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不复当年长盛歌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七组邀请驻站  易科邀请驻站   

第十五章:蒋亦安的科考路

不复当年长盛歌

不多时,黄靖安便依据明文帝的口吻写好了这封假手谕。派人通知张广智前来将军帐。

  “快去,不要有任何耽误,没有多少时间了。”黄靖安急忙冲着刚刚走进帐内的张广智说。

  深知此举意义重大的张广智接过手谕便挑选了一匹最好的马,上马沿桂川开始了一路的罢免任务。

  海兰察出不去京州,便带着杨玉成兜兜转转来到一条小胡同里一户人家的门前,海兰察依墙而立,杨玉成走上前去敲门“登登登。”几下,便听得院内传来人的询问声“哪个?”

  “水漫了家,人丢了扎,三八九前来讨嫌。(官兵冲了大本营了,死了不少兄弟,故元帅到你家躲躲风头。)”杨玉成透过门缝向院内的人用黑话回答着。杨玉成话音刚落,就听院里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吱呀”一声,门分左右。出来的人是京州当地小有名气的帮派头头曾强,这类人也是之前海兰察得势的时候最看不上的,可如今迫不得已还得找人家寻求庇护。曾强其实不能够给海兰察的大业贡献多大的力量,只不过是此时此刻海兰察需要去一个有人手能够提供暂时保护的地方。依墙而站的海兰察见门开了,抬腿就进,曾强因为刚才听见杨玉成的话里带着三八九,也就是元帅的意思,便闪身让了让。

  进门以后的海兰察抓紧洗了把脸,换上了曾强的干净衣服,刚才如此装扮只是因为躲避官兵的注意,现在到了比较安全的地方,又加之还有手下人在,所以得注意一点形象。

  “元帅,听闻了一点府上的事情,因为什么才至如今地步啊?”曾强今儿见到了之前都说不上话的自己的保护伞海兰察,难免激动,所以说话不过脑。

  “与你无关,准备些吃的用的,我与元帅要在此暂住一段。”杨玉成接过话把。

  “哎哎哎,您等着。”

  这个世上啊,无巧不成书。秘密来到京州已经多日的蒋亦安就住在曾强隔壁的院子。

  虽说是秘密前往,但是公孙老丞相担忧自己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弟子有什么危险,便让下属联络京州的官员,说过几日,从帝都会去京州一名年轻男子参观你们的工作,你部多注意多照顾。仅仅几个字的信不日就传到了京州衙门师爷的手里。师爷很激动啊,他又不傻,这来的年轻人狗屁视察工作,肯定是为了京州的暴乱而来啊。又加之丞相手下的官职不会很小,又是在天子脚下,师爷觉得这是自己打开在帝都里关系的一条捷径,无比上心。

  早早地就派出人拿着蒋亦安的画像在几个城门守候,接回蒋亦安到衙门,师爷死活要安排最好的房子给蒋亦安住。蒋亦安是什么人,公孙丞相的弟子,什么没吃过没见过。好意谢绝之后说自己找个地方住就可以了,另外嘱咐师爷不用派人保护,太引人注目。

  在衙门出来的蒋亦安背着自己的简易行李在京州四处游走,这个状态就像是要赴京赶考的秀才是一样的。那个年头的秀才不多见,所以遇到蒋亦安的行人无一不点点头,以示友好。

  蒋亦安边走边找租赁房屋的布告,走了半天,在南城门附近看到了。循着地址就进了一条胡同,房子本家是一个老头,祖籍不是至元的,老了,想要回老家待着,毕竟落叶归根啊,但是京州还有这么一处挺好的房子,空着怪可惜,便请了文人,代笔写了出租的布告。

  蒋亦安是个文人,加上也不差钱,谈完了价格,老头很放心把院子租给蒋亦安,愉快的处理完一切手续,老头走了。蒋亦安开始收拾自己的行李,简单的归置了归置自己的卧室,就去书房给老恩师公孙回信报个平安。

  说道蒋亦安是个文臣,但是家境贫寒,如今在朝中能与众多大臣一起平坐议事,都归功于至海德重视文化的态度。

  庆承统治下的国家推崇举荐制,朝里的官员大多都是亲戚,好多人才不配位,也因为自家有个大官能得到扶持,这个制度间接的扼杀了太多出身贫寒但是才识过人的人。打倒庆承建立至元最初所有秩序的至海德在第一时间就恢复了科考制,这也是能坐稳江山的一步关键棋,至元内的人,只要你有才学就都有机会做官,实现自己的价值。逐渐成熟的科考慢慢建立了相当严格的秩序,严卡应试人员,也是为了最后的中榜之人是自己的真实实力,而不是因为弄虚作假。

  整个科考虽然念起来简单至极,但是整体过程非常繁琐,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个阶段。

  蒋亦安生来就机智聪慧过人,十七八岁时就跟家里人说,转眼就三月了,要开科了,自己想考个举人,就询问家人的态度。家人都很支持,可以呀,这是你读书人应该做的呀。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

  蒋亦安闻言就塌心的攻书,就盼着三月开科,参加春围。科考分春天和秋天,春围就是指春天的考试。初步的科考是三天三场,一共是九场,九场考试都在贡院进行,贡院的意思就是给皇上贡献人才的地方,贡院里有九千多间号房,每个考生一个小号房子,整个号房三尺来长,考生就在这么大点的地方考九天,窝九天。号房里面有一块板,做题的时候就当成椅子,乏了就拿起来和桌子拼到一起,勉强当成床迷瞪一会。

  每个号房都挂着一个小帘子,没有门,蒋亦安这种贫贱类型的举子都得来贡院赶考,九天里不能出去。哪怕死在这号房里也不能走。自古以来的科举,贡院里,许进不许出,必须等到九天满了都考完了,开门锁,往外轰人。只要是开考,进了贡院这考场的门,主考官死了都不许开门出去。要想非得走怎么办,裹尸布包好了,从贡院的后院墙扔出去,墙那边有人接着,所以说进来贡院的门,就相当于动不了了。

  即使制度如此严苛,但参加考试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为什么呢,考得好能当官啊,这是封建社会的穷人们翻身的唯一机会。当然啊,有能力的话造反也是翻身的出路。但是即使像蒋亦安这种家里穷的叮当响的也能考,为什么,有投资人。

  就像蒋亦安,家里太穷了,去帝都的银子都没有,找个有银子的大户,说自己是秀才,可是穷,但是又想要科考去。可以,大户就会把蒋亦安今年科考所用到的花销都包在自己身上。会问蒋亦安,您想怎么去帝都,是八抬大轿还是高档马车,您想穿什么样的衣服,到了您想住哪,我都给您安排。蒋亦安也没什么要求,说能考试就行。但是大户就按最高标准来服侍蒋亦安。

  大户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有目的的,谁都不傻。今年我某某某全资让你蒋亦安参加科考了,你要什么给什么,如果你在考试中获得好名次,考完之后,把你分到京州或者汝南,潮通的当一知府,那最好了。同着你的面拿出账本,哪天哪天在哪,你蒋亦安花了我们一千五百两银子,用了我们多少资源,现如今您京州知府上任,那我们这二十来人和您一起去京州上任,我是师爷,他是刑房,这是班头如何如何。到了京州,当了县官,做了买卖,先还我一千五百两银子,再挣了钱,咱们就三七四六分账。

上一章 第十四章:诈死 不复当年长盛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六章:蒋亦安的科考路(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