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舜元帝国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郑安国发兵天陵

舜元帝国

公元418年,洪王刘钧命魏如皋为主将,徐宗为军师,举兵十万,发动三次北伐,一路势如破竹,第一次攻入颍郡,平陵,攻灭莱国,第二次攻入张歌,攻灭且国,第三次攻入中周,灭长乐国。

盛王孙洛为求自保主动献出国都王歌,刘钧取消其封号,允许他在国都内居住,衣食住行都按照王侯规格。

图为北伐前后洪国领土

公元418年六月,宋楚(楚国于公元401年被宋侯与王侯分裂,分为宋楚和王楚)第一位君主楚威王宋周病逝,他的长子宋辽继位。

宋辽荒淫无度,无故杀死大臣,每天花天酒地,强征暴敛。

宋辽在郑安国平息京城没多久,就把曹贵妃,也就是赵庄王女儿剁成肉酱,送给了郑安国。

此时郑安国正在和众官员在府上吃着鹿肉,听到宋楚送来肉酱,没多想就用手沾了一些,刚送进嘴里就直接吐了出来。

郑安国抽出宝剑指向使者,

郑安国说!这是什么肉!

使者吞吞吐吐回答完,郑安国大怒,一剑刺穿眼前之人。

郑安国的胸口像被无形的力量拽住一般,无法呼吸,额头青筋暴起,双眼睁大,豆大的汗珠滴下,一颗一颗。

刘兰山、廖明、李晋府、庞令和以及李庄等人已经吓得颤抖起来,这时郑安国大叫一声,摔倒在地。

郑安国醒来,已经过去四个时辰了,他挣开眼,不想先王死去竟然受此耻辱,眼泪不停流下,他惭愧难当。

郑安国只是为了争夺权力,不想竟然让曹璋的女儿被杀,曹璋被世人所耻笑,他再也忍不住,抽出剑将眼前桌子砍成两半。

众人惊讶的注视着郑安国,郑安国冷冷的挤出一句话,

郑安国及我获尔,我必欲杀尔妻屠尔子。宋氏者无一人可活!

公元418年十月,郑安国上奏朝廷,亲率十万大军讨伐宋楚。

行至一处栈道,一人坐在栈道中间,挡住全军,郑安国亲自前往,见此人衣衫褴褛,四十多岁年纪,李庄抽刀威胁。

李庄竖子,知道这是谁吗,赵相郑安国,还不闪开!

郑安国拦住李庄,下马走上前,给了他一些水和粮食,询问他的来处。

此人不作回答,只是要求参军。说着走到前排士兵,抢下他的头盔兵器,走进队中。

郑安国暗自发笑,只当是趣事一桩,就命令大军继续行进。

宋辽正在和爱妃们喝酒,听到赵国来攻,轻蔑大笑,称曹璋是井中病马,称郑安国是泥田贱相。

宋辽出兵二十五万大军,抵挡赵军,两军交战于泽郡。

郑安国在阵前看到宋辽的战车,只身骑马到战场中央,指宋辽大骂,

郑安国宋辽,汝这个禽牲!庄王待汝不薄,汝却杀我赵女侮我赵国宗庙,人神共愤!及杀入尔宫殿,吾将毁汝庙,杀尔妻子,宋氏一人不生!

宋辽冷哼一声,无数利箭飞出,郑安国赶紧打马回阵。

赵军收到了郑安国命令-只能败退,于是一交手就溃退了。

宋辽在几次胜仗后狂妄自大,带兵追郑安国于泽郡五十里的泽水。

郑安国堵住泽水,等水不受控制时放出洪水,楚军在山下慌不择路,损失惨重,二十万大军仅活下三万人。

宋辽拼死杀回京城王盖,收到郑安国来信,信中写道“宋辽竖子,尔不识天文,不通地理,尔猜猜你我交战之地为何有泽啊?”

