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灵异言情小说 > 闻斋录
本书标签: 灵异言情  志怪  邀请驻站 

前卷之青狐眼

闻斋录

传闻,世有青狐,食其眼,可通天地。

 

 

“闻斋录有言,自唐初以来,世人盛传,天地有灵,育祥瑞之兽,名青狐,其数极稀,食其眼,可长生不老,可通前世后事,能预生死,能转乾坤。”说书人正说得眉飞色舞,语气抑扬顿挫,言语之间,将故事勾勒得栩栩如生。

 

“老不死的,还在那儿吹牛呢!赶紧的,别妨碍老娘摆摊,边儿去。”大娘推着板车,轰散了人群,“占我位了啊,这地儿租金可贵了,你要想正儿八经做生意,交份儿去,挡了老娘财路,老娘可不依。”

 

“你这老婆娘,我正说到高潮,现在好了,客人都没你赶走了,我上哪去要赏钱。”说书人丢开醒木,站在小木桌上就和大娘大吵了起来,边上插着的说书旗子什么时候歪倒在地也不顾了。

 

他们看不见的瓦房屋檐下,一名身穿青衣的道士驻足了许久,道士身高七尺有余,又长得好看,尤其是那双狐狸眼,转眸间含着春水,比女人还要勾人。

 

镇子白天热闹的紧,傍晚天还没暗,街上已经看不到人影了,就好像是两个隔绝的世界似的。

 

夜里除了打更的人不知是敬业还是害怕地喊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外,便也听不到其他声音了,连盛夏里该有的蝉鸣也歇了声。

 

道士手里握着一把锥子,颜色有些泛青,锥子比一般的匕首要长不少,看上去有些年月了,锥子头部还有几分锈迹,手握的部分雕了花,看上去有点像狐狸,又不太像,总之是人间没见过的东西。

 

翌日,街道的转角处出现了一具尸体,脸上被挠得看不清五官,衣服完好地穿在身上,双手交叠覆在肚子上,手很干净,一看就知道不是做活的手,皮肤很是细腻,指甲上涂着丹寇,千层红在阳光的折射下,红得热烈,长衣盖到了脚踝,露出少女久不出户精致的脚踝。

 

镇子里的人只敢在天完全亮的出门,不过片刻,大街又热闹了起来,不知是谁的一声尖叫将众人都吸引了过去。

 

“这是谁家的姑娘,造了什么孽了这是。”一个老太太高声叫着,其他人也附和着说了几句。

 

有人去叫官差,有人议论纷纷,有人赶忙回去看看妻儿,总之,这方寸之地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是青狐!”说书的脚一软,跌倒在地上,颤颤巍巍地出声,“是青狐又来了!”

 

突然间,安静得一根针落下都听得见,所有人都禁了声。

 

 

这个镇子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来过生人了,哪怕只是过夜的旅人。镇子里的人出不去,镇子外的人进不来。年轻的道士隐匿在人群中,黑色的冠顶趁着肤色愈发苍白。

 

一队捕快脸色沉重地隔离开人群,为首的捕头挥手差遣小捕快去请了仵作,年轻道士看了一眼尸体,一个人朝僻静处走了。

 

仵作一脸地不情愿,被拖着拽着拉到了府衙,女尸被安放在验尸房,已经很久没有死人了,验尸房里只有女尸一具尸体,房间阴森森的,除了几盏煤油灯,光和热都被禁锢在灯里,没有向外传递半分。

 

女尸的尸斑已经沉淀,肢体已经开始软化,甚至传出了酸腐的味道,仵作有点发愣,这发展地也太快了些,莫名的感觉背后有些阴凉,做这份行当已经快三十年了,这样的情况委实没有碰到过,仵作向女尸鞠了躬,剃光了女尸的头发,将手探向女尸的脸,空空如也的眼眶里少了两颗眼珠,仵作强忍下不适,用小刀划开女尸的衣服,衣服是上好的金蚕丝搭配云锦制成的,云锦不是寻常布料,一般人见都不曾见过,更遑论穿在身上。衣物下面的肌肤光洁,苍白,至少生前在身体上没有经过什么虐待,手腕和脚腕上有被细线绑缚过的痕迹,奇怪的是,老头子里里外外找了个遍,也没找到致命的伤痕在哪儿。

