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林深见梅落
本书标签: 古代  中医  古代穿越     

传授防疫遇阻

林深见梅落

这时也到了秋收的季节,这年有点小旱,谷麦产量不如去年,好在全县都在种番薯,粮食总产量,不降反升,因此番薯以更快的速度在整个驿州府普及开来,鹰城、南阳、信阳、襄阳等附近州府也开始推广番薯,也学遂丘县挖井修渠。

这个秋天,制镜能人孙先生也到了遂丘,梅襄看到孙先生时下巴差点掉地上,她总觉得孙先生是一个成年人,见到才发现孙先生像她一样,也才十多岁的孩子,瘦瘦弱弱的,身体似乎不太好,但眼睛神采奕奕,看得出来是个聪明人。同来的还有一位秀丽而憔悴的妇人,是他的母亲,他的父亲两三年前已经去世。梅襄方想起,自己那个世界,孙先生好像出生的比较晚,还英年早逝。但愿,在这个世界,孙先生的日子能好过一些,命也能长一些。这一世的孙先生叫孙云,贺琦早接到消息说孙云自小体弱多病,所以孙云一到,贺琦便把吴大夫和梅襄请来给孙云瞧病。孙云的病不是什么大病,主要是营养不良,精神也受过打击,梅襄给他开了一些逍遥丸加减,健脾开郁。在遂丘,如果能衣食安定地养着,又有贺琦制作的那些玻璃给他研究分散注意力,想必会慢慢好起来的吧。

又过了半个多月,贺琦亲爱的宋先生也到了。宋先生像吴大夫一样,是位瘦瘦的大爷。宋先生来时,还带来了一个好东西,土豆,因为形状和马铃铛比较像,也有人叫它马铃薯,后来遂丘的人见这东西口感有点像山药,还有人给它起名山药蛋。宋先生带来的土豆虽然只有草鸡蛋那么大,但土豆耐旱,吃多了也不会反酸,还可以和番薯一起吃,贺县令听到,直叹是个好东西,下令来年春天试种。梁道长正好也在观中,还特地为了土豆到贺家拜访。贺琦随后带着宋先生去自己的玻璃工坊参观,宋先生挺感兴趣,说要写进他的书里,贺琦兴奋不已,请宋先生教他怎么采集、冶炼一些化学原材料。

吴又可、宋应星、孙云球,这么多巧合,贺琦和梅襄都觉得,这个世界与他们那个世界,似乎有某种对应关系。贺琦提议,要不他们去找找有没有一个像徐光启的人。不过贺琦提出来不等梅襄说话,他自己就否了,徐光启是官员,不像这几位,都是庶民,不好请,再说,以什么理由请。这几位为了生计会来,徐光启有什么理由来?贺琦让梅襄想想明末的医家、科学家之类的还有谁,他暂时想不起,他历史学得不好。梅襄除了徐霞客,也想不起还有谁,高中那点历史知识,好多都忘了:“我知识面比较窄,主要集中在医学这一块,其他方面,平时不太留意。“

“那你怎么知道孙云球的?”

:“好像以前看过一篇什么文章就记住了。”

“你记性真不错!”

“也没啦,感兴趣的才记得住,不感兴趣的过目即忘。”梅襄挠挠头,嘿嘿笑笑。

“徐霞客好像是喜欢游历我们祖国的河山对吧,那应该对各地的地形什么的比较熟悉,我也让人去打听打听吧。”贺琦看着夕阳,若有所思,扭头看看夕阳余晖下的梅襄:“哎,你今天眼睛怎么了,右边的眼睛,是不是有点肿?”

“我长针眼了。”梅襄心道你终于发现了呀,我右眼半眯着半天了。

“你是不是看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

梅襄长叹一声:“为啥长针眼就一定是看了什么不该看的东西,我用眼过度不行吗?”一个二个的都问她是不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切!

“好了,知道你很累,你先回去休息吧,下次有事再约你出来。”

“好。组织全县医户学习的事,你记得提醒你父亲别忘了哈。”

“放心吧。对了,你赶紧把学习材料整理出来,我让人去刊印。”

梅襄指指自己的眼睛:”大哥,我已经尽力了,不要催,再催眼睛就要瞎啦!总之能保证学习班开班时,材料发到医户们手中。“

贺琦挠挠头,呵呵干笑两声:“抱歉,抱歉,忘了。那行,下次见。”

梅襄回到安平医馆时,林深和吴大夫刚结束一天的诊病。现在林深也开始单独看诊了。林深叫梅襄上前:”来,我看看你眼睛好点了没有。“说着洗干净手,扒开梅襄的右眼皮,

吴大夫也过来看了一眼:”嗯,已经长熟了,可以扎开排脓了。小深等下给师傅搭把手。“

于是梅襄的右眼就被他们俩扒开眼皮扎了一针,挺疼的,像扎痘痘一样。本来如果发现得早,可以不用受这个罪的,但梅襄昨天以为眼睛不小心碰到什么了才会痛,没有在意,哪曾想自己会长针眼。等到今天早晨,眼睛已经肿起。为此林深还打趣她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梅襄故意气林深:“是啊,都是因为看了你,我才长针眼。”让你说我看了不该看的东西。

气得林深揪住梅襄,粗暴地猛揉她耳朵,把两个耳朵都给她揉的红红的,然后揪着她右耳去拿银针,梅襄知道他这是要给她耳尖放血治疗针眼,倒也没挣扎。谁知林深按住她右耳,狠狠扎了一针,边挤血边道:”看我你会长针眼,嗯?我让你再说,再说左耳朵也扎一针。“

梅襄赶紧捂住左耳朵,你个臭小子,下手可真狠,疼死老子了:“林深你虐待患者!”

