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程安宁
本书标签: 古代  不是骨科  原创     

安:宋程宁

程安宁

一、

我叫宋程安,我哥叫宋程宁。

父母原是打算生一子,取名为宋程。意为父母一双人,孩子前程似锦。

从名字来说,我与他应是一人,而从性格却是不同。

二十余年前。

我父姓宋 从商;吾母姓程,身怀六甲。在安宁无波的日子中,我家小康之家,父亲纺织业生意红火,母亲即将临盆。

起初,父亲不愿母亲受苦,不愿要这腹中胎——我与宋程宁。

而立之身的他跪在母亲的木椅前,轻声道:“程娘,我的错。女子产子极为伤身,我不该一时快活,而让你受这终身之苦。”

母亲只是笑笑,照五年前已不再年轻的脸庞,我足以想象出她当时十八岁清秀面庞的慈爱。

母亲靠坐与木藤椅之中,秀发中的定情信物——银制步摇在光中闪着爱的光辉,她一手揉着父亲的黑发,一手温热透过小腹保下了我与他。

她说:“此生一君子,暮年孙满堂。宋郎,我乃布衣,不比玉体,只愿与你不过白雪,便白头。不愿你因我无一儿半女,他是我们的孩子。生下来,可好?”

后来便是父亲低头濡湿了母亲裙衣,爱与愧终成他口中的“好……好……”。

爱的是程娘;愧的是十八岁成人母。

·

春夜疲倦,新芽滋生。

刚落过雨的石路因泥土而泥泞不便行走。

“老爷,血气重,男子不可入内啊!”仆人将她的宋郎死死挡在门前。灯笼的烛光飘忽不定,惹人心急。

那夜,他在书房一遍又一遍地抄写佛经,抄下的佛经足有三米高。只为她的安宁。

我与我哥的名字却只想了一个姓,他只顾抄经。

一个年少无双亲,险些饿死也不信佛半字的人,在此刻成了佛最虔诚的信徒。

临近子时,一母二子皆平安。

府中烛焰倒也安稳几分。

看来佛也有几分用处,至此,父亲每年都要去寺中为母子三人求佛点香。

母亲昏睡前轻声在父亲耳边道:“叫程宁,程安可好?”

父亲眼眶乌黑,满脸憔悴,急切又轻柔:“好,那就名宋程宁、宋程安意为四人安宁……程娘……睡吧……”

要不是母亲之意,我与我哥怕是因他对她的爱而改姓为“程”了,“程宋宁”、“程宋安”?

倒也不错,但意为不好,“送宁”、“送安”。

二、

我喜武,宋程宁因我也练武,但他更喜医文之类。

真是不懂,文绉绉的的东西有何好,天大的道理惹人心生厌烦,还不比宋府那几只小狗仔有趣的紧。

那年我们十二岁,宋府四口人和和美美共度十二载。

他人皆笑:“一笑宋府两位公子情比金坚,二笑大公子怕是生错了胎,男生女相,儒雅非常。”

而我不安居室,三日不训,乱家改谱。

我随父相:黑眸直发,左侧眉峰有一红痣,恰似红梅,生机盎然。

而他母相父貌:一双琥珀丹凤眼,细皮红唇,虽是练家子,一身书生气。

得益于此,我们二人从未被他人认错。

程安宁最新章节 下一章 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