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东方上空的鹰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P-40战斗机

东方上空的鹰

P-40是一款典型的“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机型,虽然从整体上看,P-40性能平庸,同时期比它先进比它牛的机型大有“机”在,但请不要忘了“香”的前提是它得先“开花”。虽然在美国本土表现并不抢眼,但作为二战时期生产交付量最大的战斗机之一,P-40就像世上千千万万渴望出人头地的穷小子一样,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用平庸续写属于他们的传奇,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一聊P-40,聊聊曾经属于“P-40们”的辉煌。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P-40

说起P-40还要从它的老前辈P-36说起,P-36是一款采用低单翼、全金属半硬壳设计,装备空冷发动机的机型,飞机本身具有极佳的运动性能,共生产了近1100架,同时远销海外并广泛服役于美国陆军航空队,其良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受到了美国军方的一致好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P-36的各项性能指标已经无法满足时代需要,美军陆航部队开始着手购买新的战机作为P-36的替代者。也就有了后来的P-40。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P-36

同时期与寇蒂斯公司的XP-40方案竞争的产品还包括洛克希德的XP-38,XP-38虽然在各方面性能都要超过寇蒂斯的XP-40,且设计理念较为先进,但XP-38没有生产线,想要达到量产水平还需要4年时间,美国军方自然等不起这4年,有这4年的功夫这仗早就打完了。换句话说美军此时唯一的选择就只有寇蒂斯公司的XP-40方案。

寇蒂斯公司倒也会省事,XP-40方案是在P-36的基础上作出了些许改动,并将原来的空冷发动机更换为液冷发动机,P-36凭借自身还算优异的性能在美国陆航部队赢得了一定的口碑,这也就为XP-40方案铺平了道路,美军也愿意去选择一款熟悉的升级机型。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有人评价P-40是“最好的第二选择”但笔者并不这样认为,彼时的美国人大战在即,武器装备急需升级换代且存在一定缺口,美军陆航部队想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换装,实现战争前期的过渡阶段,能选择的只有P-40,其他型号虽然先进但都要等,P-40的生产只需要在原有P-36生产线上稍加改进就可以完成生产转变,且寇蒂斯公司在此前为了满足P-36的出口外销,对其生产线进行了扩建,能在短时间内满足美军战争需要的事实上只有寇蒂斯公司和它的P-40,所以P-40对于美军而言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却是第一也是唯一的选择。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不同于今天的汽车企业,相比于汽车换代改款的换汤不换药,P-40是属于换药不换汤,其换装了性能更强悍的艾利森V-1710-19液冷发动机,散热器前移至发动机下方,该机全长约9.66米、翼展约11.4米、最大起飞重量4000公斤、最大飞行速度580千米每小时、航程约1100公里,实用升限接近9000米。

从数据上来看,P-40的各项数据还说得过去,但从整体上来看,P-40就好比功率强劲的美式肌肉车,各种性能的爆发基本全靠一台马力强大的发动机,而同时期的日本零式战斗机则更像是丰田86,虽然自吸发动机马力不高,但下了赛道却更为灵活机动,操控性也更佳。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空战毕竟不是直线竞速,频繁的近距离格斗也使得零式在与P-40的对决中,略占上风。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P-36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美式肌肉车

其实在如此严肃的场合下,我们不应该讲法国笑话,但说到了P-40,在这里我也就不得不提一句。P-40凭借其最强大的“繁殖能力”在美国强大的工业背景加持下,生产速度惊人,而P-40也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唯一能够大规模对外出口援助的机型,原因有二,一是生产速快,二是后来美军有了更好的选择,P-40看不上了。

P-40的第一笔海外订单来自拥有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当时法国地面部队有个特点,喜欢挖壕沟、筑防线、修炮楼。而“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完成的,这样的作战思路也遗传给了日本,在侵华战场上侵华日军大大小小的炮楼,就是从法国老师那留下的后遗症。在首批100架P-40还没出厂时,法国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在德国强大的闪电攻势下投降了。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马奇诺防线

虽然没了法国买家,但在那个年代,最不愁卖的就是军火。当时法国的好基友英国同样处在同德国法西斯鏖战的水深火热之中,英国空军损失惨重急需新的战机进行补充,对于当时的英国人来说,管它啥飞机,只要生产速度够快,那就是一款好飞机,很显然P-40就是这样一款飞机。

P-40的早期型号武器装备为四挺7.62毫米口径机枪,这样的火力显然登不上台面,后来美国人又给P-40的整流罩上加装了两挺12.7毫米口径机枪代号为“战斧”。虽说当时的英国人很缺飞机,但是首批100架“战斧”并没有入英国人的眼,原因在于这些P-40虽然性能还行、火力也足够,但防护力较弱,没有机身装甲和封闭式油箱,当然英国人这么做也不无道理,毕竟不列颠空战也打了有段时间,也算是有很强的实战经验,战斗机该有啥,不该有啥心里还是有数的。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不列颠空战

