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作者娱乐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哇塞  定时弃坑啊哈哈     

第十五章

作者娱乐

编者按:相信看过DC电影《海王》的人,对于片中“海马王”所使用的重要道具“三叉戟”肯定不会陌生。而熟悉古希腊神话的人,也能知道这款三叉戟的原型,正是古希腊神话中,海王波塞冬所使用的三叉戟。那么这种武器在现实里中,是不是实战武器呢?除了海王之外,还有人使用它吗?

▲《海王》

有关三叉戟的起源,目前其实还颇有争议。不过参考古希腊神话中,其使用者是海神波塞冬,并且在后来的古罗马角斗士中,三叉戟多是和渔网配合使用,因此这种武器的起源,很有可能正是来自于古希腊地区的渔民所使用的鱼叉。但三叉戟到底是先作为神话中,波塞冬的标配武器,还是先作为现实中古希腊大规模使用的武器,对此目前还不得而知。

▲海神波塞冬是三叉戟这种武器最著名的使用者

不过有关三叉戟这种武器,在欧洲古典时代,其实最大的客户,并不是古希腊的神明或者什么军队,而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团体——角斗士。古罗马时代的角斗士表演,由于本身要兼具视觉效果,以及搏杀角斗士之间本身搏斗的情况,因此使用的武器基本都是具有实战性,但是却更加注重于个人的搏斗。因此,这虽然证明了三叉戟本身作为武器,的确适用于搏斗厮杀,但是其是否能够大规模应用于战场这个问题,从罗马军队的武器配置来看,还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的。

▲古罗马角斗士

不过古罗马角斗士对于这种武器本身的使用方式,却依然值得一说。正如前面所说的,他们常常将三叉戟与渔网搭配组成一个“渔民套装”。虽然这总搭配本身,可能有着大量情怀和视觉效果的考量,但从实战角度来看,这个组合却依然有着很高的杀伤力。这种搭配的使用方式,是先将渔网套住敌方角斗士,以此来阻碍对方视线和动作,然后再趁机找机会,用他们三叉戟,将对方一击毙命。不过这种组合也有着他们巨大的缺点,那就是使用这种战术的角斗士,必须身手敏捷,否则很难能够抓住宝贵的战机。也因此,这一类型的角斗士,往往并不会穿着太多铠甲进行防御,更容易被地方角斗士杀伤。

▲古罗马时代马赛克画上的角斗士角斗场景

不过伴随着罗马角斗士角斗的衰落,三叉戟这武器在欧洲也逐渐成为了一种较为边缘的武器。但正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三叉戟在欧洲古典时代,还被作为角斗士的武器时,在东亚,它们却有着不同的历史。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古希腊的宗教文化,也被随之传播到了东方。而三叉戟这种带有宗教性质的武器,也很快进入了亚洲地区的宗教。最经典的,莫过于印度教中的三相神之一——湿婆。

▲印度犍陀罗时代希腊化的湿婆像,在此之前发现的疑似湿婆的雕刻中,并没有发现三叉戟的痕迹。

而伴随着印度本身对于东南亚地区的宗教影响,三叉戟这种武器,也随之传入了东南亚地区,并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武器种类,一直演化发展到了近代。虽然有关东南亚早期三叉戟的发展还缺少文物,但是从后期一些制作精良的三叉戟来看,这种武器和欧洲古罗马角斗士们所使用的三叉戟已经有了巨大的差别。亚洲版本不再将三叉戟的三个锋刃一体制造,而是将其打造成三个独立的尖刃,并且在平时不使用时,还会套上戟鞘进行保护。

▲缅甸18世纪时期的三叉戟

三叉戟本身,还有一个重要的发展路线,就是在中国。中国在汉代时期,诞生了一种外形与欧洲三叉戟完全相同的武器——叉。虽然两者是否有直接继承关系,目前还缺乏文物的证明。但是从四川成都市西郊土桥镇西侧曾家包出土的东汉时期墓葬中,发现的画像砖来看,叉在汉代就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实战武器。

▲东汉时期四川成都市西郊土桥镇曾家包汉墓中出土的画像砖,其中类似欧洲三叉戟的叉和其他实战武器被放置在了一起。

不过谈到叉在中国的历史,就有另一种极为类似的武器不得不谈,那就是镗钯。不过,目前已知东汉时期便已经出现的叉,和宋代才出现的镗钯,到底有没有传承和血缘关系,是在没法考量了。但根据宋代之后的兵书分析,镗钯主要是由步兵的长枪所演化而来,是形制多样的步兵武器。而与之相对的,叉则变化较少的骑兵武器。另外要特别提到的是,《西游记》猪八戒的那个“九齿钉耙”,其实是镗钯类刺击武器,而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真的是个干活的耙子。

