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传统:贯口
本书标签: 短篇  传统  德云社     

快板书:出世花果山,称王水帘洞

传统:贯口

短打竹板不多叙,

开门见山入正题。

不说那忠心保国的杨家将,

也不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不讲《三国》、《红楼梦》,

咱们单说那流传千古人人皆知的神话故事《西游记》。

唐三藏为取真经上西天,

身边还带着仨徒弟──

猪八戒肩上扛着大钉耙,

沙和尚挑着经囊,

手中又把那个禅杖提。

孙悟空开路头前走,

“嗖──”

一个跟头就是十万八千里。

他手使一条金箍棒,

能降妖、能除怪、能呼风、能唤雨、

腾云驾雾、拘仙拢神、

灵掐妙算、七十二变,

本领大得了不得!

唐三藏从西天取回经万卷,

孙悟空他劳苦功高数第一。

要问那西天取经怎么样的不容易?

你听我从头细说别着急。

(白)诸位,我说的这部书,叫《西游记》。内容是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历史上确有此人,实有其事。在取经的路上,唐僧经历了千难万险,人人称颂,世代流传,渐渐地演绎成了神话故事。一提唐僧取经,大家就想起了孙悟空。可孙悟空是怎么来的呢?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上就分成了四大部洲:东边是胜神洲;南边是赡部洲;西边,牛贺洲;北边,俱芦洲。在东胜神洲的近海处,有一傲来国。国中有一架仙山,名叫“花果山”。此山拔地而起、顶天屹立、四季如春、景色秀丽,真是一座好山!

这座花果山是福地,

气势磅礴巍然立。

奇峰擎天,天不倒;

山脚镇地,地不摇移。

在这山脚下:

清泉潺潺汇溪水,

溪水哗哗润田地。

田地里,油菜花儿随风舞;

花丛中,蜜蜂翩翩采花蜜。

往山上看:

座座山峰入云表,

层层悬崖似天梯。

怪石嶙峋狼牙状,

峭壁万丈如刀齐。

山深林茂藤萝密,

仙桃异果把人迷。

红梅点点花枝俏,

青竹亭亭翠欲滴。

苍松翠柏常年绿,

奇花瑞草、万紫千红、

四时不谢、争娇斗艳、

芳香四溢直扑鼻。

彩凤双鸣悬崖顶,

锦鸡对唱奇峰脊。

仙狐、寿鹿林中跑,

灵禽、玄鹤枝上啼。

石窟里,虬龙觅食常出入;

峭壁前,麒麟独卧把身栖。

在那山顶上,有一块石头带灵气,

性状古怪真稀奇:

围圆整整两丈四,

石高三丈六尺还有余。

上有八孔与九窍,

犹如五官都长齐。

四周围,芝兰瑞草相拥簇,

却没有那树木绿荫来遮蔽。

这块仙石千秋万代历史久,

它本是开天辟地的时候形成的。

日光照,

月光洗。

电光浴,

惊雷劈。

狂风吹,

暴雨激。

历酷暑,

经寒气。

经寒历暑、日月洗涤、

风吹雨打、雷电激励、

潜移默化,这仙石有了灵通意,

天地把那石内的仙胞来孕育。

说这一天,

突然轰隆一声响,

仙石迸裂两半劈。

响声过后石不见,

从里边滚出来了一个滴溜溜圆的、

团团转的个圆东西。

(白)诸位,这个滴溜溜圆的、团团转的东西是什么呢?它是仙石迸裂的时候,从仙胞里滚出来的石卵。这石卵一落地,就到处乱滚,团团打转,见风就长。你看它晃晃悠悠、悠悠晃晃,不一会儿的工夫,就变成了一个石猴。这个石猴,有胳膊有腿儿,有鼻子有眼儿,那是五官俱备,四肢皆全。石猴一长成,他就学爬,学走,拜四方,参日月,十分精灵。

这个石猴与凡胎肉体大不同,

他本是天地精华孕育成。

爬山走路全都会,

翻、腾、蹲、跳样样行。

花果高山任玩耍,

风餐露宿在林中。

饮泉水,食草木,

山花、鲜果把饥充。

跟狼虫虎豹来作伴,

獐狍、麋鹿结亲朋。

什么狐狸精、兔子精、

羚羊、野猪、狮子、

大象、黑狗熊,

猿猴、猕猴、

马猴、猱猴、大猩猩,

它们同居密林常相逢。

在山中无年月,

不知春与冬。

石窟来避雨,

山洞背寒风。

暮宿石岩下,

朝游白云峰。

爬山又跃涧,

跳树又攀藤。

采花果,

捉小虫,

扑蝴蝶,

赶蜻蜓,

投石子,

刨沙坑,垒宝塔,

他是架木笼。

拜菩萨,这个求神灵;

编草帽了,扯葛藤;

捉虱子,理毛绒;

这个掐又咬,那个嘎嘣嘣。

他是挨的挨,

蹭的蹭,

擦的擦,

这个碰的碰,

推、拉、扯、拽、

压、挤、撞、拥,

又说又笑、又蹦又跳、

又打又闹、又踹又蹬、

高高兴兴,

纵情玩耍撒开了疯啊!

