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佛道两争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不按常理  佛系更新     

第一章 石缘

佛道两争

“佛道山”位于华夏国东北部祥瑞省境内,与其他山脉不同,这里山势险峻陡峭,四季分明,白昼等长,物产尤为丰富。什么奇珍异宝,珍奇野兽在密林深处应有尽有,只是那密林极奇凶险,大多数人进入都是有去无回,经验再丰富的猎人或者采药人也只敢在密林周围碰碰运气,决然不敢进入深处,否则就是有去无回。传闻山里面的密林深处封印着一只盘古开天地时诞生的洪荒巨兽,即使被封印着,也拥有着无边的法力,可吞山河,可吞日月。它不喜欢人们打扰它,所以擅入密林者“死”。每个月的十五夜里,当明月悬于夜空正中之时,密林都会从深处散发出浓重的戾气,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住在山脚下的村民们都会觉得寒冷彻骨。但只要过了十五,一切都会和平常一般无二。

由于这里物产丰富,雨水充足,土地产量高,村民们祖祖辈辈都居住在这里,不用为生计发愁,能吃饱穿暖,富足快乐,也就没有太多所求。密林成了村民们心里的禁忌同时,也成为了村民们心目中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保护神。村民们认为,正是因为有了洪荒巨兽的庇护,才会使得无其他妖魔作祟,才会使这里的收成要高于其他地方数倍。每当干旱无雨,或者粮食收成不好,有什么天灾人祸的事情发生,定是有人为了奇珍异宝擅入密林,惹得密林里的那位不开心才降的灾祸。

这座山之所以被称为“佛道山”是因为山的西面是奉法寺地界,弘扬佛法;山的东面为三清道观地界,弘扬道教文化。数百年来,互为邻里的两家一直在相安无事中彼此争执着。佛家有佛家的避让,但让而不退;道家有道家的锋芒,但刺而不伤。关于密林也有着共同的看法,万物存在即合理,有缘必有由,有因必有果,也没有怪物出来害人,如果密林里真的存在被封印的巨兽,那也不过是想要一方净土罢了,由他去吧。这种微妙的平衡直到有一个婴孩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原有的宁静。

原来,“佛道山”的山顶供奉之争一直都尤为激烈,佛家雕刻好了高三十六米,占地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如来石制法相,神态庄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是在慈祥的看着世人,仿佛在渡人间一切苦难,教诲众生一心向善。道教也准备了同样尺寸的三清天尊石制法相,仙风道骨,神色肃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在警示世人,仿佛可灭世间一切妖邪,供世人香火。为什么这佛道两家要千方百计地抢山头呢?这原因要从一方石祭台说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用数千年的时间将一大块顽石风化成了一个长百余米的祭台,相传这块顽石是当年女娲补天留下来的,珍贵无比。经过时间的积累和岁月的雕琢石祭台上甚至衍生出祥云的图案。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仿佛天上漂浮的云朵,活灵活现,似在微风的吹拂下缓慢的飘动着。如果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云朵间簇拥着四个大字“有求必应”,所以佛道两派都希望山顶供奉自己一派的石像受人膜拜,将自己的教派文化发扬光大,拥有更多的教众。由于两家都寸土不让,导致的结果就是:各自的佛像都被供奉在自己地界的半山腰,而山顶便是供奉苍天,不摆放任何石像。祭台一家一半,每日放好供品,派人打扫祭台四周杂草、卫生。

一日清晨,小和尚怀空独自带着供品来到了山顶,突然发现石祭台不见了,他努力的揉了揉眼睛,以为这是自己没睡醒,再睁开眼睛发现还是没有。正在这时,同样是送供品的小道士信安也正好赶来,同样也傻了眼,两人茫然不知所措。原本祭台的位置变成了一大片空地,空地的中心还有一堆杂草,那些杂草不似普通的杂草,是一种没有见过的品种。杂草丛中传出一声声的婴儿啼哭,声音清亮。怀空壮了壮胆子,看了看信安,他们俩一同走上前,怀空拨开了杂草,发现草丛中有一男婴孩未着寸缕,躺在草丛的正中央。

