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短篇小说 > 易经
本书标签: 短篇  周易文化  易经   

坤卦

易经

坤卦

▄ ▄

▄ ▄

▄ ▄

▄ ▄

▄ ▄

▄ ▄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元”只有在乾卦是指创始,在其他卦则是指开始。坤卦。开始,通达,适宜像母马那样的正固。君子有所前往时,领先而走会迷路,随后而走会找到主人。有利于在西南方得到朋友,并在东北方丧失朋友。安于正固就会吉祥。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彖传》说:至广啊!坤卦所象征的元气,万物借它而得以生成,它也由此顺应了天体。坤卦代表的大地以其厚重来承载万物,功能也响应了无边无际的需求。它包容宽裕而广阔大,使各类物种都通顺畅达。母马是属于大地的生物,驰行大地而没有疆界,性格柔顺而适宜正固。君子在前进时,率先行动会迷惑而失去正道,在后随顺就可以获得恒常法则。在西南方得到朋友,是指伴随同类前进;在东北方丧失朋友,是指最终会有喜庆。安于正固的吉祥,在于配合大地而没有疆界。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象传》说:大地的形势顺应无比,君子因而厚植自己的道德来承载万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初六: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到来。

  《象传》说: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到来,这是因为霜是阴气开始凝结。循着此一规律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坚冰。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六二:直接产生,遍及四方,广大无边,不必修习,无不有利。

  《象传》说:六二这一爻的活动,是直接产生而可以遍及四方。不必修习却无不有利,是因为大地之道广大无边。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六三:蕴涵文采而可以正固。或者跟随君王做事,没有功业却有好的结局。

  《象传》说:蕴涵文采而可以正固,是要等待时机再作发挥。或者跟随君王做事,是因为智虑周延而远大。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四:扎起口袋,没有灾难也没有称誉。

  《象传》说:扎起口袋而没有灾难,是因为谨慎所以没有祸害。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六五:黄色的衣裙,最为吉祥。

  《象传》说:黄色的衣裙,最为吉祥,是因为既有文采又居于中位。

  上六:龙战於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於野,其道穷也。

  上六:龙在郊野争战,它的血是青黄色的。

  《象传》说:龙在郊野争战,是因为它的路已经到了尽头。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用在坤卦整体。适宜永久正固。

  《象传》说:用在坤卦整体可以永久正固,是因为它是大的终局。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其道顺乎?承天而时行。

  《文言传》说:坤卦最为柔顺,但活动时却是刚健的,最为静止,功能遍及四方。它随后而走才找到主人,但却有恒常法则;包容万物,且化育广大。坤卦的原理就是顺应吧?它顺承天体并且按照时序运行。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初六)积累善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多余的吉庆留给后代;积累恶行的人家,必定会有多余的灾祸留给后代。像臣子杀害国君,儿子杀害父亲这种大罪,其原因不是一天之内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逐渐累积形成的,只是由于没有及早辨明罢了。《易经》说:“脚下踏着霜,坚冰将会到来。” 说的就是循着趋势发展的现象。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六二)直接产生,是说它的正确模式,遍及四方,是说它的适当表现。君子以严肃态度持守内心的真诚,以正当方式规范言行的表现。做到既严肃又正当,他的德行就不会孤单了。直接产生,遍及四方,广大无边,不必修习,无不有利。这样就不会疑惑自己的所作所为了。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六三)阴性角色虽有美好条件也要隐藏起来,以这种态度跟随君王做事,不敢成就什么功业。这是地的法地,妻的法则,臣的法则。地的法则并不成就什么,只是代替天去完成好的结局。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六四)天地之间变化不已,草木滋长茂盛。天地之间闭塞不通,贤人就会隐退。《易经》说:“扎起口袋,没有灾难也没有称誉。”说的就是要谨慎啊。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支,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六五)君子采用黄的中色,表示他明白道理;坐在正确的位置上,表示他处世安稳;他内心蕴涵的美德,流通在身体的行动中,再展现于他所经营的事业上,这真是美德的极致啊。

  阴疑於阳,必战。为其嫌於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上六)阴气受到阳气猜疑,必然发生争战。由于阴气猜测没有阳气存在,所以也称它为龙。但是阴气未离开它的类别,亦即阴无法胜过阳,所以用流血来描写。至于玄黄(青黄)那是天地混杂的颜色。天是青色,地是黄色。

上一章 乾卦 易经最新章节 下一章 屯卦-水雷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