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三世浮程
本书标签: 古代  与君阁v  古风虐心小故事   

无题

三世浮程

四岁那年

“呜呜呜呜,好人,救救我爹爹吧!”

“我不是什么好人!”

“好人,你就是好人!我求求你救救我爹爹吧!你让我干什么都行!”

“丫头你记住你今天的话。”

“谢谢恩公,凌兰愿一生做牛做马报答恩公!”

“以后便唤我师傅吧!”

“谢师傅!”

十岁那年

十里桃花中只有她一身蓝衣,一脸纯真的笑容

“师傅,凌兰以后一定要找一个和师傅一样的好相公!”司亦竹听到这话哭笑不得!

“丫头这是什么意思,是为师对你不好吗?这么想嫁人?”

十六岁

“师傅,我喜欢他!我想嫁给他!”只见她牵着一个面容俊郎的男子。

“不行!你知道他是谁吗!你了解他吗!我不同意!”

“师傅!”

“不必再说了,你忘了当年你答应过为师什么吗!”司亦竹此时的声音冷的像冰

“来人,把这不明身份的男子带下去!”

四日后

“怎么样?小姐还是不吃饭吗?”

“回禀教主,现在连水也不喝了!”

砰!“这丫头到底要怎样!”

“教主,小姐说了,你不放他们回去她就死在这!”

“罢了罢了!由她去吧!”

从此世间再无亦陵教,再无亦竹公子,只是多一嗜酒如命的疯子罢了

作者大大下一段

那年她终于经五千年风雨,成为妖,她一路北上欲去海岸等惊雷,传说只要渡了雷劫就可以幻化为仙,即使做了下等的妖仙,她也不在乎。

  那年她离开山中寒池,下山化作人形渡河,同舟的还有一青衣居士,他与她对饮了几杯暖酒,忽而对窗叹道:魑祟动情,必作灰飞。

  她低头斟酒,一笑带过,始终是没有听入耳。

  北上一路波折,损了一些妖力,她停在途经的泰安城中,欲取几条人命补一补气,正在街头寻觅,身侧石墙那头忽而飞出一片残画,画上唯余一条鱼尾,竟是她一类的火红锦鲤,那笔触如江南绸缎,蜿蜒柔美。

  她攀上墙头,见一画师立在院中,单手背过,弯腰端详笔下画,他一笑,星眉日目,风起,长发迷了她的眼。

  人世间最好的男子莫过于此,她要这最好的人命。在他转身入屋的一刹,她化为锦鲤入了院中荷花池。

  第二日,她被发现了,他徒然步入荷花池,将她捧在手心问道,我池中唯有三尾小鱼,你又是哪里来的?他又笑,既然来了就留下,陪陪我吧。

  他时常走入荷花池,任由池水淹没胸襟,她靠在他胸口听他说,我叫你小池吧。

  白日,她化回原型在池中畅游,他在岸上画她身姿,又笑又惆怅,她偷看他的画,看他落款试着叫他的名,浅溪浅溪,入口绕舌,缠绵似梦。

  每天夜里她便化出人形,四处取男子性命以补元气,顺便也打探他的事情,原来浅溪本是这国中皇子,却因老皇帝早死,开国宰相集结一干人等将他幽静在此,对外不过说他是个触怒了皇威的画师。

  当夜她便在宅邸四周杀光了那些守卫,又闯了一回宰相府,将百具尸骨化成一夜落红。

  那年夏,一只飞鹰过境,落在院墙上问她为何不走,错过惊雷又会是百年,她欲言又止,迟迟答不上。夜中她辗转犹豫,终究是化了人形欲与他告别,却被他一把拉进怀中,他在梦中叹她的名,她挣脱不得,陪他共眠一宿。

  他是最好的,有最天真的眼神,她不舍果腹,亦不舍别离。

  那年城池险些被敌军攻破,兵戈相见,街邻逃窜,他可以逃却始终不走,将她装在盛水的花瓶中藏在后院枯井中,避过一劫。

  她想,他们总能避开许多劫数,在这小院里生生世世。

  但第二年的盛夏夜,泰安城终于被敌军的铁蹄踏破,一夜动乱,四处惊声,她离开宅邸,想去探一探出城的路带他去天涯海角,回院时却见院屋已被大火吞噬,她听见他在生死刹那呼喊她的名,小池,小池。

  冲入大火的刹那,她想起曾有人说过,魑祟动情,必作灰飞。

  翌日天明,大火终究渐歇,他躺在院中醒来,竟然毫发无伤,而院中的池水干涸,那一池翠荷终究是枯了,不盛力气,均断裂在池底,而池底再没了小池。

  他想起昨夜那飞身而来的女子,某一夜在梦中拥进怀中的那人,还有池中一尾火红的锦鲤,记忆翻涌而出,他忽而啜泣,都明了。

  眼泪落在浅蓝的衣襟上,正叠上上面一点红,那红红的奇异嚣张,似血似朱砂,轮廓是一条鱼。

  *

  她在那一隅城池中耗去千年修为,只为一个命数几十载的凡人,这一生,一无所获终是灰飞烟灭。

  死前她望着红莲似的大火,想起当年渡口同舟的居士说的话,那后面还有半句,他说,犹蛾之投火耳,非愚,乃命数也。

  她笑。

  恩。

  命数。

  ***

  改自歌曲文案:

  宁武皇仁光九年锦文轩刻本《异闻录》载,扶桑画师浅溪,居泰安,喜绘鲤。院前一方荷塘,锦鲤游曳,溪常与嬉戏。

  其时正武德之乱,藩镇割据,战事频仍,魑魅魍魉,肆逆于道。兵戈逼泰安,街邻皆逃亡,独溪不舍锦鲤,未去。

  是夜,院室倏火。有人入火护溪,言其本鲤中妖,欲取溪命,却生情愫,遂不忍为之。翌日天明,火势渐歇,人已不见。

  溪始觉如梦,奔塘边,但见池水干涸,莲叶皆枯,塘中鲤亦不知所踪。

  自始至终,未辨眉目,只记襟上层迭莲华,其色魅惑,似血着泪。

  后有青岩居士闻之,叹曰:魑祟动情,必作灰飞。犹蛾之投火耳,非愚,乃命数也

上一章 无题 三世浮程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