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有一个小酒馆
本书标签: 都市  好看  比心     

第三十二章:我的世界

我有一个小酒馆

八月二号的一天,平平淡淡。倒是有很多的人听说了整个一条街都打七折,带着看热闹的心思过来逛逛。整个街区人流涌动,比平时多了起码四成。各种店铺光顾的客人也多了许多,其中顾城的酒馆生意最为火爆。

  街区的众多老板在经过商议后,决定推选顾城做武林盟主。也就是扛把子群的头头。

  接下来的事情不算难但还是有些繁琐,众多老板经过了几天的商议之后,拟定了一个发展计划。

  首先,是将顾城酒馆的名头打出去。而这个也是最为简单的一步,因为酒馆本身就很具有特殊性,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知道,他们只要再利用一下自己的各种客源以及渠道帮助顾城进行宣传,再加上酒馆的自身发力,短时间内让更多的人知道不存在问题。

  而第二步,便是街道的名气。他们想要打出名气,也就是成为一条网红街道,那么整个街道便需要具有自己的特色。而这一点正是现在街道最缺乏的,他们大多都是普通的商店。所以对于如何发展街道特色文化,往哪个方面发展便成了一个重点中的重点。众老板齐心协力想了几天,才想出来一条可行性较高的发展方案。

  第一点:是各种餐饮店的改版。街道上的大部分的餐饮店就像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做,早餐午餐晚餐全都囊括进去,造成了一种杂而不精的现象。他们要做的就是撤销原有的路线,走精品路线进来,简而言之,就是分类,只做自己的特色,这样也不会造成大家的利益冲突,当然在同一个时间段别人去了另外一家而不去你这里就只能说明自身学艺不精。做烤串的专门做烤串,还是做自己的拿手烤串,做的最好吃的就是未来的主营业项目,其余的也都一样,打出口碑后面的一切都好说。哪家羊肉串好吃,哪家火锅味道棒,哪家麻辣猪蹄味道正宗,别人一提就能知道。

  第二点:各种体育以及文具用品和家电之类的店铺。文具和体育用品以及家电类的店,改动幅度不大,如果像餐馆那样分门别类的卖,很多客人是不愿意多跑的。因为这种东西没有好用与不好用的区别,市面上流通的大部分都相差不多,最多就是价钱上的问题。

  文具店和体育店可以套用一些十元店的理念,以及捆绑销售,就是价格固定,和多商品一起销售等等。比如买两个笔记本就可以送一些小文具,虽然不能说有太大的吸引力,但总归是会好过平平常常。

  而大型家电,则需要采用一些新理念。比如分期付款。线下的店铺一般很少有分期付款的形式存在,尤其是大型家电商场。而愿意来实体店选择的客户一般都是不太相信网上货品的质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算是给了那些想买带钱不够的客户方便。

  第三点:百货商店。百货商店可以说是最多的商店,街上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店铺。而这种就需要一定的优惠政策来吸引顾客了。可以改进会员积分制,加大优惠力度,也加快积分的累积和消耗速度,虽然相应的利润会少一点,但可以吸引更多的客人前来,毕竟谁都会喜欢有优惠的地方。还可以设立清仓区,里面以相对优惠的价格处理即将下架的物品,也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

  第四点:服装店。服饰类店铺顾客多不多有几个原因。一是质量,如果质量差,哪怕再便宜也不会有人买。二是价格,在质量还可以的基础上如果价格过于昂贵,也不会有人上门。所以服饰类店铺第一需要找到良好的货源,质量和价格都满意。第二是需要将价格多少调整一下,让顾客看到你的诚意。第三可以在店铺内设立套装搭配区,就是将一些符合时尚潮流的衣服裤子,搭配好一起卖,然后在原有的总价格上优惠一些。

  第五点:茶馆。茶馆和酒馆虽然不同,但客人都多少有一个特性,就是放松。没错,就是放松,不论是喝酒还是喝茶,都是用以缓解自己的压力和疲惫,而如何让客人在自己的茶馆内得到放松就是一个问题。第一是选好茶,不论哪种茶,都要选品相和口感好的。第二是环境,一个好的环境会给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可以考虑在茶馆中放置一些诗词书画。第三是服务,服务要周到,最好能够具体到方方面面。第四是娱乐,茶馆里一般娱乐的项目不算多,可以选择在茶馆内播放一些轻松愉悦的视频,或者请人来唱戏,请人来说书等等。

  ……

  所有的事情都在陆陆续续的落实,而关于一些需要用到许哲他们的事情,顾城也和他们大体说了一下,几人都表示没有问题。

  八月五号,清晨的空气异常清新,街道两边的绿树都仿佛增添了几分绿意,千万缕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在地上形成了一个个斑驳的光点。

