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直播:开局为秦始皇正名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历史  科普     

华夏介绍之少昊

直播:开局为秦始皇正名

少昊 [shǎo hào]

少昊,(前2422一前2322)又名少皞,姬姓,名挚,字玄嚣。也是远古少皞部落的首领称号, 又称白帝,号青阳氏,又号金天氏,与太皞都属东夷部落集团。[1]又降居江水,故称江氏。是黄帝长子,母亲为嫘祖(一说女节)。出生并降居于江水(古代山东西部的一条大河)边。《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本名

姬玄嚣

别名

少皞挚、青阳氏、金天氏

白帝

所处时代

上古时代

民族族群

华夏

出生地

江水(古代山东西部的一条大河)

出生日期

前2422年

逝世日期

前2322年

主要成就

发展繁荣了凤文化、为华夏族文明奠定坚实基础

图腾

玄鸟(燕子)、凤凰

职业

五方天帝之一

身份

华夏共祖之一

在位年限

前2395 ~ 前2322年

在位年限参考

三皇五帝年表

所处文化层

龙山文化

妻子

凤鸿氏

纪年

少昊元年----少昊74年

亲族

祖父少典、父亲黄帝、儿子蟜极、孙子帝喾

人物关系

蟜极

儿子

黄帝

父亲

读者都是大帅比简介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史记索引》曰:“降,下也,言帝子为诸侯。降居江水……即所封国也。” 《国语·晋语》说“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综上所述,玄嚣将居(即封侯立国)江水,为江国(江水之国)与江氏始祖。

《帝王世纪》曰: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

在少昊诞生的时候,天空有五只凤凰,颜色各异,是按五方的颜色红、黄、青、白、玄而生成的,飞落在少昊氏的院里,因此他又称为凤鸟氏。少昊开始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的图腾。后在穷桑即位大联盟首领时,有凤鸟飞来,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不久迁都曲阜,所辖部族以鸟为名,有鸿鸟氏、风鸟氏、玄鸟氏、青鸟氏,共24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凤凰总管百鸟,然后再有燕子掌管春天,伯劳掌管夏天,鹦雀掌管秋天,锦鸡掌管冬天。除此之外,他又派了五种鸟来管理日常事务。

孝顺的鹁鸪掌管教育,凶猛的鸷鸟掌管军事,公平的布谷掌管建筑,威严的雄鹰掌管法律,善辩的斑鸠掌管言论。另外,有九种扈鸟掌管农业,使人民不至于淫佚放荡。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漆工、陶工、染工、皮工等五个工种

读者都是大帅比凤国盛世

少昊见百鸟之国,到处呈现繁荣向上的景象,十分欣慰。他请来年幼的侄儿颛顼,帮助料理朝政。颛顼不负众望,干得很出色,深得伯父的赏识。少昊见侄子非常辛苦,就教颛顼弹琴

”少昊时期,是华夏凤文化的繁荣时期,现在江姓等有少昊血缘的族裔的姓氏图腾里,仍带有凤鸟或燕子图案。到黄帝时期,炎帝族和黄帝族融合,产生了早期的华夏族。夏启破坏禅让制后,引起了东夷部落与夏王朝的对抗。到夏后期,华夏两大集团,加快了融合速度。但到商纣王时期,欲完全吞并东夷,又引起对抗,周族趁机占领商族中心,而取代了商。

周武王立周后,周公旦与太公先后发动了,几次大规模的周征东夷战争,东夷势力范围被大大压缩。直到春秋末期,东夷完全融入了华夏族。华夏凤文化先于龙文化,存在和发展,在凤文化的基础上诞生和发展了龙文化。凤文化和龙文化,是华夏族两大文化支柱。

读者都是大帅比抚琴高手

据相关记载,少昊擅长弹琴。

(1)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鲧→禹→启→姒太康、姒元康、姒伯康、姒仲康、姒武观

(2)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姬己挚,又名玄嚣,黄帝长子)→蟜极→帝喾→契(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亥(又名振,前1875年-前1775年在位)→上甲微(前1770年-前1720年在位)→报乙→报丙→报丁→主壬→主癸(前?年-前1675年在位)→汤(商朝开国君主)→太丁、外丙、仲壬

(3)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契(前2096年-前?年在位)→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前?年-前1875年在位)→王恒(商部族首领,前1775年-前1770年在位)