 

验完尸,仵作赶忙收拾了工具,急匆匆地离开了验尸房,就在仵作踏出房门的一刹那,女尸开始腐烂,最后化作一副枯骨。

 

 

离发现上一具离奇女尸也不过三日的时间,清晨传来几只狗狂吠的声音,几家离得近的住户掀开窗户,便看见两三米高的杆子上挂着一具男尸,男尸的下巴堪堪的挂在男尸的脸上,下面围了三四只闻着血腥味来的野狗。

 

晨起的阳光很快就覆盖了小镇,几个路口外的阴影下,道士眯着眼,手上的长锥子若隐若现,若看得仔细些,可以看到原本被锈迹覆满的头部已经可以露出锋利的尖头,在阳光的折射下,泛着寒光。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小镇,小镇里人人自危,说书人吓得当场就瘫了过去,口吐白沫,幸亏周围的人反应快,捡回了一条性命,不过,自此以后,总是念叨着什么青狐显灵,整个人疯疯癫癫的,没过几日,人就没了。

 

尸体很快被运送到验尸房,原本冷清的府衙也开始忙碌起来。

 

男尸的眼睛还完好地嵌在眼眶里,两边的嘴角却被强行掰开,裂痕延续到了耳后,像是从嘴巴开始,脸被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仵作小心地打开男尸的嘴巴,不出所料,里面的舌头被取走了。男尸穿着私塾先生的服饰,很是讲究,食指有长期握笔摸出的茧子,但是老仵作看了半天,也没认出是哪个私塾的教书先生来。

 

夜半,停尸房里,道士站在两具尸体的中间,低着头,“看来,这些年,你们过得也不好。”年轻道士轻声喃喃。

 

道士来去自由如入无人之境,推开木制的房门,撑起手中的油纸伞,幽绿的伞面在在月色下透着些许凄凉,一阵风拂过,年轻道士已经不见了踪影。

 

一夜过去,无人知晓,男尸仿佛是刚从水中打捞出来一般,全身肿胀,就连放置的尸床下也淋满了水渍。

 

 

很快,出现了第三具尸体,这次两具尸体出现的间隔比上一次少了一天,尸体出现在城东的一个马厩里,早上马匹的嘶吼声引起了主人的注意,尸体已经被马蹄践踏地看不出人形,整个马厩里全是血腥味。听说出了事,本是拦着家中女眷去西苑,就怕受了惊吓,染了晦气。但是当夜,那个怀了孕的女眷到底还是落了胎,听说落掉的是一个全身长满毛的怪物,不像是人,到有些像狐狸。那个落了胎的姨娘当场就被灌了药,再也没了消息,连同落下的孩子也被生埋在了城南山上的乱坟岗里。

 

尸体到底还是被运到了验尸房,听说尸体刚搬出马厩,那马就嘶鸣不止,最后咳血而亡。

 

搬尸人都看见了,那尸体,从脖颈到胸腔被人割了口子,里面都是空的,那个人,缺了心。

 

老仵作验完尸,脚底下已经开始淌水,仵作看了眼窗外,天晴得很,何况这屋子也不漏水。楼顶上的年轻道士叼着颗狗尾巴草,闭着眼睛躺在砖瓦上,嘴角扬起一个好看的弧度,“老东西,可千万别回头。”

 

老仵作转过身,顺着水的轨迹,掀开遮挡尸体的白布,男尸的身上不断地涌出水来,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可奇怪的是遮尸的白布却干燥得很。老仵作吓得跪坐在地上,又马上起身,一直在磕头,“天灵灵地灵灵,神明在上,饶了老头子不敬之罪。”嘴里一直念叨着什么。

 

道士手上的长锥被藏在袖中,锥子的锈迹又少了一些,已经快要露出本来的样子了。

 

“看来,时间快到了。”

