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缠绕的记忆
本书标签: 短篇  刑侦  更新     

1

缠绕的记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2月25日,北京至丹东的27次特快列车到达丹东后,工作人员在6号车厢发现一具男子的碎尸。

经判断这具碎尸是从北京站被送上车的,这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发生的第一起碎尸和列车抛尸案。

作者君北京火车站,这个地方车水马龙,人群簇拥,声音嘈杂。

高音喇叭传出“北京开往丹东的27次列车现在已经开始检票了”的声音。

 时间为197n年2月24日下午4点51分。旅客们通过检票,争先恐后地直奔车厢。

这趟列车坐满了人,途经天津、唐山、山海关、锦州、沈阳、本溪、凤凰城等站,行程千余公里,于2月25日上午8点5分,准时到达丹东车站。

旅客们扶老携幼,背包提篮,陆续下车,奔向各自的目的地。

等乘客走完后,乘警和乘务员上车检查时,发现列车六号车厢23、24、28、29号座位上方的行李架上,有一个灰色人造革手提包和一个白色塑料布行李卷遗留下来。

乘警和乘务员立即通知派出所,并把两件行李拿到派出所。

所长、指导员和民警打开手提包和行李卷一看,发现手提包内有一段被分解的无头、无手的男子尸体,便马上报告了丹东市公安局。

丹东市公安局领导便带领法医、技术员来到派出所,经检查,没有新的发现。

经过案情分析会,他们认为这起案子,不是丹东市的,但尸体由何人在何处带上车无法确定,只有送到首发站北京,积极寻找破案线索。

  碎尸运到北京后,北京市公安局刑侦处处长柯南亲自接待,带领丹东的同志来到技术科。

技术主任赵岩、法医王志君等人又一次进行了详细检查。

这一次,他们发现了犯罪嫌疑人分解尸体使用的工具是刀类,包装用的灰色人造革包有红卫牌锁头。

死者身穿灰布长袖衬衫和无领针织衫,这些都是北京生产的,但只凭这些,还不能断定死者就是在北京被杀以及尸体就是从北京带上车的。

  柯南处长了解完验尸情况后,认为这是个疑难案件,死者是谁?为什么被杀?第一现场在哪里?从哪里上的车?……这些问题统统都没有答案。

可根据物证分析,携带尸块的人从北京上车的可能性很大,随即上级命令以北京为重点展开侦查。

  刑侦队长甄宝骏带领侦查员与北京铁路公安分局的同志,分别向北京车辆段的检车员等相关人员展开调查。

  通过一番调查,他们了解到2月24日15点25分,27次列车出库,到站后列车长和乘警们对各节车厢进行了全面检查,座椅下、行李架上都没发现任何物品。

  刑侦人员又把访问范围扩大到车站的电力工区、水暖工区、邮局运转处等13个单位,而且广泛发动干部去询问那些职工。

上一章 13 缠绕的记忆最新章节 下一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