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通俗营养学
本书标签: 现代  健康  养生 

要减肥就要多吃肉?

通俗营养学

    是的要减肥就要多吃肉,也就是蛋白质。

    从健美运动员的日常饮食,可以做一参考。但他们日常的运动量,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所以,这种方式不能普及。

普罗大众并不是个个都想、更不是个个能做到:八块腹肌一身腱子肉。人们只是想不要太多“脂肪”;毕竟肥胖与很多慢性病有关。

    人为什么会肥胖?这是经历过亿万年的生活形成的本能:自然界严酷的现实,吃一顿饱饭都是奢求,很可能很长时间得不到食物;为了预防这种现象,人类(包括很多动物)进化出了保护自己的习惯:储存多余的能量~把多余的、暂时用不了的能量转化为高能的脂肪~每一个脂肪细胞就像一个个满载的汽油桶。

这个生存的特性被祖祖辈辈的保留了下来。进入现代社会后,大部分人的营养、能量都不再缺乏,但储存能量的特性却不会消失。过剩的营养及能量,和日渐轻松的体力活动,致使能量持久的过剩,最终成为身体多余的“游泳圈”。

    这种储存食物的特点,在很多动物的生活习性中都有体现,甚至是被人饲养后,依然不会改变。比如:松鼠、田鼠、乌鸦、蜜蜂、海狸、蚂蚁等,都有储存食物的本能。还有冬眠的狗熊,和冬天的麻雀,为了冬季的生存,提前在体内储存厚厚的脂肪。

    这一不可轻易改变的特点,现在成了疾病的来源。要想解决这个矛盾,只有从这个特性的来源入手,釜底抽薪,才能真正解决“脂肪堆积”的问题。

    虽然,特性不会轻易改变;一段时间的生活习惯,还是会影响身体的某些特性。下面我们从人类储藏食物等习惯,来比拟身体对脂肪的储藏。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富人很少打包剩饭;当年的皇亲贵胄绝对不会吃剩饭;那些八旗子弟们也很少想着节约和存钱。即便是家道中落,依然是挥金如土。但这不是永久的遗传,在家道中落后的几代人,逐渐回归平庸,成为普通一员,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

    相反,穷过的人是节衣缩食,居安思危。因为吃过穷的苦,更习惯收藏、存钱。当富起来以后,会有一定的报复性消。再延续几代的富裕,就可能改掉了之前的习惯。贫富的消费观念,是会在几代人的变化中改变的。

    其实,肥胖是穷惯了的一种生活本能。这个指的是很久远的,刻在骨子里的记忆。是自然界刻在细胞里的记忆。

王思聪不会每天想着存钱。他的生活历程中从来没有缺过钱。

    从这个角度,我们发现,身体是因为对热量的缺乏,产生了转化脂肪的功能。那么,反过来,如果一直不缺营养,身体就不会再去“储存脂肪”了。

    【减肥】有两个关键点。

    1、让身体不再有过剩的糖(短暂的血糖高峰),让身体没有可转化的糖。

    2、给身体足够的营养,让身体觉得自己不会再“受穷”;永远都有充足的营养供应。这个营养,不仅仅是碳水化合物等能量,还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就像给穷苦人的幸福生活,不仅仅是管够的大米白面,还有丰富的鱼禽肉蛋、水果蔬菜。这才是真正的富裕。

    真的能吃肉吃饱了,还有多少人只吃主食?没有主食一样吃的很好。

    主食!是穷的时候的吃法。在婚宴、生日宴上,谁会盯着主食吃?有油水的饭菜更耐饿,主食的习惯可以慢慢改变了。

    病态的肥胖是不健康的。这种肥胖的脂肪是多余能量转化的脂肪。三大营养都提供能量,能量充足,就不会转化脂肪。如果提供的能量是以蛋白质、脂肪为主的“缓释能量”,就保证了能量的持续供应,不会有短时间的血糖高峰,更不会引起胰岛素的波动。也就不会引起糖尿病的发生。

    减肥的方向就几点:

    1、动起来,不需要过度的“走**公里”,只要减少静卧、静坐。

    2、少吃碳水化合物,减少身体血糖的高峰的时间,不给胰岛素造成困扰。

    3、多吃点肉吧。肉不会让人发胖。是不缺肉的同时主食过剩,才造成了脂肪的堆积。

    4、多吃点水果蔬菜。水果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毒素垃圾的排出。

    5、吃饭七成饱。不能过饱,过度的饮食对人体总是不好的。退休以后,没有朝九晚五,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生活,不需要“一日三餐”,可以一日多餐,更有利于降低【三高】。

上一章 假知与真知(实践出真知) 通俗营养学最新章节 下一章 可喜的反馈——吃肉真的可以“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