▲形制多变的镗钯

不过,无论是叉还是镗钯,亦或是有着其他名字的同类型武器,它们的主要攻击方式,无一例外,都是以刺击为主。但相对于普通的枪矛,这类武器由于其外形,因此刺击并非是简单的一点,而是两到三点甚至更多,其额外的那些杀伤部位,也可以降低因为敌方躲闪而产生的刺空概率,以及在狭窄地方能拥有更大的杀伤范围,限制敌方的活动范围。同时这一类武器的更重的刃部,虽然在使用时会增加使用者的体力消耗,但同时也让对方更难抵挡。

▲镗钯手在鸳鸯阵中往往被配置在后方,以此为其他士兵提供掩护

不过对于骑兵所使用的叉镗钯类武器,虽然就像步兵手中的镗钯一样,能依靠更重的刃部所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更多的刺击点,给无甲目标更大的伤害。但同时,这类武器的分叉结构,也让其在面对着甲敌人时,很难给敌人来个深刻的“透心凉”。

▲叉的主要两大分支文叉河武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两杈的类别。

当然,在骑兵战斗中,叉镗钯类武器也可以在战场上发挥一些特别的作用。比如在近身格斗时,剥夺敌方的武器,或者在冲锋时,依托叉的外形,将敌人叉或钩下马。但这些使用方式本身,对于叉的形制变化需求不大,加之叉的使用本就有限,也因此叉的性质变化和发展,相对于作用更大的镗钯,也自然要趋于保守。

▲《平番得胜图》中,使用文叉的明军骑兵

不过正如同其他丰富多样的冷兵器一样,伴随着火器的崛起,无论是三叉戟、叉还是镗钯,它们最终无可奈何的走向了衰落和消亡,逐渐成为收藏者或者民间习武者把玩的民间武品与收藏品,并在文学艺术娱乐方面拥有特殊的生命力。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静默之鸮,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

本文经授权发布,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阅读15475举报

三叉戟

三叉戟是一种多见于神话的双手用长柄兵器。本为希腊神话中海神——波塞冬的武器。它的外形和长柄的鱼叉相似,中间刺较长而两侧的较短。有些时候两侧的尖刺向外弯,并且一般没有倒刺。

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

立即评论

本游戏郑重承诺:所有装备萌宠皆可掉落,永不收费!

00:24

上线领元宝,妖灵免费送

立即下载

召唤无限

广告

喀喇汗王朝扩张:《西游记》中狮驼国原型,背后是西域佛国的尸山

冷兵器研究所2020-9-14

选马匹体质还要分湿润、干燥?聊军马前,这篇战马宝典一定要读

冷兵器研究所2020-5-28

射程威力堪比AK47,让金兀术赞叹不已,这个大宋神器为何失传?

冷兵器研究所2019-10-29

少林僧兵抗倭秘籍—不靠武勇靠军阵

冷兵器研究所2017-8-16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是害怕别人也黄袍加身?这事你真误会他了!

冷兵器研究所2019-3-21

各兵种我都有,索性就建国吧,说说英法百年战争中的纳瓦拉佣兵团

冷兵器研究所2019-10-22

如果不是这明末海盗王被满清诱杀,荷兰人根本霸占不了台湾

冷兵器研究所2019-5-6

电影比历史课本还靠谱,受封清廷黄马褂的英国人戈登是怎么死的?

冷兵器研究所2018-11-2

两个月出一件锁子甲,标枪防“回收”?这些武器才是罗马称霸秘密

冷兵器研究所2020-8-10

元朝为何不到一百年就亡了?只因没学习南宋的这条政策

冷兵器研究所2019-5-13

这些进口的明清刀剑上为何有简体字铭文?图说现存“日本国”款刀

冷兵器研究所2019-7-23

4mm厚度就能挡住3400焦耳的子弹!你知道欧洲板甲有多刀枪不入吗

冷兵器研究所2019-1-24

一个后金兵手下有283条明军人命?说说夜不收为何输掉辽东情报战

冷兵器研究所2019-3-18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的原型:公元3世纪后的罗马帝国新式军队

冷兵器研究所2017-8-21

谁说没马不能打闪电战?东晋桓温:灭川蜀克前秦,步兵能跑过骑兵

冷兵器研究所2020-3-10

大唐军队靠陌刀所向无敌?这项被西方吹爆的技能才是大唐全员点满

冷兵器研究所2020-8-17

别看被暴打,宋军换了老板就变身,给西夏当伪军暴打辽军

冷兵器研究所2019-12-14

为何英国盛行长弓,而中国古代多复合弓?大英真的自有国情啊!

