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论适配性重生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傅恒  延禧攻略     

喜塔腊尔晴,你还做过什么惊天动地之事

论适配性重生

  第一百二十一章

  当清晨的第一声钟声响起,朝阳刺破薄雾,掩映在绿树丛林里的寺院古刹一点一点显现出身形来,庄严而肃穆的气息让人望而生敬,大殿里,一尊尊佛像或是怒目或是慈眉,静默地看着来往众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在香雾袅袅中,听梵音阵阵,身和心便好似拂去了一切红尘浮华,世俗纷扰,在这里找到了一方净土。

  顺嫔已经起来了,照例燃上一炷香供于佛前,跪在蒲团上,静心闭目,手捻佛珠,口中轻轻念着经语,一遍又一遍虔诚祈祝。

  为她,为她枉死的丈夫,也为她早殇的孩儿。

  日复一日,月复一月,时光转瞬即逝。

  三年简单清静的山中生活,让顺嫔浮躁而充满仇恨的心逐渐平静。

  做完早课,顺嫔如往常一般找太后去了。

  禅房幽径,花木浓阴,丝丝缕缕的阳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斑驳的光影洒在青黑色的石板路上,微风吹过,树叶拂动,便犹如摇曳的繁星。

  繁星落在顺嫔如湖水般清澈的眼眸中,荡漾起圈圈涟漪,她搀扶着太后走在林间,享受最后的宁静和安然。

  “沉璧,不日,我们就将回宫,你怎么想的?”

  “其实,嫔妾觉得,若是能在这儿一直待下去,或许,也挺好的。”

  若能像如今这样,每日清茶淡饭,木鱼古佛,一天又一天地焚香诵经,或许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刻,她可以全然放下,求得个自在解脱。

  只是,时间已不够了。

  等待她的将是早已注定的结局。

  太后失笑:“真傻,我们终究不是属于这里的。”

  顺嫔不语。

  “你可是担心回宫之后,皇帝仍对你之前所为心怀不满?”太后问,安抚性地拍了拍顺嫔的手:“别担心,我会为你做主的。”

  虽然不是,顺嫔却不能实话实说,她也明白,太后并不知道她做过的所有事,所以才会对她仍旧如此关照。

  她半真半假地问:“太后不觉得嫔妾心机深沉,让人不喜?”

  论心机,论深沉,太后自己也不遑多让,身在后宫,她也懂得那些无可奈何和身不由己,只要不触及她的底线,太后不会多加干涉。

  曾几何时,她也对令妃有过这样的宽容和理解,可惜,令妃却一点都不珍惜,既然如此,太后不介意把给她的一切恩宠都收回来。

  “令……魏常在她……其实是真心待太后您的。”

  顺嫔还是不太理解太后对魏璎珞态度的突然转变,而且是在她出手之前。

  听到魏璎珞的名字,太后脸上露出丝不易察觉的嫌恶:“你知道为何皇后与我处处作对,我却对帮过我的魏常在更为不喜吗?”

  当初辉发那拉氏的阿玛赈灾不利,引发灾民暴动,伤亡惨重,太后为平民愤建议皇上杀鸡儆猴,辉发那拉氏因此而对她怀恨在心,故意设计令皇上怀疑起自己的身世,她以退为进,借魏璎珞之手,用苦肉计才化解了这个局。

  太后虽然不满,也气怒于继后的不识大体,却并未觉得继后此举有多怎样。

  因为早在她最初选择那么做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从那一刻起,她就和继后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不可能再和平共处,只看到最后,是鹿死谁手。

  而,魏璎珞,她是帮过自己,可她也是自己一点一点提拔上来的,虽说其中确有几分是为利所驱,但,魏璎珞却是实实在在受到过好处的。

  在圆明园的三年,魏璎珞日日陪伴左右,为自己抄写血经,说她没有诚意肯定是冤枉了她,但太后也不是一点真心都没付出过。

  和安公主对太后的意义非同一般,魏璎珞明明知道,却还是毫不犹豫地往自己伤口上撒盐,那她就应该为她的自以为是和狂妄买单。

  即便她是出于好心,在这宫里,最不应该有的,就是这多余的好心。

  太后岂会真的不明白世上是没有转世之说的?

