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通俗营养学
本书标签: 现代  健康  养生 

营养素的用量——维生素C吃多少?

通俗营养学

很多人接触到营养学后,了解到很多案例,对于营养元素有个大概的印象。也知道某些营养元素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毕竟有那么多成功的案例,还有那么多的专业文章,作者还是科学家和医生。营养素对人健康的作用,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自己用了以后,或者给家人朋友服用后,似乎又不是那么一回事,效果不甚明显。

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在本章节做个详细的阐述。

我们在前面已经对营养做出了明确的定义。简单来说,养分的作用就是两个字~材料。人体的材料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经过人体千百万年的进化,所形成的一个固定密码,你的肝脏,你的肾脏,你的头发你的指甲,你的任何部位,所要的材料都是指定的,一旦其中某个材料变化了,你马上就发生变化。

生命的过程就是细胞新陈代谢的过程。当细胞死亡的速度超过细胞再生的速度时候就是生病。这种病该怎么治疗呢?当细胞再生的速度跟细胞死亡的速度达成平衡的时候,病自然就好了。

我们其实不用关注疾病,只需要支持自己身体,给它提供足够的材料,让细胞的生长速度跟细胞死亡的速度达成平衡,那身体就逐步的修复了,疾病也就消失了。

生命是活的,支持身体健康的就是营养。

营养一般分为几类:

第一大类,是辅助细胞的生长和修复。

第二类是辅助人体内的信息交换,信息交流的物质。

第三类是完成体内所需要的化学反应。

⚠️很多人服用营养品后,感觉没有用,或者效果很差。其主要原因是用量的问题。

就像焖米饭时水的用量一样。放多了,最后煮成了大米粥;放少了太硬不能吃。

又像炒菜时调味品的用量。放多了不好,放少了又没有味道。只有适当的量,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不同的调味料的比例,也是一个关键。

营养和炒菜是一个道理。同样的食材,可以用同样的调味比例。食材的产地、新鲜程度不一样了,调味料的使用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一个高明的厨师。不管用什么样的材料,经过他的烹调,都会变成一道可口的饭菜。

每一种营养品都有它的特性、用法和用量。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体质,用量是有很大区别的。就像同一道汤,对于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做法:南方人口味清淡、北方人口味重;四川、湖南等地可以辣一点;先上的汤可以口味重一点、后上的汤就需要口味淡一点。结合实际情况,才不会“众口难调”。

众口难调,不是因为客人的原因。需要厨师了解客人的习惯,根据不同的客人做出相应的调整。

营养师不是厨师。厨师是做一样的饭菜,吸引喜欢吃的顾客来吃。只需保证自己菜的品质。营养师是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体状况,调配出不同的营养搭配。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体质、病情、心情、睡眠、运动、年龄、环境等。

烹饪的书籍很多。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厨师,尤其是高明的厨师。菜的口味需要自己去悟;在不同的地域,还要学会入乡随俗,做出相应的调整。

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生活日常所需的七件事。七件事缺一不可,有了这七件事就可以让生活多姿多彩。七件事具备了,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过的很好,还需要有智慧和技巧。

营养,也是有七大营养元素: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水、膳食纤维。就像生活中的七件事。七大营养都具备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生活的很健康。健康,需要会合理的搭配营养。

拿炒菜来说,每道菜的配料一目了然。做过饭的人,一看就能知道里面有哪些材料,该如何切配;但做出来的味道就因人而异,很难做出相同的味道。这是因为还缺乏一些重要的条件,就是调味料和加工的方式。

但是,即便得到了调味料的种类,也还是很难复制。就是没有拿到精准的配比,有很多调味料的用量不是很多。但就是这一点点的误差,就决定的一道菜的口味。

一道菜的口味与很多因素有关,最基本的就是盐的用量。盐放多放少都会影响菜的口味。只知道要放盐,而不知道该放多少,还是不够的。就像很多人知道某些营养对人健康有帮助,却不知道用量。用量不对,当然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