冷兵器研究所2020-1-8

蒙古骑兵仅靠简陋皮甲就能马踏欧亚?探秘蒙古皮条甲与罗圈甲

冷兵器研究所2017-12-8

别吹什么骑士精神了!哥伦布连新大陆都发现了,仍惹不起这些爷儿

冷兵器研究所2019-9-9

十大名剑

中国古代十大名剑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

十大名剑是指轩辕、湛泸、赤霄、太阿、龙泉剑、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十大名剑的记载多见于古籍或上古传说,如《史记》、《越绝书》、《列子》、《吴越春秋》等。

在十大名剑中,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传说或文学渲染的产物。

中文名

十大名剑

外文名

Famous Sword TOP10

来源

古籍或上古传说

铸剑鼻祖

欧冶子

精品荐读

不懂武艺却为何必须佩剑?浅谈中国历代文人佩剑情结

作者:瓯南生

快速

导航

名剑由来

十大名剑传说

第十:承影

注:该故事与图片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无关。

(精致优雅之剑:承影剑)

远古的一个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

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

扬起的双手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挥向旁边一棵挺拔的古松,耳廓中有轻轻的“嚓”的一声,树身微微一震,不见变化。然而稍后不久,翠茂的松盖就在一阵温和掠过的南风中悠悠倒下,平展凸露的圈圈年轮,昭示着岁月的流逝。

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

这把有影无形的长剑就是在《列子·汤问》之中被列子激赏的铸于商朝后来被春秋时卫国人孔周所藏的名剑:承影。

承影是一把精致优雅之剑。

故事见于《列子·汤问》。

第九:纯钧

注:该故事与图片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无关。

(尊贵无双之剑:纯钧剑)

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后醒过来,心情非常舒畅。

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

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

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

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

宾主一番客套寒暄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

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

落座之后, 勾践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

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

勾践颇感意外,觉得很没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个贴身侍从耳边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侍从率领几百个铁甲武士,护送一把宝剑来到台下。

薛烛感到好笑,问道:“大王这么兴师动众,拿来的是什么剑啊?”

勾践对薛烛的态度有一丝不快,没好气地吐出了两个字:“纯钧”。

只听见“咣啷”一声,薛烛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面色突然凝住、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

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

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上阳光浑然一体,象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

过了好久,薛烛才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就是纯钧吗?!”

勾践点了点头,道:“是,”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

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

勾践做作地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为什么?你说说道理。”

薛烛激动地大声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

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

纯钧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故事见于《越绝书》。

第八:鱼肠

注:该故事与图片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无关。

(勇绝之剑:鱼肠剑)

黑铁一般的大鹰向大殿疾飞的时候,专诸也正端着亲手烹制的梅花凤鲚炙走上殿来。

天空里阳光猎猎,大鹰疾飞如故。大殿间甲士陈列,专诸稳步向前。

云朵被飞鹰的气势惊呆,纷纷游走起来。王僚被专诸手里的菜香所吸引,提了提鼻子,向前欠了欠身,只看到菜没看到专诸。

那道菜叫梅花凤鲚炙,梅花是严冬的寒梅,凤鲚是太湖里只在酷暑出现的凤尾鲚鱼,炙,是用严冬寒梅的枝杆来烤炙盛夏太湖里的凤尾鲚鱼。

飞鹰已经看到大殿的轮廓,天色突然暗了下来。

专诸已经来到王僚的面前,把菜放在案上。

殿内灯火依旧,乌云在天空翻滚,大鹰已经收翅。

王僚吞着口水,看着面前的美味。专诸稳稳地正在用手掰鱼。

伴随着一声响雷,飞鹰向大殿凌空击下。王僚突然感到一股凛冽的杀气从鱼腹中激射而出,被惊呆了。

鱼肠剑已经出鞘(鱼腹),稳稳地依偎在专诸的手中,疾速向前。两把训练有素的铁戈从面前交叉拦住,鱼肠剑从缝隙中穿了出去,依然疾进。面前有三层狻猊铠甲。第一层穿透,第二层穿透,穿透第三层时,鱼肠剑发现自己已变成了断剑。