  就像当初,魏璎珞入了她的眼,所以她顺水推舟,助其当上皇帝的妃子一样,如今顺嫔合了她的心,她自然也能把顺嫔纳入羽翼之下。

  因而也就不介意点拨点拨顺嫔。

  “你没有生养过,是不会明白子女对父母而言,意味着什么的。”

  她怎会不明白?

  顺嫔苦笑。

  抱歉,太后娘娘,您对我的好,我必然是会辜负的了。

  她摸了摸藏在衣服里脖子上的项链,在心里默默地说,然后将话题引向了别处。

  数月之后,乾隆万寿节前,太后鸾驾风尘仆仆地抵达了京城。

  就在众妃嫔们为曾经艳霸后宫的顺嫔的回归严阵以待时,顺嫔仿佛脑子突然坏掉了似的,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完全没有想到的事。

  她在大庭广众之下意欲行刺,被震怒的乾隆,贬为答应,幽禁于储秀宫丽景轩。

  魏贵人在一年前就被皇上随便用了个理由晋到嫔位,此次她以身相护挡在皇上身前的举动让她终于又升回了令妃,福康安救驾有功,在刚被提拔为二等侍卫不满一年后又被擢升为一等侍卫,掌管宫廷宿卫、随扈皇帝。

  这个才十五岁的少年郎,比他的阿玛一等忠勇公还要出类拔萃,得天独厚,升迁速度无人能及,让人生羡。

  而后宫女人们羡慕又嫉妒的则是那位独得恩宠又幸运度爆棚的令妃娘娘了,纷纷为自己当时不在现场而气恨不已,抱怨这等好事没能落到自己身上。

  是的,好事,毕竟顺嫔当时蠢到只拿了跟发簪来行刺,而且还是在一大堆侍卫随行的情况下,就算扑上去救驾会大概率也不会受有多严重的伤,但却有了个天大的功劳,如此低风险高收益,怎能不算是好事?

  但,顺嫔的所作所为就令上上下下的人都摸不着头脑了,人人都说顺嫔是受其父兄指使,早有意图谋反,魏璎珞觉得不是,但她也搞不明白顺嫔的目的。

  就像她不明白顺嫔一开始为什么无缘无故地多次陷害于她,这次又故意给她机会助她翻身?

  魏璎珞很清楚地看到,拔下簪子前,顺嫔分明看了她一眼。

  “你为何要这么做?”

  她问。

  顺嫔却只是笑,嘴里哼着不知名的歌谣。

  “你可知,因为你的这次刺杀行为,你的父、兄还有一个叔叔都被皇上给砍了头了?”

  顺嫔还是笑,嘴里的歌谣哼得更大声了。

  魏璎珞不再问。

  “沉璧,疯下去吧,疯一辈子,你就可以活下去!”

  “保重。”

  她最后说道,转身走了。

  在她背后的那人不再笑,慢慢地抬起头,看向了房顶的梁柱。

  一个小小答应的死没有在这个似乎特别被阎王爷眷顾的紫禁城里引起太大的波动,宫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似乎归来之后,太后更加看令妃不顺眼了。

  不过,到底是为皇帝生儿育女的人,何况,才立下大功的令妃,又被诊出了有三个月身孕,太后有再多的不愉也不好在这个节骨眼发作。

  六个月后,九公主出生了,忻嫔年前生下八公主,不过半年,就又被令妃和令妃之女夺去了皇帝的目光和宠爱。

  两人再一次成了互看不爽,针锋相对的宠妃与前宠妃。

  时间继续向前。

  嘉贵妃病逝,谥淑嘉皇贵妃,永璇以十六岁之龄封多罗仪郡王分府出宫,其弟永瑆因为还小,被乾隆做主养在了先前救了十二阿哥而晋位的婉妃名下。

  五阿哥永琪因灭火及保驾之功获封和硕荣亲王,十五阿哥已经四岁,乾隆赐名永琰,已经离开养母庆妃宫中住进乾东五所接受启蒙了。

  这一年,元宵灯会上,乾隆带着妻妾、子女、儿孙一大家子人以及一些个宗亲外藩、王公大臣在圆明园山高水长楼上赏烟火。

  烟花升空,绽放出各色的光彩,照亮了夜空,所有人都脸带笑意抬头看去。

  这片刻倒有些许的其乐融融。

  更让众人开心的是,皇上在晋了好些个妃嫔的位份,令妃晋令贵妃,忻嫔晋忻妃,豫嫔也就是多贵人晋为豫妃,几个贵人升了嫔位,又几个常在升了贵人。

  可谓是皆大欢喜……啊……屁嘞!