(4)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弃(姬弃,史称后稷)→不窋(姬窋)→鞠(姬鞠)→公刘(姬刘)→庆节(姬节)→皇仆(姬仆)→差弗(姬弗)→毁隃(姬隃)→公非(姬非)→高圉(姬高)→亚圉(姬亚)→公叔祖类(姬类)→周太王(姬亶,史称古公亶父)→周王季(姬历,又称季历、王季、公季)→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朝开国君主)

(5)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台玺(姬玺)→叔均(姬均,也被周朝奉为先祖)

(6)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尧→丹朱

(7)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帝喾→挚(即:帝挚)

(8)盘古(姬古,配太元圣母)→有巢(姬巢,配缁衣氏)→燧人(姬燧,“三皇”之一,配华胥氏)→伏羲(姬羲,三皇之一,史称太昊,尊称羲皇,配女娲)→少典(姬典,配女登,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黄帝(姬元,字:轩辕,五帝之一)→少昊(又名玄嚣)→蟜极→业父(配女修)→大业(配女华)→伯益(又名大费,配姚氏)→大廉(长子)→怀文→文仲→隐→中衍→轩祖(戎胥轩的祖父)→轩父(戎胥轩的父亲)→戎胥轩→中潏→蜚廉(一作飞廉)→恶来→女防→旁皋→太几(一作太己)→大骆→秦非子(嬴非,秦国首任君主)→秦侯(嬴侯)→秦公伯(嬴伯)→秦仲(嬴仲)→秦庄公(嬴其)→秦襄公(赢开)→秦文公(嬴康)→秦静公(嬴鼎,未即位)→秦宪公(赢立)→秦德公(赢嘉)→秦穆公(嬴任好)→秦康公(嬴罃)→秦共公(嬴稻/嬴猳)→秦桓公(嬴荣)→秦景公(嬴石)→秦哀公(赢籍)→秦夷公(嬴扩,未即位)→秦惠公(赢宁)→秦悼公(赢盘)→秦厉公(赢刺,又称:秦厉共公)→秦怀公(赢封)→秦昭子(赢昭)→秦灵公(赢肃)→秦献公(嬴师隰/嬴连)→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驷)→秦昭襄王/秦昭王(嬴则/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嬴政称帝时,被追尊为太上皇帝)→秦始皇帝(简称秦始皇,名嬴政,秦朝建立者,中国首位皇帝)→嬴扶苏(嬴苏,史称公子扶苏)→秦三世(嬴子婴,史称秦王子婴)

(9)盘古(姬古,配太元圣母)→有巢(姬巢,配缁衣氏)→燧人(姬燧,“三皇”之一,配华胥氏)→伏羲(姬羲,“三皇”之一,史称太昊,尊称羲皇,配女娲)→少典(姬典,配女登,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黄帝(姬元,字:轩辕,五帝之一)→少昊(又名玄嚣)→蟜极→业父(配女修)→大业(配女华)→伯益(又名大费)→大廉(长子)→怀文→文仲→隐→中衍→轩祖(戎胥轩的祖父)→轩父(戎胥轩的父亲)→戎胥轩→中潏→蜚廉(一作飞廉)→→季胜→孟增→衡父→造父(赵氏)→渠父→安父→梁父→莒父→奄父→叔带(赵国始祖)→明祖(公明的祖父)→明父(公明的父亲)→公明→赵成子(赵衰)→赵宣子(赵盾)→赵庄子(赵朔)→赵文子(赵武)→赵景子(赵成)→赵简子(赵鞅)→赵伯鲁→代成君(赵周)→赵献侯(赵涣)→赵烈侯(赵籍)→赵敬侯(赵章)→赵成侯(赵种)→赵肃侯(赵语)→赵武灵王(赵雍)→赵惠文王(赵何)→赵孝成王(赵丹)→赵悼襄王(赵偃)→赵幽缪王(赵迁)

(10)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业父→大业→伯益→若木(伯益次子)→奄延→琛→铄→费昌(费姓始祖)

