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不复当年长盛歌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七组邀请驻站  易科邀请驻站   

第十六章:蒋亦安的科考路(2)

不复当年长盛歌

身为穷人的蒋亦安也没有讨价还价的本钱,毕竟没有大户的资助,别说考啊,贡院的大门都进不去。每年的春天,几千人要拥到贡院科考,非常的不容易并且繁杂至极。明天就要科考了,今晚上整个的贡院里会举行一个仪式。

  主考大人穿好,戴好,坐在贡院露庭的正当中,差人们拿着一面大红旗,就在这主考官大人和考生之间的空地上“呼啦呼啦”开始摇晃,目的是用红旗请来天地神灵,天上地下的神仙都能来到贡院,一起来监督我们的此次科考是否公正。红旗摇晃完事之后,请蓝旗。另一名差人迅速的跑到刚刚红旗手站的位置,开始摇晃。摇晃蓝旗的目的就是所有参加科考的举子家里面的甭管是爷爷,祖爷爷,已经去世的人,有灵有应的,想来看看自己的后代考的怎么样,并借机保佑自家儿孙,也可以来。最后是一面黑旗,黑旗手长得明显的就比之前两个旗手要魁梧。站在原位置开始摇晃,院内的所有兵丁届时一起大喊“有怨报怨,有仇报仇!”意思就是如果这次科考里的举子有亏心缺德的,什么妖魔鬼怪都能来到考场里找到你并且报仇雪恨。

  就光看清朝的资料记载,每年考场里面不明其故的死亡案件,有足足上千起,占了每年全部考生数目的十分之一。可是至海德在位期间和后来的至明文都同意用黑旗来所谓召唤神魔进入贡院。并且还有一种说法,圣天子百灵相助。如果天子没有同意用黑旗召唤神魔,那鬼怪是进不去贡院的,毕竟天子百灵相助,他不同意,百灵也不同意。

  仪式进行到这就算结束,红蓝黑三面旗子在院中央立住。第二天贡院正式打开考场的门,进举子。举子来到考场门前,第一件事:搜身。

  因为有太多作弊的,有的大字不识几个就敢去赶考,就为了当官,想着做个弊看行不行,能不能侥幸过关。还有就是已经说出大话去了,我在学术研究方面如何如何,花着人家提供的银子,吃喝玩乐,到最后考试要开始了,没办法了,硬着头皮作弊也得上。

  整个贡院的考场一共就两个门,且都在一起。进第一道门就开始搜身,一进门就脱得干干净净,但是如果说你想尽办法在身上带着什么作弊的玩意,导致第一道门你侥幸混进来了,那在过第二道门搜身的时候被查到有作弊的工具,第一道门的搜身文职官兵全杀,而且是斩立决,摁在那就砍。为了达到公平公正,最后贡献给皇上的人才必须是货真价实,就狠到了这个地步。

  两个门搜身都过的穿衣服拿东西进考场里的号房,冬天会一人给个火盆,夏天就只有个统一发的蜡烛头,方便你晚上答题。厕所也不能去,干什么都是在这三尺宽的号房里解决。所以经历完这九天考试出来的人,个顶个的没了人样。

  想当初蒋亦安就是如此经历过来的,不止是他,所有想通过科考改变命运的穷人都是如此。只不过蒋亦安异于常人,又加之后来的公孙丞相慧眼识珠,才逐渐脱离了被投资人把控的苦海。

  但是想要真正翻身,还得是乡试,会试,殿试三个不同层次的考试阶段都得经历过来。那个时候只要是还没有考取功名的念书人,统称为童生。童生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你觉得自己的文化储备够了,就能参加县里的考试了,县里的考试考中之后才能被称之为秀才。再过三年,省里考试,这叫乡试,乡试再考中,称之举人。

  但是只要是考中了秀才,基本上会有很多的待遇,就因为当权皇帝重视文化,重视教育,所以前文说蒋亦安打扮的像个秀才般走在京州的街头会有很多人亲切的和他打招呼。秀才的待遇,第一:免役。如果你是秀才期间,国家开始征收男丁修筑工程,因为你是秀才,所以你所在的家庭,因为你的身份,可以少出两个男丁。第二:免银子。每月至元的百姓都得向所在的地级单位交银子,这个数不多不少,也是视家庭经济条件上下微调的,但是家里有个秀才,这份钱免了。

