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论适配性重生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傅恒  延禧攻略     

喜塔腊尔晴,但愿你不会怪我

论适配性重生

  第一百二十章

  长久的寂静之后。

  福康安开口了:“阿玛,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你放心,我会劝永璇暂时不对顺嫔出手,但他会不会听我的,康儿不能保证。”

  “阿玛想问的是……”

  傅恒并不担虑这个,但明显福康安不想和他聊他真正关心的话题,急急地插嘴说:“阿玛早些歇息,康儿告退。”

  话落,便立即转身,带起腰间玉佩与金属鞶带相撞发出叮当脆响。

  急切的脚步声表露出他有多窘迫。

  “康儿,你也早些睡。”

  傅恒无奈看着福康安走出门去,没有起身制止,他明白,福康安需要时间,收拾了下心情,傅恒开始考虑明日与顺嫔之间的交谈。

  他想,要说服顺嫔应该不难,毕竟他手中还有一张绝对的王牌。

  顺嫔不肯轻易甘心:“大不了鱼死网破!”

  仇恨的火苗在她眼中熊熊燃烧着。

  可惜,这样的威胁对傅恒来说,不值一提,他眸色淡淡:“你以为的鱼死网破实际只会是以卵击石,皇上肯定也会以大局为重,最终的结果与我刚刚所提议的必将无甚二致。”

  唯一的区别就在于顺嫔的境遇,倘若此事曝光,皇上为边疆安定考虑,暂时不会对阿里和卓等人如何,但顺嫔的日子断不会太好过。

  其中道理顺嫔未必不懂,只不过:“你为何会帮我?”

  “就当是为我当初的不作为作些弥补吧。”

  傅恒将那具尸骨上遗留的一条狼牙项链递给顺嫔,顺嫔接过来,将其攥在手里放至心口处,有滴泪从她眼角滑落,傅恒别过去,不再看她。

  半个多月后,过完了端午节,皇上突然宣布,太后将要去五台山礼佛,为期三年,届时,宫中嫔位以上的妃子都要去神武门为太后仪队送行。

  这倒不是多大惊小怪的事,众所周知太后素来尚佛,但顺嫔也跟着一道去了,就实在让后宫的佳丽们费解。

  尤其是继后、嘉贵妃几人,她们演了一出好戏,就等着顺嫔自投罗网,而且明显顺嫔已经有所意动,结果却等来顺嫔要随太后去五台山的消息。

  据她们让人探听来的情况来看,此次太后出行应是顺嫔一手促成的,因为太后当初请愿时曾许下诺言,若能与和安公主再聚,会为佛祖菩萨盖庙建祠并斋戒三年以还愿,顺嫔主动提出要与太后同去,五台山这个地点也是顺嫔的建议。

  五台山寺庙林立,乃是佛教道场圣地,太后也非常属意此处,自不会不准。

  但,五台山远在山西,且此去经年,这一离开,再回来皇上会不会记得她这号人还是未知数,以顺嫔进宫后争宠的架势,她居然会愿意走?

  这不由让三人怀疑是顺嫔洞悉了她们的意图,所以才有此一着的?

  无论是不是,此事已成定局,太后拍板,皇上首肯,谁敢有反对意见?继后她们三个只能和其他人一起站在送行的队伍里目送顺嫔上了马车。

  但,不管怎样,至少,顺嫔的离开也算是好事一桩,后宫的妃嫔们少了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很快,宫里人的目光就又被另一件事给吸引过去了。

  六月初,魏璎珞魏常在生下了个小阿哥,生子有功的她,被皇上解了禁,又提为了贵人,只是还未降旨召其还宫。

  虽然,但是,回不回其实也没多大区别,皇上哪年不去圆明园住上七八九个月的?

  乾隆的偏心是个人都能看出来,不过,贵人仍旧是不够格抚养皇子的,于是,皇十五子的养母之位在众妃之间掀开一系列明里暗里的风波。

  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争夺战持续了不到三天,就在乾隆的大笔一挥中有了定论,养在庆妃名下。

  连庆妃自己都觉得受宠若惊,何况其他人?

