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的场所。

  作为一名副校长兼历史教师,明逸对于这些古建特点可谓是烂熟于心。

  虽然明逸前世就去过故宫旅游,但心中仍然发出感叹。

  前世的故宫跟如今的当然比不了,前世的故宫经历了八国联军的劫掠,使其光鲜明丽的皇宫破败沧桑,如今的故宫还未遭此劫难,不过也快了。

  而自己是任务便是使这座数百年的皇室建筑和人民免遭劫难。

  ……

  钟粹宫。

  寝殿内云顶檀木作梁,水晶玉璧为灯,珍珠为帘幕,范金为柱础。

  六尺宽的沉香木阔床边悬着鲛绡宝罗帐,帐上遍绣洒珠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

  榻上设着青玉抱香枕,铺着软纨蚕冰簟,叠着玉带叠罗衾。

  两位贵妇人一左一右端坐在主座上,一人打扮的中规中矩,即使没有浓妆艳抹也掩盖不了她清秀的脸庞,正是那慈安太后。

  一人肌肤如雪般洁白,双目如清水般透彻,唇红齿白,举手投足间便有一股风流韵味,正是那慈禧太后。

  旁边低头站着宦官二三人,仿佛木头人一般站在原地。

  而华贵的金丝玉帛的地毯上跪着一四岁的小娃娃。

  “载湉给慈安太后请安了,给慈禧太后请安了,慈安太后吉祥,慈禧太后金安。”明逸爬伏在地上,丝毫不敢正视那两位太后。

  “嗯,平身吧。”

  “谢太后。”明逸听后刚要起身,另一道不满的女声传入明逸耳中:

  “东太后让你平身了,那哀家还未让你平身,生于王府,怎么如此没礼数!”

  明逸听罢双腿一软,立马又跪在了地上,心中便知这是慈禧老妖后给自己的下马威,为日后掌控自己打好基础。

  只用那略带哭腔的声音委屈道:“皇太后,载湉知错了。”

  慈安太后性格柔弱,为人也较单纯好善,不喜争论是非,不似慈禧太后般强硬,狠心,柔声道:

  “妹妹,也是我疏忽了,没有顾及到妹妹你,妹妹心中切莫记恨,载湉还小,过几日便要登基成帝了,这么呵斥他,难免有些过了。”

  慈禧听后,又有些谄媚地笑着对慈安道:“姐姐,你我二人亲如姐妹,妹妹怎会记恨姐姐呢?”

  “姐姐莫要多想,正因载湉要登基成帝了,哀家才要好好管教他,此时不好好管教,等他成了皇帝,岂不难免做些傻事?”

  “更何况载湉是我亲妹妹的儿子,哀家岂能害他不成?”

  明逸听罢,心中波澜起伏:老妖后,你亲妹妹的儿子不就是你手中的工具吗,简直毫无亲情可言。

  慈安听到慈禧话语中也有些不满,但她生性不喜争论,皱了皱眉道:“妹妹所言也有道理。”

  虽然慈安叫慈禧妹妹,但是慈安比慈禧还要小两岁。

  因为当初慈安是咸丰帝的皇后,而慈禧只不过是受宠的妃子。

  而后来同治上位,慈禧的位置当然水涨船高,只不过仍然要比慈安矮一头,谁让她不是咸丰帝的正宫呢?

  后来慈禧联手慈安以及恭亲王奕訢干掉了咸丰顾命八大臣,加上慈安不过多干预朝政,而慈禧拉帮结派,一时如日中天。

  只是慈安手上有一道咸丰帝留下的密诏让慈禧忌惮不已,才不敢和慈安撕破脸皮。

  “那我可否替姐姐交代这皇宫的规矩?也免了姐姐的一番口舌。”慈禧试探的问道。

  “嗯,妹妹交代便是。”慈安太后老实仁义便答应下来。

  “多谢姐姐。”慈禧谢道。

  慈禧冲慈安说罢,又向跪在地上的明逸沉声道:

  “载湉,你虽年仅四岁,过几日便要登基了,你须知这宫里的规矩。”

  “哀家就好好给你讲一讲,你且牢牢谨记,知道吗?”

  “载湉知晓。”明逸老老实实的回答,作为一名四岁的小孩,而且是慈禧的棋子,他不能表现太过突出。

  “每朝每代的皇帝立身之道便是孝道,所以,你每日早晚都须先去钟粹宫给慈安太后请安,再来储秀宫向哀家请安,风吹也好,雨打也罢,一日都不可有空缺,不可迟到,记下了吗?”

  “载湉记下了。”

  慈禧看着明逸老老实实的,颇为满意,继续道:

  “你虽年幼,但过几日是要做皇帝的,每日不可贪玩,哀家已经为你找好了帝师,每日去上书房找翁先生读书。”

  “载湉记下了。”明逸心中早有预料,帝师翁同龢也是慈禧的人,看来要处处小心了。

  “登基后,每日都需上早朝,卯时便要起床着衣,半炷香的时辰都不可耽搁,你且记下。”

  “载湉记下了。”

  “身为一国之君,不可穷奢极侈,此等行为乃为大陋,你万不可有此等陋习。

  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哀家还请你牢记粒粒皆辛苦的这个道理,你要牢记'俭'此字,日后用膳时不可多吃,于你一生都有益,此乃俭也,可记下了?”

  “载湉记下了。”

  明逸心中暗骂,吃都不让吃饱,这老妖后心狠够狠心的,面对她的强权只能暂时答应,依自己现在的能力还没有和慈禧叫板的资格,等日后再徐徐图之。

  并且据自己前世的记忆,光绪成年后也是面色苍白,十分清瘦,经常呕吐,胸闷,并且走路佝偻,宛若老者。

  诸多原因都是慈禧一手造成。

  而自己绝不能重蹈覆辙,自己在深宫之中必须步步为营,否则便是跌入深渊永世不可翻身的后果。

  慈禧看着明逸,道:“你且将我刚刚说的重复一遍。”

  “嗻。”

  “一是每日早晚向东太后和西太后请安,二是每日找翁先生读书,三是……三是……载湉不记得了……哇呜呜呜呜…”

  明逸此时已经哭了起来,这当然是明逸逢场作戏,为了让慈禧留下自己痴傻愚笨的印象,要让她对自己放松警惕。

  而自己就是一条毒蛇,深深隐藏起来,在她不经意间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注入剧毒。

  慈安见慈禧面色阴沉一言不发,便急道:“妹妹快给载湉说了吧,他还小,能记下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好的,姐姐。”慈禧盯着明逸牙缝中蹦出这几个字。

  慈禧看着明逸大哭,其实心中很满意,自己的第一步已经达成。但脸色却很阴沉:“第三是每日上朝不许耽搁时辰,四是要俭以养德,这次可清楚了?”

  明逸跪在地上擦了一把鼻涕和眼泪,道:“载湉记清楚了,三是每日上朝不许耽搁时辰,四是要俭以养德。”

  “好了,就这样吧,哀家已经安排了几个伺候你的奴才,这几日在这皇宫里走一走,好让你熟悉熟悉。”慈安吩咐道。

  “嗻,叩谢母后皇太后圣恩。”明逸缓缓退了出去。

  按前世记忆,慈安在几年后死于宫中,八成是慈禧所害,就是为了图谋那道先帝密诏!

上一章 第3章 父子情深 挽清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5章 登基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