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云烟绕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世界  双作者合作     

壹.元成冽动员,敌军将压境

云烟绕

【旁白:4087年秋10月,后逐王朝倾举国之力270万众和东顺王朝的2万骑兵对后煌王朝发动灭国战争,在战争前夕,后煌国皇帝元成冽不得已前往军营动员。】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陛下,臣有事奏。”

“讲。”

“据探子来报,后逐国正在集结大量兵力准备对我国发动战争,预计将不少于100万人马,他们想要进攻必须攻破怀阳关,而那里是我国的重要关口,若被攻破,我后煌国将灭啊。”

“臣附议。”

“臣附议。”

“臣等附议。”

元成冽不禁眉头紧皱,不知怎的,总对这场战争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镇国侯,你是朕建国的功臣,此次战争你有何看法?”

镇国侯司空擎听闻军机大臣常博文此言,不由得心中莫名一慌,当听到皇上问自己时,立即回过神来,连忙上前一步,行礼说道。

“臣愿领兵前往怀阳关阻击敌军,但此关易攻难守,还请陛下许我兵马。”

“准!来人,赐予镇国侯银虎符,命镇国侯携八十万军,三日内出发,北上阻击敌军,莫要让敌军伤我国百姓一分一毫!朕,在此恭候将军凯旋归来。”

“陛下,我军战事吃紧,臣怕众将士听闻战事而紧张,若是因此军心不稳,此次战事怕是难以胜利,还请陛下御驾前往点将台为将士们鼓舞士气。”

“好了好了,朕知道了,你且先去点将台点兵,明日早朝后,朕便立即前往点将台鼓舞我军将士们。”

“是,老臣遵旨”说完,镇国侯朝皇帝行过一礼,便转身急步离开华霄殿

“退朝~”

————镇国侯府————

侯府坐落在皇城外的闹市区,不同往常,司空擎连朝服都没来得及的脱便急匆匆的进了门。

“哎,侯爷今天怎么着急忙慌的,难不成出什么大事了?”

“不知道啊,希望侯爷不会有太大的事吧。”

“走了走了,孩子还在家里等糕点呢。”

虽然门口和往常一般热闹,但侯府里面却显得那么的压抑。

“老爷,您回来了。”

“阿福,去通知夫人和三位少爷换上铠甲,拿上武器即刻启程去城外军营,速度要快!”司空擎一边说着一边脱下朝服:“田儿!来给我换装!”

“是老爷”阿福与田儿一同行礼,应声道

换好铠甲之后,五人骑马快速前往军营,到军营时,还未到午时。

这是开国后的第一场大型战争,没人知道这场战争意味着什么,所有士兵都显得异常的紧张。

到达军营后,司空擎将所有的将领集合到一起。

“蒙武,为右翼军将军,秦怀安,为戈盾兵主将,林季,为左翼军主将......,陛下让我等共领军80万驰援怀阳关,三日后出发,马主帐,你带着粮草先行出发,务必在七日到达怀阳关内。”

“明白!”

“除马主帐外,其余各将领在一炷香内全部集结到校场,本帅有话要讲!”

“是!”

已经是快40岁的镇国侯还是正值壮年,眉头紧皱的他看着桌上的沙盘和墙上的地图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说怀阳关易攻难守呢,是因为除了背靠一座山脉之外,其余三面皆是大漠,且有无数的小型沙丘易于敌军隐藏,先不说一些大型的攻城利器以及重甲兵和骑兵,单说轻步兵和刀盾兵隐藏于沙下,我方士兵出城后便几乎是九死一生。而每当大风过境,沙地的地形便会转换一次,防不胜防,城门和城墙每隔半年就必须修缮一次,不然单凭风沙侵蚀的速度,可能都无法防御敌方的攻城锤。

“将军,大军集结完毕,众将士还在等候将军。”

“嗯。”

如果真是八十万兵集结于校场的话,那场面很是壮观,但实际前来的并不是八十万军,而是一些重要的将领。

“诸位将士,这是我们开国后的第一场战争,本帅把丑话说在前头,这一仗我们将会打得异常艰难,甚至我们很有可能会全部死在战场,想必你们都知道怀阳关的环境有多么恶劣,粮草已经提前出发,将七日内到达怀阳关,明日陛下将会亲临,喝完壮行酒后我们便会疾驰怀阳关,现在开始给你们分发笔纸,给家人写信,写完后交给斥候,明日他们会给你们的家人送去。现在回去写信,今晚吃肉!”

司空擎说完便快步回到营帐内,看着面前的沙盘,不禁露出了苦笑,眼中的不解与迷茫都透露出了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对于这场战争的态度,没有太大信心,甚至还带着一丝畏惧。

怀阳关自古以来便被称为战场绞肉机,从秦到梁,只要是守这个关隘的一方总是以惨败收场,哪怕是有名的唐朝兵神唐靖,对这个地方也是无可奈何,守不住,想要守,就只能拿命去堆,就算拥有重型连弩也很难守住。

“夫君,莫要忧愁了,此战我们一定会胜的。”

“唉,哪有说的那么容易,这怀阳关想攻打根本就不需要用消耗战或者补给战,三面包剿,我军必然会落入劣势,求援难度极大,周边只有自在王的兵,但他们还需镇守断魂关。”司空擎长叹一声,望向沙盘上的断魂关“这断魂关一分为四,四个国家在这里都有驻兵,虽然后逐的驻兵会减少很多,但也不容小觑,更何况后逐与蛮夷两国关系还极为要好?”

