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不复当年长盛歌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七组邀请驻站  易科邀请驻站   

第七章:浑水摸鱼

不复当年长盛歌

“皇上,依臣之拙见,还是先观察为主,防御为辅,京州乃南方重城,马虎不得。”京州将军刘勇对明文皇帝说。

  “京州虽属重城但不是万万丢之不得,与其被压城内不敢动弹,不如调出兵马至柏河畔,后背是亚帕,汝南,左右有桂川同岭木岐,地理位置优越且商军还未上岸,有足够的时间给予他们致命打击。另外,刘勇,你身为一城之将,是否太过于软弱了。”提督海兰察斜眼看着刘勇,面无表情。

  丞相公孙南轩适时接过话语“皇上,海提督和刘将军所讲各有各的道理所在,臣也不敢同着圣上的面妄下定义,臣只讲述客观事实,请圣上明示。”

  公孙南轩讲完冲着明文皇帝低了一下头,“爱卿畅谈便是。”明文的右手一直在转动左手拇指上的玉扳指。

  “承圣旨意,老臣就班门弄斧了。”公孙南轩客套了一下,随即坐下摸了摸胡须。

  “老师,快快讲于尔等。”蒋亦安是个急性子,但是他只急自己想不通或想不出的事情,是公孙丞相手下最得意且最年轻的弟子。

  “众所周知,京州是至元南方最拿得出手的城,如今被商国人虎视眈眈,这个隐患我们必须要解决。接着,用宏观角度来看我们至元,大部门地区都是内陆,只有南方几个城镇临柏河。帝都往北看,是周国,纯内陆小国家,人口不过一千万人,就算周国倾巢出动,也对我们造成不了足够致命的威胁。帝都往西,朝国,地大物博可也连年战乱,出于对邻邦的照顾,皇上去年也出兵五千给予军事援助,目前和蜀国不分输赢,我们自然也可以把朝国从可威胁国家安全的名单移除。东面,齐国,三面临海,一面同我们接壤。两国已有长期的贸易合作和货币流通,且合作愉快,没有丝毫利益纷争。”公孙丞相还没说完,海提督插话了“丞相,希望你言简意赅一点。”“哈哈,好,莫急。我想表达的观点是抽出帝都附近所有城镇的一半兵力驰援京州,将所有可以从南方靠近帝都的路线封死。刘将军提前做好全面迎战商军的准备,也要留有所有可能性的应对方法。”

  公孙丞相说完看了看刘勇,刘勇又看了一眼海提督,毕竟自己是海兰察的人,不能越级。海提督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面无表情的喝着自己的茶水。刘勇见状心里明白海提督这是对丞相的安排有不理解或不满之处。

  于是问道“丞相,你的大致方针我认同,但有不明之处,可否解答?”“讲。”刘勇接着说道“其一,调取内陆所有城镇各一半的兵力,如果邻国发现这个调动以后选择我们较薄弱的城镇进攻怎么办?其二,所调取的兵力全部进入京州附近,引起南方各城百姓莫名恐慌怎么处理?其三,兵力进入南方各省之后,如何安排第一指挥官事宜,是否还需因为要进行统一作战而安排必要的军中固有指挥将士降级处理?”

  刘勇讲完这些,海兰察放下茶杯暗自点了点头,心里赞许刘勇思路清晰,最重要的还是问出了海兰察不方便问的最终第一指挥官的归属问题。明文皇帝也看向公孙丞相,期待着他的解答。

  公孙丞相刚要开口,苏培盛进门禀报“回皇上,太上皇在延福殿养心宫等您。”

  明文皇帝闻言没有再听公孙丞相的解答“好了,众爱卿的提议我会考虑,退了吧。”

  公孙丞相听完便闭嘴起身行礼,海兰察,蒋亦安,刘勇纷纷行礼退出勤政殿。走出勤政殿的公孙南轩低头走向午门,准备坐轿回府。

  学生蒋亦安在后面追了上来“老师,我还有不明之处。”

  “是因为刘勇将军吗?”公孙丞相头也没抬的回答道。

  “是的,我听他最后那个问题像是替海提督问的。”蒋亦安人虽聪明,却缺少市侩之气,刚正不阿,一就是一。

  “孩子,这些不是你该想的。”公孙南轩不想让蒋亦安的无邪智慧受到玷污。说完就上了轿子,留蒋亦安自己站在午门发呆。

  众臣退去,明文快速起身前往延福殿。路上,苏培盛对坐在辇舆(皇帝在宫内的代步工具,与轿子意思相同,地位却高于轿子)上的明文说道“皇上,下人禀报至庆太子今天没下朝就去了太上皇那里。”“哦,何事啊。”“下人们禀报上来说太子是去找太上皇要书看,但是不知为何,一会的功夫太子就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走了。”苏培盛紧贴辇舆的边讲于明文皇帝。“找完父皇,移驾太和殿。”明文闭目养神的说。“嗻。”

  到了延福殿,明文下辇舆走上台阶转过身对苏培盛说道“去找太子,让其中午同朕一起用膳。”说完就进了延福殿,并吩咐锦衣卫没有他的允许谁也不能进。待明文进去,锦衣卫关上门以后,苏培盛才抬起头站起身坐到自己的小轿子上去寻太子。即使明文已经离开,但是辇舆的四个把式还是站的倍儿直,静待皇上。

  至海德在养心宫正写字,明文敲已经是打开的门“父皇,儿臣来了。”至海德放下笔,整理一下衣袖,慢慢的坐到了椅子上,“进。”明文闻言轻声迈入,低头给自己的父亲请安。

  “讲吧,到哪一步了。”至海德捏了捏自己的山根(即两眼之间的鼻子部位),伸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明文皇帝面对至海德直立,且微微低头,眼睛盯着父皇面前的桌子,开始汇报。

  把刚刚在勤政殿众人所说的都讲于太上皇至海德后,明文皇帝静立等待答复。至海德在聆听过程中一直微闭双眼,手在茶杯上一遍遍的摩擦,明文汇报完,至海德停止了一切动作,睁开眼睛,看向明文皇帝。“这么大规模的举兵南迁,是公孙南轩提出的?”至海德问。

  “是的,内陆所有城镇抽取一半兵力进入南方。”

  “不可行,如果真的那样,我们就容易腹背受敌。加之兵力不足,所镇压的乱党也会借机死灰复燃。”至海德皱着眉头说“公孙为什么会出这么一个主意,不像他。”

  “那您的意思?”明文问道。

  “按他说的做,但是要有变动,因为有人想浑水摸鱼。”至海德盯着明文说。明文的心里也在细细琢磨。

  “吩咐人把公孙传来,我要马上见到他。”至海德说完起身走向门口处,忽然转身问明文“你娘还活着的话,今年什么岁数了?”明文皇帝听闻浑身一震。

  他已经有太多年没见过自己的母亲杨氏。

  “还在的话,跟您同岁,六十四岁了。”明文背对着至海德说。

  “好啊,走了也好,太累。”至海德扭过头看着窗外的落叶一片一片的落下。

上一章 第六章:生至帝王家,半点不由己 不复当年长盛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章: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