  中了举的人,不仅有待遇,还有俸禄。举人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家公务员了,不是官,但是每个月至元朝廷会给你一份钱。上堂打官司,举人见了县太爷可以不跪,因为俩人平级。举人再过三年,就到贡院参加考试,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这些。贡院的再考中,就能参加殿试,当今皇上亲自主考。这就是一条完整的封建社会读书人能当官的唯一一条路。

  蒋亦安熬出来了,还是凭借自己异于常人的聪慧才勉强爬出泥坑。中了会试第一名的蒋亦安过了两年就参加了殿试,此时就远没有刚开始那么穷了,毕竟是要见皇上,所以该有的面子工程差人们做的很好。进入殿试的地点:金华殿。蒋亦安因为一路考上来的成绩优异,便坐于明文帝的正下方。

  不过考试的人们可不能抬头去看皇上,包括在殿上的守卫大臣都是如此。有什么事,低着头冲着皇上的大概位置进行汇报。如果在朝堂之上正面直视皇上,接着就可以判一个意图弑君的罪名,好好地看皇上干嘛,你看就是为了瞄准好然后进行刺杀。

  蒋亦安领到试题没多久就答完,接着闭目养神。明文帝和公孙南轩丞相都注意到了他,太突出了,别人因为不会做急的嘬牙花子,你倒好,才写了多久就放笔不再动。明文帝让苏培盛通知公孙丞相去看一眼蒋亦安的卷面。

  公孙慢慢的走至蒋亦安的身旁,闭眼的蒋亦安感觉有人靠近就想睁眼看,刚想抬头,身旁的公孙一把摁住了他的肩膀,因为蒋亦安和明文帝脸冲脸,蒋亦安一抬头势必会看见前面正襟危坐的明文帝。公孙一开始看蒋亦安坐在正中间,便知道意味着什么,所以紧急关头摁住了蒋亦安。

  蒋亦安也刚刚缓过神,连忙低声道谢,因为不知道公孙的具体职务,便尊称一句先生。公孙摁住蒋亦安后眼睛就没离开过他的卷子,字迹工整,思路清晰,看问题的眼光也独具一格。便在心里暗赞这是个人才。

  随即离开蒋亦安,回到原处,叫来苏培盛讲述情况,苏培盛又告诉了明文帝,明文帝闻言看了看公孙,公孙只是冲着自己低头点头。

  殿试结果没几日就张榜公告,毫无疑问,蒋亦安是状元。按照规矩,明文帝和公孙丞相一起在勤政殿会见了蒋亦安,也是往年皇帝会见当年状元的老传统。“蒋亦安。”明文帝略微生疏的叫蒋亦安。

  “臣在。”低头跪着的蒋亦安搭话。

  “想谋个什么差事。”

  “臣不敢,谨遵圣旨。”

  “公孙,你觉得呢?”明文帝看向公孙丞相。

  “臣斗胆,让他随着老臣吧。”

  “也好,就这么定了。蒋亦安。”明文帝坐直身子。

  “臣在。”

  “日后你就是公孙丞相手下的学生了。”

  明文帝简单的上嘴唇碰下嘴唇说出的话,却是无数为之奋力读书的文人墨客的最终目的,跟随当今丞相,虽不至于一步登天,却也是大部分官员都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度了。

  公孙很开心,毕竟他爱才。

  随后蒋亦安就跟着公孙回了丞相府。一番熟络过后,蒋亦安便将自己的身世和自己是怎样一步步来到殿试都讲于了公孙。公孙只是笑笑,便吩咐人带着蒋亦安实际花的大户的银子去寻大户。大户摸清缘由死活没敢要,还说就是觉得蒋亦安行,就是为了给公孙丞相提供一个好学生才资助的。公孙得知情况也没多说什么。

  自此,蒋亦安算是彻底靠着自己的渊博才识正式以公孙丞相学生的身份步入至元朝廷最核心的阶级。

上一章 第十五章:蒋亦安的科考路 不复当年长盛歌最新章节 下一章 暂停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