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MUV—LUV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后宫  机战   

故事背景 6

MUV—LUV

统一中华战线

在中国大陆与BETA的战斗陷入泥沼状态时,1997年中华民国政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统合国民党和中共战力建立对抗BETA侵略的“统一中华战线”。

非洲联盟

由于中东一带尚有反BETA的战线维持,非洲大陆受到的实质损害远较欧亚大陆来的轻微。非洲各国政府积极的接受来自欧洲的企业和难民,借此也提升了本来缺乏的技术力,提升了国际地位和政治发言权。

术语及战术机介绍

战术机

战术机指的是对抗BETA用的巨大人型兵器。全名是“战术步行攻击机”。在此之前的战争乃是以战斗机为中心而争夺制空权的形式,但在具有强大地对空火力的BETA光线属种出现之后,战斗机可说完全派不上用场了。因此,人类在1974年开发了对BETA战用的巨大人型兵器“战术机”。

战术机目前为止从第一世代发展到第三世代(尚在发展中):

第一世代是以防御力和装甲为优先选择的机种。但自从发现即使是这样的装甲,战车级BETA依然能够轻易啃破后,开发强化的重点便转移到了重点防护与机动性上。也就是第二世代的特征。

第二世代是将耐热耐弹装甲限定配置在机身重要部位,以期达到轻量化并提升机动性。

第三世代是借由新材质装甲达到更加轻量化,并提升资料传输装置的速度和容量;不但强化机动性到前两个世代难以企及的水平,也增进了柔软性和即时应对能力。

美利坚合众国军战术机

F-15E“打击鹰式”

以“鹰式”为基础,多次强化综合性能后的最新衍生型,号称最强的第二世代战术机。亦是美军主力机种。性能实质上已为准第三世代;由于美军F-22的配备时间严重推迟,因此仍有着许多再强化构想。

F-18“黄蜂”

许多美军卫士称其为“Viper”,是延续自LWTSF计划时期的称呼。1986年正式开始服役。

F-22A“猛禽”

美军的次世代主力机型,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Martin)公司所开发的第三世代战场压制战术机。生产数量尚少,但有着胜过其他第三世代战术机的高度匿踪能力和机动性,故有战场支配战术机的别称。头部摄影机的设计概念比较类似昆虫的复眼,是少数将对战术机作战纳入主功能的机种。匿踪性、主机性能与机动性等均为现行战术机之冠。由于美军现行战术机运用思想以配合G弹作战的火力投射为中心,故该机与美军其他旧世代机相同,不重视近战能力的强化(美军战术机只有短刀,中国与日本均有长刀)。12.5事件中迎战主要搭乘不知火和击震的叛军精锐,达到了敌我交换率7比1的傲人战绩,展现了机体性能上的优势。但也由于数量上的压倒性劣势和驾驶熟练度的差距等因素,而有多台遭到沙雾上尉率领的叛军主力击坠。头部形状设计和凄乃煌类似是由于同为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缘故。

YF-23“黑寡妇二型”

与F-22同时竞争美军ATSF(先进战术步行战斗机)第三世代战术机宝座失败的机体,整体性能与F-22不相上下,尤其在近接战斗的对应能力一向更是F-22所不及之处(此机原始配备包含长刀,专用突击炮还有安装刺刀)两机模拟对抗四十次中有十八胜十四败的优势(其余五次平手,三次无效)但由于维修整备性较F-22低,加上同时期美军的战术机作战要求改以配合G弹(五次元重力炸弹)为重心因此以单机战斗力为主眼的本机最后未被采用,原型机现位于爱德华空军基地的露天机棚,被讥为“世界最贵的铁屑”。讽刺的是,本机原始概念反较F-22符合ATSF中“对人造战术兵器”的高机动/近接作战要求。

日本帝国军战术机

F-4“幽灵”

由日本开发的人类最早的战术机,自然是第一世代。世界上有中、美等30余国采用,也有许多衍生机种。借由装备和系统主机的更换,从开发以来已经过37个年头,仍然是联合国军和各国战术机甲部队的主力之一,已从日军第一线部队退下作为纯外销机种使用。

