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唐文浩的小娇妻
本书标签: 校园  小说  有甜有虐     

母爱

唐文浩的小娇妻

晚上,从学校回来的路依旧很冷清。一年了,快放假了,今天路上很静,很静,我哼着小曲的时候才发现的。就像路面上的水泥和被树枝吊起来的叶子都在听我唱歌。

到家了,把车子停好,刚走进门,妈在旁边的沙发上坐着。我拎着书包正要往电脑屋扎的时候,妈突然说了句:“那个男人又来了”。我戛然止住了脚步。书包还由于惯性,以我的手为圆点做变速圆周运动。书包上有个铁拉索,是两年前那个男人帮我按上的,原本那拉索是塑料的,可他说那不结实。我还记得,那时候他不小心用锤子砸掉了半个手指甲,还傻呵呵跟我说没事,上医院看看就好了。回到房里时,我故意在门缝中看看,结果确实是我想的那样。他疼得龇牙咧嘴,用右手使劲捏着大拇指,血淌在垃圾桶里,拇指已经成了惨白色。他还是背对着我,我记得那时候我眼圈一下子就红了,鼻头也酸的不行。我把门推开,喊了声“爸!”他又戏剧式的把龇牙咧嘴的表情强行弯成了满脸摺的笑容。“我没事,就感觉指甲里有点痒,睡觉吧,啊!”我知道,我之所以成为一个好强的女孩子,都“怪”他!

书包拉索在地上摩擦着,发出金属特有的清脆的声音。他可爱唱歌了,没事就五音不全的来两嗓子。有时街坊邻居给他起外号,叫“大炮”。可见他歌声的杀伤力是很强的。想到这里,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嘴角是翘着的。“他,我估计是想你俩了,你弟去你大舅家了,我让他今天别回来了。我给他打电话告诉他你爹看你来了,你见他不,你弟弟说不见。我问他,那去学校找他咋办,他说他要告诉所有老师,不见那个男人。”妈的话又合上了我的回忆录。我说:“那他现在怎么样了?”“离了,之前那个小三贪他那点钱,他自己也觉事了,就离了。”妈停了一会,又说:“听你三姨姥说,他又搞一个。三十来岁,满脸黑疙瘩,就身条挺匀净,听说。”我说:“你早点睡,门锁好了,别的就别管了。我睡觉去了。”移动了步子之后才发觉,我攥着书包的手已经出汗了。我又想,是我的汗,还是书包的泪呢?

写字台里躺着一张照片,本来有相框的。只是被我摔碎了。那是张康复照。只有我和那个男人。我双手抱着打着石膏的腿。石膏已经裂开了。是我摔裂的。因为康复了,那东西便不再需要了。只是我还记得,他抱起我的时刻。他老了,蹲下去的时候很慢,很慢。因为是二楼,我的腿又不能经受太大波动。他又呵呵的说:“来!背上的干活!”十七年来,我从没认真看过他的背影。没有注意过,头顶的发根,其实都是白的。没有注意,他肩膀的肌肉松弛了很多,没有注意过,他的脊椎已经变形了,没有注意过,他那层为我修书包拉索而牺牲的半块手指甲,已经那么厚,那么厚了。他背起了我,我还记得当时我不敢用力气搂他的脖子,怕伤了他。我亦记得,他一路都在对我说“抓紧喽!别掉下去喽!”他一直都乐呵呵的。

从小到大,家长会都是漂亮的妈妈帮我开的。我很骄傲有个漂亮的妈妈。我从没让他去过。我嫌她不会说话,给我丢面子,嫌他穿土里土气的。现在我知道了,他土里土气的原因,就是我身上时尚的套装,潮流的打扮,前沿的消费。他牺牲了自己该享的福,把满足感都给我了。

我讨厌表里不一的自己,我明明对妈妈说,对你很反感,可还是惦记你过的如何。我是个贪婪的坏家伙。可是,你不知道,我在门缝里看你挣扎的表情,心就像在碎玻璃上被蹂躏一样。我不会表达爱,我跟你一样好面子,我从没直接关心过你,总是搞些“小动作”,然后等着看你欣慰转过去偷笑。其实你不知道的,还有好多好多……

父亲节那天,回家的路依旧很安静,白天我还在大声的提醒别人“今天是父亲节!赶紧打电话啦!过了这村没这店啦!”晚上,我自己依然在回家的路上,学着你,唱着你走调的歌……

叶子安静的坠落,再也不会回到树上了。你离开了这个家,我便知道你是不归的雁,不会往回飞的。但是,我想在今天告诉你,我长大了,翅膀硬了,可以像你一样坚强的忍痛,一样的飞了。只是,不知道别的雁有没有帮我稍那个我传达了很久的信呢:爸,我想你了!如果你看到了,你会不会又像原来一样偷偷的笑呢,抑或是摸着泪,后悔着什么……“母亲”是生命的源头,是生命的根本,这“根本”的地址是不会变的。

