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本书标签: 历史  中国历史  架空历史 

三峰山之战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三峰山之战

事件背景

成吉思汗时期,金国在蒙古军的迅猛打击下,被迫放弃中都(今北京),退守汴京(史称“贞祐南渡”)。1227年七月,成吉思汗在临终前部署了借宋道灭金的战略:“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遽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邓,直捣大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弊,虽至弗能战,破之必矣。”

金军在与强悍的蒙古军交锋中几乎每仗皆败,不复祖先当年破辽灭宋的雄风。不过在1228年的大昌原之战中,金忠孝军提控完颜彝(完颜陈和尚)却以400骑兵大败蒙古大将赤老温所率的8000之众。

此仗的胜利使陈和尚声名远播,忠孝军也因此成为抗蒙劲旅。但金与蒙古交战近20年,仅仅取得了这一次大胜仗,金军主将完颜瞻(完颜合达)却已傲慢不逊,他在遣返蒙古使者时说:“吾已备齐兵马,汝等可来战乎?”蒙古木亦坚汗窝阔台闻听此言,大为震怒,誓报大昌原之仇。

1229年,窝阔台亲率大军进攻山西,命大将史天泽攻打卫州。卫州是汴京的门户,由此过黄河可直入汴京。卫州若不保,汴京则危矣,因此能否固守卫州直接关系到金朝的生死存亡。金哀宗完颜守绪命完颜瞻等率军10万火速驰援,先锋完颜彝率3000忠孝军出击,击退了蒙军,卫州解围,金都汴京也一度得以转危为安。1230年,窝阔台确定了灭金战略,由其本人率中路军,攻金的河中府,直下洛阳,蒙将斡陈那颜率左路军直下济南,窝阔台的皇弟拖雷率右路军由宝鸡南下,借道南宋境内,沿汉水出唐州,邓州,次年春季全军会师汴京。同年九月,蒙古三路大军齐发,次年正月,窝阔台军占领郑州,其前锋部队已抵达开封城下,金哀宗连忙让正在与拖雷军作战的合达部回师救援。

经过

在邓州的完颜瞻(完颜合达)听说汴京危急,在1232年正月率所部骑兵二万、步兵十三万,合计十五万大军北援。蒙古拖雷只分兵三千人跟从,专在金军吃饭和宿营时挑战,弄得金军不得休息,疲惫不堪。当金军走到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三峰山时,所带的粮食已于三天前吃完。拖雷的三万兵马以及河北降军和窝阔台的大军均赶到三峰山拦截。这时天气突变,降下大雪,金军“僵冻无人色,几不能军”,而来自北方的蒙古军则习惯于在寒冷的气候下作战。在对手已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两路蒙军围住金军,轮流休息攻杀,蒙古军故意让开一条通往钧州的路,金军仓皇逃命,蒙古军紧紧追击,金军突围,半途被蒙军拦腰截断,大军崩溃。

结局

完颜瞻(完颜合达)、完颜彝(完颜陈和尚)率金军残部退至钧州城内,旋即被蒙军破城,完颜瞻被杀,完颜彝不欲无名地死於乱军中,亲自来到敌营,却不肯投降而被杀。移剌蒲阿向汴京逃奔,为蒙军擒获,同样不肯投降而被杀。金军最後的主力在此役溃败,损失骁将多员,「兵不复振」,亡国指日可待。

后续

武仙成功逃脱,「遂走南阳留山,收溃军得十万人,屯留山及威远寨。立官府,聚粮食,修器仗,兵势稍振。」其他败兵跑到附近各地,如昌武军、洛阳。武仙收罗三峰山之战的十万败兵屯扎在邓州一带,后来被南宋孟珙多次击败,武仙本人「易服而遁」,孟珙「降其众七万人,获甲兵无算。」

战役影响

三峰山之战是蒙金战争期间的一场决定性的战役,经此战,金军不仅精锐尽失,还损失了完颜瞻(完颜合达)、移剌蒲阿两位主帅和完颜彝(完颜陈和尚)等主要的将领,至此,金已经是摇摇欲坠,离覆灭不远了。

与此同时,拖雷军已进抵邓州境内的禹山,遭到了金将完颜瞻和移剌蒲阿等的殊死抵抗。拖雷留一部分蒙军加以牵制,亲率主力直奔汴京,完颜瞻和移剌蒲阿奉命率军15万驰援汴京,在钧州以南的三峰山遭到拖雷大军的追击,前面又遇到窝阔台部的阻截,顿时陷入蒙古军的重围之中。