  关于酒馆的宣传已经落实,众人邀请了一批记者对酒馆进行专访,当然都是一些三流记者,等级比较高的一般也看不上这样的新闻。同时还在一些广告牌上租下了广告位,总而言之,他们在这座深坛里撒下了石子,结果如何,也只能由天定。

  宣传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虽然仅仅宣传了一天的时间,却仍旧有很多人从蓉城的各个角落慕名前来,众多老板喜闻乐见,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一天只有投稿,没有物品捐赠。第二天的时候顾城便开始陆陆续续的收到了一些快递,都是别人捐赠的东西,那每一样东西都很普通,但是却都带着一段故事。

  “馆主,这个收吗?”一个二十一二的男生拿着一张医疗诊断书对顾城说道。

  “收的。”

  “我是晋江,今年22岁。”

  顾城邀请晋江坐下后,询问晋江是否要喝点酒,晋江点了点头。

  现在每一个到店里来捐赠的人,顾城都会让他们先说出自己要分享的故事,或者以书信的方式讲述也行,方便制作后期的物品简介。既然已经决定要将那段过去以这样的方式斩去,很多人在思考良久之后,也便下定了决心,不再扭捏犹豫。

  “我现在是一名大三的学生。”

  “我家在农村,家境不算好,但也勉强能维持下去。从小我在家里人的眼里便是个乖孩子,在别的家长的眼里也是,我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他们夸奖我,说我性格好,懂礼貌。”

  “我的成绩也很稳定,虽然没能占据前列,但也一直是在中上水平,在不自甘堕落的情况下可以上一个普通的大学,然后找到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以前有段时间,特别羡慕那些家里条件好的同学,羡慕他们每天都可以吃着零食,玩着玩具,有时候自己也会想,为什么没有出生在这样的家庭。”

  “为此我还跟家里人生过一段时间的闷气,现在想想,也确实有些可笑。”

  “小学毕业那年,考的普普通通,升入初中的时候便进了一个普通的班级,我语文成绩比较好,所以那会儿老师也便让我当了班级的语文课代表。”

  “平平淡淡的过了一年,在初一那年暑假,发生了一件事,那是我这二十多年来恨过的第一个人。”

  “暑假的时候,我最开始回了老家,我们院子是普通的类似于四合院的民居,也是在深山里面 ,那是我以前最喜欢的地方。那里有我从小到大的所有痕迹。”

  “后面学校补课,我提前去了镇里,寄宿在我爸爸的姐姐家里,开学的前两天,屋外传来了敲门声。”

  “当时我打开门后,看到外面站着一个很熟识亲近的人,是老家院子里面,我们家对面那户人家里的,算是我的曾祖,年龄也就五十来岁,但不知道为什么辈分很高。”

  “我当时很热情的邀请他进屋,因为我从小到大除了我自己家里,待的最多的就是他们家,所以那里也算是我半个家了。”

  “他没进屋,只是问我:你是不是偷我家钱了?”

  “以前我不太懂天崩地裂是什么感觉,但那天我全都明白了,那是一种很难受的感觉,明明呼吸还在,却感觉随时都可能陷在永久的黑暗里。”

  “我离家的那一天是走路去的镇里,在我们院子外面大约一百米的地方,那里是一条小沟,我和我姐姐一起往镇上赶去,我姐大我一岁半,和我同级也同班,在那个小沟那里我们见到了他,还热情的跟他打了招呼,告了别。”

  “我不到初二的年纪,还没能理解什么是人心,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遭受不公待遇的会是我。更没想到带给我不公的会是他们。”

  “他说他看到我从他家后院里出来,当时他在旁边的园子里种地,因为怕我摔倒所以没有叫我。”

  “还说我,翻了他家的东西,衣物到处都是,他们丢了一万多块钱。我也在现场遗落了一把花色的刀片。”

  “最可笑的是,他在来之前去警察局登记了,连问都没问过是不是我做的,他去报案了。”

  “从我走的那一天到他来镇上,差不多有快五天的时间,再加上我在家待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间隔,他们没有发现,偏偏在我走了好几天才上门来说是我偷的钱。”

  “那一天我哭了很久,我爸妈一而再的询问着我:到底有没有偷钱。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做什么,只能一边哭着一边说没有,多余的话却是再也说不出来。那时候思维本就简单,想不到太多,遇到事情也只知道拼命的哭,甚至我还可笑的在睡觉前蒙着自己的眼睛,希望第二天清晨到来的时候一切都是假的。”

  “但是很可惜的是没有,自那天我父母同他们争论无果后,他们没再来过我家。”

  晋江顿了顿,脸上看不出多大表情,事情过去很多年了,有些事情慢慢模糊,有些事情却能记住一辈子,但无论怎样,终究还是会慢慢放下来。

上一章 第三十一章:只要你还在 我有一个小酒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我不喜欢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