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追魔录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前世今生  宿命   

第五十七章烟雨楼台望青山

追魔录

北海的尽头,是一座隔绝于世的岛屿,岛屿分为三郡,南郡、北郡以及神都,神都众生信奉天神,南郡尊敬万佛,北郡为仙众提供源源不绝的香火。

  是夜,烟雨朦胧,林中传来阵阵鸟鸣之声,雨幕下,一个身着素色连衣裙,皓腕之上系着一根红绳,红绳上吊着一个蝴蝶模样的银铃的女子,身影如鬼魅般穿梭在寂静的山林之中。她的脚步声伴随着清脆悦耳的铃声回荡在淋淋大雨的林子里,林子里的野兽听闻铃声如同听闻幽魂厉鬼哀嚎声起,纷纷避而远之。

  女子左手抱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右手撑着一柄油纸伞,她素衣之上,隐隐沾满了鲜红的血迹,撑着伞的手腕也有些微微颤抖。

  “这一世,满天仙佛算计你,我护你无恙,希望你能记起,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在海畔等待着一只蝴蝶从梦中苏醒。”女子浅笑一声,左手轻轻拍了拍襁褓中的婴儿。

  女子浅笑声中,夹杂着一丝无奈,这一世虽与他重逢,可终究还是晚了一步,他的心脏早已被人剜去,婴儿胸膛有一个巴掌大小的血窟窿,虽有襁褓包裹,可襁褓上瘆人的血迹,却仍是掩盖不了婴儿死去的事实。

  这一世,她独战四方神魔,与世界为敌,只为护他无恙!

  这一世!她不惜斩去自己神灵之心,赠予他,只为换来他这一世的一线生机!

  这一世,她无法告知他真相,能做的,只有为他遮风挡雨,护他笑颜如初,让他身前再无飘摇风雨,让他与人心险恶,尸山血海的修真界交错而行。

  不知不觉间,女子已经踏着缓慢的步伐来到一处寺庙前,她于心不忍的看了看婴儿熟睡中的面孔,心中苦涩犹如决堤洪流,一泻千里,她抿唇轻吻在了婴儿额头之上,挤出一抹苦涩的笑容,强颜欢笑道:“其实生生世世,所寻之人之人不过镜中花,水中月。就如同我陪伴了生生世世,若即若离,这一世,你便叫若离吧,其实你所寻之人从未离去。”

  女子将婴儿放在寺庙前,以法力捻起一片虚无莲花,莲花如伞,替婴儿遮风挡雨,她敲响了寺庙的大门,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婴儿,旋即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

  “这大半夜的,是谁在敲寺庙的大门,扰的贫僧都不能睡个安稳觉。”一个老僧怒气冲冲的推开了寺门,缺看见眼前一个襁褓婴儿熟睡在寺庙门前,襁褓之上,一朵七彩莲朵绽放着璀璨霞光,庇护着襁褓中的婴儿。

  许是推门声太过嘈杂,惊扰了婴儿,婴儿立时睁眼,嚎啕大哭,老僧见此哭闹声,心中一软,之前心头那股子怒气烟消云散。

  老僧走至婴儿身前,望着莲花霞光之上,两个金碧辉煌的字眼心中一阵沉思。

  “若离么?佛曰大道远无边,近无尺,若即若离,莫非是佛祖旨意?”老僧盈盈一笑,袈裟袖袍一甩,七彩莲朵消失无影,,化作点点斑斓星光涌入婴儿体内。

  那星光似得神灵庇护,婴儿原本冰凉的身躯开始有了几分暖意,一阵阵铿锵有力的心跳自婴儿心房传来,响彻古庙之中,佛陀金身之前。

老僧走上前,将婴儿抱在怀中,皱纹满布的老脸上罕见的显露慈悲一笑。

  当目光扫过婴儿胸前,却发现襁褓之上一片鲜血淋淋,他心中似有了答案,只是将自己的食指放入婴儿嘴唇,任其吸允。

  说来也怪,那婴儿吸允着老僧的指头,倒也津津有味,不一会,婴儿许是有些乏了,就是老僧怀中沉沉睡去。

  “老僧末了能享天人之福,到也算是一生福报,若离若离,希望你以后与我一同在这韦陀寺中,潜心修行。”老僧抱着婴儿就要返回寺庙。

  阴雨绵绵,一阵寒风瑟瑟来,云层之上一道惊雷炸响,老僧只觉得后背发凉,回过神来,定睛向着身后深深凝望,却见一人沐着雨,朝着寺庙走来。

  夜色幽深,老僧只能看到一道模糊的身影,从身形看去,到像是一个青年男子,手中似乎提着一个鼓鼓囊囊的物什,那物什十分模糊,只能依稀瞧见,似乎有水滴从那物什上低落。

  等到青年男子走进寺庙,老僧垂目望去,只见一个赤衣青年提着一个猩红热血的头颅朝着寺庙走出,青年呼吸孱弱,沐着雨,更显几分无力,他目光空洞,脚步柔弱无力的走至老僧面前,随后力竭倒地。

  看着青年倒在水地之中,老僧目光一寒,连忙退入寺庙之中,正欲合上寺门,缺听闻青年口中呢喃之音。

  “师父,徒儿已无法替您复仇,若有来世,徒儿还想拜入师父门下……”

  “师父……不要丢下徒儿一个人……”