林深扬扬手里的银针:“你再说一遍试试?”

梅襄怂了,打,打不过,跑,跑不过,谁让自己比他小一岁呢,算了,何必逞口舌之快:“不说了,不说了还不行吗?”

“你是看我才长针眼的吗?”

梅襄赶紧摇摇头:“不是,不是,师兄长这么漂亮,多看两眼还来不及,看了哪里会长针眼。”

“你说谁漂亮?”林深又扬扬手里的银针。

“不是,你听错了,我是说你帅!”梅襄有点纳闷,这个臭小子今天是怎么了。

“这还差不多。算了,放过你的左耳朵。”林深最近从医馆伙计的口中得知,那些富贵人家养娈童的会形容那些男孩子漂亮,他没被人贩子卖掉,他不是娈童,他不想被人这么形容,梅襄又哪里知道这些弯弯绕绕,毕竟伙计谈论时她又没听到。

吴大夫看他们打打闹闹的,提醒他们小心点,不要被针扎到,倒也没有呵斥。小孩子哪有不打架的,他觉得他这俩徒弟已经很乖很让他放心了,偶尔皮一下也没关系。

这晚有人请诊,吴大夫背起药箱出去了。梅襄右眼敷药,没再写教材,她念,林深写。本来之前梅襄已经整理过一遍相关知识,但是跟吴大夫学习后,她觉得还是再加上吴大夫的点评会好理解一点,也利于传播,所以又重新整理了一遍。

像等到秋粮种完,农闲到来时,遂丘县的医户们接到分批到安平医馆学习的命令。安平医馆如今名声大噪,医户们看到竟然有到安平医馆免费学习的机会,其实不用官府下令,他们也很积极。但有官府出面,不用担心没机会,也不用送礼,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大家乖乖按官府安排前去学习。

有贺县令支持,县衙的人办事非常尽心,授课地点安排在县衙旁边的玲珑书院。这次授课的形式有点像现代医疗圈的培训班,为期两天,需要在县城住宿,为此,官府也统一安排了食宿,就在街上的客栈,当然,是下等房,有不满意的,可以自己出钱另找地方。多数医户都是来自乡村的穷人,倒也没几个挑剔的。

当遂丘县的第一批医户们接到教材,发现要学的是瘟疫防控要点,而不是令吴大夫出名的疑难杂症,都不免露出失望之色。吴大夫、梅襄、林深他们也早料到会有这种情形,做了事先准备,授课前由贺县令的付师爷先给众医户做动员大会,付师爷能言会道,在他的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下,再加上之前有梅襄他们放出去关于鼠疫和番薯的预言,现在番薯已经被证实是个好东西,那么鼠疫也极有可能是真的,众医户都认识到,鼠疫是真的有可能传播到他们当地,防疫知识关系到身家性命,疑难杂症治不好死不了几个人,但是鼠疫防治不住,会整村整村的死人,人都死了,要名声和金钱有何用!因此,学习时,倒也分外地认真。

只是关于戴口罩,有人有异议,吴大夫便拿瘟疫流行时医者多以布巾蒙面、仵作验尸也要用布巾蒙面做解释,梅襄和林深拿出口罩、布巾现场佩戴示范给大家,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口罩比布巾密闭性好一点,能更好地保护医者。众医者很快接受。等到第二天讲鼠疫的治疗,提出异议的医者更多,毕竟,大多数人,自小都是学习伤寒论长大的,对吴大夫的疠气之说以及治疗方法,多不能接受,林大夫拿出梅襄曾经给他举过的尘埃和寄生虫之类的例子,一些医者才勉强接受。林姑姑已经听林大夫说过一次,这次倒是接受了,周大夫依然不接受。

这多少也在意料之中,总体,比梅襄预料的,差那么一点,她还以为有吴大夫这个前太医、现名医的头衔在,多数医户会像现代社会的医学生、住院医去各种学术大会听课,各专业大佬讲什么大家就信什么一样。可是,这里是古代,还是崇古的古代,中医理论体系成熟得太早,语言又太过简练,一句话可有不同的理解,拿去治病,有可能都有效,所以没有人敢轻易提出新的理论学说。不像现代医学,理论和药品总在不停地更新,大家的医学知识也要不停地更新,不及时更新就会被淘汰,所以很容易接受新知识。

每期学习班,为督促医户们用心学习,学习结束后都会进行考试,考试不合格者,参加下期培训,且食宿自理,如此,每期培训倒也强制大家记住了关键知识点。学习结束后,教材都给医户们带走,为防他们学过就忘,吴大夫他们又借住官府之手强制命令,所有来学习的医户,教材一定要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或损坏,官府会在收粮税时到各家检查。

等到来年二月,总算结束了十天一轮的防疫培训。这时,梅襄十二岁,林深十三岁,林深开始进入变声期。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冷,即便有林深每晚给她暖手暖脚,梅襄手脚还是长了冻疮。

贺县令的直属上级驿州府的知府俆知府召见过贺县令后,通知吴大夫前去驿州府传授防疫知识。在驿州府,名医更多,还有两个从太医院退老还乡的老太医,吴大夫传授防疫知识遇到更多的阻挠,不少有名望的大夫直接在课堂说他们是胡说八道,多数人将信将疑,只有少部分人接受。这让梅襄他们不得不考虑改变策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身躬力行,拿事实说话,才更有说服力。

上一章 安平医馆 林深见梅落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一路艰难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