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种地吧何赵:同一轮皎月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赵一博  种地吧     

(二)

种地吧何赵:同一轮皎月

(二)

何浩楠熟稔地在最后一册报审表上签完了字,然后递还给助理,如释重负地靠进了办公椅里,同时顺手关上了遥控百叶窗。

“对了,何总。”助理抱着成沓的文件夹补充道:“今天晚上七点到九点,荟萃建工的许总,约了您在黄龙饭店吃饭。”

“晚上我没空。让他约工程部的杨嵩就可以了。”何浩楠只停顿了片刻,未多犹豫地说。

“嗯...可是工程部历来都是由宋经理在调配负责的,是否应该...”

“荟萃建工的项目,不是一直是杨嵩在跟进、还有向我汇报的吗。”何浩楠打断道。

“明白了,何总。我这就过去安排。”

何浩楠仰头枕着办公椅背上的护枕,在听到助理把门带上了的动静之后,伸手滑动桌面上的手机,逐个点开了屏幕里的社交软件:微博、小红书、抖音、哔哩哔哩,最后是微信。翻阅着赵一博的每张主页底下,寥寥无几的一点近期动态。赵一博不经常在公众视野里营业,朋友圈的更新也停在了上个星期转发的一条话剧院推送。何浩楠把那条冗长的推送看了又看,在内附的各种宣传图和花絮照里,找到了赵一博的身影。

他保存下其中的一张,将照片放大、右滑、再朝下滑动一点,直到画面里只剩下了一个赵一博,举着对讲机坐在幕布后侧方的机器前,那聚精会神的模样,一如初见他的那次节目录制前期培训课堂上。

何浩楠轻轻划下了截屏键。

[截图已保存]

他打开了相册,将刚才的截图设置为壁纸。

话剧剧目《麦浪》。开场时间19:30。座位:2层楼座,11排,6座。这是整部话剧的最后一场,也是有赵一博出演的唯一一场。

——何浩楠将话剧入场票对折叠好,放进了毛呢外套的口袋里,踏进了剧院对街的一家花店。

“又来看话剧啦?”花店老板一见他便招呼道。

“这边的几束是今天刚进货的,卖得很好,特地给你留了一些。”老板指了指店铺里那一簇显眼的紫色玫瑰说。

“都包起来吧。”何浩楠点了点头。

“好的~正好是九十九朵。”老板边忙活着包花边随口找着话:“您的爱人可真幸福。”

何浩楠没有反驳,只回应了个极浅的笑。

“记得之前有听您说过他喜欢紫色的,想必收到这个,他会很开心的。”

“但愿吧。”

《麦浪》以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刘大钧院士为原型,讲述了一代农业科研人员,从跌宕动乱的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迎来的新时代里,始终信仰科学真理与农业兴国,矢志不渝地投身坚守在小麦育种的科研岗位上,最终开创了国内引进并利用簇毛麦种质的先河、培育了大批优质抗病材料、并攻克了小麦育种技术的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巍巍事迹。

“六十年。放在人类文明或者是宇宙历史里,只是极其微渺的一瞬。对于一个人而言,却是整个人生中,何其厚重的一半。”赵一博的话在脑海中响起。

两年前,在这台话剧还只是一份新建DOCX文档的时候,赵一博就给何浩楠展示过它的初稿。保存在他的便携本电脑里,跟他的支教视频一起,存在同一个文件夹里。

“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好。”那天在多功能厅里,何浩楠指着剧本中的一句话说。

赵一博读道:“我有一个梦想。”

“禾下乘凉梦。”何浩楠跟着说。

还有“小麦覆陇黄”。赵一博点了下翻页键,补充说道。

话剧散场,约过去了十分钟后,剧场里已经空无一人,除了何浩楠以外。他留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动声色地注视着赵一博退场的方向。透过幕布被掀起来一角,隐约地可以看清后台里那个忙进忙出帮着整理道具的身影,他身上的戏服还没来得及换下,妆应该是匆忙地卸了,他瘦了不少,也黑了些。

在他们看上去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似乎要准备回化妆间的时候,何浩楠站起来离开了观众厅,穿过另一条走廊,绕到了演员休息室的门口。门的一侧架着一张很大的置物桌,上面已经摆满了鲜花礼品,大部分是观众送的,也有的来自演员的亲朋好友。何浩楠把怀里的紫色玫瑰花束也放了上去。