(11)盘古(姬古,配太元圣母) → 有巢(姬巢,配缁衣氏) → 燧人(姬燧,“三皇”之一,配华胥氏) → 伏羲(姬羲,“三皇”之一,史称太昊,尊称羲皇,配女娲) → 少典(姬典,配女登,生炎帝;配附宝,生黄帝) → 黄帝(姬元,字:轩辕,五帝之一,配女节) → 少昊(姬己挚,又名玄嚣) → 蟜极 → 帝喾(姬夋,五帝之一,字:俊) → 陶父(姬胤/李胤) → (追尊:德明皇帝)皋陶(姬咎繇/李繇) → 李恩成(第三子) → 李仁道 → 李知周 → 李义集 → 李忠卿 → 李勇元 → 李孝生 → 李友儒 → 李睦顺 → 李任长 → 李谦吉 → 李让泉 → 李中正 → 李和丰 → 李纯粹 → 李懿宗 → 李恭怀 → 李俭实 → 李庄严 → 李敬修 → 李齐心 → 李肃炳 → 李平明 → 李康强 → 李理征 → 李利贞 → 李昌祖 → 李彤德 → 李庆(次子) → 李承 → 李硕宗 → 李显 → 李奭 → 李环鼎 → 李爵 → 李寅龙 → 李熙宏 →李尧性 → 李辉(长子) → 李连顺(长子) → (追尊:先天太上皇)李敬(又名:李乾) → (追尊:唐圣祖/玄元皇帝)李耳(字:聃,世称“李聃”) → 李宗(字:尊祖,魏国干术大夫,封于假)李宗 → 李同(赵国将军) → 李跻(赵国安阳君) → 李恪(次子) → 李洪(秦国太傅) → 李兴族(秦国将军) → 李昙(字:贵远,秦国司徒) → 李崇 → 李瑶(次子,秦国南郡太守,封狄道侯) → 李信(秦国大将军,封陇西侯,帮助嬴政消灭六国) → 李超 → 李仲翔(次子) → 李伯考 → 李尚(长子) → 李广 → 李敢 → 李禹 → 李丞 → 李宏 → 李业 → 李翚 → 李善 → 李尤 → 李先 → 李长宗 → 李君况 → 李本 → 李次公 → 李轨 → 李隆 → 李艾 → 李雍 → 李柔 →凉景王李弇(yǎn) → 凉简王李昶 → 凉太祖/武昭王李暠(西凉建立者) → 凉后主李歆(次子) → 李重耳(李歆第三子) → 李熙 → 李天锡(一作:李天赐) → 李虎 → 李昞(一作:李昺) → 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 → 唐太宗李世民 → 唐高宗李治 → 唐睿宗李旦 → 唐玄宗李隆基 → 唐肃宗李亨(又名:李嗣升/李浚/李绍) → 唐代宗李豫 → 唐德宗李适 → 唐顺宗李诵 → 唐宪宗李纯 → 唐宣宗李忱 → 唐懿宗李漼 → 唐昭宗李晔 → 唐哀帝李柷

(12)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即玄嚣,降居江水,为江国与江姓始祖)

(13)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蟜极→挥公(张姓始祖)

(14)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少昊→昧祖→昧父→昧→台骀

(15)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穷奇、穷申

(16)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古蜀王、魍魉、梼杌

(17)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又称帝舜或虞舜)→商均→夷(尊称:夷伯)→强余→颉→思→友→龙→寿→仪(尊称:叔仪)→康仲→祖妫→发→妫方→振→维→固(史称:寿固)→敖→元捷→偃→姑益→公允→蔺→顼(尊称:顼叔)→野→无→胜→正(尊称:叔正)→献(尊称:献子)→亚(史称:亚寿)→原(史称:原寿)→延(史称:梦延)→妫阏(又写作:妫遏,尊称:遏父)→陈胡公(陈国开国君主)

(18)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又名卷章)→吴回→陆终→昆吾、参胡、彭祖、会人、曹姓(宴安)、季连(季姓、熊姓、芈姓、屈姓、景姓、昭姓始祖,楚国始祖)

①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本名熊蚤)→熊丽(鬻熊长子)→熊狂→熊绎(熊狂长子)→熊艾

②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本名熊蚤)→熊丽(鬻熊长子)→熊狂→屈紃(熊狂次子)