剑断,然而杀气未断,鱼肠剑依旧向前。

飞鹰将大殿击碎的时候,鱼肠剑也挺进了王僚的心脏。飞鹰在受伤下坠的时候,满足地打了一声呼哨。断成一半的鱼肠剑在王僚渐渐减弱的心跳中哼起了无声的歌曲。

被刀锋剑雨扑倒的专诸,用最后一丝力气,向着脸下的土地,绽出了一个寂寞的微笑。

“……夫专诸之刺王僚,飞鹰击殿……”

鱼肠是一把勇绝之剑。

故事见于《史记。刺客列传》

第六七:干将、莫邪

注:该故事与图片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无关。

(挚情之剑:干将剑、莫邪剑)

干将、莫邪是两把剑,但是没有人能分开它们。干将、莫邪是两个人,同样也没有人能将他(她)们分开。

干将、莫邪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干将是丈夫,莫邪是妻子。干将很勤劳,莫邪很温柔。

干将为吴王铸剑的时候,莫邪为干将扇扇子,擦汗水。

三个月过去了,干将叹了一口气,莫邪也流出了眼泪。

莫邪知道干将为什么叹气,因为炉中采自五山六合的金铁之精无法熔化,铁英不化,剑就无法铸成。干将也知道莫邪为什么流泪,因为剑铸不成,自己就得被吴王杀死。

在一天晚上,莫邪却突然笑了。

看到莫邪笑了,干将突然害怕起来,他知道莫邪为什么笑,对莫邪说:“莫邪,你千万不要去做。”

莫邪没说什么,她只是笑。

干将醒来的时候,发现莫邪没在身边,如万箭穿心,他知道莫邪在哪儿。

莫邪站在高耸的铸剑炉壁上,裙裾飘飞,宛如仙女,看到干将的身影在熹微的晨光中从远处急急奔来。她笑了,她听到干将嘶哑的喊叫:“莫邪……”

莫邪依然在笑,但是泪水也同时流了下来。干将也流下了眼泪,在泪光模糊中看到莫邪飘然坠下,听到莫邪最后对他说道:“干将,我没有死,我们还会在一起……”

铁水熔化,剑顺利铸成。一雄一雌,取名干将莫邪。

干将只将“干将”献给吴王。

干将私藏“莫邪”的消息很快被吴王知晓,武士将干将团团围住。干将束手就擒,打开剑匣绝望地向里面问道:“莫邪,我们怎样才能在一起?”

剑忽从匣中跃出,化为一条清丽的白龙,飞腾而去。同时,干将也突然消失无踪。在干将消失的时候,吴王身边的“干将”剑也不知去向。而在千里之外的荒凉的贫城县,在一个叫延平津的大湖(延平湖)里突然出现了一条年轻的白龙。

这条白龙美丽而善良,为百姓呼风唤雨,荒凉的贫城县渐渐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城的名字也由贫城改为丰城。

可是当地人却时常发现,这条白龙几乎天天都在延平津的湖面张望,像在等待什么。有人还看到它的眼中常含着泪水。

六百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丰城县令雷焕在修筑城墙的时候,从地下掘出一个石匣,里面有一把剑,上面赫然刻着“干将”二字。

雷焕欣喜异常,将这把传诵已久的名剑带在身边。

有一天,雷焕从延平津湖边路过,腰中佩剑突然从鞘中跳出,跃进水里。

正在雷焕惊愕之际,水面翻涌,跃出黑白双龙。双龙向雷焕频频点头意在致谢,然后两条龙脖颈亲热地纠缠厮磨,双双潜入水底不见了。

在丰城县世代生活的百姓们发现,天天在延平津湖面含泪张望、据说已存在了六百多年的白龙突然不见了。而在第二天,县城里却搬来了一对平凡的小夫妻。丈夫是一个出色的铁匠,技艺非常精湛,但他只用心锻打挣不了几个钱的普通农具,却拒绝打造有千金之利的兵器。在他干活的时候,他的小妻子总在旁边为他扇扇子,擦汗水。

干将、莫邪是一对挚情之剑。

故事见于《吴越春秋》、《搜神记》、《拾遗记》。

第五:七星龙渊

注:该故事与图片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无关。

(诚信高洁之剑:七星龙渊)

这把剑传说是由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

欧冶子和干将为铸此剑,凿开茨山,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铸剑炉旁成北斗七星环列的七个池中,是名“七星”。

