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不复当年长盛歌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七组邀请驻站  易科邀请驻站   

第十三章:京州内乱

不复当年长盛歌

花胜将军正在京州奉明文帝的命令清扫海兰察势力里最外线的众多贩盐和组织人员。

  “将军,又带来两个。”黑衣锦衣卫进门报告到。

  端坐于圆桌后的花胜有点头疼,如此巨大数目的贩盐人员如果统统抓回,那京州没有足够大且合适的地方关押看守。“现在有多少啊?”已经长了些许白胡子的花胜闭眼开口问道。

  “我处现已关押贩盐人员近两百余人。”

  “挑出没有丝毫悔意的,秘密处决,要干净。切记不要因此惹起百姓恐慌。”

  “是。”黑衣锦衣卫闻令出门。

  众多势力间的博弈在这已经见证过无数次的黄土地上蔓延开来。转眼间天黑,人心开始躁动。

  李榆林自打进入京州以来还没有吃过一口东西,经历过一次商国的小范围袭击过后的他仿佛打了鸡血,一刻不停的对着眼前的地图勾勾画画。好多人对打仗期间指挥官们坐在屋内对着一张纸就可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始终持有怀疑态度。其实不然,战略家们的眼光不会被区区一张地图所限制,地图不过是一个辅助工具,让战略家们的思绪有一个可以承载并且绽放的地方。一场万人规模级的战斗,指挥官所费的心血一点不比前线厮杀的将士们少,只不过一个是身体上的摧残,另一个则是看不见的头脑风暴。同时真正具有这种全局思想和战略眼光的,整个至元,放眼望去不过是花胜,李榆林,黄靖安区区数人。

  “将军,吃一口吧,不急这一时。”田淮关心的冲着李榆林说。

  “怎么不急这一时,我如果早一点能想出大部分应对商军的对策,那我们将少牺牲上千人。”对此次战斗的前期准备已经钻了牛角尖的李榆林听不进任何与自己反着来的话语。

  “话虽如此,可您不能用身子熬啊,您要是倒了,那对至元朝廷来讲牺牲可远远不只是千人而已。”

  “出去吧。”李榆林有些烦。

  “您记得吃,我去看看弓弩手准备的怎么样了。”田淮放下碗筷径直走了出去。

  从将军帐出来的田淮直奔岸边,此刻的柏河岸边,灯火通明。田淮远远望去黑乎乎的夜色中除了人还是人。“怎么样了?”田淮冲着自己身旁的弓弩手校尉问道。

  “差不多了,都在清数自己的箭,不多时将全部做好战斗准备。”

  “再快。”

  在柏河上飘着的战船里,许万弘远远地就看着岸边的至元士兵在做无意义的准备,不禁嘲讽道“何苦。”加之此时又接到了海兰察心腹的传达,许万弘更加有信心了“从里到外就没有你至明文省心的地方,我看你如何招架。”

  没多时,田淮连忙跑到将军帐汇报李榆林“将军,都准备好了。”

  李榆林闻言接着就放下了不过刚刚才端起的面“走。”

  两人加之护卫一行人健步如飞般的来到河岸边,弓弩手校尉汇报到“将军,您下令吧。”

  “再等等。”眯眼往河面上的商国战船看了一眼的李榆林又伸手感受了一下风力。

  田淮看见李榆林伸高手感受了一会,一下就明白了,李榆林这是要借东风!心里不禁一阵震惊,这就是活学活用的典范啊。没一会,田淮明显的感受到风力不仅吹向战船的位置,并且大了起来。“放!”中气十足的李榆林大声喊出。

  船上的许万弘还没从刚才暗自开心的状态中缓过劲便突觉风力大了,吹得船都有些晃,瞬间明白过来的许万弘下令大喊往后退,可惜太慢了。

  一千只犹如流星的火箭呼啸着飞向船群,射出的瞬间就照亮了李榆林等众人的脸颊。借助风力的加持,速度更快,飞的更远。不多时就有极大部分的船起了大火,商国船员们在甲板上跑前跑后用水灭火,奈何风力太大,有几艘中箭多的船已经冒起了熊熊黑烟。

  李榆林这边的将士们开心的手舞足蹈,毕竟这算是毫发无损并且有力打击了敌军。田淮围着李榆林又跳又蹦,李榆林也难得的露了笑脸。

  这场小型袭击胜利的消息传的很快,一会儿的功夫,同在京州的花胜老将军就收到了李榆林处的捷报。老爷子闻言欣慰的笑了笑“至元后继有人啊。”花胜将军的口头表扬也传回了李榆林的耳朵里,能得到至元朝廷里德高望重的花胜将军的认同李榆林也很开心。

