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空为南风渡相思
本书标签: 古代  古言原创  古风BE   

第三章——眉目情兮俏佳人

空为南风渡相思

作者大大有话说以下为正文第三章

作者大大有话说本文背景均为唐玄宗在位期间(BC712——BC756)

隔日,慕容家主带兵出征,马背上,头戴一顶嵌一把青缨的铁盔;身穿一副明甲,前后虎狮张扬;脚登毛皮黄草鞋,背插一长枪。显得意气风发,斗志昂扬。但在将军带队走向城门的时候,榆非晚在他脸上看见了一抹愁容,回想起昨晚听到的。许是真的没有把握吧……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笳鼓旌旗改色,弓刀铠甲增明

景慕辞呆呆的站在门廊里,他不敢出来送慕容家主,他害怕他一去不复返,她的母亲诸葛兰辞也在默默抽泣,景慕辞其实明白,那天夜里,他的父母以为他睡下了,其实他并没睡。他们的对话他也都听到了,所以他又怎能安心。

“也许这就是将军世家背负的使命吧。”

景慕辞内心涌起一股对将军世家极致的厌恶,他不明白为什么武将就一定会面临分离。因为他责任在此吗?若不是花尽人空,又有谁想冠此衣钵呢?

直到榆非晚跑到他面前,他嘴角才勉强扯出一抹笑来,他不想把这些不好的情绪带给她,他觉得,榆非晚天真烂漫不应该承受这些。“景辞哥哥,你不开心吗?你要相信慕容家主,他那么厉害,一定能得胜归来。”

“厉害吗……能打赢吧……一定会平安回来的吧”他倒是希望如此

公元前735年,慕容将军得胜归来,唐玄宗封其为骠骑大将军,从一品,子辈三代受俸禄。

慕容家主得胜归来时,整个洛阳城举天同庆,欢呼雀跃,街道边尽是迎接他的百姓。慕容家主征战到今已经过了5年。洛阳城早已比往日更为繁华似锦,人们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到现在丰衣足食,政通人和。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就这样过了几天安稳日子,5年时间白驹过隙,榆非晚早已成为了洛阳城内闻名遐迩的才女,景慕辞自父亲出征起,便专心攻克学业和武术,现今他也是这一代的人才。

好景不长,为期一年的平静终抵不过天子一言的喧嚣。

隔年,唐玄宗决定迁都长安

百姓多有不解,洛阳和长安都是唐朝的都城,又何必迁来迁去。也因此,唐玄宗时期的名将和文臣也都要迁往长安。因此,这段时间榆非晚和景慕辞近乎没有交流,都在各忙各的。

实际上唐朝的都城一直都是长安,洛阳只不过是他东部设立的一个小都城罢了。

所以长安也是很繁华的,在迁都这一块上,榆非晚的父亲到是忙的更多一些,因为他是原来洛阳城里最大的商贸,所以在迁都这一块儿必然是更操心的,毕竟要把总部从一个地方迁往另一个地方,还不能断掉其商贸的话还是很难的,好在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对以后会更有帮助一些。

商路处处泛黄金

也只能这么说

榆家在洛阳城名声大噪,当然现在来长安以后,自然名声也只增不减。前来攀附的人很多,多是夸赞榆家主能干,榆非晚才情了得,诸如此类的客套话,榆非晚早就听的耳朵起了茧子,也毫不在意。也有在空闲之余,听到的有关婚约之类的事,这些还是有必要听听的。

毕竟她早就和景慕辞有婚约,来往攀附的也不免有可以稳固榆家主地位的权贵。

“听闻榆家主女儿才华横溢,是难得的才女”

“您谬赞了,跟贵公子比起来,小女也略显逊色。”榆家主客套的说。

当然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榆非晚小小年纪才华就很出众,加上榆家主多年精心培养,现在的榆非晚又有几个人能比得过呢?

但是客套话还是需要有的,毕竟人在外都好面子,榆家主当然是要给他们这个脸面,外出经商的人不免有一张能言善辩,能说会道的嘴。

“不知幼女芳龄几许?”

“绿柳成荫,桃花满地,幼女正当笄年”

“吾有一子,貌若潘安,玉树临风,已迈入成年之境。自幼习武,善文辩,不如……”

“令郎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自然是个良配,只可惜吾女,已有婚约。”榆家主神色不明,也是应和了他的话。

东方江墨显然也有几分尴尬的神色,他没想到的是榆家主拒绝的这么干脆,连忙挑起了另一个话题。

听到这话,榆非晚也是从独坐后走出来,见说话的人,这是长安城最大的商贾——东方江墨。话说榆非晚是怎么认识的呢,也很难评。他们在迁都的时候,恰巧半路上遇上了这么个人,出于巴结或者说帮忙的心理,东方江墨就帮了他父亲,但也没想到他会因此来打听这些事。