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

此剑铸造的技艺固然精湛,但它的闻名还在于无法知道其真实姓名的普通渔翁:鱼丈人。

话说伍子胥因奸臣所害,亡命天涯,被楚国兵马一路追赶。

这一天慌不择路,逃到长江之滨,只见浩荡江水,波涛万顷。

前阻大水,后有追兵,正在焦急万分之时,伍子胥发现上游有一条小船急速驶来,船上渔翁连声呼他上船。

伍子胥上船后,小船迅速隐入芦花荡中,不见踪影,岸上追兵悻悻而去。

渔翁将伍子胥载到岸边,为伍子胥取来酒食饱餐一顿。

伍子胥千恩万谢,问渔翁姓名。

渔翁笑言自己浪迹波涛,姓名何用,只称“渔丈人”即可。

伍子胥拜谢辞行,走了几步,心有顾虑,又转身折回,从腰间解下祖传三世的宝剑:七星龙渊,欲将此价值千金的宝剑赠给渔丈人以致谢,并嘱托渔丈人千万不要泄露自己的行踪。

渔丈人接过七星龙渊宝剑,仰天长叹,对伍子胥说道:“搭救你只因为你是国家忠良,并不图报。而今,你仍然疑我贪利少信,我只好以此剑示高洁。”说完,横剑自刎。伍子胥悲悔莫名。

后此剑传于唐朝,为避高祖李渊之讳而改名“龙泉”。

七星龙渊是一把诚信高洁之剑。

故事见于《吴越春秋》。

第四:泰阿(太阿)

注:该故事与图片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无关。

(威道之剑:泰阿剑)

楚国的都城已被晋国的兵马围困了三年。

晋国出兵伐楚,是想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剑。

世人都说,泰阿剑是欧冶子和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但是两位大师却不这样认为,说泰阿剑是一把诸侯威道之剑,早已存在,只是无形无迹,但是剑气早已存于天地之间,只等待时机凝聚起来,天时、地利、人和三道归一,此剑即成。

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但是事与愿违,此剑却在弱小的楚国铸成。

出剑之时,剑身果然天然镌刻篆体“泰阿”二字,可见欧冶、干将所言不虚。

晋王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向楚王索剑,楚王拒绝,于是晋王出兵伐楚,预以索剑为名借机灭掉楚国。

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一困三年,城里粮草告罄,兵革无存,危在旦夕。

这一天,晋国派来使者,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到时玉石俱焚!

楚王不屈,吩咐左右,明天自己要亲上城头杀敌。如果城破,自己将用此剑自刎,然后左右要拾得此剑,骑快马奔到大湖,将此剑沉入湖底,让太阿剑永留楚国。

第二天拂晓,楚王登上城头,只见城外晋国兵马遮天蔽日,自己的都城宛如汪洋之中的一叶扁舟,随时有倾灭危险。

晋国兵马开始攻城,呐喊声如同山呼海啸,城破在即。

楚王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

匪夷所思的奇迹出现了:只见一团磅礴剑气激射而出,城外霎时飞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兽咆哮其中。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旌旗仆地,流血千里,全军覆没……

这件事情过后,楚王召来国中智者风胡子,问道:“泰阿剑为何会有如此之威?”

风胡子对道:“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处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现,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发出泰阿剑的剑气之威啊!”

泰阿是一把威道之剑。

故事见于《越绝书》。

第三:赤霄

注:该故事与图片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无关。

(帝道之剑:赤霄剑)

秦朝时,有这样一个没有出息、浑身都是毛病的青年。

他懒,从来不干家里的农活。他好酒,常常醉成一滩烂泥。他好色,见着漂亮姑娘就迈不开腿。他没有礼貌,对官对民都大大咧咧。最可气的是他好撒谎,好吹牛。

他经常让人看他左腿上的七十二个黑痣,不说这是皮肤病而说是天相图。

他经常遥望咸阳,摇头叹气:“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他撒谎越来越离谱。

他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根生锈的铁棍,告诉乡里人说这是一把从南山仙人那里得来的宝剑,名字叫:赤霄。他把它奉为至宝,整日“剑”不离身。