长孙氏闻言只能摇头微微叹息,她看着眼前的沙盘缓缓坐下,眼睛盯着眼前的沙盘逐渐出神。

司空轩营帐内。

“大哥!我们这可是去怀阳关打啊,这要是真的守住了,那我们可真就是青史留名了呀!”

“二弟三弟,这怀阳关我们必然可以守住,古人不行,但不代表我们不行,虽然易攻难守,但总有一线生机不是?”

“大哥二哥,这个生机不在天时,地利,人和,而是在于我们是否有胆量主动出击。”

“三弟,主动出击,这样只会白白牺牲将士们的生命。”

“二哥!你要知道,我们三面环沙,且城楼上的弓箭手可能会因为突然的风向变化而失去战机,沙地战我们也和父亲打了不少,守攻两方我们也是都打过的,我们只能主动出击,不然便只能被他们活活耗死!”

“好了不要吵了!战场局势千变万化,贸然出击定是不行,但只是守城的话也不可行,这一切只能在我们到达战场上才能知晓。”

听到司空轩的话其余两人陷入了许久的沉默,在两兄弟眼中,司空轩可以是说除了父亲母亲外,他就是最强的,无论是谋略还是武力亦或是兵法,每次那些难啃的小型战争,只要有他在,往往会用最小的代价取得战争的胜利。

只不过......任谁都没有想到,后逐不仅仅请了蛮夷的援军,还请了东顺的援军。

70万的蛮夷步兵和两万的东顺骑兵已经可以横推很多的国家了,然而探子待的时间短,如果再待一段时间便会看到这样的场景:

270万的军队在中央形成一个像锋利的剑一般的军阵,而两万骑兵分别列于左右两翼。从城楼上看,那军阵就如同密密麻麻的蚂蚁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因为还有部分大军未到,所以后逐的军队仍旧在怀阳关外驻扎。

翌日,早朝过后......

元成冽亲临点将台。

“诸位将士,今日大军集结于此,是为了保护我国的子民不受伤害。自朕开国以前,便是诸位将士随我立国,你们都是我后煌的英雄,是百姓的护盾亦是后煌的利刃,而你们也是朕的子民。曾经,诸多将士战死沙场,朕痛苦过,迷茫过,但曾有一位将士是这么对朕说的:‘只要主公可以让百姓生活安乐,吃饱穿暖,那么我们这条命便是留在战场又如何?战事结后将我们的尸身带回国内,葬于土中,让我们也看看后煌国的繁华与祥和’。”

“我们弃笔从戎,是为了百姓,为了更美好的生活,但现在,有豺狼想要撕碎这份平安,有虎豹想要残害我国的百姓,众将士们,你们认为我们该怎么做!”

“杀!杀!杀!”闻言,众将士举起手中的兵器回应着元成冽,声浪一声比过一声

“朕在此谢过各位将士,朕与你们的家人在京都等着你们捷报,愿我军凯旋而归。全军开拔~”

元成冽说完之后,对着逐渐远去的大军身影遥遥一拜。似是对英雄们无声的感激。

却不曾想,还未过一月,回来的将士,却只剩下四千余人。镇国侯司空擎一家,几乎全部战死,除司空映竹外只剩司空轩一人,那回来的四千将士中,身上带伤,还有一些躺在担架上的。

——————怀阳关关外——————

五日后,正值深秋,大风,司空擎所带领的八十万大军到达前。

“巴图木可汗,我们的援兵已到,是否现在攻城?”

“图木克,现在攻城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东顺国囊赞干布所派的2万骑兵已经到达,我们现在已经是全军齐备。但若是现在攻城,后煌过来的援兵并会疯狂地将我等打败,我们要的是将他们的有生力量全部一网打尽!”

营地外,坐在马背上的蛮夷可汗和一位将领,两人望着眼前这个宏伟且令人感到无比敬畏的关隘,黄昏的余光带着大风卷起了一片黄沙,使得这个战场显得更加的肃杀。

而怀阳关城楼上的守将却显得无比煎熬,后逐的军队已经在此地驻扎了将近近十天的时间了,也没见他们有任何攻打的趋势,但,却有源源不断的有军团汇入后逐那边的营地,这名守将眼底带着乌青,显然已经一天一夜没睡了。

是夜,怀阳关的风依旧还是那么大,天上也时不时传来秃鹫凄厉沙哑的叫声。但怀阳关城楼上的火把却依旧通明,一切显得异常的平静,平静到令人感到恐惧与不真实。

不过好在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起,司空擎带着军队和粮草过来支援了。而城楼下方后逐的军帐却已经空了,他们一大早便已经在怀阳关不远处开始布阵了。

司空擎带的军队刚刚到达也是连忙开始着手布置,当他去到城楼一看,望向关外,看到后逐的军队,饶是他也不由的有些发怵。

那可不是十几万的军队,而是将近三百万的大军啊,看这阵仗,这估计是奔着灭国来的。司空擎不由的面色阴沉,心中暗道:‘这场仗,可能真的会牺牲太多人了。’

不等司空擎做出反应,后逐的军队已经开始叫阵了,这城,守也不是不守也不是,眼下只能主动出击了。司空擎长叹一声,盯着下面那黑压压的军队,脸色阴沉如水,高声道:“准备出击!”

上一章 序言 原创世界历史简览 云烟绕最新章节 下一章 贰.绞肉机般的战争,镇国侯府终成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