  “徒儿若是做错了什么,师父尽管打骂徒儿,甚至杀了徒儿,但是师父不能不认徒儿……”

  “师父是徒儿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若是连师父都不要徒儿了,那徒儿独自苟活于世,何其悲凉……”

  一句句呢喃声,虽然声音细微,可还是传入了老僧耳中,想起曾几何时,他也是如此拜入师父门下,心中不禁有些动摇。

  老僧左手抱着婴儿,右手握在门把之上,在救或不救之间徘徊,许是想起幼时从师的经历历历在目,老僧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他抱着婴儿只身走入寺庙之中,不多时,便见寺庙有微弱的火光闪烁,老僧撑着伞,从雨幕中走来,搀起青年,向着寺庙走去。

  寺庙中的佛像威严屹立,老僧搀扶着青年,路过佛像之际,顿下了脚步,他一手馋着青年,一手合十,朝着佛像忏悔道:“南无韦陀大智生菩萨,弟子智拙斗胆,此人虽手粘鲜血,背负人命,造下无边罪孽,但我佛曾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故此出手相救,希望韦陀师尊见谅。”

  话音刚落,天空再次降下一道惊雷,闪电微光将佛像照亮,青年不知何时流下了眼泪,再观佛像金身,此刻也有两滴血泪从韦陀大智生菩萨的眼中流下。

  “智拙不知菩萨因何流泪,但智拙一生所修皆为慈悲之道,若见死不救,有违初心,此人智拙非救不可。”智拙老僧站在韦陀菩萨佛像之前锵锵说到,语气尽是桀骜,丝毫没有退却。

  雨渐渐遮蔽了夜幕,这一寺小庙在摇曳火光之中,渐渐平息下去。

  ……

  神都郡,渭水之北,夜色烟雨飘摇,烟雨阁中,澹台未雨坐在楼阁之上,身边种着一盆树栽,栽中并未看见有花盛开,而她亦是面容踌躇面向南方,离三郡颇为遥远的路途,曾经她陪着师父长大的青城山。

  青城山,承载了她半生回忆,那里有师父,有一颗参天古树,树上开满了灵兰花,还有一个漂亮的仙子姐姐,时不时便会踏云而至,来看望师父。

  想来师父已经转世重生在这三郡岛屿之中,可三郡人海茫茫,天涯何处可识君?

  不知。不知。即使机会渺茫,即使需要以此生遍寻,即使明知不可见,她也要去寻那人!

  “阁主,渭水雨至,历时三日,不知阁主朝南叹息,是否因为思念故乡?”一个丫鬟端着一盒热茶一频一犟缓慢走来。

  “故乡么?我也不知算不算,那里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不过如今大概是荒废了,我曾立誓,于茫茫人海寻一不归人,殚尽今生难相忘。”澹台未雨瞧着楼台外的雨,心中收回了斑斑相思,她回首淡望着丫鬟,一番调笑道:“思幽,你可曾听说过有一种大树,自来世相种,于今生凋落,从生根发芽到叶黄枯枝便是一场轮回?”

  “如此天马行空的想法,思幽未曾听闻。”思幽走进上前,将热茶倒在杯子里,端向澹台未雨说道:“雨天难免会沾染些寒气的,此茶名唤红颜,是思幽从南郡韦陀寺中买来,相传是有凋落的昙花所练,极其罕见。”

  “红颜么?人生若得一红颜,千世因果万世缘。”澹台未雨仰天一叹,心中自嘲一笑道“澹台未雨啊!你为什么这么傻,说不定这一世师父会遇见属于他的姻缘,你若是见到他了,又许是人生惊鸿客。”

  “阁主,您似乎有什么心事,可以说与思幽听听么?”思幽怯怯问道。

  “哪有什么心事,有的只是一场梦幻空花罢了。热茶你先放在一边,我现在正在思考着如何经营烟雨阁。”澹台未雨说起慌来,面不红心不跳,只是双手就没有那么安分了,紧紧握在一起,落在大腿一侧。

  思幽目光不经意瞥见了这一幕,哪里不知自家阁主有些心事,不过自打她认识阁主以来,阁主性情若孩童一般爱嬉闹。

  究竟是何等风华男子会让自家阁主动了相思之心?

  不行!她思幽一定要替阁主把把情关,不能让那些登徒浪子占了阁主的便宜!

  思幽一咬牙,一跺脚,鼓起勇气对澹台未雨说道:“阁主,若是看上哪位白面小生,还请……还请阁主让思幽替阁主把把关……”

  这一番话,引得澹台未雨一阵轻笑,这小丫头一天天脑子都在想些什么?自己心中早已住一个对她而言重于泰山的男子,又岂会看上其他男子。

  罢了,罢了,小姑娘的戏言而已,不必太过在意,就当是句玩笑话吧。

  “思幽此话当真?”澹台未雨话锋一转。

  “当真!”思幽扬起脖根,自信满满的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

  “那你可要替我在这茫茫人海中找出那个人呢。”澹台未雨捋了捋鬓丝,一声调笑。

  “额……”好吧,看来是她想错了,可是阁主若非思念意中人,又会是在思念什么呢?

  月下雨蒙蒙,烟雨楼台渐渐在雨中模糊,二人身影也愈渐远去,从月上俯视神都,抬眼可见烟雨楼,楼台灯火通彻,只是有些人注定在夜雨烟火中无法入眠。

  

上一章 第五十六章大梦人生一场空 追魔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