③季连→附沮→穴熊→熊完→熊服→熊元→熊机→熊杼→熊怀→熊胤→熊靡→熊祖→熊潜→熊仅→熊绅→熊克→熊成→熊单→熊辅→熊佐→熊文→熊浩→熊杰→熊启→熊苞→熊越→熊儃→熊俊→鬻熊(本名熊蚤)→端木侸(鬻熊次子,史称侸叔)→端木典(端木姓得姓始祖)

(19)盘古→有巢→燧人→伏羲→少典→黄帝→昌意→颛顼→称→老童→重黎(晋朝皇帝的始祖)

读者都是大帅比相关记载 史籍记载

《孔子家语》一书的说法:“黄帝者,少典之子,曰轩辕,生而神灵……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 汉代以后的书籍,多持《世本》说法。

《史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3] 《汉书》:“方雷氏,黄帝妃,生玄嚣,是为青阳。絫祖(即嫘祖),黄帝妃,生昌意。肜鱼氏,黄帝妃,生夷鼓。嫫母,黄帝妃,生苍林。”

汉代人的说法:“少昊帝曰清。清者,黄帝之子清阳也,名挚,土生金,故为金德,天下号曰金天氏。周迁其乐,故《易》不载,序于行。”黄帝是土,少昊就是金,源于五行之说,牵强附会,不可信。查阅《帝王家谱》,少昊与清不是同一个人、少昊与帝挚也不是同一个人。

晋《帝王世纪》也持这种观点:“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母曰女节,黄帝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女节梦接意感,生少昊,是为玄嚣。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故或谓之穷桑帝。地在鲁城北。”

《孔子家语》不是孔安国(公元前156 ~ 前74年)制造的伪书,是研究先秦史和儒家活动最有价值、最重要的一本信史。从时间上讲,此书成集于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是先秦早期的著作。而司马迁的《史记》,比《孔子家语》晚三百多年。《世本》大约是战国(公元前475 ~ 前221年)末期的著作,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里,也比《孔子家语》晚得多。至于说晋人皇甫谧(公元215 ~ 282年)的《帝王世纪》,出书年代就更晚了,大约是公元290年的著作,比《孔子家语》晚了七百多年。所以,孔子说的,肯定要比他们可靠和正确。

读者都是大帅比黄帝故里志

方雷氏,居于方山,黄帝妃,生休、青阳(少昊)。少昊生于穷桑(今山东省日照市),因他能继承太昊伏羲氏的德行,故称少昊或小昊。他曾以鸟作官名,并设有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的官,主要活动于今山东省菏泽市一带,擅于治水、农耕。少昊氏最初立国于今山东日照一带,后来建都曲阜(注释:休与帝鸿不是同一个人)。

少昊氏族,是史前重要支系,考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1、2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今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潮河镇丹土村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今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高兴镇南辛庄子村和安家尧王村周围)、两城(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西北)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中心;龙山中期之末,迁到了临朐西朱封(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南)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少昊氏的迁移过程,是不断发展壮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的社会转变。到龙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东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权实体取代。

昊字演变: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后来,随着史前陶文等新资料的发现,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分布于豫东皖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属太昊氏遗存。在鲁南和鲁北一带的大汶口文化,则是少昊氏遗存。这些实证研究,极大丰富了我们对海岱地区史前社会的认识。但同时又出现一个问题,海岱地区史前社会发展的鼎盛期,实际是龙山文化。如果认为少昊氏,只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就必须对它与龙山文化的关系,作出合理解释,否则将与少昊氏作为东夷族最繁盛支系的大量文献记载,产生矛盾。因此,就有必要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对少昊氏在史前,尤其是龙山时期的发展流变,进行探索,这有助于我们,准确评价少昊氏在海岱地区早期文明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2] [4]

在先秦典籍《列子·黄帝》中记述了黄帝身体不好,调养三个月,不亲政事而悟道的事:

黄帝即位十有五年,喜天下戴己,养正命.娱耳目,供鼻口,焦然肌色奸黪,昏然五情爽惑。又十有五年,忧天下之不治,竭聪明,进智力,营百姓,焦然肌色奸晦,昏然五情爽惑。黄帝……斋心服形,三月不亲政事。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弁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

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天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槌无瘙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碍,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黄帝既悟,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日:“朕闲居三月,斋心服形,思有以养身治物之道,弗获其术。疲而睡,所梦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朕知之矣!朕知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百姓号之,二百余年不辍。