维生素C是用量较大的一种维生素。也是人们熟知的一种维生素。对于维生素C的一些简单的作用大家都是知道的。尤其在疫情期间,国家也做了很多普及工作。比如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等。

但是!真正遇到感冒,用上维生素C以后,却没啥作用。这!就是用量的问题了。下面我们从医学的角度,来了解一下维生素C的用量。

克兰纳医生在半个世纪以上的行医生涯中用维生素C治愈的许多不同的疾病

①1940年的一天,美国医生克兰纳博士正坐在办公室,突然闯进一位男子,气喘吁吁地向博士叫道:“我快死了,我快死了!”原来,在10分钟之前,这人被什么毒虫蜇了一口,胸部痛得透不过气来。克兰纳医生推测,可能是被一只黑蜘蛛咬伤,于是,立即给这位汉子注射了一针葡萄糖醛酸钙,这是一种解毒药。针剂未发生任何效果,患者由于缺氧,面部皮肤变得铁青。克兰纳医生目睹患者渐渐昏死过去。

克兰纳医生接着又拿起针筒抽了50克维生素C,从患者的手臂进行注射,未等拔出针头,医生便眼看着患者的呼吸开始变得轻松起来。几分钟之后,致命的毒素便得以清除,患者竟然可以自己走动,想要告辞了。克兰纳说:“若不是这针维生素C,这个人也许因休克和窒息而一命呜呼了。

②他曾给一位得了肺炎的妇女注射过140克的维生素C,72小时后病人完全康复。

③克兰纳抢救的最令人惊异的一个病例,是一位患有脊髓灰白质炎的18个月的婴儿,当绝望的母亲抱着孩子去见克兰纳医生时,孩子几经抽搐后已经瘫痪,浑身发紫、僵硬而且变凉了。克兰纳立即给孩子注射了6克维生素C。4小时后,孩子开始活动,脸上甚至出现了笑容,右手抓住了奶瓶,但他的左侧依旧瘫痪着。克兰纳医生决定进行第二次注射。不久全部瘫痪症状便消失了,孩子可用双手捧着奶瓶,快活地笑出声来。

维生素C的这些惊人功效,已由克兰纳医生撰文登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实用营养学杂志》及《南方医药和外科》上。

以上是克兰纳医生,用注射的方式,救助病人的用量。50克就是5万毫克,140克就是14万毫克。这是多么大的一个量!?

我们今天是用口服的方式。很多人的服用量只是几百毫克。大家知道,在医学上口服的方式效果要差很多;既然静脉注射可以用到5万毫克以上,那么口服的量也绝不止几百毫克。

人们对于维生素C等营养素的用量,有很大的误区。主要对营养品和药品的概念分不清楚,常常把营养品当成药品来使用。在用量上没有达到足够的量。

营养品是属于食物类的,和食物有同样的安全性。可以类同于咸盐、白糖、味精等调味品,不能多吃,吃多了也不会有太大危害。

在面对感冒这个问题上,初期预防感冒,和感冒后期的用量是有很大差别的。

感冒初期,只有少量病菌入侵,有少量的维生素C就能起到作用。好像战斗初期,个别敌人冲击哨卡,我们也不需要出动很多士兵。

感冒后期,病菌进入身体后,就需要大剂量的维生素C。因为病菌的繁殖速度是以小时来计算的,一天24小时,两三天以后,病菌已经裂变几十次,数量是以指数级在增长;还用预防的剂量来抵抗病毒,显然是不够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感冒后,用维生素C没有效果的原因。主要是用量问题。

所有的营养品,在使用过程中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用量不对,吃多久也没用。

就像有人每天都吃饭,但每顿饭只吃一两口;你吃多少年也胖不起来!因为根本就没吃饱过。

营养,只有吃“饱了”才有用!

上一章 可喜的反馈——吃肉真的可以“瘦” 通俗营养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也说经络穴位(一)——经络是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