隔天是周末。

何浩楠仍和平时一样,六点五十分就醒了,然后简单收拾了一通,出门晨跑。

跑完回到家通常是七点半左右,家政已经进屋备好早饭了,他冲个澡吃两口饭,就得再出门。

上午约了位跟集团有长期合作的开发商负责人,在西湖边的私人茶庄,九点会面。何浩楠住的是湖滨银泰的大平层,离得不远,早高峰驱车也半小时前后就能到。

“最近几次聚餐都不见何董跟夫人了,我们这几个老朋友,还都怪念叨他们的。”开发商的负责人姓杨,是这幢茶庄主人的故交,也是何浩楠父亲的多年老友。还隔着好几步路便起身招呼何浩楠落座,然后一面温杯一面寒暄起来。

“他们到欧洲跨年旅游去了,剩我一个人在这。”何浩楠噙着一个礼貌的笑回应道。

老杨将茶荷中撬好的茶叶投入壶中,用沸水先洗了两回茶:“跨年去了?怎么不带上你,一块出去放松放松。”

“放松那没时间呀。我肯定是没有时间的呀,杨总。”何浩楠垂面看着老杨手里的动作,说话声里少见地带上了上扬的尾调,显得有些孩子气。

“年底这种时候了,公司上下全都是事。还有个年会没开。”说着抬头瞧了眼老杨,咧嘴一笑,“等过两天年会开完也就放假了。他们放假。但我们哪有什么真正的假期呀,我们还得时时刻刻盯着集团里边。”

老杨抬手将公道杯中的茶汤逐个注入了品杯,再将其中一杯推到何浩楠手边,笑着鼓励他:“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你虽然年龄不大,但是做事情的风范是很成熟的,这点很不容易啊,我听他们几个老家伙提到你的时候,一说起老何家的这个儿子啊,全都是夸奖的话。”

“没有没有,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何浩楠朗笑着自谦道。

“那今年过年,就你一个人在这边过啊?还是回丽水。要是留在杭州的话,不如就到我们家里来一起吃年夜饭了,正好到时候......”

“多谢杨伯的美意了,只不过我已经答应二叔他们,过几天要去三亚一起过年了。”

“啊,那也挺好的。”

何浩楠弯腰咂了一口茶,点头夸道:“勐海的,陈年老普洱。”

“哈哈,好小子,你这茶品,难得啊!现在的年轻人,可没几个能有你这么识茶的了!”

“我不光是常喝,还到山上亲手采摘过的。”在老杨的连声赞叹里,何浩楠解释道,“不过我当时摘的是龙井,二三年的时候,就在午潮山公园里的那个龙坞茶庄。”

“录那个种地节目时候的事情对吧。你们那个节目我看过的,我爱人,你陈伯母,她可是非常的喜欢看,她当年那是每一期都要守在电视机前面等更新的。”老杨兴致盎然地接起了话,“你们那几个选进去的年轻人,都是很难得的,品格很好的孩子啊。每一个都是吃苦耐劳的,踏实肯干,这样的孩子以后不论把他放在哪个领域里,都是能够有所作为的。”

“我记得二三年那个春节,咱们一大帮子人,还聚在北京一起吃了顿饭的,那一回你带过来的那个男孩子,他也是种地节目里的吧。那个孩子是很聪明的,做事情跟讲话都是很有条理,我对他的印象很深。”

何浩楠脑子里的弦因老杨猝不及防提到的一嘴赵一博而乱作一团,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我那个不成器的侄子,就是缺少了你们这种踏实、稳重的品质,还得让他多下基层,再历练几年。”兴许是看出了何浩楠的哑口,老杨顺势掉转了话锋,叹声说道。

“杨嵩在专业技术方面的能力很强,学东西也快,带过他的部门领导都很是欣赏他的。”何浩楠应承道。

“这话听你说出来,我也就放心了。总之,之后还要麻烦你这个做哥哥的,多照看他,多领着他学习学习。”

“这是当然...”

司机坐回驾驶座上后,转身看向何浩楠问道:“何总,现在回公司吗?”

何浩楠的脑子里余音绕梁似的回味着老杨有关于《种地吧》的那几番话,脱口而出地回了句:

“先去三墩镇后陡门,58号。”

“哦,好的。”

车子发动、起步、直行,然后停在了交叉路口的红灯前。

六十秒后,何浩楠说:

“算了,直接回公司吧。”

种地吧何赵:同一轮皎月最新章节 下一章 何赵 同一轮皎月(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