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娘娘她一枝独秀
本书标签: 古代  七组樱花邀请驻站  言情小说     

殿试

娘娘她一枝独秀

  耽搁了小半个月,殿试终于在满朝文武官员的期盼下开始了

  一百名学子身着同样的青布衫,足蹬黑靴,头发一律用木簪束起,由礼官带领,按序在金銮殿外空地上摆着的小桌旁站定

  “臣叩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众学子齐齐跪拜,能入殿试者,多少都会有个官做,故而以臣自称

  萧绎身着金色龙袍,头戴东珠冠,端坐于九龙椅上,轻轻抬手,“众卿免礼,此番殿试,望众卿都付以真才实学,彰显我胤国之风华!”

  “臣遵旨,定不负圣望!”,学子们再度躬身作揖

  萧绎点头,摆摆手示意李执唱礼,便见得李执上前立于台阶前,拂尘摇动,“吉时已到,众学子开始答题!”

  随着这一声唱和,百名学子各自在左手边的桌子前坐下,而后便有十名宦官小跑着从两侧入场,按序将考卷分发给考生,而后安静退下

  金銮殿外的廊亭下,萧绎坐于中间的龙椅上,左边是以蒋崇为首的官员,另一边则是以冯右相为首

  这会子萧绎正不动声色的在一百名学子中寻找上一回前三甲的榜首秦念安和二甲苏淮,目光流转一圈,终究是隔得太远,不能看清样貌,只得作罢

  “听闻皇上此次出题,只做文章一篇,以‘为官之道’为题,实在妙哉”,冯右相笑着开始闲话

  京兆尹胡立群顺着就接道,“是啊,以‘为官之道’为题,从考生所写文章,便能见其心性,谁是纸上谈兵,谁是却有所感,一目了然,皇上此题出的绝妙”

  “看来胡大人是颇有感触啊,不如胡大人先同我们讲讲您如何理解这为官之道啊”,说话的是吏部尚书杨则清

  他与蒋崇是故交,原吏部尚书何大人出事后,皇上便叫此人顶上了,也确实是个有本事的,之前一直被冯右相一派排挤,如今出头,自然是要还回去的

  胡立群一向是最圆滑狡诈的,自然也不怕他这般刁难,笑着道,“杨大人这可是难倒下官了,这为官之道,一百个人便有一百种理解,下官才疏学浅,哪里敢在皇上和诸位大人面前班门弄斧”

  杨则清冷哼一声,不再说话,蒋崇一直瞧着殿外,他的儿子也在这批考生中,故而不便说太多,以免遭人闲话

  可冯右相怎会轻易叫他舒心呢,“上回金榜,蒋公子名列三甲,真不愧为登州才子啊,这段时间又得蒋相指点,想来许是能得状元之名,真叫人羡慕啊”

  “冯相谬赞了,犬子不过资质平平,我胤国人才济济,哪里轮的到他,倒是冯相好福气,家中两子皆以入朝为官,可谓满门为圣上分忧啊”,蒋崇不咸不淡的,嘴里同冯右相说话,眼神却懒得看看对方

  谁人不知这冯右相自己是个厉害的,子女却都资质平平,两个儿子前朝时便参加科考,双双落榜,直到新帝登基,开恩科,才侥幸考上,至今都只混迹在四品的位置上,就这,还是冯相一力提携的,也算是冯相最不想被人提及的事

  萧绎不想听他们二人争辩,便问起旁的事情,“诸位爱卿可曾看过那秦念安的诗词文章”

  “自然看过,那考生所写,当真是字字饱满,叫人感触颇深”,蒋崇回想起那篇关于农桑的文章,赞叹不已

  杨则清附和,“听说那孩子本就是出身寒门,故而对农桑之事更为熟悉,写出的文章也是真情实感,打动人心啊”

  冯右相轻笑一声,“文章写得的确不错,但正如杨大人所说,那考生出声贫寒,故而恰巧对农桑有更多接触,当然会写得好些,但是这做官,可不止农桑之事一条”

  对于秦念安,冯右相自然是不喜的,如果是放在以前,皇上对他并未忌惮的时候,这种没有根基的寒门学子,最好诱惑拿捏,他自然愿意接纳

  但是如今皇上开始制衡削弱于他,那像秦念安这类的寒门学子,皇帝必然是要收于自己麾下培养的,那于他而言就是一个阻力了,当然不想叫这秦念安入选

  萧绎不说话,只是听着两位丞相唇枪舌战,端着茶盏细品,其实冯相的话虽然有私心,但也不是全无道理,他如今需要的是能在朝堂上做出成绩的人,而不是一个只懂农桑的臣子,虽然也有用,却一时解不了近渴

  皇帝不做评论,臣子们再如何争论也是徒劳,两派的人辩解了一番便停下了,都各自将目光放到下头的考生身上去了

  蒋崇自然一眼就从众考生中看见了自己的儿子,蒋舒逸算来是考生中年龄小的了,今年才十八岁,一举就考中,也是少年英才了,而苏淮今年二十岁,也是很年轻的了

  相比之下那个叫秦念安的,据调查,今年已经二十七岁了,这是他第二次参见科考,上回落榜,这会却考得一甲,想来也是费功夫了,不知这最后一场殿试会不会夺得魁首

  上面皇帝和文武官员紧张期待,下面答题的考生们更是心跳不止,虽说只要入了殿试就能做官,但谁不想挣得状元之名呢,个个都用尽了词汇才学来写这一篇‘为官之道’的文章

  苏淮这会子手心已经出了一层细汗,眉头皱在一起,已经过去半个时辰了,他胸有才华,初拿到答卷时便奋笔疾书,洋洋洒洒几千字,词句瑰丽,半个时辰便写完了这一篇文章

  还余下半个时辰,便开始重新审视起来,但是越读,却是越有一种在看书的感觉,心里猛然一惊,自己文章所写竟然没有自己切身之感受,几乎都是从书中看来的大道理,使得文章读起来空旷缥缈,全是大话

  要说他刚写完文章时心里有多自豪,多热血而骄傲,这会儿重新读过文章后,便如同被人浇了一盆冰水,从头皮到脚底都是凉意

  几乎是毫不犹豫,就重新抽出了一张白纸,提笔沾墨,紧闭了双眼,努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波澜,约么一炷香的功夫,长呼一口气,立刻动笔在洁白的答卷上写下一行行饱含真情的字句

  待得他落笔之时,恰好一个时辰已过,又听得总管李执高声唱和,“时间已到,诸考生停笔,收卷!”

  随之考生们立刻起身,依旧站立于小桌左侧,方才分发考卷的宦官们再次入场,将考卷十张为一组收起,呈至御前

  而这段时间,考生们将被带至一旁的宏文殿稍事休息,等待皇帝和百官阅卷之后,选出最优的三人

上一章 交锋 娘娘她一枝独秀最新章节 下一章 寒门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