列子这段所述内容,是黄帝悟道,并最终得以登仙的过程。分析列子所传承记述的,黄帝之后“二百余年不辍”,这就是传承于黄帝的少昊金天氏时期。少昊金天氏末期,《国语》记述:“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从这看,根据黄老学、老庄学说,所体现出的达观思想和逍遥自在、无我无物、追求成仙的处世态度(黄帝修道,道家的淡然思想、宽阔的胸襟,也促进了黄帝选贤,传位给少昊)。少昊时期,应是一个全民大自由大放松时期。那时家家有巫,人人寻仙通神,这客观上促进了神仙家及各项文化理论认识和发展,各族生活非常合乐[5] 。

《山海经·西山经》

“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其兽皆文尾,其鸟皆文首。是多文玉石。实惟员神磈氏之宫。是神也,主司反景。”[6]

《山海经·大荒东经》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山海经·大荒南经》

“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晋人郭璞在为《山海经》“甘渊”作注时说:“水积,则成渊也。”珂案:大荒南经云:“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原作日浴,据宋本改)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经文“东南海之外”,北堂书抄卷一四九引无南字,无南字是也。大荒南经此节疑亦本当在此经“有甘山者,甘水出焉,生甘渊”之下,乃简策错乱,误脱于彼也。此经甘渊实当即大荒南经羲和浴日之甘渊,其地乃汤谷扶桑也。

凤凰文化——丹凤朝阳

《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即此,亦即少昊鸟国建都之地。《尸子》(孙星衍辑本)卷上云:“少昊金天氏,邑于穷桑,日五色,互照穷桑。”谓此也。则所谓甘渊、汤谷(扶桑)、穷桑,盖一地也。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设工正、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以鸟命官(其实是用不同的鸟作各少昊部落的图腾),少昊的图腾可能是燕子(嬴)。同时,还与炎黄部族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

《春秋命历序》说,少昊传8世,500年。《易纬稽览图》说,是400年。后期,青阳氏强力四征,重兵苦之,遗之美女。青阳之君悦之,营域不治,大臣争权,远近不相听,国分为八(《逸周书·史记解》)。周朝时嬴熊诸族,徐、群舒、赵、秦、江、梁、黄等族,多是其后代。而《史记》则说,玄嚣不在帝位,是司马迁写《史记》时,根据汉武帝指示所作的误传。[7]

读者都是大帅比后代

少昊有好几个著名的后代,他们的外貌、性格、品德、才能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史书中略有记述的,有以下几位:

重,即句芒。有着人的面孔,鸟的身体,脸是四四方方的,经常穿着白色的衣服,出行时驾驭着两条飞龙。他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木神,和伏羲共同掌管着春天。木神拿着一个圆规一样的东西,掌管着春天的大地万物的生命。句芒还兼任着生命之神,如果某人多行善事,对国家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句芒就会给他增加寿命。

该,有着老虎的爪子,人的脸,浑身到处都是白毛。古籍中多称蓐收,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金神,和少昊掌管着西方一万二千里的地方。该负责查看太阳落山的时候,西边的霞光是否正常。除此之外,蓐收还掌管着天上的刑罚,如果有人做了坏事,危害了国家的利益,他就会对此人进行惩罚,轻则减少寿命,重则剥夺生命。

穷奇

穷奇,长得像老虎,肋下有一对翅膀。他能够听懂天下各地的语言。穷奇,是个是非不分的恶神,他看见两个人打架,就把正直有理的哪个人吃掉,而让凶恶闹事的无赖逍遥法外。但每年腊月初八,他和他的伙伴们,就到处寻找吃人的害虫,把他们赶跑或吃掉。

传说,他发明了弓和箭。

倍伐

他被贬到南方,作了缗渊的主神。

昧的儿子台骀,因为治水有功,被封在汾川(在今山西省临汾县)。

蟜极

蟜极,是帝喾、业父(大业的父亲)和挥公(即张挥,是张姓始祖)的父亲,大业的祖父,伯益的曾祖父,赵国、秦国、江国、黄国、梁国、徐国、费国的嫡系祖先。

穷申

穷奇的弟弟。

瞽穆

瞽穆,也作瞽目,他本无名字,因为他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东西,故称。史书中说他是一目国的建立者,其国在遥远的北方,这个部落的图腾是“一目人”(人只有一只眼睛,长在脸的中间部位)。