  不说所有人,至少继后,忻妃是看出来了,这就是皇上为了升令妃又怕师出无名,所以才一并封了这么多个妃嫔、贵人、常在的。

  特别是忻嫔,哦,不,戴佳氏现在已经是忻妃了,可她觉得皇上还不如不封,她宁愿还做忻嫔!

  想她辛辛苦苦为皇上生了两个女儿,却未因此而封妃,反倒因为那个让她最讨厌的人之故,才晋的位,多讽刺!

  不过,就算如此,忻妃难道还能拒绝?

  若不是之前自己怀的那个阿哥流了,能到现在还没晋位?忻妃更觉委屈,但也只有能打碎了委屈往肚子里咽。

  不管乾隆是不是为了给令妃晋位才晋了那么人的,他偏宠令贵妃已经是宫中上下每个人心目中都深信不疑的一个事实。

  令贵妃宠冠六宫,这几年惹了多少红眼,酸嘲,嫉害,但她魏璎珞也不是吃素的,都被其轻而易举地就化解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向她示好的,令贵妃却从来都是拒人于千里之外。

  魏璎珞吃过被背叛被出卖的亏,所亲所近之人一个个离她而去,她内心深处已满是窟窿,再也不愿也没有余地去接纳新的人了。

  如今,魏璎珞可以依靠和仰仗的人就只剩下乾隆这一个选择了,可她自始至终都清楚的明白着一件事,就是她的丈夫,这个九五至尊,这个掌握着所有人命运的天子,却是绝对绝对不能完完全全依托倚赖的。

  她依旧熟练地用着欲擒故纵、若即若离的伎俩将这个帝王的心牢牢地栓在了自己身上。

  又一年。

  正月十六,元宵节后,筹备了一年之久的第四次南巡正式起行,乾隆奉皇太后起銮出京,并准备沿途蠲赋恩赏、巡视河工、观民察吏。[1]

  这一次南巡傅恒并未随行,而是以军机首辅之名留京监国,近年来,比较太平,不过,傅恒的日子虽看似悠闲了很多,却仍被各种闲杂事务缠身,与在宫中守值的福康安并未有太多时间相处。

  他一直心心念念着那封喜塔腊尔晴写给他的信,多次的旁敲侧击,却都未果。

  “阿玛,别再问了,康儿不会说的。”

  “那是你额娘写给我的信,康儿,你不能也不应该将之据为己有。”

  “可,上面字字句句都是写的我,为了我,所以康儿当然有权利选择说与不说。”

  虽仅只言片语,却让傅恒窥探到了些许福康安想要隐瞒的心事。

  虽然福康安从未在傅恒面前表现出来过,但傅恒知道福康安知道那些关于他身世的种种传言,知道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身世,试图去寻找出真相,而,傅恒相信福康安也同样知道自己知道他所知道的一切,做过与他相同的事。

  有些问题,是二人彼此都心知肚明的,不该说,也不必说,重要的是,如今,这些疑问都已经不是疑问了,他们父子俩不需要再为这件事产生什么隔阂。

  所以,那封让福康安如此东遮西掩,守口如瓶的信上,写的绝不仅仅只是关于福康安身世之谜。

  那么,喜塔腊尔晴,你还做过什么惊天动地之事?

  他不知道,也无法知道。

  我这个丈夫还真是对你最一无所知的人!

  傅恒悲哀地想。

  他落寞地低下头,把脸上的情绪藏起来,不想让福康安看到,福康安也就从善如流地附身颔首一拜。

  “康儿此番远行,不在京中,望阿玛多多保重。”

  此次南巡,福康安是被钦点随行的。

  他已被授户部右侍郎,并以镶蓝旗蒙古副都统之职随驾当差。

  这一去就是将近半年。

  ————————————

  [1]有参考百度百科。

  PS:大家应该能大概猜到尔晴在信里写了什么吧?

上一章 喜塔腊尔晴,但愿你不会怪我 论适配性重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喜塔腊尔晴,要怪只能怪你儿子做的太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