“不知是哪个狠心的爹娘,把这么小的孩子扔到了这里。真是造孽啊!”信安抱起孩子,怀空把自己的外衣脱下给孩子盖了上去,孩子立即就不哭了,好奇地看着二人,眼睛睁得圆圆的,十分清澈。婴孩软软的,小小的,粉嫩嫩的,身上还有一种好闻的香味。有点像佛家焚的檀香,又有点像道家炼制的药香,总之是一种让人闻了就很舒适的味道,无论有多重的心事,心里可以感觉很平静。

石祭台不见了,这件事可大可小,数百吨的重物说不见就不见了,也着实奇怪。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就不见了呢?即使是被抬走了也应该有响动才是啊。于是他俩分别以最快速度向家门禀报此事。但让大家不解的是,住持永信大师和无极道长谁也没有提及祭台的事,仿佛不见了就不见了,我一点也不关心的样子。反而对这个婴孩儿十分的上心。

“阿弥陀佛,无极兄,这婴孩与我佛门有缘,我索性便将他留于门内,以续佛缘。”永信大师看着信安怀里的婴孩,慈祥地说道。

“福生无量天尊,永信老弟啊,你这说的是什么话,这孩子在我道教人的怀里抱着,就是我道门的修士。怎可说是和你佛门有缘,明明是和我道教有缘。”无极道长解释道。

“可他身上披的是佛门的衣衫。这是我们大家都看到的。怎可说与道教有缘?”永信大师指了指婴孩身上的衣服,捋了捋胡须说道。

“还你就是,临时盖上去的衣物,哪里来的那么多说辞!”说着无极道长吩咐身边的小道士把一件道袍盖在了婴孩身上,“他根骨惊奇,目光坚定,就是炼药学道的好苗子!若是跟你学了什么劳什子的佛法,岂不可惜!”

“非也,他眼眸清澈澄明,慧根深植,只需参禅领悟,他日必定是佛学大师,定可广撒佛学智慧,普度众生。”永信大师不慌不忙的说道。

“这么点的孩子,眼神能看出什么?你个老秃驴,休要拿出那副教诲世人的样子,这孩子我要定了,你说什么都是徒劳。”无极大师耍起了无赖。

“出家人不打诳语,此婴孩佛性极深,日后定会广播佛法,普度众人,救万物于水火之中。若是整日里和妖邪打交道,沾染世俗之气,岂不可惜。吾义已决,万望成全。”

就这样两家又不休的争执起来,从天明辩论到了天黑,到最后也没有个结果。众人都不明白,平日里都相安无事的永信大师和无极道长为什么谁也不肯让步。奉法寺里不缺和尚,三清道观内也不缺道士,但永信大师和无极道长为何会如此不相让呢?就算是当年的佛像之争都没有如此的激烈!都是得道之人,连石祭台丢了这般大事都没有记挂在心,一个婴孩而已,也不至于这般。

再后来,已是第七日的天明,在双方的妥协下,每家照顾这婴孩三年,三年后交给对方传艺授课,互不干预,尊重对方习俗,这期间对方不可进行打扰。第一年由奉法寺先对其进行照看。其实这头三年由谁先来照看也是争了很长时间的,双方都认为,这头三年是“打地基”的时候,尤为重要,互不相让,又杠了起来。无奈,最后永信大师走到了无极道长耳边轻语了几句后,才抱着婴孩离开了,三清观那边也没有进行任何阻拦。

“师尊,就这么让他们走了?”信安不舍的看着婴孩远去的背影,心里多少还有些不舍。

“走了就走了,三年后不就回来了,到时候才是教导的好时候!”无极道长不耐烦的解释道。

“可是,您说这头三年才是…………”信安还想说什么,却被无极道长打断了。

“你话怎么这么多,回去画一百张庚子破煞符!”无极道长也转身欲走。

“遵命,师尊。”信安委屈的说道,差一点就哭了出来,一百张庚子破煞符啊,那可是一百张啊!今晚不用睡了!

“还有,你和信诚把这些杂草一根不落的带回道观,放进炼药炉内。为师我今晚要开炉炼药!”留下这些话,无极道长仙风道骨的走了。只留下信安小道士在风中凌乱。

对了,双方有一点莫名的默契,那便是孩子的名字-石缘。

佛道两争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道家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