读者都是大帅比陵墓

古称云阳山,位于山东省曲阜市城东4公里处的高阜上,有中国金字塔之称。传为少昊的墓地,是我国著名古陵之一。陵阔28.5米,高8.73米,顶立12米,形如金字塔,故有中国金字塔之称。

读者都是大帅比遗迹

大汶口文化

《从大汶口到龙山:少昊氏迁移与发展的考古学探索》一文中说:“少昊氏,是史前东夷人的重要支系,考古发现的陶文和大墓证明,少昊氏不仅存在于大汶口文化时期,而且还延续到龙山文化时期,期间经历了不断迁移和发展的过程。其中大汶口晚期,以莒县陵阳河一带为中心。到大汶口末期,迁到五莲丹土一带。龙山早中期,又迁到日照尧王城、两城等地,在滨海地带,形成超大规模的中心。龙山中期之末,迁到了临朐西朱封一带,到龙山晚期,又迁到曲阜一带。“

少昊陵牌坊

“少昊氏的迁移过程,是不断发展壮大和文明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的社会转变。到龙山文化末期,少昊氏走向衰亡,被东夷新崛起的皋陶、伯益等政权实体取代”。

读者都是大帅比凤凰文化

据考证,《山海经》记载的少昊之国和羲和之国的甘渊(汤谷),在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内的天台山中。少昊时代对鸟的崇拜,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吴玉丽教授在《从古文字看先民的美意识与图腾崇拜》一文中又说:“百鸟之王少昊,名鸷,是一只鸷鸟,更是鸟崇拜最典型的氏族部落,在其氏族部落内,各氏族全以鸟为名。” 华夏文化图腾——龙凤呈祥 《左传·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鴡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的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九扈,为九农正、扈民无谣者也。” 自称为少昊后代的郯子,把上述传说归化为历史,固然不足为信,但作为反映少昊之国丰富多彩的鸟图腾崇拜,则是确信无疑的。而且,根据考古发现并证实,鸤鸠为布谷,爽鸠为鹰,鹘鸠为鸟、枭、雕。当时,以鸷鸟为图腾的少昊之国,征服并包容了分别以凤鸟、玄鸟、伯赵鸟、青鸟、丹鸟及五鸠、五雉、九扈等鸟类为图腾的大小部落(氏族),并给各部落(氏族)首领,按其势力和特氏,分别授予不同权限和职能的官衔,共同管理天下政事。

参考资料

[1] 俞鹿年.中国官制大词典.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4

[2] 丁再兴、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中国: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68-121

[3]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国学网 [引用日期2014-08-21]

[4] 文字资料参考《左传》《帝皇纪》《史记》等古书籍

[5] 张春光《华夏人文根源探寻》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05,第286页

[6] 《山海经》

[7] 参考资料来自范文澜的《中国通史

“在埃及神话中,所有的生命都是由拉神创造的。祂创造了季节、月份、植物和动物。而在中国神话里,少昊为了治理自己的国家,设立工正、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同时还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并创作乐曲。祂俩的功绩也都大同小异。

日神少昊

海上丝路的文化礼物

在中国神系里,少昊跟舜和帝俊还有羲和,都属于日神家族,但并非同一个来源,相对而言,祂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存在。比如,帝俊的故事里有战车,但少昊跟战车关系不大,反而跟船发生了纠葛;再比如说,帝俊和舜的故事里都没有鸟类,但在少昊那里,鸟却成了故事里的主角。这都显示出少昊神话的特立独行。

导致少昊神话独特性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原型不是从西部大陆的传播路线输入的,而是来自东方的海上,而且应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结晶。

我们知道,任何贸易都必须是双边的,有什么东西输出,就一定会有另外的东西被运进。过去,在研究丝绸之路的时候,人们总是习惯于谈论输出,而很少谈论输入,这是一个很大的认知误区。

根据考古发现我们被告知,在公元前一千年以前,也就是距今三千年左右,南方丝绸之路就已经形成。四川盆地生产的丝绸,被贩运到埃及,实现了单一货品的全球贸易垄断。既然如此,埃及出产的各种珍品,它的黄金、亚麻布和青金石,还有它的神话,为什么就不能被运到中国,成为创立第二代神话的素材呢?按照我的推测,少昊神话的原型,应该就是某条埃及货船舶来的文化礼物。