说这一天,烈日当头似火烤,

树梢不动没有风。

又闷又热难喘气儿,

石猴他领着众猴洗澡来到了山涧中。

只见那:

山涧流水哗哗响,

碧彻透底清凌凌。

小猴们热得早就受不了啦,

它们一见水,

乐的吐舌砸嘴,

直劲眨眼睛。

挠挠腮,

抓抓耳,摡摡猴毛把腿蹬。

头一低,

腰一弓,

那扑通扑通,全都跳进了涧水中。

恰似滚瓜泳游涧,

激起了浪花一层层。

众猴玩得正高兴,

忽听一个通背猿猴喊连声:

(白)“哎──你们说说,这股好水是从哪儿来的呀?”咱们今日闲着没事,何不去找找源头?哪个愿去,跟我来!”通背猿猴的喊声未落,众猴们有的拖男,有的带女,有的呼兄,有的喊弟,噔噔噔噔噔噔一起跑来,他们跟着通背猿猴顺着涧边,一直爬到源流之处。定眼一看,嘿!乃是一股瀑布飞泉。

只见那:

一片白虹起,

千丈雪浪飞,

海风吹不断,

日光映银辉。

飞泉名瀑布,

好似挂帘帷。

众猴拍手齐称赞:

“好水,好水,真好水!”

猿猴说:“哎!哪位弟兄本领大,

敢钻到瀑布里边走一回?

出来不伤胳膊不伤腿,

咱就拜他为王,

第一把交椅就归谁!”

众猴闻听咧了嘴,

你看我,我看你,

他们都怕进去倒了霉。

这猿猴连声喊了三遍,

猛听得一声高叫似惊雷:

(夹白)“我进去、我进去!”

众猴顺着叫声留神看,

见石猴纵身一跳出了众围。

(白)这个石猴,跳出众围,纵身一跃,站在一块大石头上,高声说道:“众位弟兄!我愿钻进瀑布,寻个源头,看个究竟!”好猴,也是他今日芳名显,时来大运通。有缘居此地,往前入仙宫!

你看他:

蹬蹬腿,

晃晃腰,

抓抓耳,

择择毛,

搓搓手,

跺跺脚,

气一运,

他是头一摇,

闭目蹲身猛一跳,

“噌!”他钻进瀑布睁眼瞧。

见里边:

无水无波无深凹,

原来是明明朗朗的一架铁板桥,

桥靠峭壁有石窍,

石窍面对铁桥腰。

桥靠石窍窍出水,

石窍出水遮住桥,

桥下流水出石窍,

它是水遮铁桥弯铁桥。

桥上有石窍,

这个石窍下有桥,

窍水滔滔把桥绕,

绕过了铁桥下了山腰。

小石猴,

手搭凉棚四下罩,

健身上桥定眼瞧:

但只见──

藓苔长满盘山道,

弯弯曲曲,

曲曲弯弯入云霄。

烟霞缕缕似彩带,

白云朵朵绕山包。

在这峭壁下,

有一块山场真不小,

大石洞就在那个峭壁里面舒爽着。

又象房,又象庙,

有墙、有院、有窗户、有门,

台阶全是青石条。

院里看:

苍松翠柏枝叶茂,

窗前红梅点点姣,

路边的鲜花咧嘴笑,

池内的金鱼把尾摇。

屋里看:

有石窝、石炕、石桌、

石凳儿、石锅灶,

石缸、石盆、石盘、石碗、

石筷子、石勺、石水瓢。

石案上,堆满了残渣象佳肴;

石灶旁,柴灰堆的高又高。

小石猴越看心中越欢畅,

手舞足蹈乐陶陶。

他跳过铁桥身站定,

睁大眼睛四下瞧:

哎!见一通高大的石碑亭亭立,

十个大字上边刻着:

(夹白)“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嘿,笔力苍劲写得妙!

这石猴看着碑文拍手跳,

连声高叫:“好,好,好!

这一回,我这个大王坐定了!”

乐的他猴尾乱摆,猴头摇。

(白)石猴看罢碑文,心中十分欢喜,“噔噔噔噔噔”跑回瀑布跟前,闭目蹲身,一跃而出。见到众猴,哈哈大笑,连声高喊:“大造化!大造化!”众猴闻听,蜂拥而上,把石猴围了个水泄不通,风雨不透。这个说:“哎!里边怎么样啊?”那个问:“水有多深哪?”石猴心里美滋滋的,光乐不说话,一个劲儿地抖肩摆手,吐舌砸嘴。众猴见他只笑不语,弄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个扯他的腿,哪个捅他的腰,这个拽拽他的尾巴,哪个晃晃他的肩膀:“快说呀!快说呀!”