他还说自己不是人而是天上的一条赤龙。

他的牛越吹越大。

他说他早就认识始皇帝,说始皇帝是白龙。还说始皇帝不如他,因为他是法力更高的赤龙,他将来要取而代之也做皇帝。

他还说他知道始皇帝的元气已化为一条白蛇,最近一段时间正在丰西泽附近游弋。他说他要斩去这条白蛇,边说还边用捡来的铁棍比划了一下。

人们都把他的话当笑话、大话,没有人相信。

可是,在一个晚上,一切都变了。

这天晚上,乡里几十个结伴去县里学徒做工的青年走到了丰西泽,这个青年也在其中,但不是去做工而是凑热闹,一边走一边掏出酒壶喝酒。

这帮人走到丰西泽时停住了脚步。

说来也怪,最近去县城学徒做工的人经常有人莫名其妙地消失在丰西泽附近,所以为保险起见,大家派了一个身手敏捷的青年先走几步前去打探。

过了一会儿,探子吓得面无人色地逃了回来,说他走一段路闻到前面隐隐有腥气,于是爬上一棵大树瞭望,看见一条硕大的凶恶的白蛇正挡在道路中间,象在等待什么。

人群大惊失色,再也不敢向前。

这时,这个青年分开众人向前走去,说那条白蛇在等他,他要斩了它,一边说一边拔出铁棍,脚步踉踉跄跄。看来他喝了一路,已经喝醉了。

人们屏住呼吸,看着他歪歪扭扭远去的背影,心里都在说:“这个傻小子……”

一夜过去,这个青年也没有回来,人们知道他一定成了蛇的美餐。

云开雾散,大家继续前行。

走了一段路,突然,他们看见一条硕大的白蛇被斩为两截扔在路边。再向前走了几里地,发现这个青年正躺在路边呼呼大睡,他的身体上方有一团云气笼罩,云中有条赤龙正在懒懒洋洋地飞来飞去。而手中的那根铁棍不见了,代之的是一把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宝剑,剑身上清晰镌刻着两个篆字:赤霄。

这一刻,人们都相信这个青年原来说的话都是真的。

这个青年就是刘邦,这把剑就是斩蛇起义的赤霄剑。

赤霄是一把帝道之剑。

第二:湛泸

注:该故事与图片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无关。

(仁道之剑:湛泸剑)

湛泸又名湛卢,湛泸是一把剑,更是一只眼睛。

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

这把通体黑色浑然无迹的长剑让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锋利,而是它的宽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苍一只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视着君王、诸侯的一举一动。

君贤能,剑在侧,国兴旺。

君无能,剑飞弃,国破败。

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欧冶子铸成此剑时,不禁抚剑泪落,因为他终于圆了自己毕生的梦想:铸出一把无坚不摧而又不带丝毫杀气的兵器。

相传湛泸剑出炉之后,为越王所得,后传至越王勾践。因勾践战败,无奈之下把湛泸剑进贡给了吴王夫差。然而吴王无道,湛泸剑竟自行离开,飞至当世名君楚王身边。从此,湛泸剑便化为正义与仁德的代表。

所谓仁者无敌,湛泸就是一把仁道之剑。

第一:轩辕夏禹

注:该故事与图片纯属虚构,与真实历史无关。

(圣道之剑:轩辕夏禹剑)

众神采首山之铜为黄帝所铸,后传与夏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轩辕夏禹剑!对这样一把剑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

传说黄帝曾用此剑杀死蚩尤。

黄帝、夏禹!对这样两个人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勇气、智慧、仁爱……一切归于两个字:圣道。

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

中国上古八大神剑背后那些惊心动魄的传奇故事

千古名将英雄梦

赞133

阅读2万

名剑由来

十大名剑的记载多见于古籍或上古传说,如《史记》、《越绝书》、《列子》、《吴越春秋》,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传说或文学渲染的产物,但毋庸置疑,作为中华文明一部分的剑文化的代表者,十大名剑在很大程度上象征了中华名族某种正德、正身、正义的气节。

十大名剑常见的说法为:(轩辕、湛泸、赤霄、泰阿、七星龙渊、干将、莫邪、鱼肠、纯钧、承影)。

还有另一种说法:十大名剑:(胜邪,纯钧,湛泸,巨阙,鱼肠,泰阿,龙渊,工布,干将,莫邪)。其中:泰阿,龙渊,工布,湛泸,巨阙,鱼肠,纯钧,胜邪由欧冶子铸就。

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中国古代铸剑鼻祖。龙泉宝剑创始人。欧冶子诞生时,正值东周列国纷争,楚先后吞并了长江以南45国。越国就成了楚灵王的属国。[

上一章 第十四章 作者娱乐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