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二次元小说 > 刘伯温造北京
本书标签: 二次元 

第七章、为谁锁龙

刘伯温造北京

  

井,不仅养育人,传说还可以护卫城市,防止大洪水的发生和预测大洪水发生。听着可能有点玄,但不玄还能叫刘伯温的故事嘛!刘伯温出生的元朝,玄学是科考的一门功课,是平平常常的复习资料,可刘伯温究竟有什么玄的历史往事呢?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书接上文,且说很多震惊世人的历史发现都非常的偶然,要不是农民无意间的一锄头,不少文物估计还要再地下沉睡好多年。安徽合肥有一个地方,因农民的一句话,因农民们说起的一口井,就联系上了刘伯温,就为我们破译刘伯温造北京城又多了一个线索。什么线索吶?就是上文提到过的那口古井。

各种各样与天下各地的历史事件看起来常常是琐碎的,但体悟到一定年头儿,就会觉得仿佛是有规律的,不尽是偶然,而是藏在偶然里的历史因果。安徽合肥庐阳大杨镇十张村发现的那口古井也许就是如此,它被村民说成是刘伯温的锁龙井,而北京的北新桥也传说有一口锁龙井,怎么回事儿呢?

:“传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自己先祖十分怀念与愧疚,为了让他们安眠,就在盱眙修建了明祖陵,但那里是一块儿容易积水的洼地。为了不占良田、不扰民、不打搅爷爷的陵墓,朱元璋决定就地深葬,勉强地、人为地造了一些‘前有照后有靠’工程。是当年刘伯温为了防止水患从风水角度特别挖了三口井,目的就是为了镇压‘土蛇’(孽龙)。一口在岗集镇,还有一口在许岗村,另一口就是在这里了。”村民说

-------

前面说了,巧合的是北京城北新桥也传说有这样的锁龙井,作法的就是刘伯温和禅师姚广孝,姚广孝就是道衍禅师,玉成刘伯温之人。北京有一个名字叫苦海幽州,据清华大学某位老师在柳荫公园的发现,有关部门已经证实了北京在约六亿年前的确是大海------北京湾,北京猿人或山顶洞人或许也是渔民的传人。但传说海龙依然占据着海眼,依然想恢复往日的北京湾龙宫;于是北京发生洪水的故事就与龙王的兴风作浪有关,就与刘伯温的锁龙故事有关了。

说起北京的锁龙井,北漂儿新街坊可能觉得陌生,大家可能并不熟悉。老北京说起北京北新桥,大家都非常了解,但此地虽然叫做北新桥,可并不是桥,北新桥这个名字可是自打明朝就没变过,原因在于此地有一口神秘的井,一口锁龙井。这口井就是传说中的北京湾海眼之一,仿佛与合肥庐阳大杨镇的井有异曲同工的历史韵味。

刘伯温这‘瓯江老鼋’虽然管得了孽龙,但却管不了百年之后的官员,朱元璋祖陵还是被人为的失误淹掉了,不知这是否也影响到了大明的气数儿。北京城也因为人为原因遭遇过数次所谓‘几十年一遇’的大洪水或水淹北京城,从明清到而今为了推卸追责,官员们只能这么说。

但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庐阳古井保存较好。据文物部门介绍,目前该井已经被合肥有关部门确定为文物遗址并加以保护。北京的北新桥锁龙井更是没有遭到破坏,历史文物得到了保护;锁龙井为破译北京城人文历史提供了探索思路。

  随着历史的更迭,一些水井相继干涸、废弃,连同那些记忆被掩埋在城市深处;一些古井成为文物,悠悠诉说着历史沧桑。但还有余下为数不多的古井,仍在用甘洌的清泉服务于人民,奏唱着延续百年以至千年的井边欢歌。但也有的可能面临被拆迁破坏的危险,开发商万恶的推土机似乎比战争还要厉害。

《圣经》大洪水的故事,仿佛是个与己无关的传说,1963年的京津冀大洪水似乎是个童话;沧海桑田,桑田似乎不能成为沧海。刘伯温锁龙井的故事应当让长眠孝陵的主公放心了,刘伯温确实为大明、为汉祚留下了一份万年春的基业,让哪吒城的抗洪能力没有输在起跑线,但凤阳中都、南京皇宫和明祖陵已成浮云。。

家有智鉴,薪火相传;大宋将门之后为汉祚留基,似乎是顺理成章、波澜不兴之事。但是历史并非如此笔直,北京城来之不易,一波三折。不仅是主公朱元璋的误解与一支支冷箭,而且刘基自己也曾偏靶。这是因为刘伯温小时候与父亲曾有代沟,父子有不同的人生选择,甚至有点较劲。刘伯温父亲刘爚也叫刘如晦,意思是出生当天风雨如晦,也暗含大元时代风雨如晦,未来天命应当寻求光明,寻求新主。但少年刘伯温不认可,他执拗地认为大元应当有八百年帝祚气数儿。

这刚到哪儿?少年刘基认为自己天命应当为大元补天;而老爹刘如晦性子闷,沉默寡言,话不喜说二遍,没有婆婆禅。于是,父子俩就有了纠结,就有了那个岁月不同选择人生路的传奇;就有了刘伯温两进元大都,进京赶考与二次求职,有了探秘通州、龙虎台、西关、紫荆关、怀来、积水潭、白塔寺、北新桥与文明门等地,书生意气的历史故事与漂泊经历。

当然,也有了刘基晚年真正洞悉天命、与华云龙秘密造北京、为北京请来哪吒与大老鼋、登上自己人生命运巅峰的传奇。可究竟是怎么造北京的呢?《刘伯温造北京》的大戏到这里其实才刚刚启幕,刘濠、刘爚、朱元璋、徐达、汤和、华云龙、孙兴祖、耿炳文、朱标、朱棣与何文辉等角儿都已经粉墨油彩,换好行头,今天就要甘当这段历史舞台刘伯温的配角儿。刘老您若是不来个满堂彩,那可就不是历史舞台的脚色了。

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武阳,

忧郁的青春年少的他曾经无知的这么想,

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它天天的流转,

风花雪月的诗句里他在年年的成长,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一个人,

就是那多愁善感而初次等待的伯温。

-------

上一章 第六章、开封之梦 刘伯温造北京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八章、大都赶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