宋辽方想到“泽”有水的意思,又听到赵军已经攻破泽郡,兵临王盖,又悔又恼。

王盖城中乱作一团,宋辽乘坐马车,逃到天下之外的南竹诸国去了,从此杳无消息。

郑安国进入王盖,明令禁止手下烧杀抢掠,郑安国走进楚国王宫,看到躲藏在密室中的宋氏族人,郑安国终究心软,没有伤害他们。

郑安国很快击败宋楚大将成君,占领宋楚全境,郑安国派出使者廖胜以及百位随从,从南关前往南竹寻找宋辽。

公元419年,殷国被平国和洪国所灭,殷王被当街砍死,礼乐崩坏,诸侯大怒,天下哗然。

各路诸侯屡次攻打洪国,可由于南北被洪国隔断,始终无法凝聚兵力。

公元419年秋,郑安国命孙建为先锋,廖明为大司马,统兵20万北伐洪国。

同年,洪王刘钧在洪城称帝,天下大怒。

洪统正元年,公元419年,刘钧命大将军韩林为先锋,丞相徐宗为谋士,统兵23万抵挡赵军。

次年春,越国,宋国合兵10万,响应赵国讨伐洪朝。

洪国命南征将军卫腾北上阻挡越宋,两国最终不敌,无功而返。

孙建率军在恒昌扎营,对众将解释道,

孙建我今驻军恒昌,使得平国无法驰援洪国,各国也无法攻下马恒,马恒乃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但丢失,我国将被彻底困死。

孙建恒昌五十里外有一雪山,若是带军士翻越则恒昌必失,李晋府,我命你带五千军士,在雪山下敌军必经之路扎营,来者一概杀之!

这时流星探马来报,韩林在天陵扎大营五座,成掎角之势,大营中粮草充足,韩林坐镇大营有八万人,其余营各有四万人,每个大营都扎在山口等险要。

孙建命一路军队进攻魏郡,一路军队进攻天陵五寨,一路在魏郡二十里外扎营。

韩林料定孙建攻五寨是假,而是趁机取魏郡,命军队死守五寨,实则命魏如皋带十万军队增援魏郡。

魏郡守将轻松抵挡赵军几日,却听二十里外凭空增援六万赵军,大惊失色,魏如皋却即使赶到洪军反客为主,猛攻赵军,赵军取城不成,于是增援孙建,进攻天陵五寨。

孙建赶到五寨,只见五寨矗立在山谷口,设有临时搭建的土城墙,洪军在城墙上设置弓弩,城外驻扎两万军士。

赵军举起旗帜,高喊着冲向五寨,外面的洪军很快败退,赵军身穿土黄军服,黑压压冲向城墙,城上弓箭倾泻而出,赵军阵型被打乱,赵军在城下搭起梯子,但始终无法杀到城上。

混乱中一人大喊一声“闪开”,众人看到一位士兵两步就爬到梯子顶端,手持流星锤,将一片土城墙硬生生砸了下来。此人登上城墙,万夫莫当,来者都被砸下城去。

赵军趁此机会杀上城去,洪军败退,赵军冲进洪军大寨,发现洪军早已经撤走,欢呼雀跃。

五寨的第一座大寨被赵军成功夺取。

士兵领赏时,孙建特意让人留意那个第一个登上城的士兵,孙建上下打量这个英勇的新兵,让士兵给他记上“先登”,匆匆走了。

大寨里鼓乐齐鸣,众将士皆来祝贺,孙建叹道,

孙建我用计失败,被韩林识破。若不是洪军远少于我军,我岂能夺下一寨?

孙建此次征讨,仅夺一寨,命十万军士在此剧险来日直捣天陵!