在升级并加装防弹玻璃、机身装甲以及自封闭油箱后,P-40开始服役于英国皇家空军。虽然改装后的P-40基本达到了皇家空军的要求,但比起英国人自己的“喷火”,P-40多少还是有些瞧不上眼的,由于P-40的高空性能较弱,无法为英国的高空轰炸机进行护航,也不能拦截纳粹的高空轰炸机,于是部分P-40被当作教练机,而另一部分则被发配到中东和北非。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北非战场上的P-40表现极佳,P-40凭借着极高的可靠性,在北非战场上大放异彩,有P-40的地方就有盟军的制空权。而在北非战场上,将P-40的战斗机力发挥到极致的是皇家空军飞行员克里夫·考德维尔,考德维尔驾驶着P-40共击落22架敌机,创造了P-40的辉煌,而总击落数28.5架也让考德维尔成为了北非战场上名副其实的盟军王牌飞行员。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而另一个让P-40声名远扬的则是中国战场。

1941年,苏联为了避免在远东同日本开战,同年同日本签订了所谓的互不侵犯条约,斯大林同时决定撤出苏联援华航空队,而此时中国大部分有作战经验的飞行员都已牺牲,中国的空中大门已经向日本敞开,日本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在中国的空域犹入无人之境。当时的国民政府代表和美国陆军航空队退役上尉陈纳德前往美国,争取美国美国政府对华援助。但当时的美国正处于一片太平景象,远居太平洋彼岸的北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即便是欧洲战场也很少有人关心,想要拉美国趟中国的“浑水”几乎不太可能。

这里插句题外话,相比于其他国家,美国的领土确实非常“漂亮”,远离世事纷扰,相比中国周边复杂的环境、地缘政治和领土争端,美国的地理位置堪称“天堂”。虽然当时美国国内孤立主义盛行,但是还是不乏有眼尖的政客,罗斯福算一个。

部分敏锐的美国政客意识到了这场世界大战将深刻地改变未来世界格局,以后世界谁说的算,就看这场仗怎么打。而珍珠港事件给了罗斯福绝佳的理由参战,这也就解释了一些传闻,美国高层或许早就收到了日本即将偷袭珍珠港的情报,但没有做出相应反应。罗斯福需要这样一个火星,点燃太平洋火药桶。在这种背景下,白宫方面实际是乐意对华展开援助的,1941年4月5日,罗斯福总统签署密令,允许美国陆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人员提前退役,并组成志愿航空队,支援中国境内的空中作战。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当时陈纳德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的战斗机,就是100架P-40,随着100架P-40同时到来的还有110名援华航空队的成员。这些飞行员普遍出身平凡,而加入志愿航空队的目的除了痛扁日本鬼子外,还有就是想要在战争的洗礼下出人头地。虽然这些年轻飞行员在来华前都已退役,但在中国服役一年即可保留军籍,击落一架敌机奖励500美金,立功了回去还能获得晋升,平凡的飞行员、平庸的P-40,如此普通的搭配却能在中国抗日战场上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其实陈纳德本人对P-40并不满意,P-40机体较重,机动能力差,尤其是当飞行高度超过6000米时,这些缺点都被无限放大。陈纳德认为,这样的飞机显然无法与灵活的日本飞机进行一对一缠斗,根据这些特性,经验丰富且对日军飞机作战样式性能了解颇深的陈纳德也制定了相应的战术,P-40具有较好的俯冲性能,其机头的12.7毫米口径机枪在面对火力不足的日本战斗机时优势十分明显,陈纳德要求飞行员在作战时必须呈双机编队相互配合,在高处俯冲偷袭日军飞机,并且打完就跑,坚决避免同日军战斗机陷入缠斗。这样既合理利用了P-40的优势,也能最大限度避开P-40的劣势。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

陈纳德和他的志愿援华航空队(也被称为“飞虎队”),在中国、缅甸等战场痛击日军,日军飞机犹入无人之境的日子也从此一去不复返。根据陈纳德的回忆,志愿航空队从成立到解散的7个多月时间里,共击落日军战机近300架,而在日军自己的统计中,则是被击落119架。而飞虎队在战斗中被击落的P-40仅有12架(不包含在日军空袭中被敌人在地面摧毁的)。从这一数字中我们可以断定,在空战中,P-40几乎完胜日军飞机。得益于合理的指挥和战术应用,即便是性能看似平庸的P-40也能战胜不可一世的“零式”。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总体来说,P-40的各项性能并不亮眼,整体水平可能甚至停留在二战前的水平,但仅仅依靠这一点就能断定P-40的成功与否吗?显然不能。在1942年4月28日在苏德战场上的一场战斗中,苏联飞行员哈罗贝托夫中尉驾驶一架P-40,在其机枪被冻住的情况下,驾机冲向德军的梅塞施密特战机,用右机翼削掉了德国飞机的尾翼,又将另一架德军战机机翼削断,靠着手术刀般的操作,成功“击”落两架敌机,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的一大经典战例。这一战同时证明了苏联飞行员的勇猛以及P-40的皮实。

中国上空的飞虎,零式战斗机克星,传奇战鹰P-40的故事

在战争中后期,P-40逐渐被更先进的P-47和P-51所取代,退居二线并被逐步边缘化,但在世界的其他角落,能够驾驶P-40同轴心国展开战斗已经实属不易。看似二流的战机,在我的心目中绝对是一流的存在,而无数的“穷小子”也正是驾驶着它,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带领世界人民走向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

上一章 TB-3轰炸机 东方上空的鹰最新章节 下一章 P-51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