当时正值大雪天气,金军粮草用尽,人困马乏,刀枪上又蒙雪结冰,战斗力大减。蒙军围而不战,轮番休整,而后有意让开通往钧州的一条路,等金军从这条道北上突围时,突然发起致命一击,金军顿时全线崩溃。15万人马几乎全部被蒙古军所歼灭,移剌蒲阿和完颜彝被蒙军俘虏,拒绝了蒙古人的劝降,不屈被杀。

完颜瞻率残部退入钧州城内,蒙军围城,金军寡不敌众,城旋继被攻克,他力战而死。1232年三月,蒙古军攻克洛阳,进而进逼汴京,金哀宗弃城出逃,经归德逃往蔡州。而此时,南宋已正式决定出兵助蒙古灭金。

1233年九月,蒙军进围蔡州城。十月,南宋以名将孟珙为主帅,率军二万,运粮30万石,履约与蒙古军合攻蔡州,十一月宋军抵达蔡州城南,孟珙与蒙将塔察儿约定了双方的围城地界,约定互不侵犯,同时相互配合攻城。金军顽强守城三个月,终因弹尽粮绝,难以支撑。

1234年正月十日,蒙古军攻破西城、宋军破南门,金哀宗见大势已去,传位于末帝完颜承麟后自缢身亡,残余金军或战死,或自杀殉国,无一投降,末帝承麟也被乱军所杀(“末帝为乱兵所害,金亡。”)金自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国以来,历经119年的历史,至此终于灭亡。

评价

此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追歼战的典型战例,拖雷采取跟踪攻扰以牵制疲惫及围三阙一的战法,一举全歼金军精锐,取得决战的胜利。

相关诗歌

三峰山行(郝经)

朔方善为干腹兵,岂肯掠地还攻城?

北王战罢马首回,十年大军不南行。

西域既定杀李王,疾雷破柱关中惊。

鸷鸟匿形深且蟠,汴梁不悟空椎冰。

小关幸胜未足多,举朝刻日期中兴。

都人尽喜识者惧,俄闻绕出西南路。

突骑一夜过散关,汉江便着皮船渡。

襄阳有兵隔岸看,邓州无人浑不顾。

纵入腹心将安归? 彼骑岂足当吾步!

脱兔一去不可及,却兵洛涧苻坚误。

日日鏖战深且艰,我帅益忙敌亦闲。

短兵相击数百里,孤穷转斗甲尽殷。

直向虎穴探虎子,既入重地宁肯还?

扫境尽至欲一赌,前后百匝相回环。

就中真人有天命,跃马直上三峰山。

黑风吹沙河水竭,六合乾坤一片雪。

万里投会卷土来,铁水一池声势接。

丞相举鞭摔沾言,大事已去吾死节。

彦章虽难敌五王,并命入敌身与决。

逆风生堑人自战,冰满刀头冻枪折。

一败涂地真可哀,钧台变作髑髅血。

二十万人皆死国,至 今白骨生青苔。

壕堑已平不放箭,城门着炮犹自开。

大臣壅蔽骨肉疏,事急又送曹王来。

至了不去误国贼,向非汝南死社稷。

欲为靖康不可得!

三峰山歌(乃贤)

钧州阳翟县南有山曰三峰,昔我睿宗在邸,尝统兵伐金,与其三将完颜合达、移剌蒲兀、完颜斜烈等鏖战山下。败其军三十万,而金亡矣。今百馀年,樵牧往往于沙砾中,得断?遗镞印章之类。至正五年嘉平第二日,予自邻城将上京师,道出阳翟,夜宿中书郎郭君彦通私馆。感父老之言而作歌曰:

落日惨淡黄云低,悬崖古树攒幽溪。三峰山头独长啸,立马四顾风凄凄。沟边老翁行伛偻,劝我停骖为君语。山前今 日耕种场,谁识当年战争苦。金原昔在贞佑间,边尘四起民雕残。燕京既失汴京破,区区恃此为河山。大元太子神且武,万里长驱若风雨。鏖兵大雪三将死,流血成河骨成堵。朱鸾应瑞黄河清,金将亡,新乡河清,鼓山凤出,应国朝开基之兆。圣人启运乾坤宁。当时流离别乡井,归来白发歌承平。旷野天寒霜簌簌,夜静愁闻山鬼哭。至 今垄上牧羊儿,犹向草根寻断镞。论功卫霍名先收,黄金铸印身封侯。英雄半死锋镝下,何人酹酒浇荒丘。

余比修国史,睹三峰之役,金师三十五万来拒战,我师不敌,军于山之金沟。其军数重围三峰,而中夜大雪,金人戈戟弓矢,冻缠莫能施。我师一鼓歼之,自是金人胆落,不复战矣。易之作歌辞,豪健激昂,而奕奕有思致,殆与三峰长雄。置之《乐府铙歌》间,扬厉无前之盛绩,良无愧也。晋宁张翥题。

上一章 倒回谷之战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南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