 

一夜过去,那具新的尸体面上开始生出细碎的冰渣子,慢慢的,延满了全身,连带着整间屋子的温度都降了下来。

 

 

又过了一日,街上已经不似往常那般热闹,少了很多人,原本挤满人的市集,如今也只剩下可怜的寥寥数人。

 

第四具尸体直接横在了原先说书人摊位上,尸体的脸上被盖了一层黑色巾布,身上穿着麻布衣衫,但是四肢的布料都被剪去了,开口很整齐,四肢被弯曲成诡异的姿势,素色衣物衬着膝盖处的血色更加明显。

 

离尸体不远处,是一堆捣得稀碎的沙砾,糊上了粘稠的血液,现在有些干了,有些颗粒大些,被摆成了奇怪的形状,看上去像某种是祭祀的礼仪,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骨头,那是骨头!”

 

远处的道士右手举着一支白色的蜡烛,燃烧的蜡烛也驱不散这镇子里的阴霾,道士蹲下身,将蜡烛放在地上,“快了,很快你们就会解脱了。”

 

黑色的巾布在道士放下蜡烛的同时化成了灰烬消失在了空气中。

 

这次,老仵作说什么也不肯去验尸,就差一哭二闹三上吊,官差无法便回去复命了。

 

翌日,失了膝盖骨的男尸被烧的化作了灰烬,可昨夜,明明下了一整夜的雨。

 

 

道士一席白衣,白衣外罩了一层轻纱,蹲在主城楼上,城中的一切尽收眼底,手上的长锥已经褪去了锈迹,“今日,是最后一天了。”

 

白色的身影极快地略过屋顶,不过眨眼的时间,道士已经停在最北的屋檐上,细长的狐狸眼扫过了每个角落,最后一只,被钉在城北的城墙上。女尸穿着白色的内衬,关节处被长钉钉在城墙上,手指上本来应该干涸的血夜还在一滴滴的往下滴水。年轻道士跳下城墙,弯着腰,抬头将鼻子凑在女尸的指尖处,轻轻嗅了嗅,舌尖舔湿了上嘴唇,“山鬼!”年轻的道士怔住了身子,像是恢复了清明,一跃跃上了城墙,一下没了身影。

 

女尸的指甲全部被拔光了,但是又被精心地涂上了红色的甲油,镇子里所有的人都聚集在北城墙的女尸面前,黑压压的围了上百人,他们对着曾经处刑山鬼的方向,虔诚地跪下,虔诚地自省,虔诚地渴望得到宽恕。

 

“你闻到了吗,没有别的味道,是她自己的血做成的甲油。”年轻道士激动地颤抖着,“我闻到了!这一刻,我等了我太久。”

 

“山鬼!”一声不同声线下的怒喝,年轻道士冷静了下来,右手持着锥子,锥子已经完全恢复了幽绿的色泽,道士站在人群之后的屋脊上,像极了面容清俊的神明。

 

众人抬起头,便见道士似神明般停在他们不可企及的地方......

 

 

年轻道士踏出了小镇,在小镇城门的不远处,将长锥埋入地下,缭绕着小镇的烟雾缓缓散开,道士站在城外,眼见着被迷雾遮挡的城楼显现出来,不过片刻,城楼开始破败瓦解,千年间,城中一直循环着这千年前发生的事,不死不生不灭,于城中千年的折磨,于城外不过须弥,如今,也终于得到解脱。

 

那日,“神明,你是来解救我们的吗”城中人跪地祈望。

 

“你们今日奉我如神明,来日必避我如妖邪。”道士转身离去。

 

一如千年之前,被绑缚跪在祭神台上的少年山鬼,求其眼,剜其舌,挖其心,断其爪,焚其身,得其用者狂热如信徒,受其害者愤懑要其死。

 

这世上,哪有什么青狐之眼,不过世人愚信罢了。

 

俊美的年轻道士在暗夜中缓缓睁开双眸,那双眼睛正泛着青光,远远望去,似是狐眼。

闻斋录最新章节 下一章 正卷江山社稷图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