  气急败坏的许万弘看着眼前大多已经失去战斗力的战船不由得骂娘。“给海兰察发令,不惜一切代价扰乱京州现有的所有秩序,给我们提供有利时间进行登录作战。”不多时,命令就到了海兰察处。

  “老爷,您想好,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就彻底的与明文帝一派宣战了。”心腹杨玉成满脸担忧。

  “怕什么,已经走到这一步了,回头路早已亲手埋葬,现在只能奋起一搏,跟随商国征讨至元,为自己争得更多的利益。吩咐人,按许万弘说的去做。”海兰察心意已决。“好。”杨玉成开始安排海兰察在京州城里的全部势力,一场风浪即将在京州掀起。

  除了南方几个重镇的将军被替换外,其余小镇里的人马还是照旧,这也给了海兰察可以与李榆林黄靖安等人打一打的微弱资本。

  天光大亮。

  京州街头莫名的多了一丝悄无声息的感觉,经过海兰察乱党一晚上的打砸抢烧,大半个京州已面目全非,百姓无不感到恐慌,毕竟没有人知道是谁干的,莫名的恐惧才是致命的。京州衙门口堵了一群胆子大的年轻人大喊着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衙门的师爷不急不慢的在门口进行着官话敷衍“诸位,莫急莫慌,我们一定快速的查出真凶,先回去吧,散了散了。”说罢就要扭头回去。

  台阶下的人群不干了,毕竟有的家都被烧的干干净净,回哪去。几个小伙子带领人群越过负责警卫的衙役一把拽住了想往回走的师爷“今儿不给说法,你哪也别去!”人们一股脑的涌入衙门,有吃的拿吃的,有喝的拿喝的,还有甚者脱下衙役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昨晚的乱党来的太突然,以至于好多人还光溜溜的睡着觉呢就被自家房子燃烧起火冒的烟熏了出来。

  街道上慢慢出现了大批大批的游行人员,毕竟这次人民群众的损失都太大了,有的老人因为祖宅被一烧而光当即气血攻心撒手西去。人们在向当权者进行着毫无意义的抗议和谴责。

  消息传至军营,李榆林闻言有些不知所以,毕竟这是京州,自己负责的地方,昨晚出了这么大的事却一点消息都没听到。其实不怪李榆林和所有官兵没听到风声,只是城区和军营驻扎地离的过于遥远。明文帝在一开始决定军营地时考虑日常训练会扰民,便将军营安札至柏河畔,离城区将近五里路。

  花胜将军也闻讯赶至军营和李榆林进行会面。“怎么看?”花将军一语问道。

  “属下已派人至城区巡查,还没有结果。”李榆林恭敬的回答。

  “消息已经加急送至皇宫,最快下午就能收到皇上的回信。”花将军说。

  “我在您面前斗胆建议,夜间加置部分兵力进行宵禁。”

  “可行,但这些贼人如果不继续搞破坏怎么办?”

  “现如今只能用这种笨办法进行预防,而且我认为这么大范围的破坏,人数一定巨大,但是守城门的官兵回报昨夜没有大批人员出入。”

  花胜闻言用手抚了抚胡须“静等皇上回音,目前不要有任何大的敏感动作,有鬼。海兰察海提督在干什么?”花胜和李榆林还不知海兰察已经叛变,以为仅仅是这场战役比较重要才临阵换将。

  “属下不知,要不要我派人去请示一下。”

  “不用,局势有些微妙,小心为好。”说完花胜就走了。

  明文帝正在勤政殿批奏折,太监苏培盛一路小跑“皇上,京州急文。”

  明文帝闻言不为所动“放这吧,朕一会看。”

  “皇上,花胜将军嘱咐一定要您尽快批奏。”

  “哦,朕知道了。”明文帝放下手里的关于振兴北方经济的计划书,转而拿起这封密信。

  看着看着明文帝的脸色就变了。“胆大至极!在朕的领土肆意妄为,他真是不把朕放在眼里。”明文帝放下信在龙椅后一步步的来回走动。“撰。”苏培盛听闻立马拿起纸笔记录“命花胜速速将海兰察控制。责李榆林守好边境,要不为所动,即使京州城内乱成一锅粥也要看好边境。”信使快马加鞭奔往京州。

  还没看完圣旨的花胜只觉眼前一阵眩晕,就势瘫坐在椅子上,万万没想到海兰察已起反心。想到自己与他征战的这些年,花胜这个半百老人心痛不已。“速派精锐擒拿,海兰察。”呆呆地下完命令,花胜只觉自己与世界隔离,听不见动静,看不见人。

上一章 第十二章:彻底反目 不复当年长盛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