东晋时期的小说集《拾遗记》,讲述了少昊的父亲和母亲恋爱生子的浪漫故事。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个名叫皇娥的仙女,晚上独自在天宫织布,由于寂寞难耐,就丢下手头的活,独自一人乘木筏去游玩。她随风漂到了一个叫做穷桑的地方。

所谓穷桑,是一棵高大的桑树,也就是生命树的一种形态,它的果实硕大饱满,一万年才结一次,据说吃下它可以获得永生。

皇娥在这棵大桑下散步,意外邂逅了一位容貌出众的青年,祂自称是白帝的儿子,而祂的真实身份,就是那颗每天早晨在苍穹上闪闪发光的启明星,中国人叫祂金星,但也可能是埃及天狼星的化身。

祂跟皇娥相遇,两人一见钟情,迅速燃起爱情的火焰,然后携手登上木筏,一起出海游玩,以琴歌相和的方式互诉衷情。又过了一些日子,织女皇娥诞下了她跟金星的爱情结晶——少昊1。

尽管这个故事做了大幅度改造,但仍可以看出埃及原型的蛛丝马迹。埃及神话里的日神拉(Ra),是正午的太阳神,从埃及第五王朝,也就是公元前2494年-公元前2345年)开始,成为埃及最高神。祂诞生的时候,世界只是一片混沌黑暗的大水,叫做努恩(Nun)。

努恩跟大母神女娲一样,拥有巨大的创世力量,从她体内升起了一座叫做Ben-Ben的小山,山顶上站着一位威风凛凛的大神,那就是日神拉。这个故事在向我们暗示,拉其实是从水神的身体里诞生的。

拉的交通工具是太阳船,白天坐一条穿过人间,晚上则坐另一条船穿过黑暗的冥界,而在第二天早晨重新诞生2。回过来看少昊的出生,祂的父亲金星和母亲皇娥就是坐着木筏谈恋爱的,祂们的舟筏也穿过了白天和黑夜,由此诞生了少昊。在这里,少昊神话跟拉神话保持了某种微妙的同位性。

鹰首人身的日神拉(Ra)

在埃及神话里,有一个主管黄昏的日神,叫阿图姆或阿吞(Atum),后来跟拉合并,被称为拉·阿图姆。少昊由于在“昊”字前被冠以“少”字,以致很容易被当作司管早晨太阳的神,祂早年的行为,也的确像是一个朝阳神,诞生在东方的海上,像早晨的鸟儿那样充满生气。

但根据《山海经·西山经》的记载,少昊在晚年领着一个叫做“该” 的儿子,也就是金神蓐收,去当了西方的大神,两者共同管理着黄昏的太阳,还有西方一万二千里的广阔领土3。这跟正午的日神拉与黄昏日神阿图姆合并的情形,几乎一模一样。

我们知道,埃及还有一位很有名的大神叫荷鲁斯,祂是法老的守护神,后来在埃及神系里,祂跟拉也发生了合并,叫做拉-荷鲁斯。由于荷鲁斯被沙漠之神赛特挖出左眼,只剩下一只眼睛,所以祂是“独眼神”,但祂的这只独眼非常有名,世人称之为“荷鲁斯之眼”,代表太阳的价值,直到今天,这只眼睛都是全球时尚设计界的基本元素。

无独有偶的是,《大荒北经》也记载说,“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少昊之子。4”这就是在说,北方海外有一个国家,叫做“一目国”,这个国家的人(神)只有一只眼睛,长在脸的中央,据说是少昊的儿子。这里的所谓“一目国”,应该就是崇拜荷鲁斯的古埃及。

拉有各式各样的形象,但最常见的,是鹰首人身,头顶上有一个日盘,及一条盘曲在日盘上的眼镜蛇。有时候,它是一轮金色的圆盘,要么是一个中间带一个点的圆圈。这些似乎就是“昊”字的起源。“天”的象形字是一个人形,上面加上中间带有一点的圆圈,由此组成“昊”字。汉字“昊”,仿佛是被设计出来描述“拉”的专用字符。