孙建回师休整三个月,郑安国亲自发动第二次大规模进攻。

韩林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在大寨前挖上了水池,来者需要补上木桥,才能前行。

郑安国命人在地底挖通水池,将水引到别处,却被韩林发现,韩林想到当年赵文的惨状,不敢大意,于是命人严加死守城墙,结果郑安国真正意图就是挖通护城河,护城河被挖通。

韩林立刻命令人在坑中摆上木锥,此时郑安国来攻,山路两侧都有阻隔,所以郑安国命前排士兵推盾车,让弓箭杀伤大幅度减小,还不用害怕两侧有偷袭。

韩林直接在城头架起边境对付北真(北方游牧民族)的重弩,以及投石机。李庄正在猛攻城头,却看见飞石砸来,来不及躲闪,被当场砸中胸口,他倒地不起,努力支撑身子,还是缓缓倒下了,李庄死,年三十六岁。郑安国十分畏惧,当即命大军撤退。

两军僵持数日,为了鼓舞士气,两军展开对垒。

洪国武将太史忠(太史赋的表弟)打马而出,叫骂道,

太史忠郑安国,汝这个贼兵,当年就是你杀我兄长,今日你敢不敢应战!

郑安国手持双刀打马而出,两人交战两回合郑安国的刀就双双飞出,双刀无力的躺在地上。

郑安国匆匆逃走,太史忠追来,刘兰山见状手拿长戟大呼,

刘兰山匹夫,看我取你首级!

刘兰山长戟好似车轮般搅动,越来越快,太史忠手持斩马刀,却只能格挡,不多时被打的只能原地转圈。

突然一柄长枪袭来,刘兰山在马上倒挂金钩,在马腹下刺向来人,来将抵挡。

原来是太史忠的哥哥太史玄,刘兰山毫不示弱,长戟在空中划出虚影,太史兄弟像车轮围着刘兰山转,刘兰山看准机会勒马像太史忠刺去,太史忠躲闪时落马,太史玄立刻向刘兰山扔出长枪,刘兰山格挡时只感觉全身血液积压在胸前,胸口一闷,虎口发麻。

就在这时,一员小将打马而出,不,是一员骑兵,他风驰电射,身后尘土被卷起一丈高。

只见士兵单手挂在马上,顺势从地上捡起郑安国的兵器,干脆利落对着太史玄就是一刀,太史玄匆匆将兵器横在胸前,“咣当”一声,太史玄兵器被砍成两节,太史忠见状匆忙来救,士兵抢下太史玄断裂的枪头,对准太史忠甩出去,太史忠被砸下马去。

太史玄见太史忠阵亡,肝胆俱裂,骑马飞奔回阵中。士兵捡起地上太史忠的斩马刀,太众人惊讶目光下冲上敌阵,冲到洪军阵前,洪军纷纷后退不敢交战,士兵冲入洪阵,阻挡士兵纷纷被斩杀,士兵追上太史玄看准时机一刀斩杀,并飞马砍断洪军一面大旗。

韩林下令退兵,赵军一拥而上,被洪军用弓弩逼退。

韩林因为损兵折将失去军心,第二座大寨竟然被守将献给赵军,郑安国进入大寨,奏得胜乐,擂进军鼓。郑安国大摆宴席,邀请诸将。不同的是,郑安国身边多了个人。

此人正是刚刚斩杀洪国两员大将,众目睽睽下刀斩洪军帅旗的士兵。

郑安国问道,

郑安国壮士连立先登、斩将、夺旗三大奇功,请问尊姓大名?

士兵一拱手,

朱胜在下朱胜,上都人士,出身寒门,自小习武,学成后一直欲投明主,然楚王看在下出身寒微,故而轻视。

郑安国哦!你莫不是宋楚山路上拦路之人?

朱胜正是在下,我听说赵相礼贤下士,又高筑大殿以求天下贤士,故而相投。

郑安国啊哈哈,来。你我再饮一杯,得将军,真是如鱼得水啊。

众将皆欢喜,纷纷举杯。

郑安国封朱胜为征北大将军,兼中魏禁军都督,故而传下一段佳话:“千里袭强弩,一骑破黄尘,举樽贤壮士,谈笑定兵戈。”

上一章 风云起天下大变 舜元帝国最新章节 下一章 歃血为盟讨洪朝