  有眼明心亮的人却猜出这十有八九是魏贵人自己的意愿,庆妃一向与人无争,且天性善良,温婉贤淑,本就在乾隆前几个备选人之一,也就不介意卖魏璎珞一个人情。

  不少人也看明白了,魏贵人自始至终都没有失过宠,皇上也自始至终都没有真的生过魏贵人的气,僭越这样的大罪,要治早就治了,怎会还能任其安安稳稳的坐在妃位,过得那般舒服自在?

  他只是不满于魏璎珞对他那种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态度,顺嫔的误导让他更怒火中烧,气恨不已。

  有句话怎么说?

  由情引发的嫉妒,妒火与爱火交织,最后在愧疚、怜惜中滋生出更深的情。

  琥珀一事让乾隆起了疑心,虽然他的人没有查出什么来,但,顺嫔之前的所做所为也不是毫无破绽,一旦有所怀疑,再倒回去想想,很轻易就能发现一切有迹可循。

  他开始心疼魏璎珞,心疼她给出善意却遭到了无情的背叛,顺嫔离开亦是不得已而为之,魏璎珞成功地抓住了乾隆的这一心理,重新夺回宠爱是早晚的事,唯一的阻碍便是皇上对福康安那小子的一点愧疚感。

  但,就是这一点愧疚,要想消除,说容易也不容易。

  皇上早就认定福康安是自己的孩子,这么久了不是真的也成了真的,而且魏璎珞看得出来,傅恒对福康安一样是真心的喜爱,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魏璎珞不准备走到这一步。

  现在这种情况下,她更应该退守待时,磨砺以须,先前的她太过树大招风了。

  关于那个利用琥珀离间她和明玉,又引来太后对付自己之人到底是谁,魏璎珞后来思考了很久。

  从动机上看,无非有两种。

  要么是哪个妃嫔为了争宠,只是,这样的话,可供怀疑的对象就多了。

  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想,若是那人是为了给喜塔腊尔晴报仇呢?

  不必猜,非福康安莫属。

  魏璎珞暗中查探了许久,虽未查到什么切实的证据,但也不是一点儿蛛丝马迹也没有,只不过每每她要查到点东西的时候,就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将所有的痕迹全都抹去了。

  这个人是皇上还是傅恒,魏璎珞还不知道,只不过,便只凭这几点,也已然可以让她确定,和福康安必少不了关系。

  魏璎珞忍了再忍,还是没忍住找机会去见了傅恒一面。

  傅恒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只是说:“天理循环,这世上的事,从来都是一报还一报,不是么?”

  一报还一报?

  说得对,一报还一报。

  她也是这么认为的。

  得亏傅恒没有说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的话,不然,魏璎珞一定会觉得自己当初瞎了眼才看上这个男人!

  与傅恒见过没多久,另一人就来找她了。

  “魏璎珞,朕问你,你又去见傅恒是为何?”

  屏退所有宫女太监,那个明黄的身影一屁股坐在桌子旁,面色阴沉,语气不善,看起来似乎是来兴师问罪的。

  魏璎珞还怕他不来跟她兴师问罪呢!

  “嫔妾为何见忠勇公大人,瞒得过皇上么?”

  她的话语里更多的是对乾隆的反问,乾隆刻意忽视这一点,只道:“这件事已经过去了,魏璎珞,你不要再兴风作浪了。”

  “皇上,你们都在维护那个人,让我查无可查,如今我势单力薄,连自己的孩子也保不住,还能兴什么风作什么浪?”

  她坐在梳妆台前,把散开的发髻拢在一边,故作坚强的脸映在镜子里,但那双从来都充满了鲜活、不屈和灵动的眼眸里此刻分明写满了失落和无助。

  乾隆的心不由揪揪地发紧:“小十五之事,朕已下旨,岂可朝令夕改?但昭华……”

  魏璎珞失望之余又生出一丝期待。

  “朕早就打算将她接回你身边了,不过因为之前你还在养身子,朕才没有立即那么做。”

  “皇上说的是真的?”

  魏璎珞咬着唇,她既想哭,又想笑,激动的心情难以自抑。

  自从她失势被禁足之后,昭华就一直被养在太后身边,已经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她没见过女儿了,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魏璎珞岂能不想?