毕竟在这个商贾纷争云集的时代,攀附和配合才是潮流,想必东方江墨也是捏定了他帮榆家主这事,不然也不会这般知晓她有婚姻的情况下还想着这码子事。

榆非晚当然也很识大体,随即便去给东方将墨倒满了茶,到完之后就回到了父亲身边。许是见到她本人,东方将墨脸上掩盖不住的激动。

“贵女温文尔雅,榆家主真是好福气啊。”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

榆非晚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见尽显俏皮可人。这不见还好,一见东方江墨就更喜欢她了,想想自己儿子虽长相出众,也生的好看,但和榆非晚比起来却还相差胜远。东方江墨内心也免不了几声长叹。

知道这事不可能,东方江墨也是很识趣的和榆家主聊了一些有关商贸的话题,榆非晚知道线下不便打扰,便很自然的退下了:“小女不便叨扰,先告辞了。”

她来到厅堂外,想的是去亭子下面看看养的鱼,来到庭院看眼前大片大片的花才想起来,迁都过后,新家并没有水池,也没养鲤鱼。这不免又让她怀念起以前,自己和景慕辞成天坐在池子边上谈笑风生,看书,是不是景慕辞还会在池水边练武,那时候都是无忧无虑的,两个人都对彼此怀着最为纯粹的爱意。想来这些天景慕辞也没来找她,她有几分无聊,便动身去慕容府。

慕容府迁过来理榆府并不远,许是两家商量好的,两家就只隔了一座酒楼,一个馒头铺子,所以榆非晚很快就来到了慕容府。

慕容府家的下人并没有换,所以几乎人人都认识她,便没有通传就放她进去了。诸葛兰辞看见榆非晚也是一脸喜色,上前拉住了她的手:“小晚来了,几天不见又漂亮了,都比我高了啊。”见诸葛兰辞乐呵呵的榆非晚刚才的不悦也荡然无存。“兰辞姐姐谬赞了,我来找景辞哥哥。”见榆非晚叫自己姐姐,诸葛兰辞可谓是笑开了花:“小丫头嘴真甜,景慕辞跟他爹在院子里练剑呢,我带你去啊。”

榆非晚没有拒绝,任由诸葛兰辞拉着。到了庭院,远远看见景慕辞的身影她也不由的感慨了几分:“景辞哥哥怎么这么俊”

男子黑斜垂直的发自然的扎成长辫,削薄的唇微微喘气,棱角分明的轮廓此刻挂着些许汗水,从榆非晚这个角度能够清晰的看见他那白皙的下颚和脖颈,冷傲孤清盛气逼人却又孑然一身。榆非晚有些入迷,知道诸葛兰辞一声轻唤,她才缓过神。

“小景,小晚来找你了。”

听闻是榆非晚找他,他也是兴致勃勃的放下了手里的长剑转头向她跑了过来。“哦~小矮子长高了一点诶。”回想起来,慕容家主出征的那些年里,景慕辞长得飞快,仅仅两年时间都长得比榆非晚高了一个头,那个时候,景慕辞就经常叫她小矮子,奈何她长得真的没他高,她也全当玩笑话过了。

近些年榆非晚也是突然冒了头,可是景慕辞还是比她高了大半个头,景慕辞跑过来的时候,脸上还挂着汗珠,上来正准备一把抱住榆非晚的时候,却被慕容家主一把拉住,“满身都是汗珠子,别熏着了小晚。”景慕辞提起他的衣领嗅了嗅:“小晚等我一下,很快来。”说罢他便去更衣洗漱了,榆非晚也是很自然的跟诸葛兰辞到厅堂里去了。

景慕辞换了一声素衣到厅堂前,却看见榆非晚和诸葛兰辞正在绣了个什么东西,氛围十分融洽。他悄悄的挪动脚步,慢慢移到了榆非晚背后,想看看她绣的是什么。不料走进一看,就只看见了几个红点,他忍不住的嘲笑:“小晚,你绣的这什么鬼玩意啊,哈哈哈,真难看。”刚在认真绣花的榆非晚被吓了一跳,忽然针就刺进了手指,榆非晚吃痛怒气冲冲的喊:“景慕辞,你在干什么!”景慕辞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吼给呆住了,诸葛兰辞也有些惊讶。榆非晚意识到刚才有些失态连忙道歉。诸葛兰辞也赶忙表示“小景,你怎么回事啊,小晚在绣花呢,别打扰。”景慕辞也识趣的坐在旁边静静的看她们绣花。

很快,榆非晚绣完了手里的帕子,她把帕子递给了景慕辞“这本来就是给你的,你刚才说丑,我就不给你了,我自个留着。”

景慕辞这会急了:“小晚,你都说是给我的,你就给我吧……”他的语气很恳切,榆非晚招架不住,便给了他,他展开细细一看,才发现手帕上绣的是一串红豆手链和一颗红豆树。

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

上一章 第二章——泛舟伊河乐清平 空为南风渡相思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四章——折柳曲响多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