F-5“自由斗士”

F-14“雄猫”

1980年代为配合大型特殊导弹[火鸟]而由日本海军开发的第二世代战术机。以高速匍伏飞行(贴地飞行)和一击离脱战法的应用为主眼采用复座式设计,比F-15还大一号其主机采用的可变辅助翼有很高的运动能力,但构造却极其复杂。

F-15“鹰式”

日军以“幽灵”为基础而开发的第二世代战术机。由于也有其他国家配备,亦有多种衍生机型。日军战术机部队的主力。

F-15·ACTV“活动鹰式”

F-15E的性能强化型,为(不死鸟计划)下的产物。借由软硬件升级,模组化式外挂肩/背部推进器并安装与开发中的F-22同型主机,有着远超过同世代机的机动力。

F-16“战隼”

日本通用动力(GeneralDynamics)公司所设计的第二世代轻型战术机。日本于1980年代为因应战力增强的计划,先后配备了F-14与F-15两种高性能的战术机;但由于该两种机型的生产条件与费用均过于高昂,因此造成配备速度减缓的问题。有鉴于此,需要一种能快速量产配备,而又具有第二世代机等级(当时第一线战术机性能)战斗力的机种。在这种背景下的“轻型战术机计划”(正式名称为LWTSF计划)使F-16诞生。由于该机以廉价、快速的即战力为主眼,因此性能面的扩张性相当的小,但由于成功的实现了小型与轻量化,有着优秀的运动性能及格斗战能力,日本除自己配备外也卖给买不起F-15的部队(如中国台湾);自D型开始外型有了变更,主要是修改肩部装甲区块与小腿部装甲,以达到耐久力的提升和作战时间的延长。

F-20A(F-5G)“虎鲨”

以F-5系列为基础重新设计、大幅提高性能的机种。借由主机换装而提升了60%以上的出力,而达到了和新型机相符的傲人机动性。

击震(げきしん)77式战术步行战斗机(F-4J/TSF-TYPE77)

第一世代战术机。F-4“幽灵”的改版。自1977年正式配备以来,改良过相当多次;由于主机的换装和装甲的材质更新,具有准第二世代机的性能;迄今仍为日军战术机部队的主力。

阳炎(かげろう)89式战术步行战斗机(F-15J/TSF-TYPE89)

第二世代战术机。F-15“鹰式”的改版。因此配备数量不多。在性能强化上面也不是主要对象。就实际性能而言其实只有F-15C的水平。

不知火(しらぬい)94式战术步行战斗机(TSF-TYPE94)

日本研发生产的第三世代战术机。作为日军次代主力而进行量产。在日军战术机部队中仍为少数精锐使用。可确定完全配备此机种的,只有防卫京都地区的第一战术机联队和位于富士山脚的教导队。至于横滨基地配备的不知火也只有一个加强中队的规模。机体表面配有新开发之雷射蒸发覆膜,对光线级BETA有较好的抗性。但就整体性能来说实际上只能称为准第三世代。

不知火壱型丙

不知火的强化型以将来的武装强化为主眼,强化了结构与动力源,出力比原有的不知火强化了15%,但有着消耗增加(续战时间缩短)的问题,只生产了100多架。交由老手驾驶员进行资料收集等试验性质的运用。

不知火弐型XFJ-01a

不知火的(新型试验机)事实上是以壱型丙为蓝本,已确知头部侦蒐系统,肩部推进器,腿脚部均重新设计;腰部零件设计则由Su-37的设计,但严格来说是帝国军新型战术机开发中的过渡性质产物。原型机是除F-22以外机动力上唯一能匹敌F-15·ACTV“活动鹰式”的机种。

吹雪(ふぶき)(TST-TYPE97)

日军以F-15J“阳炎”为基础,作为第三世代机型的基本技术研究用而开发的高等练习机。以沿用不知火的量产组件为前提重新设计后,在97年正式配备。

上一章 故事背景 5 MUV—LUV最新章节 下一章 故事背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