在埃及神话中,所有的生命都是由拉神创造的。祂创造了季节、月份、植物和动物。而在中国神话里,少昊为了治理自己的国家,设立工正、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同时还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并创作乐曲。祂俩的功绩也都大同小异。

位于山东曲阜的少昊陵

拉的长相是鹰头人身,看起来就像一个“鸟人”,而在少昊神话里,祂所建立的国家被进一步发挥成了鸟国。祂的官员几乎全部都是禽鸟:祂的总管是凤凰,掌管四季天时的是燕子、伯劳、鹦雀和锦鸡,掌管兵权的是鹫鸟;负责建筑和营造的是布谷鸟,掌管法律和刑罚的是鹰鸟,专门提不同意见的言官是斑鸠,还有五种野鸡,分别掌管木工、金工、陶工、皮工、染工等五种工艺5。不仅如此,由于埃及神话里太阳和鹰鸟的二象性,导致中国神话也出现了日鸟的二象性,这甚至影响到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在北方方言里,“日”等于“鸟”,而“鸟”又等同于男性生殖器,于是这三者发生了奇怪的混合。当然,关于这些民间俚语,因为某种禁忌的缘故,我就不在这里细说了。

山东不但有少昊的神话传说,甚至还有一个祂的陵墓,位置就在曲阜,是一座台锥形的石头金字塔,顶部建有一个微型神庙。这座少昊陵的样式,在整个中国都是独一无二的,它跟本土的坟墓造型截然不同,而是典型的来自异域的金字塔结构。

据说,少昊陵是宋代所建,但应该只是完成了最后的修葺工作,而它的真实建造时间,可能早于汉代,甚至就在先秦。历史上,它曾经被当作祭奠黄帝的地点,后来才恢复了少昊陵的面。跨越半个地球,太阳神的庙宇恒久地屹立在东方大地上,向我们揭示出神话传播的真相。

作为东夷人的故乡,山东的地理位置是非常独特的,来自埃及的货船,只要越过马六甲海峡,就能在东南季风和黑潮的鼓动下,便捷地抵达山东沿岸。同时,渤海湾还是前往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必经之路。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山东曾经扮演过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少昊神话,就是丝绸之路送给东夷人的精神礼物。

荷鲁斯之眼与圣甲虫

注:

1. 《拾遗记》:“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经历穷桑沧茫之浦,时有神童,容貌绝俗,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乎水际,与皇娥燕戏,奏㛐娟之乐,游漾忘归。穷桑者,西海之滨,有孤桑之树,直上千寻,叶红椹紫,万岁一实,食之后天而老。帝子与皇娥泛于海上,以桂枝为表,结熏茅为旌,刻玉为鸠,置于表端,言鸠知四时之候,故春秋传曰司至是也。今之相风,此之遗象也。帝子与皇娥并坐,抚桐峯梓瑟。皇娥倚瑟而清歌曰:‘天清地旷浩茫茫,万象回薄化无方。洽天荡荡望沧沧,乘桴轻漾着日傍。当其何所至穷桑,心知和乐说未央。’俗谓游乐之处为桑中也。白帝子答歌:‘四维八延眇难极,驱光逐影穷水域,璇宫夜静当轩织,桐峯文梓千寻直,伐梓作器成琴瑟,清歌流畼乐难极,沧湄海浦来栖息。’及皇娥生少昊,号曰穷桑氏,亦曰桑丘氏。”

2.参见魏庆征,《古代埃及神话》。

3.《山海经·海外西经》:“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袁珂《山海经校注》:“此神或以為是少皞之子。《吕氏春秋·孟秋篇》‘其神蓐收’,高诱注云:‘少皞氏裔子曰该,皆(实?)有金德,死托祀为金神。’或以为是少皞之叔。《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曰重,曰该,曰修,曰熙,实能金木及水。使重为句芒,该为蓐收,修及熙为玄冥。世不失职,遂济穷桑。’《尚书大传》云:‘西方之极,自流沙西至三危之野,帝少皞神蓐收司之。蓐收,少皞之佐也’。”

4.《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一目,当面中生。一曰是威姓,少昊之子,食黍。”

5.《左传·昭公十七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大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五鸠,鸠民者也。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

本章完

未完待续

读者都是大帅比不喜勿喷,谢谢

上一章 华夏介绍之黄帝 直播:开局为秦始皇正名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华夏介绍之颛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