石猴说:

“我刚才进去看分明,

把里面的情况全弄清。

却原来,

瀑布后边是峭壁,

峭壁前面铁桥横。

桥里面有一个大石洞,

真是天造地设妙无穷。

里面没有一点水,

瀑布倒挂把那洞口封。

里面有房又有院,

花好树木郁葱葱。

洞内的摆设全是石头做,

锅碗瓢勺、桌椅床凳都现成。

宽宽绰绰很干净,

千把百口都能容。

这一回,咱算有了安身处,

就在那洞内扎大营。

能避雨,能背风,

不怕电闪与雷鸣。

睡觉床又有炕,

院内玩耍管又平。

热了出门就洗澡,

冷了洞内把火生。

现成的锅灶能做饭,

此处安家胜仙宫。

众猴听罢齐说好,

快快领我们到洞中。

石猴带路往里跳,

众猴随后紧跟行。

嗖嗖嗖,噌噌噌,

叽叽喳喳噔噔噔。

一个个冲过瀑布把桥上,

见一座壮丽的石洞面前迎。

他们前拥后挤把洞进,

他是你推我挡乱哄哄。

进洞可就撒开了欢儿啦,

猴性大作不安宁。

一个个,抢盆又夺碗,

争床搬凳抓酒盅。

这个在炕上直打滚,

那个在桌上拿大顶。

这个在地上翻跟头,

那个在凳子上打愣楞。

这一个敲着石碗满地跑,

那一个夹着锅,抱着瓢,

嘴叼筷子,手拿调羹,

脑瓜上边还顶着个灯。

他们又喊又叫又打闹,

连蹦带跳不消停。

众猴玩得正高兴,

忽听石猴喊连声:

(白)“哎──列位,列位,请安静!刚才的话儿,你们还记清记不清?”诸位,刚才话是什么呀?恐怕连大家也都忘了。可是,石猴没有忘。石猴站到高处,提醒众猴说:“弟兄们!刚才你们说得清清楚楚,讲得明明白白,谁有本是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胳膊不伤腿,就拜谁为王。现在,我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没伤胳膊没伤腿,给大家找了这个洞天,可以安眠稳睡,同享成家之福,为何还不拜我为王?”

众猴听罢石猴说,

一个一个紧张罗。

通背猿猴急忙就把那石桌摆,

小猕猴搬来了石椅就往那桌上搁。

有的拉,有的扯,

拥着石猴上石桌。

石猴就把这个石椅坐,

他仰着猴脸笑呵呵。

这个石猴,

高高坐在石椅上,

众猴围着石猴,连喊带叫,

叽里哇呀乱吆喝:

行行行,好好好,

我们就管你叫大哥。

忽听那,通背猿猴高声喊:

静一静,静一静,

诸位弟兄听我说,

今天石猴登王位,

我们都属他管着。

要口称大王喊千岁,

不许称弟叫大哥。

从今后,

再胡跑乱颠不许可,

要规规矩矩听调拨。

来来来,咱把千岁大王来朝拜,

“扑通通”,众猴一起跪在地上把头磕。

这石猴当时把那石子给去掉,

(夹白)号称“美猴王”!

众猴再次行礼朝拜把揖作。

(白)众猴朝拜完毕,美猴王走下高位,大摆宴席,与兄弟们推杯换盏,开怀畅饮。畅饮之际,美猴王忽然想到:“嗯!常言说,有王必有相,无相不为王。对,趁此机会,我把文臣武将、三班六房,也一一分封了吧。

美猴王跳上石椅下旨令:

“小的们!大家安静听我封:

通背猿猴有谋又有智,

封你文臣一相公;

马猴勇猛气魄大,

封你武将率众兵;

猱猴灵便善奔跑,

你给武将当先行;

猕猴勤劳又心细,

掌管内务在大营。”

谁做饭,

谁点灯。

谁放哨,

谁打更。

谁管素日把兵练,

谁管联络把信通。

三班六房都封遍,

他是一个一个笑盈盈。

举杯共饮同欢庆,

福地洞天乐无穷。

从此后,他们朝游花果山,

暮宿水帘洞。

亲密如手足,

心合又志同。

他们不从走兽类,

不入飞鸟丛。

春采百花做食品,

夏摘鲜果把充饥,

秋收红枣庆佳节,

冬天度日刨黄精。

美猴王花果高山为魁首,

水帘洞中称英雄!

(白)美猴王在花果山水帘洞中,欢欢喜喜、高高兴兴地度过了五百年。俗话说:“花无常红,月无常圆”。人生在世,总不能事事随心。这一天,正式美猴王寿诞之日,水帘洞中大摆宴席。众猴频频举杯为大王祝寿,不料美猴王一声长叹,面浮愁云。原来,他想起了一件大事,象一块巨石,压在了心头!

秋黑西游记第一回

上一章 快板书:黑牛绕口令 传统:贯口最新章节 下一章 快板书: 猴王下高山 四海寻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