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深离锁
本书标签: 古代  悲局  篡改历史   

第二十八章

深离锁

钱塘江依旧日夜不息地奔流而过,金色的迎春花在春天夕照下的江畔开得如火如荼,江水被晚霞映照成绚丽的颜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江南特有的美景,在周离的梦中不知道反复出现了多少次。如今,她终于回来了。

立在江畔,周离极目远眺,努力把思绪从京城的时光里抽离。

一阵清风吹来,乌桕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她踮起脚,伸手摘了几片,想起母亲亲手做的乌米饭的鲜美滋味,不禁微笑了。

身后传来小弟周通的声音:“姐姐,娘叫你回家吃饭!”

周离回过头,凝视着胞弟。当年离家的时候,周通才是个六岁的顽童,如今却已长成十三岁的英俊少年了。爹爹说他读书不成,却是块习武的好料子,尤其练得了一手好箭术,例无虚发,日后自会在行伍中求得前程了。

周通被她看得有尴尬:“姐姐,我脸上莫非有花儿不成?”

“没有,姐姐只是见你越长越英武,想着不知道什么样的姑娘才能配得上你呢。”

“你就别为我的终身操心了,倒是你的事情。今儿那汤媒婆又上咱家的门了,跟娘在房里嘀咕了半天。”周通叹了口气,担忧地看着姐姐。

周离心中一沉。自打回乡以来,爹娘就托了各方亲友为她物色婚事。钱塘江依旧日夜不息地奔流而过,金色的迎春花在春天夕照下的江畔开得如火如荼,江水被晚霞映照成绚丽的颜色。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江南特有的美景,在周离的梦中不知道反复出现了多少次。如今,她终于回来了。

立在江畔,周离极目远眺,努力把思绪从京城的时光里抽离。

一阵清风吹来,乌桕树上的叶子沙沙作响。她踮起脚,伸手摘了几片,想起母亲亲手做的乌米饭的鲜美滋味,不禁微笑了。

身后传来小弟周通的声音:“姐姐,娘叫你回家吃饭!”

周离回过头,凝视着胞弟。当年离家的时候,周通才是个六岁的顽童,如今却已长成十三岁的英俊少年了。爹爹说他读书不成,却是块习武的好料子,尤其练得了一手好箭术,例无虚发,日后自会在行伍中求得前程了。

周通被她看得有尴尬:“姐姐,我脸上莫非有花儿不成?”

“没有,姐姐只是见你越长越英武,想着不知道什么样的姑娘才能配得上你呢。”

“你就别为我的终身操心了,倒是你的事情。今儿那汤媒婆又上咱家的门了,跟娘在房里嘀咕了半天。”周通叹了口气,担忧地看着姐姐。

周离心中一沉。自打回乡以来,爹娘就托了各方亲友为她物色婚事。

本来,由于母亲持家有方,她家这几年来又添了一百多亩地,再加上父亲在十里八乡的好名声,为她择一门合适的婚事原本不难,难就难在她的年纪。她已经二十二岁了,谁家会娶个老姑娘呢?

本乡有个孙乡绅,年纪已过五十,新近丧妻,知道她难嫁,便托了汤媒婆上门求她做续弦,被母亲断然拒绝之后,依旧不死心,三番五次地上门唠叨。

见姐姐脸色不愉,周通暗悔失言,拉住了姐姐的手:“娘做了你最爱吃的荷叶粉蒸肉,快回家吃吧。”

晚饭时,见娘眉头紧锁,便知她是为自己的婚事忧心,周离轻声道:“娘!女儿若是真嫁不出去的话,便在家吃长斋,陪娘过一辈子,不也强过在宫中当宫女孤单终老?凡事还是往开了想才是。”

周父见妻子眼中泛起泪花,便正色道:“离儿才回来不到一个月,你急什么?我就不信,凭我女儿的容貌、才学、品行,会嫁不到可以匹配的女婿!”

“可是,又到哪里去找年过二十尚未婚配的男子?那些年龄太小的,又如何相配?”周母讷讷道。

周父突然想起一事,忙道:“我有一位老友,便在邻镇坐馆。

上次听他说,他门下一个弟子甚有才学,已经中了秀才,只是因为家贫,二十五岁了尚未娶妻。依我看,此人正是咱家的女婿。”

周母也是眼前一亮,兴奋地说:“家穷算什么?咱们贴给他几十亩地做嫁妆,还愁离儿将来没饭吃吗?”

见父母如此为自己打算,周离努力不将泪水洒到碗中,深深吸了一口气:“女儿但凭爹娘做主。”

上一章 第二十七章 深离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