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我为三国鸣不平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三国演义 

新三国到底比老三国差在哪里?上

我为三国鸣不平

  

  

  2011年一步大型史诗级电视剧三国,搬上银幕,一时之间备受各行各业的批判。新三国与老三国相比到底差在哪里?

  第一 文言文白话交错,编剧乱用词。

  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槽点就是剧中有很多雷人的台词,不少让人至今都记忆犹新。比如无双上将潘凤,只需三刀,刘三刀,零陵上将邢道荣

以上的例子,在《新三国》中比比皆是,比如王允劝貂蝉说:“欲擒禽兽必先献身于禽兽!”貂蝉回:“义父所作所为与禽兽何异?”王允于是说:“我求你了”;下人对王允说:“老爷,吕布是来给貂蝉小姐送生日礼物的”;9岁的孙权说:“我亲自去,难道他不惊讶么?难道他不感动么”;曹操望着突围的赵子龙对属下激动地说:“我爱死他了”

第二,选角人物不符

  新三国》的人设有很多不符合观众已有印象的地方,比如冷淡心机的刘备与多德贤明的形象不符;对外无能对内迫害的孙权和有胆有识、知人善任的形象不符;无脑莽撞的张飞和粗中有细的形象不符,本来应该义薄云天,面如重枣的关二爷却成了脸黑的装逼男……

一向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吕布,被何润东塑造成了一个奶里奶气,还有点油腻的多情小生形象,在剧中跟貂蝉有大段的感情戏,让人有一种古装爱情偶像剧的观感。向貂蝉表白的时候,他眼里含着朦胧的泪水,腻腻歪歪,四个字四个字地往外蹦,什么“小姐,吕布离不开你”,想和你“生死相依,白头到老”,“此生如不能长伴于小姐左右”必定“生不如死”。

《新三国》里陈建斌老师扮演的曹操,也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过于狂妄自大,霸气有余而奸猾不足。或许是为了表现“曹操”的喜怒不形于色,陈建斌老师大多时候都面无表情(其实我一直觉得他脸上的活儿不多,演什么都差不多),可时候又演得大开大合,给人一种霸气外露、浮躁狂妄的感觉。英雄气不足,土匪气十足。又少一份曹操作为文人墨士的浪漫气息就可以随地撒尿。比如那段“横槊赋诗”的戏份,为了表现《短歌行》的豪迈雄浑,陈建斌老师念台词的时候过度依赖停顿,而不是复杂充沛的情感,表演痕迹太重,看得观众很尴尬。 什么曹操自语曰,“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语当时属于罪大恶极,挟,意思为挟持,挟持天子,莫说曹操,怕是董卓都不敢说

反观老版《三国》里扮演曹操的鲍国安老师,情绪内敛,一举一动都将这个心机诡异的乱世枭雄演绎得丝丝入扣,再加上眼神、笑容、微表情等诸多细节的补充,刻画出了符合原著形象的一代奸雄,虽然诡计多端但是知人善任,争强好胜但又内敛、权谋。前期爱国青年,一代枭雄。

  第三主次不分,剧情白痴

  

  可能是为了和老版《三国演义》加以区分,避免经典桥段撞车,编剧对剧情删改得比较魔幻,节奏上忽快忽慢,很多精彩的名片段都没有拍出来,直接选择了跳过或是快进,比如黄巾起义、桃园结义、何进被杀、孙策平定东吴、七擒孟获、淮南平乱,汉中之战、夏侯叛魏,九伐中原,三分归晋等。像贾诩,孟获,典韦,太史慈,只看新三国的可能都不知道是谁。

  明明新三国集数比老三国多十集,但关键的不拍,把貂蝉吕布能谈十集恋爱,曹操几个儿子明争暗斗斗了好几集,有些地方明明不需要你去解释,留给观众想象,却非得解释。而桃园三结义的时间都不如曹操撒尿的时间长。后来又加一个琼瑶角色叫静姝

  尤其是关羽,张飞人设崩塌,关羽成了装逼男,一直离间诸葛亮刘备,张飞更像个无脑莽夫,见到谁都一万个透明窟窿。于是可以去掀诸葛亮桌子。他们俩死以后,我感觉真解气。

  三国后期的很多故事也都拍成了一笔带过的流水账,反而将一些冗长的“宫斗”戏和感情戏加了进来,比如曹操几个儿子之间的明争暗斗就花费了很长的篇幅,吕布和貂蝉的感情戏更是拖了十集。编剧的本意可能是为了创新、博眼球,但是这么一改,剧情就容易落得无聊浅薄,丢掉了原著的厚重感。

 而老三国更能看出君臣推心置腹,既有巅峰时的雄浑大气,又有迟暮时的无奈感慨。尤其是关羽,诸葛亮,张飞,赵云,曹操,周瑜之死给人一种英雄悲凉,配合唯美古风构图,简直神形兼备。而新三国bgm反复一个鬼哭狼嚎的,无论盔甲,大小将士都穿一个样。搞得打仗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即使几个次要人物再优秀也带不动,整部作品。更别提盔甲,服饰,造型,音乐了。

多看几集”再做评论他做了一盘恶心人的菜,竟然告诉别人一定要全吃下肚子才有资格评价。吃一口就已经呕吐半天了。

  

  

  

上一章 3 季汉篇诸葛亮是否不会用兵 我为三国鸣不平最新章节 下一章 新三国比老三国到底差在哪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