  太后去了五台山,不可能带着那么小的昭华一起去,只特意留下刘姑姑照顾昭华,机不可失,她肯定是要要回昭华的。

  “皇上,谢谢你,你知道吗?我真的好想好想昭华,想我们的昭华。”

  魏璎珞走到乾隆身旁,跪了下来,然后把头贴在乾隆腿上,发丝垂落而下,遮住了她掉落的泪,乾隆看不到她在哭,却能感受到她的悲伤。

  向来要强的女人,显示出的脆弱更能激起男人的怜惜。

  乾隆把人拉起来,拥进怀里。

  魏璎珞这么快就起复,并没有在各宫的娘娘中引起多大反响,众人早就习以为常了,好似在这个女人身上,无论发生怎样不可思议的事,都会变得没那么不可思议了。

  紫禁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至少,表面上是。

  一批宫女出去了,又一批宫女进来了。

  时间的流逝永远不会停歇。

  乾隆二十六年,年仅十三岁的福康安,便已出了尚书房,承袭云骑尉,被授三等侍卫之职,命在乾清门行走。[1]

  “康儿,你还小,是读书的年纪,这官场的勾心斗角也不是你一个孩子应该面对的。”

  “阿玛,我可以向你保证不会荒废学业,至于其他的,康儿也不惧。”

  那夜的交心之谈,虽然还不能令福康安完全释怀,但对傅恒也有了几分理解。

  只是,对福康安来说,还有一层更深的隔膜在,使他无法敞开心扉去接纳傅恒对他的好,他也没有脸心安理得地活在一等忠勇公之子光环下。

  “我是怕你太辛苦。”

  十岁以后,福康安就开始飞快地长起来,虽比傅恒还矮上不少,但较之平常的十三岁小孩却高出了一截,已然是个半大小子模样。

  不过,孩子再大,在父母眼里,依然是孩子。

  何况福康安满打满算,也堪堪才十三岁,确确实实还是个孩子。

  “我受得住,也不觉得辛苦。”

  侍卫实行的是三班倒制,皇上已经格外开恩,令福康安只上早班,即辰时至未时,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在尚书房时还要轻松些。

  福康安:“甘罗十二岁出使赵国,官封上卿,而我十三岁了,才不过是个小小的三等侍卫。”

  不过?小小的?

  傅恒不知该说福康安是无知者无畏,还是该说他太过狂妄自大了:“甘罗十二岁以后再无事迹传下来,伤仲永的故事你也学过,康儿,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好高骛远。”

  “你很聪明,于武学上也很有天赋,但……”

  “阿玛,你说的这些道理我都懂。”

  福康安打断傅恒:“我也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可你也教过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我还没有去做,你怎么就认为我一定做不到呢?”

  傅恒一时找不到话反驳,思考过后,他决定退一步:“好,既然你这么说了,阿玛便给你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可是,你应该明白乾清门的守卫多么至关重要?”

  “康儿明白。”

  福康安点头,又稍显困惑地问:“那我该怎么才能证明呢?”

  “阿玛会像以前那样定期对你进行考核,但阿玛不会因为你的年龄而降低标准,如果你不能达到标准,或是学业退步了,你就老老实实地给阿玛回尚书房去。”

  “好,我接受这个挑战!”

  福康安信心十足地答。

  东边的天空是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照在福康安朝气蓬勃的脸上,灿烂、热烈而耀眼。

  已经走远的傅恒回头看着巍峨的宫门下那个小小的笔直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有欣慰,有自豪,也不可避免的有很多担忧。

  喜塔腊尔晴,但愿你不会怪我。

  佼佼不群者,不可等闲视之,雄鹰注定要翱翔于天际。

  你也应该和我一样,相信我们的儿子。

  ——————————————

  [1]见百度词条,历史上福康安就是十三岁当上三等侍卫的,正五品的官。

上一章 喜塔腊尔晴,这是不是你对我的诅咒 论适配性重生最新章节 下一章 喜塔腊尔晴,你还做过什么惊天动地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