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画船听雨夜来眠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  邀请驻站 

人看满路琼瑶迹

画船听雨夜来眠

庆历三年冬。

  “子容,朝廷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官家终于下定决心,任命范仲淹等人大改一番。”一身披紫氅的男子快步走进书房,使温暖的书房凭添了一丝冷气,连对门口清扫落梅的侍女望尘打招呼的声音中都有抑制不住的喜庆。

  书房内窗明几净,书案上放置的一个小香炉缓缓飘出白烟,散发着紫檀的香味。宋敏求看到书案前没人先是愣了一下,紧接着便瞧见了窗台前的那一抹翠竹色。

  那人依旧是不诧不惊,微微偏头露出清秀绝伦的面容,尽管相处多年,每每见面宋敏求心中还是会有几分惊艳。都说江南女子肌理细腻骨肉匀,连男子都生的清素脱俗。若不是宋敏求知他不久前过了二十三的生辰,大抵会觉得眼前这人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而非入仕两年的当下江宁知县。

  不过宋敏求深知人不可貌相。苏子容年纪轻轻却沉稳严谨,定是个有用之才。哦,还有一点,别看苏子容生的好看,至今却并未婚配。自己呢,儿子都七岁了。

  苏颂将目光从窗外院子中的白梅上收了回来,转身,面容平静地看向欢喜之情溢于言表的宋敏求,“范参知为人刚正,曾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谪,改革之事交与他,祸福不定。”

  “这怎么讲?”宋敏求不解,苏颂却并未解答,“你从毫州来此,舟车辛苦,我已命人收拾了屋子供你休息。”

  “别这样嘛,我来江宁一趟,你好歹带我逛逛。”宋敏求似是突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摸出一封书信,随手抛给苏颂,“令尊的,约莫又是催婚了。”

  苏颂平淡无波的面容难得露出一丝无奈,宋敏求欣赏了一下,开玩笑道:“要我说,家妹不错,不如嫁与你作妻?”

  “令妹乃贵府掌上明珠,嫁与我……”“行啦行啦逗你玩的,知你无心儿女情长。”宋敏求笑着摆摆手打断了他。

  “知我者,宋兄也。”苏颂也面露笑意,那笑仿佛是碧玉坠落一汪春水中划出的圈圈涟漪,极为赏心悦目,看的宋敏求一怔,心中直为天下女子遗憾,又极感庆幸。如此容貌,若再风流一些,那必要伤害无数女子之心了。

  苏颂打开信纸,也的确是为他介绍姑娘,想必是母亲又费了不少心思。苏颂轻叹一口气,他也的确是无心儿女情长,也的确是……没遇见钟意的姑娘。

  “方才你说要出去转转,今日旬假,我倒是可以陪你出去走走。不过与你毫州冬景差不多便是了。”苏颂说着取来一白色大氅披于肩上,遮住了那翠竹色的衣衫,氅上是一幅水墨江南的绣样,与着衣人的气质极配。

  “不过是想与你一起散个步罢了。况且我虽知毫州县一年有余,还未曾好好游览过。想必与我祖籍赵州那里相差甚远。”宋敏求走出书房,望着院中白梅顿住了脚步,刚刚走的急,竟没注意到这一株白梅。

  “那便去赏梅吧,江宁兴植梅,始于六朝时期,紫金山南麓有一片梅林,百姓称那里为梅花山。前任知县便从那里移植来了一株白梅种于院中,如今也已亭亭如盖了。”苏颂从他身后走来,回头对望尘道:“我与宋兄出门一趟,你剪些白梅插到窗台上的玉瓶里。”

  “奴婢晓得了。”望尘福身,目送着苏颂与宋敏求离开。

  江南的冬日虽说很少下雪,但空气依旧冷冽,一白一紫两个身影行至郊外紫金山下,宋敏求远望去,果见东面山坡上一片红白如锦被覆于山上。

  “与你中同榜进士的那位王介甫,你可还有印象?”宋敏求闲聊到。

  “略有印象。此人乖戾孤僻,但性/爱读书,才华横溢。”苏颂回忆着之前考试时与王介甫的交流实话说道。

  “重点不在此啦!你可知其父乃是王益,王家前不久与谢家订了门婚事。”宋敏求满脸黑线地瞥了苏颂一眼,这人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苏颂难得愣了一下,“谢家?可是谢绛伯父当家的谢家?”

  “不错。”宋敏求肯定到,“我记得我们同窗那时,你与那位谢家大少爷关系似乎不大融洽来着?”

  “……”苏颂并未作答,宋敏求心想果真连提到这个人情绪都立刻低沉了下来。

  要说这俩人也算是八字相冲了吧。

  谢家大少爷在同窗们眼中都是出了名的温润如玉,唯独与眼前这位苏子容看不对眼,处处招惹。

  苏颂在同窗们眼中是出了名的一心向学,不好声色,唯独对那位大少爷冷嘲热讽,没好脸色。

  “好歹是谢家嫡女出嫁,婚礼应该是挺隆重的,家父与令尊素来与谢绛伯父交好,请柬估计不日便能送来。”宋敏求这一番话像是突然点醒梦中人一般,苏颂恍然回神:“谢家嫡女出嫁啊。”

  “不然你以为呢?”宋敏求奇怪的看向他。

  “……没事。”苏颂平静地说道,突然见前方山路上多了两个人影。

  “竟有人同我们一样冬日赏梅?”宋敏求显然也瞧见了,他最好结交文人墨客,游士道士,于是兴奋的快步往前走去。

画船听雨夜来眠最新章节 下一章 负笈方斋读书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