——题记

读罢《母亲》,我竟然长久无言。母爱?就像我们时刻都在呼吸,却忘记了它的存在。

一、水流动而不闻其声

《母爱》的中心人物尼洛芙娜曾是一个温顺、胆怯、受苦难折磨的普通妇女。然而由于一次激烈的革命斗争,她的生命因此而改变。

在沙皇统治下的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人承受不住被压迫、被剥削的痛苦生活,他们在无奈的情况下出来反抗,巴维尔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革命开始以后,尼洛芙娜对儿子巴维尔的担心是别人所不能体会到的。她天天都处于恐惧之中,因为她很清楚儿子的行为是当时社会的禁令之一。她忧虑自己的命运,更不敢憧憬未来,对儿子的行为她只能容忍。

终于有一天,她的担心、恐惧令她更加忐忑不安,最终还是忍不住对巴沙说:“你们究竟是在召开什么会议,为什么总在深夜召开呢?该不会是……”

巴沙似乎从母亲的表情中看出了什么,急忙解释到:“没什么,我们只是去凭我们自己的能力去探求革命的道路,凭我们的实力去寻找真理罢了。”

母亲对儿子的话虽然疑惑不解,但是她只有保持沉默。儿子的一言一行,给她的除了担心还是担心,除了包容还是包容,她无能也无力,她总有一种不祥的预兆: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她害怕,心慌意乱……

作为这样一位母亲,对儿子的付出难道还不够吗?虽然她很早以前就已经知道这样做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可是为什么呢?因为她相信儿子,她凭直觉认定:她的儿子一定能行。

二、水温顺而不可阻遏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母亲也成了革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他们举行会议时,她总是提前完成她的工作,静静地倾听着,这些时候,她总会有一种成就感,她可以放松自己。

可是到了最后,不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儿子由于“戈比事件”被捕,军官抓人时那种恶毒的行为使她憎恨至极,内心像燃烧起来,此时此刻,她恨不得使出全身的力气与军官拼搏,可她为了不给儿子出什么漏子,她还是沉住气了。

当她看见儿子在公文上签字后,她立即由激愤变为沮丧。眼中涌出了屈辱无奈的泪水。她握住儿子的手,屏住呼吸,慢慢低声说:“再见,巴沙,要用的东西都拿好了。”

“都拿了,不要惦记我……”巴沙带着沉重的心情低声对母亲说。

儿子被带走以后,母亲坐在长椅上,无力地闭上眼睛,低声地恸哭起来,把背靠在墙上,深深地陷入忧伤之中,对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极度委屈,她仰着头,久久地,一直在低声恸哭着——在这哭声里,倾吐出受伤心灵的哀痛。她对那些把儿子从她身边夺去的人充满了愤恨和憎恶,这种感情好似一块重重的石头压在心里而自己却无力将它推开。

天很冷,雨点打在窗上。她没有生炉子,没有做饭,也没有喝茶。当躺下睡觉时,她感觉到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独、空旷。近几年来,她已经习惯了在对某种重大的、美好的事物的日夜盼望中生活。年轻人在她周围热闹地、生气勃勃地转来转去,儿子严肃的面孔总在她眼前浮现——是他安排下这种令人惶恐不安却又美好的生活。现在他不在家,一切都随之消失了。

时间过得很慢,因为她至始至终都无法摆脱那种心情。她盼望有人来,给她一只“手”,将她牵出这个圈子,可是……雨点从屋顶上落下,凄凉的滴水声和挂钟的滴答声奇怪地交织在一起。整个房子好像在轻轻地动摇,周围的一切全是不必要的,在忧伤中变得毫无生气……

终于有人来了,她觉得自己有了希望,一下子激动不已,决定立即实行“救人计划”。对于生命危险她全然不顾,一心想着救出儿子——这才是当前她最重要的事。

作为这样一位年迈的母亲,难道是有人强迫她做有生命危险的事吗?不是,是爱的力量在推动她,使她不断向危险前进。

三、水滋润万物而消失了自我

儿子在法庭上精彩的演讲让很多的人感动,母亲也认为儿子应该有机会出狱了。她好兴奋,可是对那些早已被统治者控制的法官来说,这种行为简直就是找死。

可母亲并没有因此而罢休。她决定帮儿子去寻找真理,到世界各地去散发传单,以此来揭露社会的黑暗,使更多的人脱离虎口,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她艰辛的旅程开始了。火车上的“小偷”事件终于可以让她释放自己被压抑已久的心情,她抛出了传单,人们争先恐后地争抢着。看到这一幕,她将一叠又一叠的传单散发出去——这使她更加坚定并自信,她全身都绷紧了,内心的自豪感更加旺盛,一种被抑制的喜悦喷薄而出,她越来越沉着稳健,说话更加铿锵有力,她不断地散发传单,一叠一叠……

作为一名母亲,这难道就是她应得的吗?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她选择用生命来揭示真理,用黏稠的液体来换取平等,眼中燃烧着被别人肯定的勇敢的火焰,直到最后消失,这种坚强勇敢无畏的精神是多么可贵与深沉!

母爱如水……

上一章 祖国妈妈 唐文浩的小娇妻最新章节 下一章 好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